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习题集第八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0882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习题集第八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货币银行学习题集第八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货币银行学习题集第八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货币银行学习题集第八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货币银行学习题集第八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习题集第八章.docx

《货币银行学习题集第八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习题集第八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习题集第八章.docx

货币银行学习题集第八章

第八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本章摘要

1.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货币统一的需要;票据清算的需要;最后贷款人的需要;金融管理的需要。

2.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有:

(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这是最主要的中央银行制度形式,指国家设立专门的中央银行,全面、纯粹地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具体分为:

一元式中央银行:

一个国家内建立统一的中央银行,实行总分式机构设置;二元式中央银行:

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银行,联邦制国家多采取此类形式,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2)复合中央银行制度:

一家大银行集中执行中央银行和一般存款货币银行的职能。

(3)准中央银行制:

如香港的金融管理局和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和货币发行局。

(4)跨国中央银行制:

如欧洲中央银行。

3.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是:

(1)发行的银行的职能:

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是货币政策最高决策机构。

(2)银行的银行的职能:

集中存款准备金;组织全国范围内的资金清算;充当最后贷款人。

(3)国家的银行的职能:

代理国库;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金融事务;对国家财政给予信贷支持;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4.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最终目标是:

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5.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是:

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及适应性。

中介目标的分类有:

近期目标或者操作目标为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远期目标或者中介目标为利率、货币供应量。

6.货币政策工具:

主要的政策工具,即“三大法宝”——公开市场操作;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

次要的政策工具,即选择性管制;直接管制;间接管制。

7.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要描述货币数量的变动怎样引起总体经济的变化。

主要流派有:

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金融中介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前两种侧重于宏观层次的分析;后一种侧重于微观层次的分析。

8.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或全部效果,所必须经过的时间过程。

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何时收效,则影响到政策的效果。

由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构成。

本章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最后贷款人、银行的银行、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货币政策、菲利普斯曲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时滞、信贷配给、托宾的投资q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

A.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B.稳定币值

C.经济增长,充分就业

D.经济增长

2.当一个贷款人拒绝提供贷款,尽管借款人愿意支付合同利率甚或更高的利率,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强迫交易  B.战略选择  C.信贷配给  D.共谋行为

3.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以( )最为流行。

A.单一制  B.复合制  C.跨国型  D.准中央银行制

4.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结构性调控工具的有( )。

A.再贴现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直接管制  D.消费者信用控制

5.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它成立于( )。

A.1765年  B.1921年  C.1694年  D.1473年

6.属于准中央银行体制的国家或地区是( )。

A.马来西亚  B.印度尼西亚  C.缅甸  D.新加坡

7.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 )。

A.利率  B.超额准备金  C.基础货币  D.短期利率

8.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 )的变动直接影响收入和支出的。

A.利率  B.基础货币  C.货币供应量  D.银行准备金

9.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于( )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

A.1983年  B.1985年  C.1984年  D.1986年

10.货币政策的时滞由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构成,其中内部时滞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 )。

A.第一阶段是行动时滞,第二阶段是决策时滞

B.第一阶段是认知时滞,第二阶段是行动时滞

C.第一阶段是行动时滞,第二阶段是影响时滞

D.第一阶段是认知时滞,第二阶段是影响时滞

11.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 )的变动直接影响收入和支出的。

A.利率  B.基础货币  C.货币供应量  D.银行准备金

12.( )描述了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关系。

A.费雪效应  B.菲利普斯曲线  C.货币幻觉  D.财富效应

13.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加上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等于( )。

A.法定准备金  B.存款准备金

C.基础货币  D.超额准备金

14.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是( )。

A.结构调节效果  B.流动性风险

C.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D.价格风险

15.下列不属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标准的是( )。

A.相关性  B.可测性  C.可控性  D.替代性

16.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主要品种是( )。

A.优良公司的股票  B.高度可销性的公司债券

C.政府债券  D.优先股

17.使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处于被动地位的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准备金率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选择性政策工具

18.托宾的投资q理论用来解释货币政策通过影响( )进而影响投资支出,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过程。

A.商品市场  B.股票市场  C.劳动力市场  D.债券市场

19.托宾发展了一种关于( )相关联的理论,人们称之为托宾的投资q理论。

A.商品市场与投资支出  B.债券价格与投资支出  C.收入增长与投资支出  D.股票价格与投资支出

20.金融中介学派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通过“信贷可得性”效应完成,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 )从而影响经济主体的投资与消费行为,进而影响总支出与国民收入。

A.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  B.股票价格

C.利率  D.债券价格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的是( )。

A.中央集权的需要  B.统一发行货币的需要

C.最后贷款人角度的需要  D.票据清算的需要

2.中央银行的职能可高度概括为( )。

A.发行的银行  B.管理的银行

C.银行的银行  D.国家的银行

3.一般地,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包括( )。

A.货币供应量  B.超额准备金

C.基础货币  D.利率

4.一般地,货币政策近期中介指标包括( )。

A.货币供应量  B.超额准备金

C.基础货币  D.利率

5.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包括( )。

A.相关性  B.可测性  C.传染性  D.可控性

6.货币政策“三大法宝”是指( )。

A.存款准备金制度  B.窗口指导

C.公开市场业务  D.再贴现政策

7.下列属于结构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窗口指导  B.消费者信用控制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D.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8.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特点是( )。

A.强调利率的货币传导机制作用

B.强调货币供应量的货币传导机制作用

C.货币政策可能会遇到“流动性陷阱”的干扰

D.强调利率的自动调节功能

9.货币政策可通过“信贷可得性”效应来完成,这表明( )。

A.货币政策可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进而影响总支出和国民收入

B.信贷市场上存在着“信贷配给”现象

C.货币政策遇到“流动性陷阱”仍有效

D.它强调利率的货币传导机制作用

10.一般地,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有( )。

A.货币政策时滞  B.货币流通速度

C.微观主体预期  D.流动性陷阱

四、判断改错题

1.( )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2.( )根据现代货币主义的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3.( )托宾的投资q理论揭示了货币政策经由货币市场而作用于投资的一种可能。

4.( )成立于1910年的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最后建立的中央银行制度。

5.( )“最后贷款人”意味着中央银行是整个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社会大众的最后资金提供者。

6.(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中最重要的目标是经济增长。

7.( )通常,将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称为“摩擦性失业率”。

8.(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纷纷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0.( )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递渠道暗含着的一个假设条件是:

银行贷款与其他金融资产(如债券)是完全替代的。

11.( )再贴现率政策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银行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达到松紧银根的目的。

12.( )由于再贴现率的作用过于强烈而不适用作为中央银行日常操作的政策工具。

13.( )货币主义学派非常强调利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用。

14.( )由于“信贷配给”的存在,信贷市场的利率并不是一个使信贷市场供求相等的均衡利率,而是一个比均衡利率更高的利率。

15.( )货币政策的财富传导效应认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实物财富从而影响其消费支出,进而影响国民收入。

16.( )货币政策外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和行动的决心。

17.( )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理论的结论支持凯恩斯的观点:

如果流动性陷阱存在,货币政策失效。

18.( )凯恩斯学派的政策主张是:

中央银行应确定固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以这种“单一规则”保持物价的稳定。

19.(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利率是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就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相机抉择”选择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20.( )中央银行的资本所有制决定其控制权的归属问题。

五、填空题

1.历史上最早从商业银行中分化出来的中央银行是英国的( )。

2.中央银行的职能可以概括为( )、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

3.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以( )最为流行。

4.描述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的是著名的(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先后转而以( )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6.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当货币需求陷入( )时,货币政策无效。

7.托宾投资q理论揭示了货币政策经由( )而作用于投资的一种可能。

8.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通过影响( )从而作用猛烈,不易作为央行日常操作的工具。

9.由于“信贷配给”的存在,信贷市场的利率并不是一个使信贷市场供求相等的均衡利率,而是一个比均衡利率( )的利率

10.货币主义学派非常强调( )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用。

六、简答题

1.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2.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3.中央银行制度有哪些类型?

4.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冲突。

5.简述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内容。

6.简述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7.简述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8.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9.简述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10.简述弗里德曼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11.“信贷市场上利率并不是一个使信贷供求相等的均衡利率,而是一个比均衡利率更低的利率。

”请应用“信贷配给说(CreditRationing)”分析这个原理。

12.简述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

13.简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托宾投资q理论。

七、论述题

1.试述我国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工具的运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试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可供选择的货币中介目标有哪些?

3.试述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及对我国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最后贷款人

答:

最后贷款人是中央银行的最重要职能,它是指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融资时,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的职能。

向中央银行融资是发生困难银行最后的办法,中央银行履行这一职能的最终目的是防止银行倒闭的频繁发生,传递和实施货币政策意图,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

2.银行的银行

答:

银行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

它是指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服务,维持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职能。

具体体现在:

第一,吸收和保管存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以确保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

第二,作为全国票据清算中心,解决单个银行清算的困难。

第三,作为最后贷款人,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金周转不灵时,中央银行通过票据贴现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

3.发行的银行

答:

发行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

它是指中央银行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垄断货币发行权的职能。

作为发行的银行职能,中央银行应及时供应货币,合理调节货币流通数量,加强货币流通管理,促进货币流通的正常秩序。

4.政府的银行

答:

政府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

它是指中央银行为政府服务的职能,即代表政府或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5.货币政策

答: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及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一个完整的货币政策体系包括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和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三大部分。

作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物,也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职能体现。

6.菲利普斯曲线

答:

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研究了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物价变动之间的关系后所描绘出的一条曲线。

该曲线表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

这表明中央银行很难同时实现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货币政策目标。

7.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答: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指金融机构按法律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总额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调控货币供应量。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时,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倍数收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则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倍数放大。

因此,作为三大传统政策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宜日常操作。

8.再贴现率

答:

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票据出售给中央银行融通资金时,中央银行所扣除金额占票据面额的比率,也就是商业银行再贴现资金时的所支付的利息率。

贴现政策是西方央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供应量,从而促使宏观经济扩张或收缩。

当经济出现泡沫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反之,当经济萧条时,就降低贴现率。

但由于贴现政策使央行处于被动的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工具的政策效果。

9.公开市场业务

答: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借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是中央银行的三大传统法宝之一。

当经济出现泡沫时,中央银行就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回笼资金;反之,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就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投放货币。

作为一种优良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经常使用的政策工具。

10.中介目标

答:

中介目标,是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选定出来用于反映货币政策实施进展与效果的指标,通过政策工具影响这些指标,并借助这些指标观测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因此,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对它们的选择是否正确,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

货币供应量和利率通常被中央银行选定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1.货币政策时滞

答: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或全部的政策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

它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何时收效,则政策本身能否成立也就成了问题。

时滞由两部分组成:

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需要制定政策加以矫正,到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的时间过程,又分为认知时滞和行动时滞。

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是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时间过程。

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

外部时滞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

12.信贷配给

答:

信贷配给,是指在利率一定的条件下,面对超额的资金需求,银行无法或者不愿提高利率,而采取非利率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需求而达到平衡。

13.托宾的投资q理论

答:

托宾的投资q理论用来解释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进而影响支出,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过程。

q等于公司市场价值(股票总市值)除以资本重置成本。

q值的变化即资产价格的上升(下降)降低(提高)了公司的融资成本,使公司增加(减少)投资,最终增加(降低)总产出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1.(A);2.(C);3.(A);4.(D);5.(C);6.(D);7.(A);8.(C);9.(C);10.(B);11.(A);12.(B);13.(C);14.(C);15.(D);16.(C);17.(B);18.(B);19.(D);20.(A)。

三、多项选择题

1.(B、C、D);2.(A、C、D);3.(A、D);4.(B、C);5.(A、B、D);6.(A、C、D);7.(B、D);8.(A、C);9.(A、B、C);10.(A、B、C)。

四、判断改错题

1.(正确)。

2.(错误)将“现代货币主义”改为“凯恩斯主义”。

3.(错误)将“货币市场”改为“股票市场”。

4.(错误)将“1910年”改为“1913年”。

5.(错误)将“和非银行社会大众”删除。

6.(错误)将“经济增长”改为“稳定物价”。

7.(错误)将“摩擦性失业率”改为“自然失业率”。

8.(错误)将“经济增长”改为“充分就业”。

9.(错误)将“货币供应量”改为“利率”。

10.(错误)将“是”改为“不是”。

11.(错误)将“法定存款准备金”改为“超额存款准备金”。

12.(错误)将“再贴现率”改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3.(错误)将“利率”改为“货币供应量”。

14.(错误)将“高”改为“低”。

15.(错误)将“实物财富”改为“金融财富”。

16.(错误)将“外部时滞”改为“内部时滞”。

17.(错误)将“支持”改为“不支持”。

18.(错误)将“凯恩斯学派”改为“货币主义学派”。

19.(错误)将“货币主义学派”改为“凯恩斯学派”。

20.(错误)在“决定”前加上“并不”两字。

五、填空题

1.(英格兰银行);2.(发行的银行);3.(单一制);4.(菲利普斯曲线);5.(利率);6.(流动性陷阱);7.(股票市场);8.(货币乘数);9.(更低);10.(货币供应量)。

六、简答题

1.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答: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是银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

具体说来,它的产生是适应了以下几方面需求的结果。

(1)统一发行货币的需要。

随着商品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金属货币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和交换的需要。

于是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交易媒介,即“银行券”,它是由银行发行的一种债权凭证。

早期的银行券可以随时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属货币,所以它是作为金属货币的代用品进入流通中的。

在中央银行产生之前,众多银行都有权发行自己的银行券,这种分散的银行券逐步暴露出其严重的缺点:

①不利于保证货币流通的稳定。

因为众多的中小银行信用实力薄弱,其发行的银行券常常不能兑现,容易使货币流通陷入混乱局面。

②不利于商品流通的进一步扩大。

因为一般中小银行的业务都局限在一定的地区之内,它们发行的银行券也就很难为外地接受,从而不利于大范围内的商品流动。

这些问题表明,由一家大银行来统一银行券的发行也许是更有效率的。

事实上,这一过程在最开始时是自发的,某些大银行依托自身的优势,在银行券的发行中不断排挤其他的中小银行,并最终在政府的扶持下,成为独占银行券发行权的中央银行。

英格兰银行便是这样的典型。

(2)票据清算的需要。

支票等银行票据的流通,虽然反映的是票据授受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但是由于它们必须由开户行来支付,所以又通常表现为各开户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最初的票据清算是通过银行派专人持客户交来的收款票据到应付款银行要求付款来进行的,既缺乏效率,又不安全。

随着票据流通量的扩大,各银行的收款人员开始自发地聚集在某一固定的地点,交换手中所持有的由对方银行付款的票据,并相互结清差额。

在此基础上,1773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票据交换所。

早期的票据交换所虽然对清算效率的提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一般仅局限于同城内的票据清算,而且结算后的差额仍须以现金(金属货币)清偿,不方便之处依然存在。

因此,需要有一个更权威的、全国性的、统一的清算中心。

中央银行建立起来后,这一职责非常自然地就由有政府背景的中央银行承担起来。

(3)最后贷款人角色的需要。

最后贷款人,是指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筹措时,中央银行对其提供资金支持的功能。

在经济周期的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往往陷入资金调度不灵的窘境,有的则因支付能力不足而破产,银行缺乏稳固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因此,客观上需要一个统一的金融机构作为其他众多银行的后盾,在必要时为它们提供货币资金,发挥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这一机构就是中央银行。

(4)金融宏观调控的需要。

为了建立公平、高效和稳定的银行经营秩序,尽可能避免和减少银行的破产和倒闭,政府需要对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

中央银行是最早承担起金融监管职责的机构,也是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金融监管的最主要机构,在金融监管,尤其是银行监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

答:

中央银行的职能,一般被概况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三大类。

中央银行正是通过这些职能来影响货币供给量、利率等指标,实现其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的调节作用。

(1)发行的银行。

发行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

它是指中央银行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垄断货币发行权的职能。

作为发行的银行职能,中央银行应及时供应货币,合理调节货币流通数量,加强货币流通管理,促进货币流通的正常秩序。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现钞都由中央银行发行。

发行银行券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由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一部分形成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库存现金,大部分则形成流通中现金,它们与存款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一起,共同构成基础货币,它是中央银行货币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

但是,滥用货币发行权的结果必然是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严重时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钞甚至形同废纸。

因此,必须对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进行适当的控制。

(2)银行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

它是指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服务,维持金融稳定,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职能。

具体体现在:

第一,吸收和保管存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以确保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

第二,作为全国票据清算中心,解决单个银行清算的困难。

第三,作为最后贷款人,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金周转不灵时,中央银行通过票据贴现等方式提供资金支持。

(3)政府的银行。

所谓“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作为政府的银行,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第一,代理国库。

即中央银行代理经办政府的财政预算收支,充当政府的出纳。

政府的收入和支出都通过财政部在中央银行开设的各种账户进行。

第二,充当政府的金融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