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讲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55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防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隧道防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隧道防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隧道防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隧道防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防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讲解.docx

《隧道防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防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讲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防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讲解.docx

隧道防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讲解

迪庆州维西(塔城)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

 

隧道防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施工单位:

核工业华东建设工程集团公司迪庆州维西(塔城)

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0一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隧道防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提高本项目部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在瓦斯事故发生时及时组织好事故救援工作,避免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一)《国家安全生产法》

(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

(四)《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五)《茨中隧道施工图设计》

三、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

隧道瓦斯事故救援机构由项目级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和施工队级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构成。

(1)项目级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1.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构成

组长:

敖华文(项目经理)

副组长:

李小强(项目副经理)、李垂安(项目副总工),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由陈佐林(项目技术负责人)、陈所平(安质部)、杨坚铭(工程部)、任松(物资部)、计划部(郭永红)、办公室(李梅)、财务部(张腾俊、张娟)等有关人员组成。

迪庆州维西(塔城)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项目部

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图

项目副总工:

李垂安

项目总工:

陈佐林

 

成员

安全部唐中南

 

隧道施工二队李永玖

隧道施工一队杨泽恒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联系方式

姓名

职务

联系方式

姓名

职务

联系方式

1

李小强

常务副经理

11

代光银

电工

2

付彪

项目副经理

12

张红

机械负责人

3

李垂安

项目副总工

13

李永玖

班组负责人

4

陈大奎

现场指挥官

14

杨泽恒

班组负责人

5

张娟

财务部

15

唐中南

专职安全员

6

任松

物质部

16

梁凯

现场监管员

7

杨坚铭

工程部

17

刘志坚

现场监管员

8

陈所平

安质部

18

张代林

安保执勤员

9

夏超

技术部

19

贺光举

专职驾驶员

10

郭永红

现场管理员

20

钟清烈

电焊、气割工

应急办公室实行每天24小时值班

2.职责

1)组长职责:

a.负责组织制定项目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项目瓦斯事故应急救援机构。

b.发生事故时组织相关部门及时到事故现场,并召开现场会议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c.并按照制订的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布置事故应急救援现场的工作。

d.负责内部各专业组之间及外部资源的组织协调工作,保证事故应急处置有序进行。

e.按照要求组织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教育和演练工作。

2)副组长职责:

a.配合组长工作,负责事故应急的具体布置工作。

b.参与制订现场事故应急措施,并按照即定的措施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c.现场监督指导各专业组的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并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根所在专业组分工组织开展工作,并对本组工作的过程进行记录形成资料。

(二)施工队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1.施工队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构成

施工队组长:

施工队负责人

副组长:

施工队现场负责人施工队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瓦斯检测员)

成员:

施工队班组长专业管理人员义务应急救援人员

2.施工队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1)施工队组长职责

a.负责根据项目部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制定适合本项目相应级别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根据事故情况的大小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处置本项目范围的事故。

c.组织本项目应急资源配合上级应急救援活动。

2)施工队副组长职责

a.协助组长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活动,执行组长的指示。

b.负责本队事故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安排,并在事故现场带领救援人员开展工作。

c.监控事故现场的危险因素,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预警或采取防护措施,同时报告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3)施工队应急小组成员

a.按照组长要求及时到达应急现场参与救援活动。

b.进行事故救援工作前先检查现场的安全状况,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

c.在事故救援活动中,监控现场的危险因素,发现异常立即采取防护措施和进行安全预警,并同时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3)应急机构

事故抢险组

 

(4)职责

  1.事故抢险组(组长)

1)负责勘察事故情况,根据事故现场状况制订事故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

2)负责事故现场抢救伤员,控制事故发展和消除事故。

3)负责组织机械设施和人力处理事故现场,恢复正常的施工秩序。

4)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救援现场所需的各类设施。

2.通讯联络组(组长)

1)负责事故救援信息的报告和记录工作。

2)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合理组织相关救援资源入场,保证事故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3.医疗救护组(组长)

1)准备常用的外伤药品和器具,按时到达事故现场。

2)配合专业救护队抢救事故伤员,做好伤员的运送工作。

3)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临时治疗。

4.安全保卫组(组长)

1)做好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划定警戒线,设置警戒标志标牌,防止闲杂人员进入警戒范围。

2)引领事故救援力量、机械设备设施按秩序进入事故现场。

3)配合公安机关做好特殊区域的管制工作。

5.后勤保障组(组长)

1)负责组织事故救援所需的各类材料物资、器具、设施、工具运送到事故救援现场。

2)负责组织派遣事故救援所需的交通运输车辆。

3)负责救援人员所需的食物和饮水、就餐服务工作。

4)负责迎送外来救援组织和相关部门人员。

5)负责现场调配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资金。

6.救护队:

根据实际按照事故救援的原则开展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危险因素辨识及事故预防措施

(一)危险因素辨识

危险源名称

可能发生的事故

事故后果

控制措施

瓦斯

瓦斯燃烧、瓦斯爆炸

人员伤亡机械设备设施损坏、结构筑物破坏

加强通风控制火源和瓦斯浓度,及时疏散人员

瓦斯突出

人员伤亡

加强通风控制瓦斯浓度,及时疏散人员

(二)事故预防措施

1.预测预防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规范作业,做好瓦斯超前预报和在线监测管理工作。

设置超前地质预报探孔,加强瓦斯涌出的检测准确,查清现场瓦斯状况和前方地质结构状况。

2.掌子面围岩检查

根据需要检查掌子面及开挖段围岩结构状况,确保稳定后可进行下道工序,检测掌子面及开挖段面凹凸结合部的瓦斯状况,确保处于安全状态,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三)结构防护措施

初期支护与模筑混凝土二次衬砌之间结构的检查,确保结构稳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四)钻爆作业

1)掌子面钻孔作业必须采用湿式钻孔,先开水后开风,以密闭粉尘,避免产生火花。

作业人员必须手戴绝缘手套,脚穿绝缘胶鞋,卡钻时应用扳手松动拨出,禁止敲打。

2)常规情况下使用二号岩乳化炸出现瓦斯后,爆破作业必须采用煤矿许用炸药,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煤矿许用的含水炸药。

①装药必须采用正向连续装药,严禁反向装药,雷管以外不得装药。

②孔深小于60cm时不得装药、爆破;特殊情况下需要爆破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炮孔深度小于60cm时必须封满炮泥。

③孔深60~100cm时封泥不小于孔深一半,孔深大于1米时,封泥不小于50cm;孔深大于2.5米时,封泥不小于1米。

④所有炮眼的剩余部分应用炮泥封堵,封泥不足或不严不可进行爆破,炮泥应用水炮泥和粘土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堵满封实。

⑤禁止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泥。

⑥电雷管要完全插入药卷内,瞬发雷管和毫秒延时雷管不得在同一网路中使用。

⑦同一串联网络的雷管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批号、同一牌号。

⑧爆破起爆必须使用电力起爆,并使用电雷管,禁止使用火雷管,选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雷管时,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毫秒。

⑨电力起爆必须采用防爆型起爆器作为起爆电源,一个开挖工作面不得同时使用两台及以上起爆器作业。

⑩瓦斯工区的钻爆作业必须符合《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的要求。

⒒爆破作业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

(五)洞内运输作业:

洞内开挖、出渣及其他材料运输作业过程,必须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严格履行瓦斯检测规定。

(六)及时消除作业区域事故隐患

1)洞内及洞口危险区域(30米范围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机械设备及各类车辆。

2)洞内及洞口危险区域(30米范围内)使用的电气设备设施、通风设施必须为防爆型。

3)洞内各类管线、线路的设置必须按照规定敷设,使用防爆型材料。

(七)按照要求做好各类气体的检测工作,确保施工作业环境的安全。

(八)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全体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九)建立隧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洞口值班检查,禁止火种进入洞内。

2)人工检测与在线监测相结合的措施。

3)施工机具、使用原材料、施工工法控制禁止产生点燃源。

4)隧道口实行24小值班制度,公示洞内施工现场状况的技术指标参数。

5)施工使用的机械车辆、工具、器具根施工现场要求进行必须的防爆处理。

6)掌子面到二衬之间设置紧急逃生通道(逃生主通道采用Φ1000mm钢管,壁厚10mm,钢板连接)和利用供水管做应急救生物品输送通道(救生管道为直径不小于100mm,壁厚不小于6mm的钢管,法兰连接,平常作为高压水管使用,设置于隧道掌子面和二衬之间)。

(十)及时预警,可能瓦斯突出发生的情况如下:

开挖面瓦斯突出、初期支护做作业瓦斯突出、仰拱作业瓦斯突出、二衬作业瓦斯突出和已完成施工段瓦斯突出。

五、应急救援原则与流程

(一)应急救援原则

1.先确认是否会发生二次险情,再施救人员和抢救财产;最后清理事故现场;

2.先救人,后抢救财产;

3.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员后治轻伤,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

4.移动事故现场前,须对原事故现场作出记载;

5.抢救伤员要快速及时,力争早医、快速送医,对大出血、严重创伤、窒息、重度中毒者,应在医疗监护下送进附近医院治疗。

(2)应急流程:

(如下图)

 

事故救援结束

 

六、应急响应

(1)隧道内发生瓦斯突出及坍塌事故时,现场负责人或目击者立即向施工队负责人或项目事故救办公室报告,接到事故报告后的应急指挥人员应根据事故性质与严重程度作出决定,立即启动应急与响应预案,应急响应救援小组进入紧急状态。

(2)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概况及现场采取消的临时措施。

(三)施工队或项目部事故应急小组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确认事故后决定是否需要外部支援,启动事故相应应急级别预案,并进入事故应急状态。

(四)进入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1.建立事故救援通道,保证各类救援人员、资源、机械车辆畅通无阻按要求进入事故现场。

2.事故现场救援方案制订及组织实施。

3.事故救援过程。

4.事故救援结束。

5.善后处理。

七、事故预警程序

1.施工现场管理涉及的单位所有人员均有事故预警的责任,包括施工作业人员、量测人员、检查人员、现场监督人员、参观人员。

2.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隐患、作业面出现异常变形、瓦斯及不明气体涌出和身体感到严重不适均为具备事故预警条件。

3.事故预警程序

发现施工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