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地理 A班练习《人口自然增长》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1242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地理 A班练习《人口自然增长》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地理 A班练习《人口自然增长》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地理 A班练习《人口自然增长》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地理 A班练习《人口自然增长》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地理 A班练习《人口自然增长》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地理 A班练习《人口自然增长》练习题.docx

《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地理 A班练习《人口自然增长》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地理 A班练习《人口自然增长》练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地理 A班练习《人口自然增长》练习题.docx

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地理A班练习《人口自然增长》练习题

河南省潢川一中高三A班地理练习《人口自然增长》练习题

2000年5月,印度官方人口数字首次突破10亿大关。

2008年,印度已经拥有11亿人口。

2011年3月印度人口已达12.1亿,在3年时间里印度人口净增1个亿。

按照目前的增长趋势。

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17亿,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读图,完成1~3题。

1.关于印度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期间人口增长了3倍多

B.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类型属于传统型

C.每年净增人口有下降趋势

D.目前印度人口增长率为1%左右

2.影响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印度由于人口增长较快,带来的压力主要有(  )

①人均收入增长缓慢 ②劳动力充足,积累多 

③失业问题十分严重 ④粮食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

据此完成4~5题。

a

4.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5.图中③国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20% 鼓励生育B.15% 采取移民政策

C.60% 计划生育D.30% 鼓励人员出国

下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 ②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③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小,教育投资减少 ④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缓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 ②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

 ③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 ④人口出现负增长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下图为我国劳动力变化及预测情况(新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

读图回答8~9题。

8.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  )

A.2002年B.2007年C.2012年D.2020年

9.针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  )

A.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

B.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

C.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

D.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

10.读不同人口增长方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B.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C.我国人口增长属于甲增长方式

D.乙人口增长方式,不会出现人口问题

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11~12题。

估算地区

年生产量(万吨)

可载人口量(万人)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11.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

①光照 ②地形 ③土壤 ④热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2012·烟台模拟)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图。

材料二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1)人口普查不能弄清(  )

A.人口数量B.人口构成

C.人口合理容量D.城市化水平

(2)读材料一,属于2010年人口金字塔的是________。

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3)读材料二,说明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

 

(4)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应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胎化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

理由是什么?

 

14.下图是我国2000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

 

(2)上述分布规律与我国的人口密度规律呈现出什么关系?

 

(3)以上现象说明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

 

潢川一中2013届高三A班练习(19)---人口迁移甘付平2012-11-19

新华网2011年2月12日报道 据国家统计局监测结果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

其中外出就业1.53亿人,本地非农就业0.89亿人。

读图,完成1~3题。

甲 各省人口迁出数        乙 各省人口迁入数

1.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  )

A.新疆、山东、北京    B.湖南、福建、海南

C.上海、新疆、云南D.广东、浙江、上海

2.新疆成为人口净迁入省,主要是因为(  )

A.矿产资源开发B.气候条件优越

C.经济发达D.地广人稀

3.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

D.加速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4~6题。

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而有许多科技工作者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⑥

5.2011年利比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①B.②C.④D.⑤

6.导致美国老年人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①B.②

C.④D.⑥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7~8题。

7.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8.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正确的是(  )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C.是由于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2011年春节后,沿海省份出现了比往年更为严重的用工短缺现象,许多企业主亲自开着豪车抢工人;珠江三角洲地区用工短缺现象尤为严重,广东省估计短缺200万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下列对用工短缺原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已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

B.世界经济回升,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加工订单增多

C.近几年,中、西部经济发展较快,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的现象

D.沿海地区的生活成本提高速度快于工资的提高速度

10.下列对沿海用工短缺现象造成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促使当地企业升级或转型

B.我国人口继续大规模由内地向沿海地区迁移

C.促进沿海地区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D.促进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迁移

中国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就必然伴随巨大的人口跨区流动,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出现人类历史上没见过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据此回答11~12题。

11.农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对城市的有利影响是(  )

A.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

B.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C.繁荣城市第三产业

D.加大城市交通压力

12.为保证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对我国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严格限制农民进城

B.提高农民素质,合理控制规模

C.只允许进入小城市,不准进入大城市

D.大力发展城市房地产,满足农民进城居住

13.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2011年6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 国务院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城市应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允许高校毕业生在就(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14.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

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图甲 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

图乙 上海各区县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

概述图甲、图乙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由图甲可知:

 

由图乙可知:

 

潢川一中2013届高三A班练习(2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甘付平2012-11-22

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在M、P、Q三处中,最可能是高级住宅区的是(  )

A.M   B.P   C.Q   D.P和Q

2.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

你认为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____处,其理由合理的是(  )

A.甲 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B.乙 离飞机场较近

C.甲 水陆交通便利D.乙 距城市较近,市场广阔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3~4题。

3.该国公共住房(  )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4.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读“某城市住宅区内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5~6题。

5.M、N、L依次表示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住宅、工业B.商业、工业、住宅

C.住宅、工业、商业D.工业、商业、住宅

6.当L线变成P线时,反映了各功能区的变化是(  )

A.商业区范围变小B.工业区范围变大

C.住宅区范围变大D.工业不断向外围移动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图甲)以及“甲城市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图乙),回答7~9题。

7.图甲中所示地区(  )

A.城市共有三个等级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8.关于图甲中甲城市地租水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B.b<cC.b<dD.c>d

9.图乙反映的最有可能是甲城市(  )

A.a以内的区域B.ab间的区域

C.bc间的区域D.c以外的区域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

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均为逢一,其余类推)。

据此回答10~11题。

10.该地区(  )

A.集镇等级分为两级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11.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12.关于城市的职能和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

A.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线明确

B.“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说明不论城市大小,城市的功能都相同

C.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对较大,小城市的服务范围较小

D.城市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13.读“高层建筑与土地利用关系图”,试用地租理论解释城市商业中心等级体系分布。

(1)根据地租理论和城市的功能分区,图中高层建筑附近属于城市的________区(功能区)。

该功能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图中反映出的建筑高度与土地利用的规律是什么?

 

(3)图中显示出一些零售业,即小区级商业中心和邻里购物中心位于远离中心区的住宅区底层,其原因是什么?

 

14.读“济南都市圈和山东半岛都市圈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7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11~2020年)实施规划,对于适应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要求,满足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完善综合运输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试分析济南与滨州两城市服务种类、服务级别、服务范围的关系。

 

(2)“大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大,所以应尽快将滨州、德州等中小城市发展成像济南一样的特大城市”,这一观点是否合理?

为什么?

 

(2)除济南都市圈外,山东还正在大力发展“山东半岛都市圈”,“山东半岛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应是哪一个?

 

(4)都市圈形成的发展与城市单独发展相比有何优势?

潢川一中2013届高三A班练习(21)---城市化甘付平2012-11-25

中新社北京2011年6月24日电 最新出台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1》指出,在中国新型城市化进程中,正面临着“城市财富积累速率与民生幸福要求的不同步”、“城市化高速发展与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不适应”等五方面挑战。

据此完成1~2题。

1.最能体现中国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是(  )

A.城市数目总量B.城市人口总数

C.城市用地规模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目前阻碍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快速发展B.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C.城乡分割与户籍管理D.国家限制城市发展的政策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3~4题。

3.可知该市(  )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市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4.可推测该市(  )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读下表,完成5~6题。

全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1950

7.34

29.2

4.47

53.8

2.87

17.0

1960

10.32

34.2

5.72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80

17.64

39.6

7.98

70.2

9.66

29.2

1990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00

28.54

46.6

9.50

74.4

19.04

39.3

2010

36.23

51.8

10.11

76.0

26.12

46.2

5.上表说明(  )

A.1950~1980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均缓慢

B.1980~201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慢

C.1950~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均超过农村人口

D.1950~201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均超过发达国家

6.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趋缓B.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C.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D.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某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从“四大维度”出发来设计城市与地区和谐发展指数,即“经济增长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

读某城市“体检”图,回答7~8题。

7.图中城市“越来越胖”体现了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

A.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文、社会、生态建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C.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D.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8.图中所示表明,和谐城市主要看(  )

A.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B.城市人文、社会的发展情况

C.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D.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阅读我国某市市中心和郊外平原降水、径流、蒸发量对比表,回答9~10题。

降水量(mm)

径流总量(mm)

地表径流(mm)

地下径流(mm)

蒸发量(mm)

城市中心区

675.0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0

267

96

171

377

9.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

A.地下水位的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D.降水量减少

10.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D.推广使用渗水砖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逆温现象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D.“臭氧空洞”

1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境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13.30年来,下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简述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3)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1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追求更适宜居住的环境,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人类新世纪的梦想。

材料二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

“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

”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城市病”。

如图所示。

(1)上海世博会大部分场馆选址在浦东新区,试分析其优势区位条件。

 

(2)分析材料二中“城市病”的表现及“病因”。

 

(3)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潢川一中2013届高三A班练习(21)答案

 1.D 2.C3.D 4.B5.D 6.C7.A 8.A9.C 10.D11.C 12.A

13【答案】 

(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

(3)钢铁工业布局合理,因为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

 化工厂布局不合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

14【答案】 

(1)城市新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环境质量优越;土地资源丰富,便于场馆建设。

(2)表现:

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压力大。

原因: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3)环境:

经济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合理布局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交通: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设施。

能源:

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

 

潢川一中2013届高三A班练习(20)答案

1.B 2.C3.D 4.A5.B 6.C7.B 8.C 9.A10.A 11.D12 C

13【答案】 

(1)中心商务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分区明显。

(2)距市中心越近,交通越发达,地租越高,土地利用越集约,建筑高度越高。

(3)一是支付地租的能力较低,二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14【答案】 

(1)济南的服务种类多于滨州,服务级别高于滨州,滨州的服务范围包含在济南的服务范围之内。

(2)不合理。

每一个城市都应有与之相适应的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规模,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会使城市的服务范围及服务人口规模达不到其所要求的规模,反而会阻碍城市的发展。

(3)青岛

(4)加强城市间的联系与协作;实行区域的整体管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顺应全球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趋势;提高国际国内的综合竞争力。

 

潢川一中2013届高三A班练习(19)答案

1.D 2.A 3.B4.C 5.D 6.A7.A 8.C 9.A 10.B11.C 12.B

13【答案】 

(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2)由乡村到城市。

(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4)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该现象。

14【答案】 

图甲:

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图乙:

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西、南部郊区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部郊区。

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

 

潢川一中2013届高三A班练习(18)答案

1.B 2.A 3.C4.B 5.A6.A 7.B8.A 9.B10 B11.D 12.B

13【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