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校本教材.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1557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校本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历史校本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历史校本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历史校本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历史校本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校本教材.doc

《历史校本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校本教材.doc(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校本教材.doc

“读点历史”校本教材

轻松学历史,实在做真人

主编:

王存富

责任编辑:

朱宇庭

编辑:

朱宇庭、徐秀忠

王亚梅、李文洁

姜堰市张甸初级中学

目录

编者的话………………………………………………1

一、知识树、关系网(提升历史体系感)…………2

中国古代史……………………………………………2

中国近代史……………………………………………5

中国现代史……………………………………………8

世界近现代史…………………………………………9

二、考点精细梳理(提升知识点识记水准)………10

中国古代史……………………………………………10

中国近代史……………………………………………16

中国现代史……………………………………………18

世界近代史……………………………………………25

世界现代史……………………………………………29

三、答题技巧讲解(提升答题能力)………………33

选择题…………………………………………………33

材料题…………………………………………………38

四、优秀学生心得分享………………………………39

编者的话

初三对于每个孩子、每个家庭而言都极为重要,孩子们需要保持自己最佳的状态来完成万米长跑的最后冲刺,需要机会来证明自己有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能力,证明九年的寒窗苦读没有白费,证明自己已经从一个幼稚的孩子长成有担当有责任由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

张甸初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学生们能够真正成长,以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初中三年画上美丽的句号;凭累累的硕果奖励自己的顽强奋斗、刻苦拼搏;借无悔的付出踏上未来风雨同路的征程,飞向绮丽炫彩的天空。

初三是美好的,他的美好就在于风雨之后才能见到的彩虹。

孩子们在升入初三之后便被许许多多压力所包围,柔弱的胸膛满怀内心的期许,小小的肩膀顶着家人和老师的关心与期望,单薄的身体不知疲倦地在学习。

任教一年的短暂时间中,一次次地被自己的学生所感动,被学生的家长所震撼,被同事和领导所激励,让我认识到能够作为一名教师对我而言是多么的幸福,幸福的同时也感受到肩上担子的重量。

我总是希望自己可以找到最完美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充实而轻松,大家可以在舒适的气氛中掌握因知因会的知识;为孩子们寻觅到最适合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不用在无趣的机械记忆中浪费时间,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保持心情的愉悦,使得学习历史变成一种享受。

教育的艺术在于让学生成为主体,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掌握智慧的学习方法。

这是教育者对孩子成长负责的表现,也是教育最重要的原则。

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该做的事情就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让孩子一点就通,一点就透。

而道家的核心思想无为而治,在我认为更加适合教育,给孩子自由,给孩子空间,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向前进的方向奔跑,而不是极不情愿地被教师拖着拽着。

但是再给学生自主学习自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在旁指引,学生在学习方法上难免会有偏颇,而任何错误的学习方法,甚至是不适合的学习方法,都会浪费他们的时间,这对于百米冲刺的他们而言是极其危险的。

这样的危险是为人师的我们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教会孩子智慧地学习,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本书当中我们在尽力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智慧学习。

中国古代史(考点归类)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交往(中外、民族)

炎黄二帝(人文始祖)

商(甲骨文)

西周(西周分封制)

|春秋(孔子)

东周(诸子百家代表及主张)

|战国(商鞅变法内容和影响)

秦(秦朝的统一)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及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西汉(“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骞通西域)

|(司马迁与《史记》)(西域都护的设置)

汉(“丝绸之路”)

|东汉(赤壁之战)(纸的发明与改进)

魏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书圣”王羲之)(祖冲之和圆周率)

隋(隋的统一)(大运河)

|(科举制度)(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唐(贞观之治)(唐朝的诗歌)(遣唐使)

|(敦煌艺术)(雕版印刷)(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北宋(交子)(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宋朝海外贸易的兴盛)(活字印刷术)

宋(指南针、火药)

|南宋

|(宋词)

元(行省制度)

|(元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曲)(回族的形成)

明(宰相制度的废除)(八股取士、小说)(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闭关锁国”政策)

清(军机处)(长城)(郑成功收复台湾)

(《尼布楚条约》)

(对西藏管辖加强)

中国古代史重要线索: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1、权力的传承方式

禅让制人文始祖:

炎黄二帝,尧舜禹

王位世袭制始于夏

2、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

分封制周,汉初(推恩令解决诸侯势力膨胀的问题)

|建立:

秦朝——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秦中央集权制

|巩固:

西汉——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中央集权制完善:

隋唐——隋时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科举制完备起来,加强皇权。

发展:

元朝——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地方设行中书省

顶峰:

明清——明:

废丞相,权分六部由皇帝直接控制;

采取八股取士。

清:

设军机处由皇帝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大兴文字狱。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国家统一

秦朝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征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隋的统一:

公元589年,隋朝灭南陈,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意义:

结束分裂局面,中国又一次实现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隋唐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2、民族融合

与新疆

汉朝设置西域都护,今新疆正式归属中央集权统辖的开始。

与西藏

A唐朝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B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C清赐封号顺治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设驻藏大臣作为中央代表常驻西藏,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金瓶掣签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

与鲜卑族

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汉化政策,穿汉服、学汉语、用汉姓,与汉人通婚。

促进了民族融合

回族

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三、中外交流的发展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

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唐朝——中日遣唐使: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鉴真东渡,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印玄奘西行:

唐太宗时,长安出发,经新疆、中亚,到达印度

其见闻被整理为《大唐西域记》一书

宋朝——海外贸易,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市舶司

明清——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郑和下西洋:

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了半个世纪,郑

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与经济交流,促进了

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戚继光抗倭:

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包围了我国边境安全

郑成功收复台湾:

打败荷兰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