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一中高三文科地理.docx
《乾县一中高三文科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乾县一中高三文科地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乾县一中高三文科地理
乾县一中高三文科地理(大气运动)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中各箭头及序号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1~2题。
1.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与此现象有关的热力作用主要是( )
A.① B.②
C.④D.⑤
2.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少。
与此现象有关的热力作用主要是( )
A.①B.②
C.④D.⑤
3.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9月中旬,浙江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
读杭州2009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4~5题。
日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最低气温
23℃
23℃
24℃
25℃
26℃
27℃
28℃
28℃
28℃
25℃
最高气温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
30℃
天气
多云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阴
风力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弱
较强偏北风
4.2009年9月15日~23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
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5.2009年9月24日,杭州地区( )
A.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
B.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C.开始进入秋季
D.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6.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a与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B.当a、b、c共同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C.当风速增大时,a、b、c同时增大
D.当a减小时,风速b、c增大
7.假设在北半球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内,风的变化情况为( )
A.风速变小,风向不变
B.风速变大,风向不变
C.风速加大,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
D.风速加大,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
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有关①②③④四地气压和气温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有( )
A.气压:
④<③<①<②B.气压:
②<①<③<④
C.气温:
①<②<③<④D.气温:
①<②<③<④
9.此季节( )
A.我国北方地区多沙尘天气
B.我国南方地区多低温少雨天气
C.我国西南地区地震灾害多发
D.我国台湾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下图是北半球500百帕等压面天气图。
观察该图回答10~11题。
10.等压面上A点的风向应是(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11.这种情况下决定风向的力应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平衡力
D.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两年一届的名城会已经成为南京靓丽的文化品牌,2008年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于11月3日至7日举办。
名城会对彰显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促进南京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南京的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推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的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此回答下题。
12.城市由于有大量的人口、工厂、交通工具,因此自然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市区的气温、气压等就会和周围的郊区有很大的不同,下面四幅图中的曲线表示等温面或等压面,其中正确的是( )
A.甲B.乙、丙
C.甲、乙、丁D.丙、丁
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4.与欧洲西部终年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的形成有关的风带是( )
A.①B.②
C.③D.④
如图表示世界某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移动的基本规律(实线代表开始月份,虚线代表结束时间),图中两条经线间隔为5°。
据此回答15~16题。
15.该天气现象可能是( )
A.反气旋B.伏旱
C.台风D.梅雨
16.图中城市分别是( )
A.P为杭州B.P为上海
C.Q为武汉D.O为重庆
中央气象台2008年9月23日6时发布台风橙色警报:
今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昨晚11点前后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今天早晨5点强台风中心位于广东省电白县东偏南方大约760千米的南海东北部海面。
据此回答17~19题。
17.台风来临时,下列天气系统与当时符合的是( )
18.9月23日5时广东省电白县吹(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19.下列与台风造成的灾害无关的是( )
A.风暴潮B.狂风
C.暴雨D.暴风雪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20~22题。
城市
①
②
③
平均气温(℃)
1月
5
11
21
7月
29
27
26
平均降水量(mm)
1月
47
75
1
7月
150
5
610
20.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
A.上海、莫斯科、孟买B.上海、罗马、孟买
C.北京、罗马、雅加达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
21.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大陆西部B.大陆东部
C.大陆内部D.赤道地区
22.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读气温变化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词语中形容图中气温变化最恰当的是( )
A.保温作用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D.全球气候变暖
24.该现象直接引发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平面下降B.作物生长地发生改变
C.地下水位下降D.降水增多
25.目前的气候危机主要是指全球变暖,下图中甲为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现状图,乙是该地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预测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知,该地区所处大陆可能是南美洲
B.甲图中自然带可以反映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及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
C.从甲图向乙图变化时,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
D.从甲图向乙图变化时,我国西北地区将更加干旱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等压线P的气压值为 百帕。
(2)画出C、D、E三处风向并写上名称。
(3)形成A、B两处气压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D、F两处风在成因上的差异是什么?
27.(2010青岛市高三质量检测)北京旅行团2009年7月到图示区域旅游,请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他们解释下面的问题和现象。
(12分)
(1)出发前,从网上查到:
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正在向正东方向运动,该天气系统过境B城时的天气状况为________,过境后B城市的风向为________。
(2)飞机于6日9时从北京机场起飞,乘务员告诉乘客,到B城需14小时,飞机到达B城市时,当地时间为________日________时。
(3)到C城市时,一游客发现植被与北京的相似,但判定两城市的气候类型不同,请你说明两城市气候类型的差异及其成因。
(4)来到A城市居住的宾馆中,打开电视看到新闻“近几十年来,该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了负增长……”请结合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理解。
28.图1为“欧洲西部地形示意图和1月份0℃等温线分布图”,图2为“两种气候类型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色列等国是水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地。
(1)据0℃等温线走向可推知欧洲西部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气候角度分析C地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3)材料中“时鲜业”生产基地的主要气候类型为________,能表示其气候特征的是图2中的________(甲、乙),该气候类型的成因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气候方面比较A、B两地发展“时鲜业”的不同。
9.(2010年上海模拟)气候、石油、粮食等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2007年7月4日发布《10年农业展望报告》称未来十年内农产品价格不断走高。
材料2:
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制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
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材料3:
2008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
而2009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
(1)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和________,其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该地形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起乞力马扎罗山“雪冠”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其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及其解决对策分别有哪些?
(3)气候、石油、粮食等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写出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
甲: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