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安全专项方案最终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9076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降水安全专项方案最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坑降水安全专项方案最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坑降水安全专项方案最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坑降水安全专项方案最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坑降水安全专项方案最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降水安全专项方案最终版.docx

《基坑降水安全专项方案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降水安全专项方案最终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降水安全专项方案最终版.docx

基坑降水安全专项方案最终版

滨河新区黄河外滩公园休闲旅游观光道木栈道

基坑降水安全专项方案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审批人员: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一、方案编制依据

二、降水方案的选择

三、基坑降水排水的重要性

四、工程概况及现场情况

五、危险源及相关措施

六、安全生产及方案执行保证措施

七、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八、基坑降水施工准备

九、明沟集水井排水施工方案

十、施工措施

十一、基坑明沟排水设施的启用原则

十二、基坑明沟排水注意事项

基坑降水安全专项方案

一、方案编制依据

滨河新区黄河外滩公园休闲旅游观光道和木栈道施工图

滨河新区黄河外滩公园休闲旅游观光道和木栈道招标文件

滨河新区黄河外滩公园休闲旅游观光道和木栈道投标文件

滨河新区黄河外滩公园休闲旅游观光道和木栈道施工合同

《工程水文地质勘查规范》(GB50027-2001)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2001-2001)

《建设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二、降水方案的选择

根据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结合本公司基坑降水经验,本次工程基坑内降水采用明沟、集水井排水相结合的降水方案。

明沟、集水井排水:

是在基坑的两侧、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周边每隔20-30m设置集水井,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雨水通过排水沟汇聚于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将其排出基坑外的方法。

1、明沟排水一般适用于基坑较浅,降水深度不大,坑底不会产生流砂和管涌等的降水工程。

2、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开挖基坑,若涌入基坑内的地下水不能及时排出,不但土方开挖困难,边坡易于塌方,而且会使地基被水浸泡,扰动地基土,造成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

因此,在基坑开挖时要及时排出涌入的地下水。

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基坑涌水能够通过水泵及时得到控制时,采用明沟、集水井排水相结合的降水方法最为妥当,同时,此方法也是应用最为广泛,最简单、经济的方法。

3、水文条件:

当采用机械挖土,为避免由于挖土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浸泡而影响施工时,对含水层的砂、卵石、涌水量较大、具有一定阵水深度的降水工程,可采用明排降水。

4、现场环境:

当基坑边坡为缓坡或采用堵截隔水后的基坑时;建筑场地宽敞,邻近无建筑物时;基坑开挖面积大,有足够场地和施工时间时:

建筑物为轻型地基荷载等条件下,采用明排降水的适用条件可以扩大。

三、基坑降水排水的重要性

1、开挖底面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时,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基坑内;以及在雨季施工时,地表水会流入基坑内。

如果坑内积水不能够及时排走,不仅会使施工条件恶化,还会使土被泡软水后,造成边坡塌方和坑底承载能力下降。

2、为保证安全生产,在坑基开挖前和开挖时,必须做好降水排水工作,保持土体干燥才能保障安全。

3、在基坑土方开挖之后,用不断抽水方式使基坑中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同时使土体产生固结以便后续工程的施工作业。

四、工程概况及现场情况

1、基坑设计情况及现场环境

本次工程位于银川市东南部,黄河大桥以东,是黄河东岸的一处狭长滨河带。

由东向西南方向沿黄河右岸呈带状分布。

木栈道项目紧邻黄河滩涂,承台设计为机械成孔混凝土灌注桩,在承台浇筑完成后,并且达到规定的强度时,需进行开挖基坑破除桩头,基坑底平面尺寸约为5000m*6.5m,(两侧各放宽1.5-1.8m,为施工作业通道及排水槽预留)基坑垂直开挖深度为2-4m。

基坑平行与黄河沿岸,距离约为20-30m,采取临河一侧堆土,另一侧为施工便道。

2、现场水文地质情况

(1)该工程区域内土层结构基本一致,主要土层分布连续,厚度较稳定,除上部填土外,其下地基土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土层,自上而下主要分为五层,分别为素填土层、粉质粘土层、粉土层、粉质细沙层、卵石层等。

该地区标准冻土深度为1.09m。

(2)地下水静水位在自然地表下1.36-14.85m,水位高程为1105.50m左右。

地下水补给以沟渠侧向径流渗透,以及农田灌溉补给为主,呈季节性变化,水位年变化幅度在0.5-1.0m之间。

五、危险源及相关措施

1、挖土施工速度过快,改变了原土层的平衡状态,易造成滑坡。

基坑开挖必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程序进行,开挖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密切观察开挖面边坡土层的地质变化以及地下水的渗出量,根据情况,指挥机械,调整开挖进度。

2、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塌方。

基坑边2m以内不得堆放基坑开挖弃土等杂物,杂务堆高不得超过1.5m,不得随意放置机具、停放大型机械和物料,基坑四周地面,在坑深一倍范围内地面荷载应有专人进行管理,防止荷载加大引起边坡失稳。

3、未采取有效的降水、排水措施,土层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而湿化,内聚力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失去稳定而引起塌方和滑坡。

在开挖过程中,根据渗水量的大小,配置合理功率的水泵进行不间断排水,保证基底开挖过程无积水。

4、当土为细砂或粉砂时,水流会带走细粒而发生流砂现象,造成边坡坍塌,坑底隆起,无法排水和难以施工。

应立即暂停抽水工作,密切关注基坑变化,待水流速度降低后继续排水,必要时可采取支护保护措施。

六、安全生产及方案执行保证措施

1、争创滨河新区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标范工地;

2、伤亡指标零,重伤指标零,轻伤事故率控制在小于0.5‰;

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系戴安全帽;

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规定;

5、杜绝伤亡。

无违章指挥,无违章操作,无违反劳动纪律;

6、距基坑边1.5m设1.2m高护栏围护,施工期间设专人看护边坡;

7、基坑边上口2m范围内禁止堆放物料,机动车辆在槽边上口2m以外范围内的道路行驶;

8、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禁挖掘机后背配重盘转径范围内站人和配重盘上面站人;

9、作业人员一律从设置的坡道入坑,非专项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基坑内,严禁任何人向基坑内抛任何物体;

10、设置安全生产计时牌。

11、详细研究施工方案、熟悉施工图纸;

12、认真检查是否严格按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进行施工,严格监督按工艺标准施工,按规范施工,按规范查验;

13、严格落实三检制度,确保每道工序质量;

14、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奖罚分明,督促和指导并用,做到高效运转;

15、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知识;

16、执行班前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制度,执行安全检查;

17、进入施工现场要佩戴安全帽,严禁酗酒及酒后作业;

18、水泵等所有用电设施应每天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附配件损坏应及时更换好方可施工;

19、执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20、施工现场的配电箱和开关箱至少配置三级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应选用电流动作型;。

21、配电箱、开关箱应配锁,专人负责,定期检修;

22、潜水泵工作期间应注意用电安全,经常检查线路有无磨损及漏电情况,发现电缆有破坏应及时修补或更换电缆;

23、禁止违章作业,未经容许不得擅自脱离工作岗位

24、在施工过程中,要在基坑周边设置护栏。

护栏栏杆采用钢管焊成。

钢管横杆及栏杆柱均采用Ф10的管材,以扣件或电焊固定,栏杆构造应符合临边和洞口作业的安全要求。

25、必须在基坑边2m以内不得堆放基坑开挖土等杂物,基坑四周地面,在坑深一倍范围内地面荷载应有专人进行管理,不得随意放置机具、停放大型机械和物料,防止荷载加大引起边坡失稳。

26、加强对坑面截水沟和坑底集水沟、井的维护和清理,避免雨水进入基坑和能够迅速排走地下水。

27、当坑面、边披出现裂缝应立即用水泥砂填补封塞,以免雨水渗入。

28、严禁机具碰撞边坡,定期检查边坡的稳定性。

29、进坑的动力及照明电线应使用电缆,在坑壁上要可靠地固定。

七、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作业班组

八、基坑降水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实行作业制度

由于基坑(槽)作业本身有危险性而且作业对周围环境亦有影响,所以每项作业的开工,必须认真检查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措施落实,再由主管人员审查批准开工,以防止准备工作和配合条件缺陷而造成事故;

(2)根据施工图、地质报告、合同,在开工前确认所挖基坑深度以及地下水位情况,调查基坑四周机械作业范围内的地上构筑物、地下设施等外部环境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前编制施工方案;

(3)开工前应完成对施工作业班组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进行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教育;

(4)及时进行必要的材料试验;

2、现场准备

(1)平整作业场地和临设场地,接通电源、水源;

(2)排水系统设置:

基坑范围内的地表应加以修整,构筑排水土沟,或者在靠近基坑坡顶宽1-2m的地面可适当垫高,里高外低,便于迳流远离基坑;

3、物资准备

(1)落实并组织施工机具进场;

(2)组织货源,按要求配备基坑支护所需各种材料以及水泵等排水设施;

九、明沟集水井排水施工方案

涌入基坑内的地下水、雨水不能及时排除,不但对捡底工作带来困难,边坡易于塌方,而且会使地基被水浸泡,扰动地基土,造成竣工后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

为此,在基坑内要设置明排水沟、集水井,以保证及时排除涌入地下水。

1、排水明沟

一般布置在基坑的四周,基础边0.5m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0.5m。

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基底低0.5-0.7m,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

排水沟宽度一般为0.5m以上,排水坡度为1‰-3‰。

2、集水井

(1)设在排水沟的走向上且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并根据地下水量的大小,基坑平面状况及水泵能力,集水井每隔20-30m设置一个。

集水井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1.2-1.5m,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随时保持低于挖土面0.6m以上,以保证水流畅通,井壁可用竹、木、砖等进行简单加固。

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井底应低于坑底0.8-1.2m,并铺设碎石滤水层,以避免在抽水时间较长时,将泥砂抽出及防止井的土被扰动。

(2)在排水沟挖完,经监理方确认后,立即采用Φ2-4cm石子进行分层填充,防止沟壁坍塌,石子上平与水沟上平一齐,后期砌砖胎模回填土时,可铺一层1m宽土工布,防止土堵塞排水沟,也利于上部水渗入排水井内。

3、排水机具的选用

(1)明沟排水的抽水设备常用离心泵、潜水泵和污水泵等;

(2)由于集水井内水量有限,抽水采取间断式抽水,即水满则抽,无水则停的原则;

(3)基坑降水设计按暴雨日最大降雨量考虑,坑内积水考虑当天排完。

基坑排水广泛采用动力水泵,一般有机动、电动吸泵。

选用水泵类型,取水泵的排水量为基坑涌水量的1.5-2倍。

当基坑开挖后涌水量Q<20m3/h,可用隔膜式泵(污水泵)或潜水电泵;当Q在20-60m3/h,可用隔膜式或离心式水泵,或潜水电泵;当Q>60m3/h,需用离心式水泵。

隔膜式水泵(污水泵)排水量小,但可排除泥浆水,选择时应按水泵的技术性能选用;

(4)本工程基坑排水材料设备:

潜水泵6台;

汽油泵泵6台;

大功率抽水泵(柴油机动力)6台;

施工车辆2辆; 

水管若干。

  

十、施工措施

1、进度控制措施

(1)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安排施工计划,按计划施工;

(2)合理组织,统一安排,协调施工;

(3)激励措施到位,奖勤罚懒,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4)积极协调与支护工程有关各方关系,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2、质量控制措施

(1)抽出的水应予以引开,严防倒流;

(2)雨季施工时,应在基坑四周或水的上游,开挖截水沟或修筑土堤,以防地表水流入坑槽内。

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加强安全教育,全员重视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