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脊柱考题整理重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250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雅脊柱考题整理重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湘雅脊柱考题整理重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湘雅脊柱考题整理重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湘雅脊柱考题整理重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湘雅脊柱考题整理重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雅脊柱考题整理重要.docx

《湘雅脊柱考题整理重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雅脊柱考题整理重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雅脊柱考题整理重要.docx

湘雅脊柱考题整理重要

脊柱外科专业

名词解释:

Adultscoliosis

成人脊柱侧凸,指骨骼发育成熟以后出现超过10°的脊柱侧凸。

Ankylosisspondylitis

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柱的慢性进行性炎症,其特点是病变常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脊柱,导致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和畸形。

本病属血清阴性反应的结缔组织疾病,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阳性率很高。

Anteriorspinalarteryischemicsyndrome

脊髓前动脉缺血综合征,指脊髓前动脉发生闭塞,其供应的脊髓腹侧2/3区域缺血,引起病变水平以下中枢性瘫痪、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缺失而本体感觉保存)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Ascendingischemicinjuryofspinalcord

由于供应脊髓血运的血管栓塞所致的脊髓损伤平面高于脊柱损伤平面2个节段的损伤。

Brown-sequardsyndrome

又名脊髓半切综合征,为脊髓一侧受损,病损平面以下同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

CervicalStenosis

颈椎管狭窄症,构成颈椎管各解剖结构因发育性或退变因素造成骨性或纤维性退变引起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导致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者。

ChanceFracture

又称屈曲牵张性骨折,多见于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当身体上部急剧前移、屈曲时,常致此损伤。

X线显示累及椎体、椎弓、椎板及棘突的水平撕裂状骨折。

Crankshaftphenomenon

曲轴现象,指骨骼尚未发育成熟的脊柱侧凸患者,如果单纯行后路脊柱融合术,融合区内椎体后方生长停止,而椎体前方仍继续生长,导致椎体前方高度增加,融合区的椎体旋转加大,畸形加重,弯曲顶部椎体像曲轴一样。

DDD(degenerativediscdisease)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是指由椎间盘退变所引起的以颈肩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包括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退变引起的椎间盘源性疼痛、退变性颈腰椎不稳症和退变性颈腰椎管狭窄症等。

DynamicSpinalCanalStenosis(DSCS)

动态椎管狭窄,指伴随颈椎不稳的椎管狭窄,动力位影像学检查示椎管前后径小于12mm为绝对狭窄。

Eaton’sTest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此试验的机制是使神经根受到牵拉,观察是否发生上肢反射性串痛。

FlatBackSyndrome

平背综合征,是脊柱侧凸手术治疗后的姿势性并发症,表现为患者躯干前倾,腰椎前凸减小甚至消失,由于脊柱在矢状面的不平衡而导致腰背疼痛,甚至站立困难。

FunctionalSpinalUnit(FSU)

脊柱功能单位,是由相邻的两个椎体及椎间盘、小关节及韧带结构所组成的,是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活动和稳定的基本结构。

Lateraltrunkshift

躯干侧移,指脊柱侧凸的顶椎中心至中线的距离,用来反映脊柱侧凸的严重程度及躯干平衡。

Naphziger’sTest

又称压颈试验或颈静脉加压试验,检查者从双手指按压患者两侧颈静脉,如其颈部及上肢疼痛加重,为神经根性颈椎病,此乃因脑脊液回流不畅致蛛网膜下腔压力增高所致。

此试验也常用于下肢坐骨神经痛患者检查,颈部加压时若下肢症状加重,则提示其坐骨神经痛症状源于腰椎管内病变,即根性疼痛。

Neri’sTest

患者站立,做鞠躬动作出现患肢后侧的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坐骨神经受压。

Klippel-Feilsyndrome

又称为短颈畸形,先天性骨性斜颈或先天性颈椎融合畸形,系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颈椎融合。

主要表现为短颈、低发际、颈椎活动受限等三联征。

Kyphoplasty

后凸成形术,将穿刺针插入压缩的椎体后放置一个特殊的气囊,充气将塌陷的椎体撑起,并在气囊形成的空腔内填充骨水泥。

OssificationofLigamentumnFlavum(OLF)

 

黄韧带骨化,各种使黄韧带的骨附着部负荷异常增强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韧带损伤,而反复的损伤累及和反应性修复过程将导致韧带的骨化。

可引起椎管狭窄而导致一系列脊髓、神经根压迫的症状和体征

OsteogenesisImperfecta

成骨不全,又称脆骨症(Fragililisossium),原发性骨脆症(idiopathicosteopsathyrosis)及骨膜发育不良(periostealdysplasia)等,其特征为骨质脆弱、蓝巩膜、耳聋、关节松弛等,是一种由于间充质组织发育不全,胶原形成障碍而造成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PosteriorSubstractionOsteotomy

通过切除脊柱后方椎板、椎弓根,并V字形切除前方椎体,再通过后方闭合实现前中柱的骨性接触。

铰链点在前方骨皮质。

PVP(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影像导引下,通过将穿刺针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后,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一种新型技术。

StraightLegRaisingTest

直腿抬高实验的原理:

当下肢抬高时,坐骨神经受到牵拉,加重了突出的腰间盘对神经的刺激。

所以本试验阳性常见于腰间盘突出症,也可见于单纯性坐骨神经痛。

Syringomyelia

脊髓空洞症,是慢性进行性的脊髓的变性疾病,因多种原因导致脊髓中央管附近区域发生病变,产生脊髓内空洞和形成胶质增生的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节段性肌肉萎缩和传导束性感觉、运动障碍以及局部营养障碍。

Tetheredcordsyndrome(TCS)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cordsyndrome,TCS)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使脊髓受牵拉、圆锥低位造成脊髓出现缺血、缺氧、神经组织变性等病理改变,临床上出现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或畸形、大小便障碍等神经损害的症候群。

问答题:

腰椎不稳

1.简述腰椎节段不稳定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评定方法和标准。

症状

(1)腰部酸胀无力,惧站立、喜依托,拒负重,可有急性发作。

(2)疼痛:

一般性疼痛轻重不一,持续时间短,休息及物理治疗后缓解,但易复发;根性放射性疼痛,休息后缓解或消失;可为双侧性。

(3)交锁现象:

由于椎节松动及疼痛而不敢弯腰,可在腰椎从前屈转为伸直时出现交锁征而固定在某一角度。

稍许活动后解锁而恢复正常。

体征

(1)站立时骶棘肌紧张,卧位时松弛

(2)腰部屈伸过程中观察到不稳定节段的摇摆、移动等现象

(3)腰椎旋转不稳常有脊椎棘突排列异常

(4)伴或不伴神经根刺激或压迫表现

影像学检查

(1)常规腰椎X片:

椎体旋转,小关节增生肥大,棘突不对称排列,牵引位骨刺,椎间隙狭窄等。

(2)动力位X片:

椎体间相对移位异常增加,是腰椎不稳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实质所在。

(3)CT:

关节囊钙化,黄韧带肥厚,神经根管狭窄等。

(4)MRI:

了解椎管狭窄程度,腰椎侧凸成角及方向,显示椎间盘、椎间关节退变的程度和范围。

显示脊髓有无受损及其范围。

显示脊柱周围软组织的病变。

2.简述临床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及融合手术指征。

诊断标准

(1)反复急性发作且持续时间短暂的剧烈腰痛,可在活动或轻微外力下引发,平卧或支局外固定后症状消失。

(2)腰部交锁征。

(3)动力位摄片所见,腰椎椎体相对水平位移在屈伸侧位片上大于3mm,侧弯正位片上移位大于2mm,属于不稳定的客观表现。

融合手术目的

(1)重建受累椎节的稳定

(2)矫正畸形及防止畸形进展

(3)恢复椎节高度

(4)消除症状

融合手术指征:

临床指征包括反复腰腿痛,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非手术治疗无效,影响生活和工作;影像学指征包括动力位摄片椎体水平位移超过4mm,还有常规X线,CT,MRI表现;腰椎不稳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也应考虑融合手术。

脊柱脊髓损伤

1.简述Denis三柱理论分类法

三柱理论,强调韧带对脊柱稳定的作用。

三柱结构分别如下:

前柱:

前纵韧带、椎体前三分之二,椎间盘前二分之一;中柱:

椎体后三分之一,椎间盘后二分之一,后纵韧带;后柱:

椎板、关节突、关节囊、黄韧带、棘上和棘间韧带,棘突等脊柱附件。

2.简述脊髓损伤的Frankle分级与ASIA分级内容。

Frankle分级

级别功能

A完全瘫痪

B感觉功能不完全丧失,无运动功能

C感觉功能不完全丧失,有非功能性运动

D感觉功能不完全丧失,有功能性运动

E感觉、运动功能正常

ASIA分级

级别功能脊髓损伤类型

A在骶段(S4-S5)无任何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性损害

B在神经损伤平面以下包括骶段(S4-S5)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不完全性损害

C在神经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小于3级不完全性损害

D在神经损伤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不完全性损害

E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正常

3.患者三米高处跌下,颈部疼痛伴四肢功能障碍,急诊,问如何处理(检查及治疗方案)

检查包括颈椎正侧位X线片。

颈椎CT或MRI。

治疗包括:

监测生命体征,颈部枕颌带或颅骨牵引制动。

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8小时内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30mg/kg一次给药,15分钟内静脉注射给完,休息45分钟后,在以后的23小时以5.4mg/(kg.h)持续静脉滴注;2小时内可用高压氧治疗。

4.如何根据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选择治疗方法。

首先根据影像学检查资料使用熟悉的分型系统进行分型。

使用TLICS分型方法进行评分,小于3分使用非手术治疗。

4分可以选择手术也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

大于5分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入路可以根据具体损伤情况确定,当后纵韧带复合体损伤时,多选用后路手术。

当前方爆裂骨折向后突入椎管达2/3时,多选择前路手术。

对于后方损伤造成不稳定并伴有前方骨快突入椎管达2/3时多选择后路行椎管侧前减压。

5.齿突骨折的Anderson-D’Alonzo的分类法及其临床意义。

一型骨折,齿突尖翼状韧带附着部斜行骨折,此类损伤是致命性的,但存活患者移位较小。

二型骨折,齿突与枢椎椎体连接处的折,由于骨折部位血供较差,不愈合率比较高。

三型骨折,枢椎体部骨折,可累及枢椎一侧或两侧上关节突,此处血供丰富,不愈合率低。

6.脊髓损伤的功能重建的目的、手术时机、禁忌症。

目的:

椎体对线复位,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柱稳定。

手术时机:

患者在急性期经过皮质类激素冲击治疗以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

禁忌症:

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脊髓损伤处于急性期,未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等。

脊柱侧凸

简述腰椎侧凸常见的两种支具名称及各自适应症。

脊柱结核

1.简述脊柱结核病人的MRI常见表现及其在术前评估中的作用(即对制定手术方案的作用)

MRI椎体病变

1.T1加权像显示病变为低信号,其中杂有短T1信号。

椎体病变T2加权显示信号增强。

可见椎体破坏的轮廓、椎体塌陷后顺列改变和扩大的椎旁影。

2.椎旁脓肿,T1加权像显示低信号,T2加权像显示高信号。

冠面能描绘出椎旁脓肿或双侧腰大肌脓肿的轮廓与范围。

3.椎间盘呈低信号变窄的椎间盘。

正常的髓核内在T2加权像有横行的细裂隙。

炎症时细裂隙消失。

MRI检查可以确定病变范围,病变程度。

确定手术入路以及具体术式。

2.简述脊柱结核的治愈标准

(1)术后病例、经药物治疗一年半以上、全身情况良好、无发热、食欲正常及局部无疼痛。

(2)血沉在正常范围。

(3)X线片显示病变椎体已骨性愈合,植入骨块生长良好;病变区轮廓清楚,无异常阴影。

(4)恢复正常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