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性空调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6090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用性空调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专用性空调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专用性空调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专用性空调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专用性空调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用性空调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专用性空调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用性空调行业分析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用性空调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专用性空调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专用性空调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2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和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5

1、行业主管部门和自律组织5

2、行业监管体制5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6

二、行业发展情况8

1、专用性空调概述8

2、专用性空调行业发展特点8

(1)对人工环境的参数的设定值、稳定性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9

(2)运行环境要求越来越广泛,特殊性要求增加9

(3)对能源利用和设备监控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9

(4)城镇化建设需求日益多样化9

3、专用性空调发展历程10

三、主要下游细分市场基本情况10

1、工业空调10

(1)信息通信行业12

1)机房精密空调发展简介12

2)数据中心(IDC)市场持续发展快速14

3)机房精密空调市场情况14

(2)电力行业16

1)水电行业概况16

2)水电专用性空调市场情况18

(3)石油化工行业19

1)石油化工行业概况20

2)石油化工专用性空调市场情况20

2、特种空调21

(1)地铁站用空调22

1)地铁站用空调基本情况22

2)地铁站用空调市场情况24

(2)核电用空调26

1)核电行业基本情况26

2)核电用空调市场情况29

(3)VOCs治理30

1)VOCs治理行业情况31

2)VOCs治理行业市场容量32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33

1、有利因素33

(1)专用性空调下游行业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33

(2)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奠定广阔发展空间33

(3)节能环保的要求34

(4)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34

2、不利因素35

(1)来自外资品牌的竞争35

(2)部分下游行业标准不完善,有序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35

五、行业技术特点及技术水平36

1、参数调控技术36

2、专用性技术36

3、节能环保技术36

六、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37

1、技术壁垒37

2、人才壁垒37

3、研发管理壁垒38

4、认证壁垒38

5、工艺制造壁垒38

6、品牌壁垒39

7、市场开拓的壁垒39

8、营销服务壁垒39

七、行业经营模式40

1、技术营销型40

2、人才密集型40

3、生产定制型41

八、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41

1、行业周期性41

2、行业区域性41

3、行业季节性42

九、行业的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42

十、行业上下游的关系42

1、上游行业43

2、下游行业43

十一、行业竞争格局43

1、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44

2、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44

3、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44

4、广东吉荣空调有限公司45

5、浙江国祥空调股份有限公司45

6、四川依米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5

8、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46

一、行业监管体制和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自律组织

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

行业自律组织主要有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中国制冷学会等。

2、行业监管体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统筹空调制冷行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制冷设备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负责制冷设备产品生产许可证统一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制冷设备产品生产许可证后续监督和管理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负责提出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安排的意见,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国家规划内和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的主要职责包括服务政府与企业(研究和解读与本行业有关的各项国家政策法规)、行业统计、行业信息交流、国际交流与合作、刊物出版(《制冷与空调》)、展览会、行业认证、行业标准化、行业规划等。

中国制冷学会主要开展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咨询活动,编辑出版《制冷学报》和《中国制冷简报》、专业书籍、技术资料和科普读物,促进制冷科技人才的成长和进步,积极制定、修订各种制冷技术、产品标准,举办和组织参加国际性展览。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专用性空调行业主要的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如下表所示:

专用性空调行业主要参照标准如下:

注:

“GB/T20108-2017低温单元式空调机”于2017年7月12日发布,替换旧版本“GB/T20108-2006低温单元式空气调节机”,新版本已于2018年2月1日开始实施。

二、行业发展情况

1、专用性空调概述

空调可分为舒适性空调和专用性空调。

舒适性空调也可称为一般性空调,主要是为满足人对新鲜空气量、温度、风速等要求,提供舒适的办公及居住环境的设备。

舒适性空调主要应用于办公楼、商场和住宅等场景中。

专用性空调,是为满足某些工业工艺和特殊环境的需求,将被控环境的物理参数(如温度、湿度、风压、风速)、化学参数(如腐蚀性气体的浓度)、生物参数(如空气含尘量、微生物量)等严格控制在特定范围内而设计制造的设备,广泛应用于信息通信、电力、化工、交通、军工与航天、VOCs治理、公共建筑、大型商用、科研院校等国民经济关键行业领域。

其中,工业空调、特种空调、公建及商用空调等属于专用性空调。

2、专用性空调行业发展特点

专用性空调伴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对人工环境的需求多样化而逐步发展壮大。

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对专用性空调的数量、品种和性能等要求的不断提高,持续催生新的行业需求点和增长点,专用性空调行业持续扩张,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的推进,产品生产制造过程对设备运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高技术含量、精密、尖端、特殊”领域的发展对人工环境的要求更高,这对专用性空调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人工环境的参数的设定值、稳定性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比如,芯片制造过程中,专用性空调不仅需精确控制温度、湿度,还要求洁净度达到ISOI级标准。

此外,专用性空调需要消除静电,防振动,以保障元器件的电气性能和成品率、精密电子设备及仪器的稳定性等。

(2)运行环境要求越来越广泛,特殊性要求增加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环境多样化,气象条件多变,需要在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下运行。

比如,海上作业环境为高腐蚀环境,需要空调系统为其仪器仪表室、控制室等营造恒温恒湿的环境,避免室内电器元件被腐蚀,并且要求空调本身具备防盐雾、防腐蚀性能。

(3)对能源利用和设备监控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专用性空调能耗高,需要借助自然冷却等多种冷热源降低能耗,这就需要整合更多节能技术手段;同时,设备运行的监控需求日益提高,从精准控制到智能化远程监控不断发展。

(4)城镇化建设需求日益多样化

各类公共建筑、大型商业建筑的不同功能导致其需求的多样化,同时公共建筑、大型商业建筑的对施工、运行维护的要求不断提高。

3、专用性空调发展历程

我国通风与空气调节技术在解放后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起,工业生产中逐步推广了清除空气中有害物的通风设备。

此后,随着我国工业工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的辅助配套设备,专用性空调在技术性能上实现了突破,在各领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专用性空调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中国在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细分领域将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高技术含量、精密、尖端、特殊”领域将获得重要进展,这将离不开专用性空调为其研发、制造提供特定的稳定环境的支撑。

信息通信、电力、化工、交通、军工与航天、公共建筑、大型商用、科研院校等行业领域的发展大大促进专用型空调行业的进步,为专用性空调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主要下游细分市场基本情况

1、工业空调

工业空调是国民经济各领域的生产制造、过程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境保障设备,并随着环境保障要求的持续提高而不断进步、升级,面临诸如“多参数协同控制、更高精度、更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更高要求的挑战。

在信息通信领域,所使用的计算机、通信交换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的主设备中的电子元件密度越来越高,发热集中且能耗不断加大,因此,数据中心精密空调必须将主设备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指标严格控制在特定范围内,并需兼顾节能、环保、高可靠性的相关要求。

在化工领域,某些化学剂库除了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外,还要求专用性空调具有防腐、防爆、防尘等功能。

在电力领域,国家智能电网在全国范围内的建设,要求电网换流站的专用性空调必须适应全国各地的气候条件,高效可靠运行;而水电站及火电站空调的制冷周期长,对通风、空调及防排烟系统集成度要求高,空调的设计、安装工程难度较大。

据《2015年度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工业空调按出货算的产品销售金额如下表所示:

(1)信息通信行业

在信息通信行业,机房精密空调为各类机房提供可对环境温度、湿度、洁净度进行“三度”控制的环境解决方案。

1)机房精密空调发展简介

机房精密空调诞生于7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了能够充分满足计算机房环境条件要求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机种。

早期的机房使用舒适性空调机时,常常出现由于环境温湿度参数控制不当、电源不稳定而造成计算机运算过程受干扰、打印机纸张卡住、磁头损坏、出现静电等问题。

为了适应计算机事业的发展,针对计算机房环境特点,计算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应运而生。

随着现代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机房精密空调不再单一地服务于计算机行业,它已经拓展到广义的电子设备领域。

进入90年代末,机房精密空调进一步发展到数据中心机房领域。

目前,机房精密空调主要用于电信、金融、IT行业、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工业控制等对设备运行环境要求较高的领域。

机房精密空调跟民用空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应用对象、风量、出风温度和精度等方面:

2)数据中心(IDC)市场持续发展快速

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及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迅速发展,带来数据容量的极速增加,机房精密空调的产生与发展保证了机房设备运行稳定、数据传输不受干扰,并满足了机房对恒温恒湿运行环境要求。

目前,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市场,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深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动,中国各地开始兴建大型的数据中心,作为海量数据的存储和交换主体,数据中心的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IDC圈发布的数据,从2010年至2015年,中国IDC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8.4%。

预计到2018年,中国IDC市场规模将达1,390.4亿元,增速达到39.6%。

随着智能终端的大规模普及以及4G网络全面建设的推动,手游、视频、社交、电商等互联网细分行业客户对数据中心和带宽的需求增长非常迅速,直接拉动了数据中心领域的整体快速增长。

3)机房精密空调市场情况

从机房精密空调应用行业来看,电信和金融仍是机房精密空调应用最广泛的行业。

其中,电信行业占比为22.6%,金融行业的占比为22.2%。

机房精密空调在电信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快增长,金融行业也是机房精密空调重要的市场发展方向之一。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在行业发展的初期,国内机房精密空调市场一直被外资品牌主导。

外资品牌在技术水平、产品服务都有着明显优势,而且市场认可度高,在市场竞争中仍然处于强势地位;而国产品牌的机房精密空调在整个机房精密空调市场中占有份额也少,客户往往会选择知名度高、普及率高、市场成熟度高的产品,如艾默生、世图兹、施耐德等。

国产机房精密空调品牌在市场中相对处于劣势,但近年来,随着国产品牌在研发、制造、质量等各方面快速提升,销售额及市场份额也开始逐步增长。

根据ICTResearch对中国机房精密空调销售规模的预测,至2019年中国机房精密空调(不含机房用冷水机组及基站用空调)市场总销售额预计可达到35.07亿元。

(2)电力行业

在水电、火电、电网换流站、清洁新能源等电力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专用性空调主要为主厂房及副厂房、电子设备间、集中控制室、蓄电池室等场所提供工艺降温功能的各类型产品,包括冷水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柜式风机盘管、屋顶机组、单元式机组及环境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等。

由于核电厂对安全性的要求极其严苛,因此为之配套的制冷设备在设计要求上也更为复杂和苛刻,故行业内将核电厂空调设备划为特种空调。

下文主要介绍专用性空调在水电行业的应用情况。

1)水电行业概况

水力发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廉、运行灵活、稳定的特点。

因此,世界各国都把水电发展放在能源建设的优先位置。

国家持续提倡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加快开发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是有效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为31,937万千瓦,同比增长4.90%。

2016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为33,211万千瓦,同比增加3.9%。

“十二五”期间,中国水电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国家已与80多个国家建立了水电规划、建设和投资的长期合作关系,占有国际水电市场的50%以上的份额,而从电站装机规模来看,全球已建成的15大水电站中,中国的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等占了其中的6个席位。

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改善,清洁能源利用占比将越来越高,其中水电作为技术成熟成本较低的代表,发电量以及利用占比将稳步提升。

2)水电专用性空调市场情况

近2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水电建设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大型、巨型电站和地下大型电站厂房相继建设,电子信息技术及先进设备等在水电站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水电系统暖通空调专业在水电系统中的设计、通风空调及防排烟设施对确保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水电站专用的高效节能水电空调系统,除了智能自控系统,还需要专用水处理系统,需要考虑采用水电站的深层水库水作机组的冷却水或低温热源,用于降低水电站空调系统能耗。

此外,在产品性能方面还需考虑到防腐蚀性、防泥沙堵塞与防铜管磨穿。

2016年1月,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大用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快发展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战略部署。

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能源发展的八大重点工程发布,政策明确提出要优化水电产业升级,即统筹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优先,以重要的流域龙头水电站建设为重点,科学开发西南水电资源,高效智能电力系统。

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龙头水电站、天然气调峰电站等优质调峰电源,推动储能电站,能效电厂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多种电源和储能设施集成互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及运行效率。

2016年11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水电的发展目标:

全国新开工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电站各6000万千瓦,共计1.2亿千瓦;新增投产水电6000万千瓦,2020年水电总装机达到3.8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4亿千瓦,抽水蓄能4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25万亿千瓦时,折合标煤约3.75亿吨,在非化石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维持在50%以上。

初步预算,“十三五”期间,水电建设投资需求约5,000亿元,其中大中型常规水电建设约3,500亿元,小水电建设500亿元,抽水蓄能1,000亿元。

预计2025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4.7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8亿千瓦,抽水蓄能约9,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4万亿千瓦时。

(3)石油化工行业

专用性空调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广泛,涉及各大石油、石化、煤化工行业及其下属的石油、石化、炼油、炼化、乙烯、烯烃、LNG、煤化工、煤制油、煤制气、焦化、天然气、油田、石油储备等细分领域。

此外还被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轮胎、塑料制品、润滑油、化学纤维、聚合物、涂料、日化等领域。

1)石油化工行业概况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回顾与2016年展望》,我国2015年经济虽下行压力加大,石油化工行业基本实现了行业经济的平稳运行,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29,765家,全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石油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408家,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6,505家,行业增加值增幅9.3%;化学工业增长9.3%,炼油业增长8.5%,油气开采业增长1.3%。

其中,全年合成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达11.6%,专用化学品制造增长11.1%,涂(颜)料制造业增长9.5%。

“十二五”期间,石油化工行业继续成长壮大,我国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石油和化学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幅为9.0%,主营收入年均增长率9.19%,总资产年均增长率12.5%,实际投资年均增长率达14.03%,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6.26%,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体量继续位居世界前列。

2)石油化工专用性空调市场情况

石油化工企业的工况条件差别很大,对工业空调机的性能指标、结构等往往有着独特的要求。

例如,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反应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生产厂房,如空气压缩机房、循环水泵房等,有大量的物料需进行冷却,对被控温度波动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中心化验室,由于很多实验设备为进口设备,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不仅需要控制实验室的温度,还要控制湿度,否则常出现故障甚至损坏,既影响生产又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此外,对于散发爆炸危险气体的生产厂房,如氢气压缩机房、烃类气体压缩机厂房,对于热量也都有严格的控制标准。

石油石化行业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面临易燃易爆的环境较多,特别是爆炸会带来较大破坏力。

在生产化工、能源领域等危险环境下工作的防爆空调机生产商需要具备丰富的技术积累与生产经验,以及特殊环境下使用的产品的生产资质认证。

石油石化行业的各种空调设备大部分属于专业性较强的专用性空调,对技术及认证资质的门槛要求很高,项目要求也多以方案设计、设备采购、工程安装、运营维保等整体解决方案结合为主。

2、特种空调

特种空调重点为“高技术含量、精密、尖端、特殊”领域及国计民生重点关键领域提供环境保障。

地铁站用空调、VOCs治理回收设备、飞机地面空调、手术室洁净空调等是特种空调的典型代表,它们应行业需求而诞生,行业的发展反过来拉动其应用发展,为特种空调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飞机地面空调、手术室洁净空调、船用空调、洞库空调等特种空调,在航空、医疗卫生、军工国防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据《机电信息·中央空调市场》预测,2016~2020年间部分特种空调的市场规模如下表所示:

(1)地铁站用空调

1)地铁站用空调基本情况

地铁站用空调需对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的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和空气品质等进行控制,为站厅和站台层公共区以及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营造健康舒适、节能可靠的空气环境。

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环保、节约能源等特点,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建设带动城市和城际空间格局的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交通需求的总量也在急剧增长,而中心城市传统的地面交通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供应的需求,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成为现实生活中无法避免而又迫切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资源紧缺、城市拥堵、环境污染导致的雾霾等问题日益加重。

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要属中国地铁的发展。

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26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共计116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3,618公里。

其中,地铁2,658公里,占73.4%;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规960公里,占比达26.6%;2015年全国轨道交通投资3,683亿元,比上年大幅增长27%。

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30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共计133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4,152.8公里。

其中,地铁3,168.7公里,占76.3%;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规模984.1公里,占比达23.7%。

2016年,中国大陆地区城轨交通完成投资3,847亿元,比上年增长4.5%。

伦敦、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高峰时段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的比重高达60%以上,而我国北京、上海等轨道交通最发达的城市,该项比例仅为30%左右,国外的地铁承运率已经达到70~80%,而目前我国仅为40%,提升空间巨大。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审批权的下放,投资额巨大、对城市经济影响深远的城市轨道交通将向更多的二三线城市扩散,轨道交通的规划范围和延伸里程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全国地铁建设将进入高峰时期,地铁运营里程将增长1倍,目前已批准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达44个,预计到2020年的通车里程将达6,000公里。

地铁大规模建设的时期将出现在2016~2020年间,相比其他的基建设施,地铁的建设将在未来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速。

2)地铁站用空调市场情况

2015年末,我国在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4,448公里,其中在建地铁线路长度3,790公里。

由于我国地铁建设的加速发展,未来5~10年,新增地铁运营长度可按800公里/年计算,按约1.5公里建一个地铁站,则平均每年约新增500个地下车站;按每个车站500万元空调设备投资(含安装调试)计算,则地铁站用空调存在约为25亿元/年的市场容量(含安装调试)。

截至2016年末,我国有44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已囊括绝大部分的一二线城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徐州、南通、芜湖、绍兴、洛阳、包头等传统意义上的三线城市也开始进入地铁建设行列,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三线城市加入到轨道交通的大军中。

预计到2020年,符合国家建设地铁标准的城市将增加到50个左右,为地铁站用空调设备带来十分庞大且持续膨胀的市场空间。

此外,北京、上海、广州等较早就开通地铁的城市,其地铁站空调设备已进入更换期,也将拉动地铁站用空调的需求。

国家对于发展地铁轨道交通发布了一系列支持的政策。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规定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应达到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以上。

对经济条件较好、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的特大城市优先支持。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提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经济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加大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投入、补贴和补偿机制,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实施特许经营制度参与城市公共交通投资、建设和经营,逐步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

200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为依托,通过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以系统设计技术、控制技术与关键总技术为重点,掌握新型地铁车辆装备等核心技术。

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与交通部发布《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规划》,对城镇化交通网络提出了发展目标:

依托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联通21个城镇化地区;至2020年,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基本建成城际交通网络,相邻核心城市之间、核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通达,其余城镇化地区初步形成城际交通网络骨架,大部分核心城市之间、核心城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