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数据提取表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47705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eta分析数据提取表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meta分析数据提取表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meta分析数据提取表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meta分析数据提取表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meta分析数据提取表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eta分析数据提取表格.docx

《meta分析数据提取表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eta分析数据提取表格.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eta分析数据提取表格.docx

meta分析数据提取表格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meta分析数据提取表格

  篇一:

meta分析资料提取表

  资料提取表

  系统评价标题:

  文献编号:

  注:

原始研究代码(第一作者的姓和研究发表年份组成)评价者代码:

资料提取者的姓名或代码评价日期:

填写该表格的时间

  文献引用:

刊登该文的全部作者,题目,杂志名称、发表年份,卷期页等

  篇二:

meta分析步骤

  

(1)明确简洁地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制定检索策略,全面广泛地收集随机对照试验。

  (3)确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

  (4)资料选择和提取。

  (5)各试验的质量评估和特征描述。

  (6)统计学处理。

  a.异质性检验(齐性检验)。

  b.统计合并效应量(加权合并,计算效应尺度及95%的置信区间)并进行统计推断。

  c.图示单个试验的结果和合并后的结果。

  d.敏感性分析。

  e.通过“失安全数”的计算或采用“倒漏斗图”了解潜在的发表偏倚。

  (7)结果解释、作出结论及评价。

  (8)维护和更新资料。

  提高国内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的质量何成奇,赵晓玲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中心,四川省成都市610041)

  [摘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meta-分析结果与国际公认的大样本Rct结果一起被各国列为最高等级的证据,可为临床实践和卫生决策提供更真实的科学依据,引导临床医师在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但质量差的meta-分析反而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国外meta-分析方法的应用已趋于成熟和规范。

然而目前国内由于应用时间不长,且缺乏统一规范的实施标准,文献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

探讨如何提高国内Rctmeta-分析的质量,尽快与国际接轨,以便为循证医学、药学提供更科学真实的证据。

以进行Rctmeta-分析的步骤为线索,对国内meta-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进行了综述。

具体内容包括:

提出一个好问题(研究目的),全面收集相关的Rct,制定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正确提取数据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ct进行质量评价,应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必须进行敏感性分析,根据结果做出正确、全面的结论。

一篇理想的Rctmeta-分析应当纳入当前所有的高质量的同质研究,无发表偏倚,使用正确的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并对结果做出全面的论述。

也就是说只有尽量满足进行meta-分析每一步所需的条件,才能逐步提高meta-分析的质量,

  使得其结论更加科学,可靠。

  [主题词]随机对照试验;循证医学;综合分析

  improvethequalitiesofmeta-analysesof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sinchina

  hechengqi,

  zhaoxiaoling

  departmentofRehabilitation,westchinahospital,sichuang

  university,chengdu610041,sichuanprovince,china

  abstRact:

themeta-analyticresultsofthehighqualitativerandomizedcontrolledtrails(Rct)andtheresultsofthelargesamplingRctthatisacknowledgedintheworldarerecognizedtobethemostauthoritativeevidences.thoseevidencescanprovidemorereliableandscientificfoundationforclinicalpracticeandhealthpolicy-making.moreover,theclinicaldoctorscanusetheseevidencestomakethebestchoiceduringtheirpractice.onthecontrary,meta-analysiswithpoorqualitymayresultinerrorconclusion.themeta-analysisisbecomingmoreandmorematureabroad.however,however,inourcountrytherestillareseveralseriousdefectsofmeta-analysis.todiscusshowtoimprovethequalitiesofmeta-analyses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inchinainordertoprovidemorereliableandscientificevidencesforebmandpharmacology.accordingtoproceduresofthemeta-analysisofRct,wereviewtheproblemsandtheirresolutionsofmeta-analysesmethodsthatareemployedwithinchina

  concluding:

questioning(thepurposeoftheresearch),comprehensivecollectingrelativeRct,formulatingstrictstandardwhichdecidesifthepatientscanbebringintoorremoved,correctlygettingoutthedata,assessmentofRct,usingcorrectstatisticmethods,analyzingsensitivity,making

  comprehensiveandcorrectconclusion.theidealmeta-analysisofRctmustconcludeallhighqualitativeRctcurrently,nopublicbias,usingcorrectmodelandstatisticmethodsandcomprehensiveexplanationoftheconclusion.inaword,themoreconditionsthataresatisfiedineachstepoftheanalysis,thehigherqualityresultsweget.

  subjectwords:

clinicaltrials;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meta-analysis0引言

  meta-分析是beecher于1965年最先提出,glass在1976年首次命名的。

它于20世纪8o年代末引入医学领域,最初应用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现已扩大到非试验性研究。

meta-分析应用特定的设计和统计学方法,对已有的多个独立的研究资料进行合并分析,客观、真实地反应已存在的研究结果,以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定量的综合性结论。

作为一种科学可靠、可行性强的文献汇总分析方法[1],它通过增大样本星,减少各种偏倚和误差,增强检验效能最终得出更可靠的结论。

高质量的Rctmeta-分析结果与国际公认的大样本Rct结果一起被各国列为最高等级的证据[2],可为临床实践和卫生决策提供更真实的科学依据,引导临床医师在实践中作出正确的决策。

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质量差的meta-分析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1国内外现状

  国外meta-分析方法的应用已趋于成熟和规范。

如发达国家在审批临床课题、新药研究领域都要求有Rct的meta-分析结果。

国内有关Rctmeta-分析出现于2000年,目前已有数十篇,内容涉及多个学科。

但有研究表明,以sacks等提出的meta-分析质量评价方法为基础[3],对国内2000年发表的Rct的meta-分析的6个方面共23个项目进行了质量评价,满分92分。

结果最高分71.47,最低仅17.39[1]。

可见由于应用时间不长,且缺乏统一规范的实施标准,文献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

如何提高国内Rctmeta-分析的质量,尽快与国际接轨,为循证医学、药学提供更科学真实的证据,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进行Rctmeta-分析的步骤为线索,在分析国内现状的同时,提出如何提高meta-分析质量的建议。

  2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2.1提出一个好问题(研究目的)

  这是保证质量最基本的一步。

以疗效研究为例,一个好问题包括何种患者、

  干预措施、判效指标和研究方案。

问题的范围取决于临床意义,可行性,基础理论是否支持等多种因素。

范围太窄,得出结论的推广性差,范围太宽则针对性差,且耗时耗力,难以完成。

  2.2全面收集相关的Rct

  只有根据研究目的尽可能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的Rct,才能保证纳入分析的文献全面、客观真实[4],最终保证meta-分析的质量。

国内作者的检索范围多局限在medline和cbm数据库,而它们往往只包含不到2/3的相关试验[5],因此还要对相关的专业杂志、期刊、学术论文集、发表的论文以及综述的参考文献进行人工逐篇检索,可以请国内外的临床试验数据库提供帮助,得到那些已经注册、正在进行但尚果的试验资料。

此时要特别警惕发表偏倚(publicationbias)的问题。

因为除语言限制等因素外,研究者本人、资助单位和出版单位都有不同发表阴性结果的倾向,而这些未发表的数据会导致meta-分析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所以在分析前必须通过秩和相关检验、计算出安全系数(nfs)或绘制漏斗图(funnelplot)等方式对发表偏倚作出说明,对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在文中详细说明为避免发表偏倚做出了哪些努力。

若偏倚较大,需从原作者、药厂等处进一步收集相关信息,尤其是相关的阴性结果;若不能将偏倚减小到一定程度,应考虑放弃meta-分析[4]。

  2.3制定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

  不是所有检索出的Rct都可被纳入分析。

meta-分析作者有时会根据自己想要得到的结果和已有的知识,有目的地选择或放弃某些Rct,造成选择性偏倚(selectionbias)[1]。

因此应根据研究目的制定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并以此筛选检索出的文献,从而避免选择性偏倚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研究问的异质性。

纳入/排除的标准包括患者情况(性别、年龄、诊断标准、病情严重程度等)、干预措施(给药时间、途径、剂量,对照方法)、判效指标(死亡、残废、好转和治愈)及设计方案(前瞻性、随机等)。

不符合纳入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的Rct不能纳入分析。

对于排除的试验要有详细的记录并逐一列出排除的原因,使读者通过阅读了解该meta-分析有无选择性偏倚[5]。

  2.4正确提取数据资料

  确定了纳入分析的Rct后就需进行各种数据的提取。

应根据不同的研究设计不同的表格收集所有Rct的基线情况,反映研究质量的指标和其他重要数据。

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对相同的数据会有不同的解释,在此过程中会出现数据提取偏

  倚。

虽然这种偏倚是随机的,但对meta-分析的结果仍会造成系统偏差[1]。

此外资料提取工作量大,也容易出错。

最理想的方法是由至少两个观察者独立完成提取工作,然后交叉核对,测量观察者的一致性并在文中详细叙述。

可是目前国内meta-分析提及数据提取偏倚的不足20%,更没有作者涉及观察者的一致性[1],这些都直接影响meta-分析的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重要的数据在发表的Rct中无法得到,这时应与原作者联系补充完善,否则缺失的数据也会影响meta-分析的质量。

  2.5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ct进行质量评价

  一个试验的质量是指它的设计和实施方式可能防止系统误差(偏倚)的程度。

由于每个Rct的质量将直接影响meta-分析的质量,故应对其质量和方法学的严格性及其质量进行[6]评价并详细叙述评价结果。

遗憾的是国内仅17%的作者在分析中提到纳入Rct的质量问题,没有作者对其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价[1]。

目前虽然没有一个全标准或统一的表格适用于各种试验,但对于Rct的质量评价着重于以下几点:

是否真正随机分配,是否有分配隐藏,两组之间基线是否可比;是否采用盲法干预和评估结局;诊断标准是否准确,纳入/排除标准是否合适;样本量是否足够;统计方法是否正确;患者的不依从性<20%,失访率<10%;只有满足以上几个方面要求的Rct才是高质量的,利用其结果进行meta-分析得出的结论才是真实可靠的。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广大医师设计和实施完善的Rct是提高meta-分析质量的关健,也是确保分析结果信度和效度的关键。

  2.6应用正确的统计方法

  虽有专门的meta-分析软件完成统计过程,国内多数作者也能正确选用统计学模型,但仍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首先必须在验证了合并的合理性(即异质性检验)之后才能根据其结果选用正确的统计分析模型,但国内仅有50%的作者在对各Rct的结果作合并前进行了异质性检验[1]。

是否存在异质性应在基线比较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图表法(森林图)和q检验结果加以判断。

若异质性明显,可通过探讨异质性来源、进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选用随机效应模型的统计方法和采用meta-回归以及混合模型等措施;若异质性过大,应考虑放弃meta-分析,只作一般的统计描述[7]。

其次除计算合并后的RR外,还要有其95%的可信区间,这比只让读者知道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更有意义[1]。

再其次必须对可能出现的Ⅰ型和Ⅱ型错误进行描述,并利用meta-分析可增加亚组分析统计学功效的作用,根据不同的设计

  篇三:

meta分析及其软件实现

  meta分析及其软件实现

  meta分析概念:

  meta分析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前  

者指的是一个科学的临床研究活动,指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研究(包括已发表和未发表的)并逐个进行严格评价和分析,再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综合结论的整个过程;后者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定量合成的统计学方法。

  meta分析的用途:

  作为一种整合资料的统计方法,meta分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

  (l)提供个体独立研究所达不到的样本量,使得一些较为微弱的效果能够被发现。

  

(2)对干预的全局性效果提供较为精确的估计。

具有相同研究目的的单个独立研究,其研究发现不尽相同,很难直接得出某种干预的效果到底怎么样的总体性结论,meta分析正提供了回答总体性结论的方法。

  (3)meta分析可以用来评价不同研究展现出来的相互矛盾的结果,这是对第二个用途的扩展。

  (4)如果一项干预是有效的,meta分析可用来评价其在事先定义好的亚组人群中是否同样有效。

  (5)改善对剂量反应关系的估计。

  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

  

(1)明确简洁地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制定检索策略,全面广泛地收集随机对照试验。

  (3)确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

  (4)资料选择和提取。

  (5)各试验的质量评估和特征描述。

  (6)统计学处理。

  a.异质性检验(齐性检验)。

  b.统计合并效应量(加权合并,计算效应尺度及95%的置信区间)并

  进行统计推断。

  c.图示单个试验的结果和合并后的结果。

  d.敏感性分析。

  e.通过“失安全数”的计算或采用“倒漏斗图”了解潜在的发表偏倚。

  (7)结果解释、作出结论及评价。

  (8)维护和更新资料。

  meta分析所使用的软件及其使用方法:

  可用于metaanalysis的软件有:

  商业软件:

compRehensiVemetaanalysis,metawin,easyea20xx

  自由软件:

Revman(Reviewmanager),meta

  通用统计软件中有meta

  metawin软件特点

  metawin是一个主要为生态学工作者设计的定量meta分析软件,操作简单且功能较全,以windows作支持,用户通过界面与机器直接对话,分析过程简单易学,结果输出明了。

其主要特点如下所述。

  1.提供了两种假设模型:

这两种假设模型为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假设所综合的研究共享一个真实效应大小,实际测量的效应大小不同是由于随机取样所导致,而后者却假设研究间具有不同的真实效应大小,即所测效应大小的不同是由两部分组成,真实效应的不同,随机取样造成误差。

后者更切合实际,区间估计较保守,更受meta分析家们欢迎。

  2.提供多种可选择的结合统计量:

j(其中,xe、xc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量平均值,s为两组共同标准差,j为小样本较正值),metawin还提供了反应比(responseratio):

ln(xe/xc)(xe、xc的意义同上)这是从医学meta中新引进的一种结合统计量;此外,metawin还为对meta分析较为熟悉的分析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如相关系数(correlationcoefficient)等。

  3.提供了两种数据输入方式:

  对有经验的分析者可直接输入效应值、样本方差等所需数据,其格式称效应数据格式。

这种数据输入法的好处在于分析者可根据所收集的文献的实际情况来自己构造结合统计量,也即metawin为分析者提供了较大的自由。

在文献数据满足前两种结合统计量计算情况下,分析者可以输入原文献中的统计数据,如平均值、样本方差、样本大小来进行计算,比较方便,称原始数据格式。

  4.提供了一项非参数检验——重取样检验

  重取样检验是一种计算机加强(computerintensive)非参数检验方法。

metawin中提供了随机化检验法(randomizationtest)和自助法或靴襻法(bootstrap)。

前者常被用来决定一个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后者则用于给出统计量的置信区stat,epimetaanalysis的程序:

stata,sas,winbugs,ncss

  间。

  metawin软件使用方法

  1.数据输入

  打开metawin文件,下拉file菜单,点击editdatafile,进入数据输入状态,可直接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数据,也可从file菜单中点击loadafile上载已有的文件。

原始数据输入格式如下:

  sextreestate+/-ncnexcxescselabel

  moakpa+7778.1479.7140.65040.650study1

  mmapleny+7718.8626.009.1709.170study2

  fmapleny-66-1.80-2.100.4900.490study3

  其中,第一行为标题行,前3项为级别分类标准,事实上,windows95版本可允许10个分类标准,windows3.1为5个;+/-为方向符,如果你所期待的效应值为正值时(即实验中的处理会对实验对象产生正效应),在按所期待趋势应该出现正效应值的研究项中加+,负效应值的研究中加-,它必须紧跟级别组,否则程序运行时不能识别数据文件中共有几项划分级别标准;ne、nc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样本含量;xe、xc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量平均值;se、sc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标准差;label为各研究的标记。

标题行下面的每一行为一个研究的效应数据。

效应数据输入格式为:

  sextreestate+/-ncneeffectvarlabel

  moakpa+7778.0.0360.286study1

  mmapleny+770.5650.347study2

  fmapleny-661.5330.517study3

  其中,effect一列为效应值;var为效应方差;其它同原始数据格式。

  2.数据分析

  在打开metawin文件的同时,会自动弹出一个meta-analysis窗口。

在此窗口上部typeofinput一项中点击raw或effect(确定数据为原始还是效应格式),原来灰色的datafile就会加亮,点击,从弹出的‘打开’窗口中选定并打开要分析的数据文件。

  在meta-analysis窗口中部选择固定效应或混合效应模型,结合统计量,也可增加重复检验;窗口下部gourpby中可选择划分级别的标准,并在Refineanalysis中可以在不改变数据文件的情况下去掉一些级别或研究来纯化分析。

  所有这些选项选择好后,即可点start键进行运算。

运算结束后,会自动弹出一个meta-analysisoutput窗口,显示分析结果。

  3.结果显示

  在分析结果中,可看到分析时间,数据来源路径,以及名为parametricmethods和meta-analysisresultsforgroups的两个表。

前者为所有研究的效应值表,每一行代表一个研究,包括其名称、所属级别、小样本校正值(j)、对照和实验两组的共有标准差(spool)、效应值(d)、95%的置信区间(95%ci)、各研究的方差(V)、权重(w)。

  一般先假设所有研究享有共同的d值进行分析,此时在第二个结果表中可看到所有研究的总平均效应值(d++)、95%的置信区间、同质性(qwi),自由度(df)、x2检验的p值。

如果其级别内异质性经x2检验显著,则说明假设不正确,此时按一定的标准将所有研究划分为几个级别,再进行分析。

此时的第二个结果表中会显示各级别内所有研究的加权平均效应值(di+)、95%的置信区间、同质性(qwi),自由度(df)、x2检验的p值以及级别间同质性(qb)、级别内总同质性(qw),总的同质性(qtotal)。

如果级别间同质性(qb)经检验后显著,则说明级别间差异显著;如果某一级别内同质性(qwi)经检验显著,说明这一级别内各研究的效应值差异较大,应该进一步划分此级别,再分析,直到qwi经检验不显著。

  如我们在做捕食关系的meta分析中发现,捕食者导致被捕食者种群数量降低,d++=-0.3855(固定效应模型)d++=-0.4589(混合效应模型);但不同标准划分的级别的效应大小有差异,捕食效应随地带性而变化,热带效应值最大,亚热带、温带、寒带也有效应,其中亚热带最小;按所在生态系统划分级别时,陆生生态系统级别为中效应,淡水生态系统为小效应[10]。

  stata软件

  stata的meta分析功能更全面和强大,该软件除了可以完成二分类变量和连续性变量的meta分析,也可以进行meta回归分析、累积meta分析、单个研究影响分析、诊断试验的meta分析、剂量反应关系meta分析、生存分析资料合并等几乎所有meta分析方法;还可以对发表偏倚进行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

在stata软件中,可以绘制meta分析的相关图形,如森林图(forestplot)、漏斗图(funnelplot)和labbe图。

国外文献中好多meta分析文章都是通过stata的meta.ado模块完成。

  Reviewmanager软件

  该软件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制作和保存cochrane系统评价的计划书和全文;可对录入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以森林图(forestplot)的分析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可对cochrane系统评价进行更新;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不断修改和完善。

是cochrane系统评价的一体化、标准化软件。

从计算机软件的角度来看,它主要包括了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文字处理与meta分析两大功能。

是目前meta分析专用软件中较成熟的软件之一。

结合案例说明其步骤如下:

  

  

  通过Revman软件分析结果,评价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数据及资料来源于中国知网,下载符合要求的Rct文献数4篇。

资料提取如下:

  1.新建一个系统评价,File--------n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