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82337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2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第13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13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教师版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点细化预测】

考点

细化

高考命题预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问题,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变化,珠峰测量、南极科学考察等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

3.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4.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

5.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

【构建知识体系】

第13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归纳梳理知识】——学生课前填写落实基础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要素:

包括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

通过水循环、和等。

【答案】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

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

合成的能力,主要依赖于

平衡功能

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通过

实现

【答案】有机物光合作用物质和能量交换

【注意提示】

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如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

再如,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也不具备平衡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表现: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的演化。

(2)结果:

保证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

4.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答案】统一的其他各个要素

协调牵一发而动全身

【注意提示】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命题过程中常考查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综合分析某一地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如我国“沙尘暴”的成因是由于地处农耕和草原交接地区,盲目开垦草原,破坏植被,地表沙化,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形成的。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

(1)成因:

因、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型,又对应与之统一的和土壤类型。

(2)特点:

具有一定、呈分布。

【答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植被类型

宽度带状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典型地区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______

___________

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______

海陆分布

__________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

___________

海拔较高的低纬山地

【答案】热量太阳辐射低纬和高纬

水分变化中纬度

海拔高度

【注意提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带体现得特别显著

低纬度地区洋面广阔,陆地面积相对较小,多数大陆内部距海不太远,水分差异较小;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气温低,蒸发量较小,即使是内陆地区,也不显得干燥,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也远不如中纬度沿海地区,海陆水分交换不太活跃,因而沿海与内陆地区水分差异较小。

所以低纬度和高纬度经度地带性特征不明显。

中纬度地区,大陆宽阔,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沿海与内地水分差异大,反映在植被上,从沿海向内陆,由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动物、土壤等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经度地带性特征。

 

【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

1.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  )

A.生产功能B.平衡功能C.消费功能D.选择功能

【解析】选B。

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各要素相互作用能产生新功能,平衡功能就是其中之一。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2~3题。

2.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B.大气污染C.森林破坏D.温室效应

3.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同一性

【解析】图示景观为荒漠景观,主要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造成的。

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2.C 3.A

右图是“某汽车拉力赛路线图”。

据此完成4~5题。

4.整个赛程中选手沿途看到的景观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荒漠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

5.盖勒敏地区终年降水稀少,但常有大雾,其主要原因是(  )

A.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寒流影响

B.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暖流影响

C.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空中冷凝

D.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将水汽带到近地面冷凝

【解析】出发地里斯本为常绿硬叶林,盖勒敏等地区为荒漠景观,达喀尔则为草原景观。

盖勒敏沿岸为加那利寒流,受寒流影响,该地降水稀少,常有大雾。

【答案】4.C 5.A

【突破核心考点】——老师课堂讲解重点突破

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知识归纳总结】

1.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2.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对比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

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物质

循环

简图

能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

(降水、径流)

太阳能

化学能

热能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意义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

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

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

【典型例题分析】

【例1】古代诗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

(2)

【答案】

(1)A

(2)A

【课堂针对练习】

1.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1~2题。

(1)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图中①—②—③的变化B.图中③—④—⑤的变化

C.图中①—③—⑤的变化D.图中①—⑥的变化

(2)图中④处的天然植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草原D.温带荒漠

【解析】

(1)图中横坐标从西向东表示热量和降水的变化是从高寒逐渐变为湿热,而纵坐标从北向南表示热量由少逐渐增多,所以图中最能反映自然景观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降水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逐渐减少)的是③—④—⑤的变化。

(2)由上题分析可以得出③表示森林带,④为草原带,⑤为荒漠带。

【答案】

(1)B

(2)C

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知识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变化与其组成要素密切相关,利用整体性原理可分析各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及发展变化的影响。

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涵义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举例

说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方法技巧心得】

表解厄尔尼诺现象

【典型例题分析】

【例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他们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到下列相关材料:

材料1:

“当你在上海、杭州等地享受着温和湿润的海洋季风时,可曾想到,大约在3000万年前,长江中下游是一片炎热干旱的地区,就像现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样。

——中科院院士李吉均

材料2:

见下图。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兴趣小组展开了研究。

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

(1)请你帮该小组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写出课题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青藏高原隆起的主要原因是。

(3)李吉均院士认为“3000万年前,长江中下游是一片炎热干旱的地区,就像现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样”。

你是否同意李院士的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4)青藏高原的隆起与其周围大气的热力差异形成了冬夏相反的高原季风。

根据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请你判断材料2中高原季风环流出现的季节:

A图表示   ,B图表示    。

(5)青藏高原隆起对东亚气候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是高原季风环流方向与     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方向一致,两者叠加,使得东亚季风环流势力加强;二是青藏高原的隆起,迫使    东移南下,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降低。

(6)上述研究表明,地理环境具有    性,其表现有。

【解析】青藏高原隆起与其周围大气的热力差异形成了冬夏相反的高原季风。

高原季风环流方向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方向一致,两者叠加,使东亚季风环流势力加强,并迫使冬季风东移南下,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降低。

【答案】

(1)青藏高原隆起对(周边地区)气候的影响;青藏高原隆起对(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青藏高原隆起对(周边地区)大气环流的影响(凡提及青藏高原对气候、大气环流、地理环境影响的均可)

(2)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3)同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副热带,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不同意,3000万年来,海陆分布大体没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直存在,仍具备形成季风的条件。

(任答一种,合理即可)

(4)冬季 夏季

(5)海陆热力性质 冬季风

(6)整体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各环境要素总是与其所在地区环境的总体特征保持一致;一个地区地理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对其他地区乃至全球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课堂针对练习】

2.在2007年6月上旬,洞庭湖区曾发生鼠灾,老鼠将所遇到的绿色植物啃噬殆尽,湖滩上到处可见老鼠窝,堤岸、护坡变得千疮百孔。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

(1)~

(2)题。

(1)洞庭湖湿地最大的价值是(  )

A.蓄水B.调蓄洪水C.净化环境D.生物栖息地

(2)在洞庭湖区,下列地理要素间的关系成立的是(  )

A.洞庭湖面积缩小——老鼠生活空间缩小——鼠灾暴发

B.围湖造田——粮食产量增加——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C.退田还湖——物质生产价值降低——“鱼米之乡”地位下降

D.退田还湖——生态价值增高——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析】洞庭湖是长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因此其最大的价值应是调蓄洪水。

只有退田还湖,充分发挥洞庭湖的生态价值,湖区社会、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

(1)B

(2)D

考点三世界陆地自然带的成因及其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知识归纳总结】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成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大气环流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

横贯大陆

赤道低压带控制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

10°~25°

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大陆中部、西部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

大陆中部、西部

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

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

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

35°~50°

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

盛行西风控制

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美大陆温带地区

大陆东岸

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

温带草原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纬度

大陆中部

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温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纬

50°~70°

横贯大陆

副极地低压带影响

寒带苔原带

极地气候

高纬度

横贯大陆

极地东风带、极地高压带

极地冰原带

【方法技巧心得】

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联系紧密,下面以北半球为例,对比分析如下:

【典型例题分析】

【例3】某位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分布的理想模式图(见下图),以便更好地记忆。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各自然带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图中各自然带,其气候类型在世界各大洲中独有的是________,其形成雨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自然带名称相同,而其气候类型不同的数码是__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数码是_____。

(4)没有画出的自然带是________,没有详细画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

(5)在影响自然带的因素中,画此图时没有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依据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分析归纳。

①为亚寒带针叶林带,②④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⑤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

(1)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⑥ 夏季盛行从印度洋赤道附近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沛

(3)②④ ④⑤(4)温带荒漠带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5)洋流、地形起伏、大气环流

【课堂针对练习】

3.关于自然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考点四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知识归纳总结】

1.地域分异的三大地带性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特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伸、沿纬度更替

非洲沿20°E,自南向北自然带的变化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海陆分布

沿经线延伸、沿经度更替

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沿山地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

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项目

内容

含义

概念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自然带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的方向,即南北方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

形成

基础因素

以热量为基础

变化趋势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显著地区

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横贯大陆的自然带

苔原带和针叶林带(高纬度),热带雨林带(低纬度)

中纬度

大陆东岸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针阔混交林带(低纬→高纬)

大陆西岸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低纬→高纬)

大陆内部

中部:

亚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低纬→高纬)

两侧:

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低纬→高纬)

3.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项目

内容

概念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依次更替

形成基础

水分变化

根本因素

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

景观变化

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沿海→内陆)

自然带更替方向

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方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

4.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项目

内容

显著地区

高山地区,尤其是低纬度的高山地区

形成原因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垂直带谱

最下面为基带,所有的垂直带有规律的排列

分布规律

共同性

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具有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纬度地带性变化的类似规律;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差异性

干旱地区,由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条件不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不同,山地朝阳坡自然带数多于背阴坡带数

5.陆地环境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影响具有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方法技巧心得】

1.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

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中、低纬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太阳辐射:

赤道

两极

热量带:

赤道

两极

植被:

赤道

两极

土壤:

赤道

两极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

沿海

内陆

降水量:

沿海

内陆

植被:

沿海

内陆

土壤:

沿海

内陆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判读:

①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几个因素

a.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b.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c.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②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因素

a.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b.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2.雪线高度问题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

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

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3.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的地带性分布

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

自北向南是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稀树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东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热带稀树草原带

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

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成因类似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热带雨林带

热带稀树草原带

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

寒带苔原带(较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

(1)“缺失”:

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

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

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3)“约束”:

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

(4)“块状”:

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典型例题分析】

【例4】读右图所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

①→②→③→④B:

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解析】该题考查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应用。

(1)图中

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是地域分异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而形成的。

(2)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地势高低不同是主要原因。

(3)图中

→⑤→

的景观和自然带的差异,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这主要是距海远近不同造成的。

【答案】

(1)热量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2)A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水热变化大

(3)距海远近不同

【课堂针对练习】

4.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向阳坡B.北坡为向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

(3)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________(山脉)。

(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5)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根据山地基带类型确定其纬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