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1670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4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x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docx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文明起源是多中心的,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人类的交往。

下列有关文明起源与交往示意图,较符合事实的是

2、上海文化考察团从上海出发到西安后,沿着唐代丝绸之路向西考察古代文明。

他们沿途可能接触到的古代文明代表依次是

①《汉穆拉比法典》②《罗摩衍那》③甲骨文④帕特农神庙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

3、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最早奠基者是:

A.阿卡德人B.腓尼基人C.苏美尔人D.亚述人

4、《汉穆拉比法典》中规定:

“自由民于原野捕到逃亡之奴婢而交还其主人者,主人应以银……酬之。

”这条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①奴隶不满于自己非人的地位②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③自由民可以买卖奴隶④债务奴隶普遍存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写成著名史诗《吉尔伽美什》的文字样式是

6、2010年10月16日,世博会迎来某国国家馆日,当天,《新民晚报》从“重回美索不达米亚、硝烟散尽文明复兴、一波三折牵手世博”三部分报道了该新闻。

请问当天是下列哪国国家馆日

A.埃及B.印度C.伊拉克D.墨西哥

7、下图《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中,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城邦制度开始形成的地区在

8、考古学者徐旭生曾指出:

“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以下考古研究中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学者罗林生通过“贝希斯顿铭文”破解了楔形文字

B.德国学者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找到了古代希腊遗址

C.中国近代学者通过甲骨卜辞证实了《史记》中商史可信

D.中国学者依据文献记载和天文学方法认定武王克商之年

9、古希腊海外贸易发达,经济繁荣,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但是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

一位学者论到:

“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

”这段话的含义是

A、没有埃及、两河流域的文化就没有希腊文化

B、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化对希腊产生了重要影响

C、希腊文化完全是埃及和两河流域文化的翻版

D、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化比希腊文化还要先进

10、“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

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

……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

”——伯里克利。

你认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文化的繁荣活跃②商贸的频繁③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④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11、有人说:

“雅典的学生已成为他人的老师;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

”下列能代表当时雅典人“精神面貌”的是

①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②拥有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③拥有千形万态的海湾④古代西方人文精神之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

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

为此,柏拉图提出

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

还是去找医术精湛

的大夫呢?

”材料表明:

A.伯利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13、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经历过由共和制向帝制的转变。

以下词汇,充分反映了这一转变的是

A.城邦B.元老C.寡头D.元首

14、《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二条规定: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以下《十二铜表法》中与该条款精神相悖的是

A.债务人在拘禁期中,如愿意,可自费供养。

B.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C.若死者无父系近亲,则其身后所遗的业产得由其族人取得。

D.折断自由人一骨的,处300阿斯的罚金;如被害人为奴隶,处150阿斯的罚金。

15、罗马法经历过从“公民法”向“万民法”演化的过程。

A.反映罗马境内的罗马人与外邦人在法律上差别逐步消失的过程

B.说明罗马帝国境内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体现了欧洲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悠久传统

D.基本上与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过渡同步

16、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维护特权B.纵容犯罪C.重罪轻罚D.强调证据

17、“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

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D.体现人人平等

18、某同学为“古罗马的政治文明”的课题作了一个幻灯片提纲,你认为其中哪一项应该修改?

19、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

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A.场景三:

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

人身伤害

B.场景二:

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

案由:

追讨欠款

C.场景一:

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

案由:

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D.场景四:

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

商业纠纷

20、著名学者休慈斯在某书中写道:

“他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三重创立者,他创立了一个民族,一个宗教和一个帝国。

”这里的“他”应该是指:

A.孔子B.悉达多C.耶稣D.穆罕默德

21、“当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和大弟子及追随者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玛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赞颂,全归真主……”。

与以上三段文字先后顺序相对应的经典分别是

A.《大藏经》、《圣经》、《古兰经》B.《大藏经》、《古兰经》、《圣经》

C.《古兰经》、《大藏经》、《圣经》D.《圣经》、《大藏经》、《古兰经》

22、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左右,中国、印度、希腊三大文明在哲学思想上各有侧重,其内容大致可分为:

甲、参悟生死问题;乙、探索人的理性;丙、规范社会秩序。

与上述内容相对应的国家应是

A.中国:

甲;印度:

乙;希腊:

丙B.中国:

丙;印度:

甲;希腊:

C.中国:

丙;印度:

乙;希腊:

甲;D.中国:

乙;印度:

丙;希腊:

23、下列关于伊斯兰教的创立、发展和传播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公元7世纪前后,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B、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C、伊斯兰教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逐渐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D、穆罕默德亲自编定了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24、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若干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下列不属于的是

A、奥斯曼帝国B、蒙古帝国C、阿拉伯帝国D、罗马帝国

25、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其在历史上存在了大约

A.977年B.1058年C.1480年D.1484年

26、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

A.波斯文化的传播B.伊斯兰文化的传播

C.古希腊文化的研究D.基督教神学的研究

日耳曼人征服

王权与教权

隶农与农奴

采邑改革

封建等级

27、右图是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为研究某一问题而搜索到的

有关资料的关键词,据此推测其主要关注的问题是

A.欧洲君主专制的确立

B.欧洲封建制度的产生

C.德国宗教改革的影响

D.中世纪城市自治斗争

28、8世纪上半叶,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后,出现了右图所示的情况。

其中维系各阶层之间关系的纽带是

A.权力

B.忠诚

C.土地

D.军队

 

29、某一时期,西欧商品经济继续发展,王权进一步加强,司法和军事等权力已开始被中央掌控。

此时的西欧处于

A.封建制度产生时期B.封建等级制时期C.等级君主制时期D.君主专制时期

30、美国史学家本内特在他的书中写到:

“当时的伦敦人以他们的城市为豪,伦敦享受着新鲜的空气,笃行着基督的教诲;它拥有坚固的城防以及自然优美的环境;市民以它为荣耀,女人含蓄有礼。

伦敦是座幸福的城市,不仅百业俱兴,还是养育高贵人物的摇篮’。

”材料中的“当时”应是

A.中世纪早期B.中世纪后期C.罗马帝国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三分题,共15分。

31、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社会特征之一,以下对其认识最全面的是

A.直接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B.有利于印度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C.对印度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D.对佛教的产生发展有一定影响

32、“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

雅典的这一制度

A.有不足但体现了其民主运作方式B.对证据的重视程度不够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不出任何差错D.为后世司法提供了借鉴

33、罗马人丢失了一个帝国,最终却赢得了一个世界。

该评价的主要视角是

A.宗教B.法律C.经济D.文化

34、据学者研究和推算胡夫金字塔需要至少8.4万名劳力每年工作80天,前后20年才能完成,还需要几百个专业技术人才。

据此可得出

A.法老具有至高无上威权B.古代埃及几何数学发达

C.古代埃及人多信仰来世D.纸草是优质的书写载体

35、交往是人类创造文明中的重要活动。

下列关于文明交往总体趋势的论述较为恰当的是

A.单向直线B.双向互惠C.多向互动D.共存共赢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关于米诺牛的希腊神话向人们展示了克里特岛有一座迷宫的传说。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在距克里特岛首府不远处的克诺索斯遗址上开始挖掘。

后来,一座宏伟的宫殿遗址出现在人们面前,为研究希腊历史提供了有力的材料。

后来他雇佣能工巧匠加以修复,今天游人看到的便是装修过的宫殿。

但有一位历史学家认为,伊文思重现的米诺斯宫已不是它的原样,而是直接出自伊文思的想像,不值得肯定。

材料二一位同学陈列了他收集的研究米诺斯宫殿和克里特文明的资料: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伊文思撰写的考古著作《米诺斯王宫》,克里特人创制的线性文字A,还有以下图片:

 

图一:

克诺索斯王宫出土的牛头形酒具图二:

描绘忒修斯杀死米诺牛故事的希腊陶器花瓶图案

(1)在以上两则有关米诺斯宫殿和克里特文明的材料中,哪些属于文献资料,哪些属于实物资料,哪些属于口述资料?

(3分)

(2)材料一中的历史学家向你传递了哪两层信息?

你是否同意伊文思的做法?

请说明理由。

(8分)

37、罗马征服

从一个城邦到地跨三洲大帝国,罗马的发展史在欧洲和世界历史上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

(15分)

(1)观察地图,指出罗马帝国最强盛时期疆域的四至?

(2分)这一疆域内包括哪些古代文明区域?

(3分)

(2)概述罗马法律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6分)

(3)如何理解“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4分)

38、城市:

绝非简单的复兴

中世纪城市,在封建领主的藩篱中兴起,又冲破封建领主的束缚。

与此同时,它还培育了新时代的胚芽。

难怪学者发出了如此的感叹:

“城市造就了欧洲这块狭小大陆的伟大”!

问题:

(12分)

(1)西欧中世纪城市是如何在“藩篱”中兴起,并冲破“束缚”获得发展的?

(4分)

(2)从西欧走出中世纪视角出发,阐述城市造就了欧洲的“伟大”。

(8分)

39、西欧封建制度的演变

西欧封建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有学者认为,没有中世纪就没有今天的西方,今天的西方世界也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问题:

(12分)

(1)按示例填写下表中标有代码的空格。

(6分)

分类

封建制度形成

(6-11世纪)

封建制度嬗变

(11-14世纪)

封建制度解体

(15-16世纪)

政治上

封建等级制

君主专制

经济上

城市自治

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上

基督教神学

近代大学兴起

(2)你如何理解“没有中世纪就没有今天的西方”?

(6分)

40、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

材料一: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罪名

陪审员

陪审员

陪审员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渎神和蛊惑青年

(1)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制度的存在的问题。

(4分)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2)唐朝统治者如此划分三省职权的目的是什么?

(2分)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

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3)结合美国政体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三的主要观点。

(4分)

材料四: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

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而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

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

1870年后,旧的容克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的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

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承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15分)

上理附中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选修期中考试答题纸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32、33、34、35、

36、

(1)

(2)

37、

(1)

(2)

(3)

38、

(1)

(2)

39、

(1)

(2)

40、

(1)

(2)

(3)

(4)请写在答题纸反面(勿写到装订线以内)

历史选修期中考试答案

38、

(1)①在“藩篱”中兴起:

11世纪,生产力提高和商品经济发展,手工业者和商人聚居于交通便利之处成为最初城市居民。

(1分)封建领主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以不同方式参与中世纪城市的复兴活动。

(1分)②破“束缚”获发展:

通过赎买或武装斗争获得城市自治。

(1分)通过等级代表会议,市民阶层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1分)

(2)注意1:

表达要体现“题眼:

即出中世纪原型——城市后的中世纪——走出中世纪

注意2:

阐述要多领域出发:

经济发展(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手工工场与资本主义)

阶级结构(领主农奴——市民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政治制度(封建等级——等级君主——民族国家与君主专制)

思想文化(神学统治——市民文化——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阅卷建议:

①每个角度1分,答三个角度即可,共3分。

②每个角度的史实性说明各占1分,共3分。

③是否体现“走出中世纪”的内涵,共2分。

39、

(1)①等级君主制;②庄园经济;③文艺复兴(或宗教改革)(6分)

(2)政治上,从二元政治到一元政治,封建割据向君主集权转变,为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奠定基础;经济上,从庄园经济到城市自治,市民阶层涌现,工商业繁荣,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创造条件;文化上,大学的兴起带动了近代学术文化的振兴;思想上,逐渐冲破基督教神学控制,为人权、理性观念的发展提供条件;观念上:

基督宗教在西欧的广为传播也促使西欧文明整体上呈现出同一性。

(6分)

评分项二:

史实

答案1:

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等史实建

立联系。

答案2:

能从材料中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

答案3:

能从材料中提取直接的信息

答案4:

没有使用材料信息

评分项三:

论述

答案l:

能够进行由表及里的论述

答案2: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

答案3:

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答案4:

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

组织

答案1:

叙述成结构

答案2:

叙述连贯通顺

答案3:

仅能罗列史实

注:

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