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后感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9632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读后感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读后感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读后感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读后感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读后感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读后感4.docx

《《大学》读后感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读后感4.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读后感4.docx

《大学》读后感4

《大学》读后感

篇一:

《大学》读后感

观《大学》有感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

“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

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

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

正如古人所说的:

“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

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

除了做人,《大学》中最具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

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

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大学》中说: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

说的十分有道理。

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从政,说亲民可能扯得过远,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至于人,恐怕现在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当然我也承认,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仁是什么含义;我读了《大学》这本书之后,并没有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已及人的过程。

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性德。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大学短短的二千来字,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

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

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想想当今的大学,早就忘了什么是大学,一味的迎合社会的需要,屡屡降低教育标准、或调整方向。

大学生不再是懂得“明德、亲民、至善”等大学问的学子,而仅仅是有一技之长的工匠。

匠气十足,何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技术发

展。

今天中国是最多的士人生产国,博士、硕士、学士数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甚至是第一,但在科学技术、社会哲学、文艺等等多个领域的成果却远远少于国外。

这是为什么呢?

今之士,胸无大局,眼界狭隘,每日只为生计,缺少了献身事业的精神。

得一善则欣欣然,不精益求精,止于至善。

大学是时候认识到大学教育的本质了,不是授人一技,而是授人以道。

现在的社会很复杂,处处充满诱惑,刺激,和“杀戮”。

而在这个环境中要做到独善其身的却很难,人和人之间的间隔和抵触不信任越来越多,在外面几乎每个人都是带着面具在生活,伪装、自我保护、缺乏安全感...如此多的不安定因素造成很多人没有幸福感。

更多可能是社会因素,但是我们不能改变社会但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我的处世态度,让一颗浮躁的心静下来,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不管虑的是什么,能在忙绿浮躁的时候自我反思一下或者回忆一下过往的种种,不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

我们做不到圣人一样可以考虑到天下,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修身,修身更多的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自我能活的更高尚。

倘若一个个自我都能正其心,诚其意,国何能不治。

修身治国平天下,此乃中国传统。

以小见大,自身品德都修养不好何以治国,治国太远,切说说齐家。

每个身边都可能出现一些就家庭不和睦的情况,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我看来婚姻是爱情的升华和考验,爱情在最后终将升华成亲情,不离不弃,不会变质。

自古就有相近如宾,举案齐眉的夫妻的关系。

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忍让的处事方式古人比我们现代人更看的透彻,因为他们懂得以修身为本。

懂得明明德,懂得何为薄厚。

自动化专业江阳学号21106061029

编号100

篇二:

大学读后感

《大学》读后感

读完《大学》后我感想诸多,概括下就是两方面的领悟,一是做人,二是做学问。

朱子在《大学》中说: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所以说,懂得大学之道的人,才能获得大学问,这次选择读《大学》我认为是很正确的,读“初学入德之门”认真领悟其中的道理,做人生的大学问。

我曾很不理解“大人之学”,大人是指做官的大人,还是长大的大人,看了南怀瑾的《原本大学微言》后,我才知道凡有志于学,内养的功夫和外用的知识,皆能达到某一个水准,称之为“大人”。

所以读大学,是修身、做学问那么基础的一步。

《大学》原来是《礼记》中的,但后来被抽出,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

到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时候正式成为四书之一。

《大学》的主要内容总结起来被称为“三纲八条七证”,三纲即:

明明德,亲(通“新”,革新的意思)民,止于至善。

八条即:

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七证即:

知,止,定,静,安,虑,得。

它所包含的道理很多很多,我的领悟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闭眼深思这段,能做到那样独善其身的人确实不多。

现在的社会到处都是诱惑、比较、不信任,大家都活在面具下,适应这社会不得罪人的同时保护着自己脆弱的心,让我想起了小丑,彩色的笑脸下那颗心是笑着,还是流着泪呢。

又有多少人能出淤泥而不染呢,意志有定向,心不妄动,所处而安,处事精详,然后达到至善之境。

就拿我们的大学生活举例,真正踏踏实实学习的人又有多少,那些因为社团、学生会、兼职的事逃课、不学习的人又有多少,意志有定向了吗,心不妄动了吗,心里总是顾忌那么多,离自己的目标、梦想却越来越远。

修身,做学问却被那么多事诱惑着、阻碍着,有一本书中说:

“青春是一场无知的奔忙,总会留下颠沛流离的伤。

我多么希望明天有太阳,灼烧我那腐烂的梦想。

”不懂这大学之道的,不懂得独善其身的,代价将会是我们的梦想啊,我们要对学习的对象有整体性的认识,进一步确定学习目的,学习怎么做人,做好人,做正人,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求功名、胜利。

凡物都有本有

末,明白这本末始终的先后次序,出去旧染之污而自新,让一颗浮躁的心静下来,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不顾虑的是什么,能在忙绿浮躁的时候自我反思一下或者回忆一下过往的种种,不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

确定自己大学生活的目标,明白自己的方向,便不会轻易被其他干扰,然会至死不渝地去追求。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做到类似的“君子日三省乎己”了吗,没有。

《大学》启示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污垢涤净,保持身心的洁净和清新,古人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们对美剧、动漫持续不断地更新跟着看,这足以证明我们是有毅力的,那为何不能将这毅力用在个人道德修养上呢。

听古人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最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革旧图新,达到最好的境界。

第二、又说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字的顺序就强调了我们应该先做到修身,正如一叶知秋,以小见大,自身品德修养不好何以谈治国平天下。

至于齐家,现在社会上的“小三”、“裸婚”等等和婚姻有关的话题越来越多,有人扩大了婚姻的问题,像《围城》,结婚后就像把自己围在一座城里,那不只是方鸿渐的婚姻情况,更多的成了很多人的写照,但是爱情还是依旧美好的,家庭也是幸福大于烦恼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忍让的处事方式古人比我们现代人看的更透彻,因为他们懂得以修身为本。

懂得明明德,懂得何为薄厚。

虽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天下鲜矣”,但我们仍需更好地修身然后也可以更好地齐家,“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齐家才能治国,而治国才能平天下。

看看各国的高层政府官员,为什么他们的一举一动会那么受关注,为什么媒体会想方设法地寻找绯闻或是优点,正因为他们的地位,他们若能齐家,那治国也有利,这也是处世之道,推己及人,以身作则的道理,“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以身作则,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

总之,最初的源头就是修身,学会修身,做到进取和完善,虽然我们做不到完美,做不到圣人一样可以考虑到天下,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修身,修身更多的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自我能活的更高尚。

倘若一个个自我都能正其心,诚其意,国何能不治。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此刻就修身吧,多学,多思。

第三、“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为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格物指努力穷就事物之理,当人们通晓事物之理后,人

的知识也就完备彻底了;致知完全是作为认识过程找能够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识的一个自然结果。

若没有格物谈致知是无法办到的,所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内修就要格物致知,精神上就要“诚其意,正其心”,意诚则必须从慎独开始,正心则要求保持平和的心态。

那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从格物到修身,对事物初步认识后,然后又会达到七证:

知,止,定,静,安,虑,得,最后才能做到修身。

曾子教我们“知止”,知止而后能定,就像佛说:

“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

”我们要把纷纷扰扰的心思暂时停“止”下来,就要截断众流一般,之后才有定,就像平时说的想的太多反而会得不到,那么又何必有那么多的繁杂思想呢,朝着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走好脚下的路不就很好了吗?

《大学》中又说: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在这纷繁的世界中,我们是子女,是学生,是以后的支柱等等,在社会上扮演着不同角色,就意味着有不同的目标和方向,学习亦是如此,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因此每个阶段都应明确目标。

高中以前我的目标一直都是考个好大学,现在上大学了似乎缺少了目标,有时会很迷茫,可是还有时间迷茫吗,这个阶段的目标也该明确,学习继续修身,继续让自己优秀强大,毫无理由仍在无病呻吟只是弱者的表现。

《大学》教我们做事应专心致志,深入思考。

当我们深入思考后,找到了方向,做到了“止”那就能把目标以外的事暂时放下,寻得自身的安定,内心就平静,这之后又可以重新开始思绪,看事物认为平常,也就得到了“安”,思想客观、朴素便是“虑”,最后的收获便是“得”。

这一系列的犹如蝴蝶效应般,若我们能从开始一步步的实践,那结果肯定是更好的。

都说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因为他们确定了方向,内心平静,有了安,虑,便可得?

?

现在的自己和自己所期许的那个差距很大,既然现在有了内心中的方向,我就应寻求内心的平静,重新理清思绪,然后一步一步向着目标努力,收获最后的成果。

以上大致是我对《大学》的感悟,现在的自己曲解了学习的概念,从高中开始是为了考试而学,到大学是为了学分而学,这样的自己很悲哀,何时才能够“即物而穷其理”,什么时候能为了自己而学呢?

此刻吧。

修身的重要性不容小觑的,学习是漫长的是无尽的,是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真理,在学习中修身何乐而不为,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这样漠然的处世态度,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毕竟我们所

处的社会太过复杂,似乎已经很少有人会或者有机会去体会修身的意义所在,那么我们就尽量做到修身吧。

我们总是以仰望的姿态去面对人生,或许仰望意味着追求,意味着理想,却未曾想过仰望的同时却已经将自己贬了值,人确实该有理想,该有追求,但是这种追求这种理想应该如何去体现呢,我们总是在应对这社会所带来的一切,却有多少人能对所谓的社会现实泰然处之,以一个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呢。

现在让我们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去做事,深入地思考。

我仍记得高中的校训“修己安人,铸玉成器”,修己,成器,当我透过《大学》从不同的角度我发现修身的重要性,我可以不追名逐利,可以不随波逐流,但是不可以不修身,不可以堕落,考了好多好多篇我的大学我不堕落,原来我们在大学防止的就是堕落,虽然此大学非彼大学,但大学亦彼大学。

那么就让我在我的大学中通过这些领悟继续不断地探索吧。

读《大学》后,我有所思?

?

重思后,我的大学正在路上?

?

篇三:

《大学》读书笔记

大学》读书笔记一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相传为孔子门生曾参(曾子)所作。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曾子画像(来源:

网络)

宋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程颐,对于《大学》有如下的评价:

《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者入德之门也。

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

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其意思大概如下:

《大学》是孔子的遗篇,是作为初学者入门的读物。

在今天可以再现古人治学的顺次的书籍,只有这篇文章了。

其次是《论语》、《孟子》。

所有想要学习的人,都要从《大学》这一篇开始。

如果从《大学》学起,那么基本上就不会有偏差了。

程颐画像(来源:

网络)

朱熹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章节有所错乱,便将它重新编排。

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

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这一版本也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版本。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读解】明明德:

彰明“明德”的意思。

治其国:

治理好他的国家。

齐家就是使家庭内部和睦,齐心协力。

齐:

治理,整顿的意思。

古时候的先贤,为了向天下彰明他的光明的道德观念,必然要先从治理好他的国家开始。

想要治理好他的国家的人,必须要先将家庭管理好。

不过,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人都没有几个家庭和睦的。

盖因为利益的原因,占有一个国家的利益实在是太令人诱惑了。

以至于,先贤的道理都可以不要了。

这也是先贤道理的一种没落。

如果,人人都有大禹的理念,世界就会大不同了。

齐家(来源:

网络)

【原文】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读解】修其身:

提高自己的修为,养成好的品德习惯。

正其心:

端正自己的心态,使自己不心生杂念。

诚其意:

使自己的思想诚心实意。

想要管理好自己家庭的人,必须要先修养自己的品德;想要修养自己品德的人,必须要先端正自己修养的态度;想要端正自己态度的人,必须先要有诚心实意才可以。

端正心态,平心静气的生活,对现代中国人来说,是多么难得的一种品质!

怎样在金钱为纲的年代,保持自己的理想,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如果能够正我们的心,诚我们的意,我想社会真的会和谐。

因为,我们人人内心都是平和的,世界怎么可能不和谐呢?

齐家(来源:

网络)

【原文】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读解】致其知:

探索知识,求真理的意思。

格物:

穷究事物的道理。

想要诚心实意的人,必须要先探求各种各样的知识;探求知识的根本在于探究事物的真

理。

现代学术环境,可以说是越来越恶劣了。

有给学生派任务,代自己发表论文的导师(北大校园里面这样的著名博导是存在的);有借导师知名,发表抄袭自他人文章的论文的学生。

真的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

还真正有几个在“格物”呢?

儒典《大学》读书笔记(提纲)之二

一、孔老夫子一生所行持,实际上就是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奔走呼吁,这是有当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的,这里不具体阐述了。

此外,孔老夫子本人,他是有深厚的内修功底的。

因为他首先应是“修身”的典范,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否则,若没有内在和外在完美的统一,他的思想就不可能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不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二、简要谈谈对孔老夫子的内修境界的认识

这里仅从《大学》角度谈。

虽然,《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但后人认为《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记录,《传十章》一般认为是对“经”的解读。

本人认为,“传”十章,主要是曾子老先生为“经”一章寻找理论依据。

大凡有人提出一种学说或理论观点,除了引用大量事证外,一般都需要有说服世人的权威著作或言论作为理证,表示有古圣先贤的传承为依。

这样更加令人可信可依可行。

即使引用大量古贤言论,只能是一种论据,并不表示能够完全解读作者本人治世理念的全部内核,更深度的信息不一定借用古人的话就能完全透露出来,况且“传”十章所引用资料更多是从社会功能性方面去注解的。

本人这里试图从内修角度去解读三纲要乃至“修齐治平”理念。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他内德光明的一个注脚。

德性,本来就是光明的体性,也就是通常说的慧性。

“明明德”第一个“明”,一般作动词解释为对明德的能动认识。

在经世方面,古今贤哲多解读为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故而把第一个“明”定义为“弘扬”等义,但这远远不能涵盖“明”的根本“智”性一面。

所以,仅仅“弘扬”一词,内在的明德是不可能真正彰显出来的。

所能弘扬的,只能是社会道德人性的一面,却不能涵盖内在修为超凡脱俗的一面。

若没有这一面的内德,孔子的思想就不能碰撞出如此灿烂的火花来。

所以本人觉得此处更是一种明“智”的状态,这种“智”体现在《大学》提到的“格物”而“致知”,通过这个路子,达到对“明德”的觉悟,则“近道矣”,即通达体性之“大”(上期对“大学”之“大”的解读),它包容一切,涵盖一切,空明廊阔。

、大学之道在“亲民”。

这反映了夫子教化世人的着手点,在于建立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并以远古尧舜禹,近之西周王朝为样板奔走呼吁,终身致力仁政仁爱理念。

关于“亲民”,很大部分学者根据《大学》所引用《康诰》“作新民”而注解为“新民”,所谓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是也。

本人从内在德性修养角度,认为垢尽为新,“德润身”,光明显现为新。

但从行道角度讲,“亲民”不仅是“作新民”,而有更深的内涵。

否则,同一篇目中,为什么不直接根据古语概括为“新民”而采用相异的词汇呢?

显然,二者内涵有所不一致。

即使孔子或他学生,若仅仅是“新民”涵义,他就没有必要另外创造一个“亲民”词汇。

再阅读后文,《大学》引用《康诰》语“如保赤子”,这样“亲民”之意才趋于完整。

“如保赤子”说的是爱护民众如同母亲护亲生婴儿般。

所以,“亲民”与孔老夫子一生倡导的“仁”,即与“仁政仁爱”在内核上,极为一致。

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

“止”字,《大学.传十章》第三章“《诗》云: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诗》云:

“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

“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

“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

人交,止于信。

”归纳起来,于社会,就是人各安其位,秩序井然,顺乎自然。

于个人,君子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

这也是明了治国做人所彰所遮,所彰,即止于至善,扬圣贤明君仁政君子之道。

所遮,即戒行,杜绝暴君暴政小人之行。

上述三个“在于”,即“三纲要”,分别从内证德性,外化德行,仁爱所依等三方面讲述了通达大学之道。

、紧接着,《大学》论述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前面分析了“止”的涵义,一是彰至善,明“君子有所为”,一是遮止“君子有所不为”。

水有“止”,就不起波澜,人心有“止”,心则安静,心安静则各守本分事。

安守本分,则摒除物欲的蒙蔽,这便是“虑”的作用,也就是起“观”智。

有“观”则有“照”,观照同时,即是“得法”,明明德之本。

则近道矣。

道次第颇是分明。

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东方圣人孔老夫子的内修功底,真乃个人修身实践与家国天下治理理念完美统一

三、阐明“明明德于天下者”应该怎么做?

《大学》概括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起用古人的经验。

在孔老夫子眼中,古人经验是值得大写的。

首先,远古尧舜禹等,是圣君典范。

当然,按历史记载,尧舜禹时代的社会背景是没有阶级的剥削与压迫,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人崇尚道德,是可能的。

本人这里插入一段假说,类似玄幻小说,供大家思考。

在上一轮人类文明进程中,由于地球上毁灭性的灾难降临,地磁场受到极大的改变,大部分地球人被当时的众多灾难所吞噬,剩下极少部分人幸存下来,由于地磁场的剧变等原因,幸存下来的那少部分人类突变愚痴,记忆力基本丧失。

但上轮文明中有少部分圣贤大士也留下来了,灾难不能改变他们的智力现状和智慧境界,并以留下来的少量粮食为种子材料,教大家耕种和参与各种生产活动,这可能便是圣贤治国,民之“无知”的所谓远古文明之始。

由于那时人烟稀少,所谓治国,其实就是带领部落群体参与集体耕种等生产生活活动。

在这个漫长的时期,社会物质文明从几乎为零的起点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灌溉农业阶段。

大禹治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整个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期间,不断有圣贤应化,他们一般成为部落首领。

基于特定因缘,许多圣贤首领也许不一定经过受胎成长阶段而很可能是他方世界直接降临世间的。

这些圣人大多没有留下名字,只是发展到后期,诸如黄帝尧舜禹等,名字终于留传下来了。

当然,本人这个假说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多少有些历史的内在逻辑推理和宗教情感体验。

本来这段史前历史就是一个谜。

之所以,在孔子乃至老子的思想中,多少夹杂着被后代一些史家所批评的所谓“愚民”政策因素,可能与远古的样板有关。

其实,他们建构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秩序,不可能离开古代社会作为参考模板。

理想王国的建构,不能离开现实的土壤。

譬如给人以幸福,是以解脱现实痛苦为前提的。

即使在宗教信仰里,譬如佛教讲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愿力成就,但也不能离开众生的得度因缘。

阿弥陀佛因地发愿,就是基于解救轮回苦难中芸芸众生而发起。

任何圣贤大哲救世思想的发起,不能离开对现实社会苦难的改造,所以,孔夫子构建他的理想社会秩序,我们应予足够理解和认识。

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也是有现实社会作为支撑点的。

如今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同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毕竟先古尧舜禹所处时代与进入奴隶制的周王朝有区别,所以,他们在崇尚古贤的同时,

孔老夫子极力推崇西周王朝前期的统治模式,他认为进入春秋乱世,周王朝虽然名存实亡,但周王朝遗民思天下安定,倡导周礼最能顺乎民心,所以,他认准这点,便终身致力于推行恢复周礼模式的仁政理念和仁爱精神。

只是在战乱不息的社会环境,往往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所以,孔夫子能知难而行,一以贯之,其坚定信念,也是非常令人赞叹不已的。

3、整个第二段经文,还阐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内涵,这也是与孔老夫子及其弟子们深厚的道德根基与实践分不开的。

该段经文明确透露出,古代那些贤明君主,之所以都是治国的典范,是因为他们首先是修身、齐家的典范。

所以,孔夫子及弟子们正告统治者的,就是要他们从修身做起。

所以,孔子的治世思想,与治家、修身、涵养德行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割裂开来。

实际上,从人类现实社会出发所推崇的理想社会模式,基本都是以倡导上至君王群僚,下至黎庶平民,以德行天下,以治国齐家修身的完美统一达到至善标准为主流价值取向的。

很难想象,若如一个魔王般的君主能构建出极乐世界般的光明国度,一个普遍不注重修养身心的国度会是一个和谐的国度。

所以,孔夫子思想并非有些人所批评那样是离开现实的纯粹幻想,他扬尧舜禹、周文王等为代表的圣君道德礼仪同时,也警示批判了如商纣王般的暴戾统治。

虽然创建理想社会的实践遭受严酷的创伤,但丝毫不影响他的思想伟大之处。

4、从这段经文,还可以看出孔老夫子对心法的运用亦在其中,这是了不起的。

芸芸众生对于物欲的贪求没有止境,就是不知遮“止”,没有明“明德”,借用佛家术语,就是无明烦恼现前。

这就要以智慧观照。

有了知“止”的智慧,便明确“止于至善”君子可为,亦明确遮止君子不可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