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073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工程微生物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微生物题库.docx

《环境工程微生物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微生物题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工程微生物题库.docx

环境工程微生物题库

判断题

1.微生物系统分类单元从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最高为域

2.株是微生物分类最小单位(×)种是微生物分类最小单位

3.溶原性噬菌体的DNA整合在宿主DNA上,不能独立进行繁殖(√)

4.放线菌属于真核微生物(×)放线菌是原核微生物

5.大多数放线菌属革兰氏阴性菌(×)除枝动菌属外,其余放线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

6.放线菌的菌体由纤细的长短不一的菌丝组成,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菌丝分支,为单细胞(√)

7.霉菌的菌落疏松,菌丝细小,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用接种环挑取(×)霉菌菌落形态较大

8.菌苔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之一(×)菌落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之一

9.大肠杆菌属于单细胞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多细胞微生物(×)细菌都是单细胞

10.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

11.碱性染料能与细胞中带正电的组分结合,常用于细菌染色(×)碱性染料是和细胞中带负电的组分结合

12.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脂肪含量比革兰氏阴性菌高(×)低

13.红螺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光能异养型(√)

14.渗透酶属于诱导酶,其他酶属于结构酶(×)渗透酶是载体蛋白

15.一切厌氧微生物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耐氧厌氧微生物含超氧化物歧化酶,一切厌氧微生物都不具有过氧化氢酶

16.分子氧对专性厌氧微生物的抑制和杀死作用是因为这些微生物缺乏过氧化氢酶(√)

17.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促进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促进扩散要载体不要能量

18.大多数微生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生长因子,不必从外界摄取(√)

19.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20.明胶是最常用的凝固剂(×)琼脂最常用的凝固剂

21.浓乳糖蛋白胨培养基是合成培养基(×)是天然培养基

22.豆芽汁培养基是合成培养基(×)是天然培养基

23.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时细胞处于代谢活动低潮,细胞数目不增加(√)

24.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的区别是前者菌体始终处于对数期(×)区别前者保持细菌浓度不变,后者保持营养成分浓度不变

25.乳糖操纵子是由结构基因、操纵基因、调节基因组成(√)

26.操纵子的结构基因通过转录、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操纵基因和调节基因通过转录、翻译控制结构基因的表达(√)

27.细菌所有遗传信息都储存在细菌染色体上(×)细菌为原核微生物,无染色体,基因还可以存在质粒上

28.遗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型(√)

29.低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微生物没有影响,但超过某一阈值的紫外线照射,则会导致微生物基因突变(×)低剂量紫外线照射导致基因突变

30.导致牛得疯牛病的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是蛋白质

31.HgCl2的杀菌机理是与微生物酶的-SH基结合,使酶失去活性,或与菌体蛋白质结合,使之变性或沉淀(√)

32.反消化作用是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的(×)在厌氧条件下进行

33.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过程中,去除的有机污染物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大部分转化为微生物自身组成

34.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易产生污泥膨胀问题(√)

35.用霉菌、酵母菌处理有机废水时,有时会出现活性污泥丝状膨胀,这时可以通过修改工艺来解决(√)

36.对厌氧消化-甲烷发酵,污水pH一般保持在6.5-7.5之间(√)

37.自然界中产甲烷菌有很多种,有些是好氧的,有些是厌氧的,有些是兼性厌氧的(×)甲烷菌都是厌氧的

38.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主要是硅藻(×)是蓝藻

39.水体中有机物浓度越高,微生物代谢作用消耗的溶解氧越多(√)

40.任何土质中微生物种类都按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藻类的顺序由多到少排列(×)任何土质中微生物种类都按细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藻类的顺序由多到少排列

 

填空题

1.微生物和其他类型微生物相比具有个体极小、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易变异特点。

2.病毒的繁殖过程可分为吸附、侵入、复制与聚集、裂解与释放。

3.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丝状。

4.细菌细胞的一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及内含物、拟核。

5.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为芽孢、鞭毛、荚膜、粘液层、菌胶团、衣鞘、光合作用层片等。

6.细菌原生质体由细胞膜、细胞质及内含物、拟核组成。

7.细菌芽胞的特点有芽胞含水率低、芽胞壁厚而致密、芽胞中2,4-吡啶二羧酸(DPA)含量高、芽胞含有耐热性酶。

8.细菌荚膜的功能有具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毒力强,有助于肺炎链球菌侵入人体;荚膜保护致病菌免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当营养缺乏时,荚膜可被用作碳源和能源,有的荚膜还可用作氮源;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细菌荚膜有生物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及胶体吸附在细菌体表面上。

9.在pH为1.5的溶液中,细菌带正电荷;在pH为7.0的溶液中,细菌带负电荷。

10.放线菌的菌丝由于形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菌丝。

11.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有全动性营养、植物性营养、腐生性营养。

12.原生动物可分为孢子纲、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眼虫属于鞭毛纲,草履虫属于纤毛纲,钟虫属于纤毛纲。

13.革兰氏染色的步骤是草酸铵结晶紫初染、碘-碘化钾媒染、乙醇脱色、番红复染。

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脱色。

大肠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为红色,为革兰氏阴性菌。

14.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有测定微生物总数、测定活细菌数、计算生长量。

15.活细菌数的测定方法有载玻片薄琼脂层培养计数、平板菌落计数、液体稀释培养计数、薄膜过滤计数。

16.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培养基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凝固剂为琼脂。

17.根据实验目的和用途不同,培养基可分为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

18.根据组成物的性质,培养基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复合培养基。

19.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牛肉膏和蛋白胨,无机氮源有硝酸钠和硝酸铵。

20.在微生物学奠基时代,公认的代表人物为巴斯德和柯赫,前者的主要业绩有巴斯德消毒法,后者的主要业绩有微生物纯种培养法。

21.根据酶作用的位置,酶可分为胞外酶、胞内酶、表面酶。

22.根据酶的组成,酶可分为单成分酶、全酶。

23.酶的催化特性有加快反应速度、专一性、条件温和、对环境敏感、催化效率极高。

24.酶蛋白的结构可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

25.酶各成分的功能是,酶蛋白起加速生化反应的作用;辅基和辅酶起传递电子和化学基团的作用,金属离子起传递电子和激活剂的作用。

26.根据微生物和氧的关系,微生物可分为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兼性厌氧微生物。

27.根据所需能源和碳源不同,微生物可分为光能自养微生物、光能异养微生物、化能自养微生物、化能异养微生物。

28.微生物所需的营养包括水、碳源和能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

29.根据最终电子受体不同,微生物的呼吸类型可分为发酵、好氧呼吸、无氧呼吸。

30.根据细菌的生长情况,可将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停滞期、对数期、静止期、衰亡期。

31.影响停滞期长短的因素有菌种、接种群体菌龄、接种量、培养基成分。

32.影响微生物世代时间的因素有菌种、营养成分、营养物浓度、温度。

33.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竞争关系、互生关系、共生关系、偏害关系、捕食关系、寄生关系。

34.细菌纯种分离的方法有稀释平板法、平板划线分离法、涂布法。

35.菌种保藏方法有定期移植法、干燥法、隔绝空气法、蒸馏水悬浮法、综合法。

综合法是目前最好的菌种保藏法。

36.衡量水体自净的指标有P/H指数、氧浓度昼夜变化幅度和氧垂曲线。

37.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净产生2molATP,经好氧呼吸净产生38molATP。

38.紫外线诱变的机理是使DNA结构变化。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胸腺嘧啶二聚体的产生。

39.由于紫外线的特殊性质,其作用有空气消毒、表面消毒、诱变育种。

40.一般化学杀菌剂的杀菌能力与其浓度成正比,乙醇则不然,以70%的乙醇杀菌能力最强。

41.用氯和氯化物对饮用水消毒时,起主要杀菌作用的是HClO,而其在水中的浓度主要由pH控制。

42.重金属的杀菌机理是与酶的—SH基结合,使酶失去活性;或与菌体蛋白结合,使之变性或沉淀。

43.空气微生物卫生标准的指标有浮游细菌数、降落细菌数。

44.进行灭菌的方法有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化学药品灭菌法。

干热灭菌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70°C。

45.根据突变的条件和原因,突变可分为自发突变、诱发突变。

46.根据基因的功能,基因可分为结构基因、操纵基因、调节基因。

47.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组成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48.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元,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49.根据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存在状态,可分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50.活性污泥的结构与功能中心是菌胶团。

51.水体污化系统将受有机物污染的河段分为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

52.废水处理中,原生动物的作用为指示作用、净化作用、促进絮凝和沉淀作用。

53.废水处理中,常见的原生动物有鞭毛虫、肉足虫、游泳型纤毛虫、固着型纤毛虫。

54.废水处理中,好氧微生物群体,要求BOD5:

N:

P=100:

5:

1;厌氧微生物群体,要求BOD5:

N:

P=100:

6:

1。

55.废水处理中,对进水水质应考虑的因素有供氧量、pH、温度、有毒物质、营养物质等。

56.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絮凝剂有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无机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

57.厌氧消化三段理论为水解阶段、产酸阶段、产甲烷阶段。

58.我国现行的饮水卫生标准规定,自来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ml,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L。

59.普通滤池内生物膜微生物群落为生物膜生物、生物膜面生物、滤池扫除生物。

前者以菌胶团为主要组成,起净化和稳定水质功能;中者为固着型纤毛虫和游泳型纤毛虫,起促进滤池净化速度,提高滤池整体处理效率功能;后者为轮虫、线虫等,起去除滤池内污泥、防止污泥积累和堵塞功能。

60.土壤微生物的水平分布取决于土壤中的碳源。

名词解释

1.病毒:

没有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寄生的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

2.噬菌体:

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

3.温和性噬菌体:

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

4.溶原性:

病毒感染细菌后,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中,在宿主内进行复制并且引起细菌细胞的裂解

5.质粒:

是核以外的遗传物质,能自我复制,把所携带的生物形状传给子代

6.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活史的某个生长阶段或某些细菌在遇到不良环境时,在细胞质内生成的内生孢子

7.菌胶团:

细菌之间按一定排列方式互相粘结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的细菌集团

8.菌落:

一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繁殖形成的一个由无数细菌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菌集团

9.酶:

由细胞产生的,能在体内或体外起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构象的生物大分子

10.酶的活性中心:

酶蛋白分子中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作用的小部分氨基酸微区

11.酶的竞争性抑制:

有些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类似,影响底物和酶的结合,使反应速率下降

12.新陈代谢:

生物从外界环境不断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