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04 实验题原卷版学年九年级物理临考考点必杀200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9173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4.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练04 实验题原卷版学年九年级物理临考考点必杀20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专练04 实验题原卷版学年九年级物理临考考点必杀20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专练04 实验题原卷版学年九年级物理临考考点必杀20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专练04 实验题原卷版学年九年级物理临考考点必杀20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专练04 实验题原卷版学年九年级物理临考考点必杀20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练04 实验题原卷版学年九年级物理临考考点必杀200题.docx

《专练04 实验题原卷版学年九年级物理临考考点必杀20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练04 实验题原卷版学年九年级物理临考考点必杀200题.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练04 实验题原卷版学年九年级物理临考考点必杀200题.docx

专练04实验题原卷版学年九年级物理临考考点必杀200题

专练04实验题

一、机械运动、声、光、物态变化、质量和密度

1.(2020•衡阳模拟)在同一粗糙水平面固定两个不同斜面,小华同学研究相同的两个小球A、B分别沿不同的斜面运动,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了小球滚动时的不同位置,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位置间距如图所示。

(1)甲图中A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乙图中小球B从2位置运动到4位置的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v=  m/s,小球B沿斜面运动过程中的动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若两个小球从斜面上运动到斜面底部时与相同的木块碰撞,碰撞之后图  (选填“甲”或“乙”)中木块运动距离较大。

2.(2020•济南模拟)图中一枚纽扣的直径是  cm;正确测量物体质量时,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g。

3.(2019秋•莘县期末)“测平均速度”实验: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2)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金属挡板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平均速度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斜面中点由静止释放。

测出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

  

(4)若小车通过上半段和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则两者大小关系为v1  v2

4.(2019秋•九龙坡区期末)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时间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

分:

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目的是  (选填“延长”或“缩短”)运动时间,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sAC=  cm,vBC=  m/s。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同组的小琦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下半程运动的平均速度,请你判断:

小琦的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2019秋•金湖县期末)如图甲所示,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所用注水玻璃管。

(1)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的实验工具是  (手表/秒表)。

(2)0cm刻度线离玻璃管末端较远的好处是  。

(3)判断气泡到达每个刻度线的标准是  。

(4)要比较准确地测出气泡从0cm分别到10cm、20cm、30cm、40cm、50cm的运动的时间,让气泡在同样的情况下向上运动  次。

(5)根据测量的数据作出s﹣t图线如图乙,气泡从0cm到50cm的运动近似为  运动,速度为  (保留1位小数)cm/s。

6.(2019秋•莲湖区期末)按要求完成填空。

(1)如图1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

物体的长度为  cm.图2中秒表的读数是  s。

(2)如图3所示的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要正确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路程和时间进行测量,为便于测量,要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收集到的数据特点是:

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  (选填“正”或“反”)比,若测得气泡从0到80cm,所用的时间为10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速度为  m/s。

7.(2019秋•龙岩期末)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1)该小球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EF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cm;

(3)该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  m/s;

(4)该小球在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5)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运动的v﹣t图象是  。

8.(2019秋•东方期末)小浩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格式为:

时:

分:

秒)。

(1)该实验的公式是,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分别用  和  测量;

(2)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小车在AB段的路程。

时间和速度分别为:

sAB=  m,tAB=  s,vAB=  m/s;

(4)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小车在斜面下滑时做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9.(2019秋•市北区期末)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提出问题:

小车在哪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大?

猜想:

小宇猜测全程的平均速度比上半程的大

实验过程和数据:

保持斜面坡度不变,分别测出小车通过全程AC和上半程AB段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填入表,请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

路段

路程s/cm

时间t/s

速度v/m•s﹣1

AC

120

5

  

AB

  

3

  

实验结果证明小宇的猜想是  的。

10.(2019秋•福清市期末)如图(a)所示,小欣用刻度尺测出玩具小甲虫的长度为  cm.接着她又想测量玩具小甲虫上了发条之后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

于是,她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了两个标记A、B,如图(b)所示。

用刻度尺测出A、B间的距离s=32.00cm,并标出AB的中点M.接着,她让上了发条的玩具小甲虫从A点开始运动,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测出小甲虫运动到M点所用的时间t1=3.2s,以及小甲虫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t2=7.2s,则小甲虫在MB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小甲虫在AB间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11.(2019秋•丹东期末)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这个现象说明 

 ,此研究过程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研究方法是  。

(2)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还能说明声波具有  。

(3)如图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不能传声,用到的主要物理研究方法是  。

12.(2019秋•盱眙县期末)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1)本实验中应该听的声音是  。

A.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

(2)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说明:

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

(3)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13.(2019秋•清江浦区期末)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

(1)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

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

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选填序号)

A.推理法B.类比法C.控制变量法D.转换法

(2)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3)敲击图乙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14.(2019秋•覃塘区期末)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敲击音叉的力增大,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幅度  (填“增大”或“减小”),同时声音更洪亮,说明声音的  与振幅有关;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  传声。

(选填“能”或“不能”)。

15.(2019秋•建平县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装置:

(1)交流讨论:

①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我们能听到音乐。

②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2)实验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

(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

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上述实验结论相符合的是  (填序号)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C.临街的房屋安装双层真空玻璃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16.(2019秋•长春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音叉停止发声时,小球就不能被弹开了,由此证明了振动  (选填“是”或“不是”)产生声音的条件;该实验中,使用小球的目的是为了  。

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反映出来,便于观察

17.(2019秋•松江区期末)某同学在学过声音的特征以后,到学校物理实验室借了两个不同的音叉,用同一示波设备,做了三次实验,并记录了每次实验的波型图,如图(a)、(b)、(c)所示。

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可知,在上述三个波形图中,响度最小的是  图,音调最高的是  图。

18.(2019秋•卫辉市期末)如图是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绝艺王”称号的安徽南卫东制作的胡萝卜排箫,它根据胡萝卜的粗细,孔的大小、高低,然后利用口腔吹气产生的震动来演奏曲目,为了探究发生体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物理课代表在家找一个胡萝卜,用电钻在胡萝卜的一端转一个浅孔,用嘴对着胡萝卜下口部吹气,使其发出声音,用电钻继续钻深一些(未钻透),用嘴对着胡萝卜下口部吹气,比较发现发出声音比第一次低沉一些。

(1)胡萝卜发声是利用  (选填“空气柱”或“胡萝卜”)的振动发声的;

(2)他逐渐用力吹同一个胡萝卜孔,响度  (选填“增大”或“不变”或“降低”);

(3)南卫东制作的胡萝卜排萧从左向右钻的孔逐渐变浅,用相同的力逐个吹一下,发现最右边声音的音调最  ;演出时,后排观众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的。

19.(2019秋•河池期末)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

本实验说明  。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

(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党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这个实验说明了  。

20.(2019秋•奉节县期末)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21.(2020•广东模拟)图甲是小峰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前按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②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是 ℃。

③图丙是小峰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④试管中的固体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22.(2020•玉泉区校级模拟)【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因素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图进行猜想。

(1)猜想一:

液体蒸发快慢可能和  的高低有关,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2)猜想二:

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与  有关

(3)【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乙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23.(2020•河南模拟)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甲、乙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

(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根据记录的数据,水的沸点是  ℃;可得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不断吸热,温度  。

24.(2020•武汉模拟)有两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装置错误的地方是  。

(2)水沸腾时气泡变化情况应该如图乙中  (选填“A”或“B”)所示。

(3)实验中,两组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如图丙所示,则他们所用水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为ma  mb(选填“>”、“<”或“=”)。

(4)小明和小华也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甲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丁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  。

25.(2020•晋安区模拟)小明同学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

(1)由图甲可知,实验中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

(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A组同学测出的水温如乙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  ℃;

(3)B、C两组同学得到如图丙中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由图可知当地的大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4)水沸腾时会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100℃水蒸气比100℃水烫伤更严重,其原因是 

 。

26.(2020•武汉模拟)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明应先确定 (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

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  ,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30

35

39

44

48

48

48

50

53

56

59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第5min时,该物质所处的状态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该物质为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7.(2020•武汉模拟)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能使萘的温度上升速率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如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萘在第10min时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min时的内能,在第20min时其状态是  (选填“液态”“固液共存态”或“固态”);

28.(2019秋•中山区期末)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实验收集8组数据比收集5组数据的好处是  (只填字母)

A.只有8组数据才能得到结论

B.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C.得到可靠的结论

(5)另一小组将水加热到沸腾时共用30min,导致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是 

 (写出一个即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29.(2020•广东模拟)同学们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1)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  和  。

(2)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是  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

(3)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情况,请指出操作中的两处错误。

①  ;②  。

(4)如图乙、丙,温度计的读数是  ℃,体温计的读数是  ℃。

30.(2019秋•南昌期末)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

A.自下而上B.自上而下

(2)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  。

A.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B.水中出现大量气泡向上升起,气泡由小变大

(3)如图乙中,水中气泡内是  。

A.空气B.水蒸气

(4)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是  ℃,此时当地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小雨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換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5)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阳阳撤去酒精灯,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实验发现,撤去酒精后,烧杯中的水继续沸腾了一小段时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6)两位同学利用两套相同的实验装置实验,将水加热至沸腾后持续加热,得到了图丙中的a、b图象,根据图象中0﹣6min内ab两条线重合的特点,可以推断  。

31.(2020•常州模拟)唐大伟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

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

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见表格)。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3°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2)根据表格还能观察到反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3)唐大伟同学说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就能总结出光的折射特点。

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

理由:

  。

(4)请用箭头把题中的光路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有一条光线方向标错,该问不得分)。

32.(2020•苏州模拟)如图所示,用茶色玻璃代替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首先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方格纸,再将茶色玻璃板  放置在这张方格纸上。

(2)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茶色玻璃板  (前/后)观察,移动玻璃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的像重合,以此来确定棋子A的像位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3)将一张白纸放置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白色卡纸上  (能/不能)观察到棋子A的像。

(4)实验中,使用方格纸的优点是  。

33.(2020•武汉模拟)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  (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实验环境选择  (选填“较暗”、“较亮”)。

(2)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  。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像。

34.(2020•广东模拟)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图甲)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图乙)的实验装置。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

(1)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2)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沿着ON向后折,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4)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  。

(5)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6)移去后面的蜡烛,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35.(2019秋•如东县期末)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先将平面镜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硬纸板B  于平面镜A放置其上,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

(2)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  (选填“光滑“或“粗糙“)些。

(3)如果垂直射向镜面,则入射角为  度,接着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

光反射时,  。

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4)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

先用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  的位置。

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