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十德与国学》校本课程教材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8442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十德与国学》校本课程教材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华十德与国学》校本课程教材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华十德与国学》校本课程教材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华十德与国学》校本课程教材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华十德与国学》校本课程教材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十德与国学》校本课程教材要点.docx

《《中华十德与国学》校本课程教材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十德与国学》校本课程教材要点.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华十德与国学》校本课程教材要点.docx

《中华十德与国学》校本课程教材要点

  《中华十德与国学》小学四年级(上)

开篇语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既涵盖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与创造力,也包括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

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推进国学教育,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从而形成强大的文化支撑力,使中华民族更加挺起自己的脊梁,百折不挠、众志成城、发奋图强、勇往直前!

  延续五千年的道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而又庞杂,既有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优秀道德品格的内容,也存在诸多糟粕。

如,建立在唯心历史观基础之上的“性善论”

  违背了人的道德起源的本质规律;“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教化背离了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能需求;“三纲”伦理绞杀了人性对民主、自由、平等人伦关系的正当要求。

儒家道德倡导对皇权的忠诚、对夫权专制的强化、对女性屈从和贞操的奴化教义,都是必须批判、摒弃的糟粕,而儒家强调的以德立身、以德兴国的思想以及诸多的伦理道德规范,迄今仍有现实价值。

人无德不立,家无德不宁,业无德不兴,国无德不强。

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今天,需要对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现代化改造与完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时代精神,使其与当代社会实现紧密结合。

  商代有“六德”:

知、仁、圣、义、忠、和。

春秋时期,列国纷争,战乱不断。

管仲提出“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孔子强调“仁、孝、悌、忠、信、智、勇、义”;孟子突出“仁、义、礼、智”四端;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五常之道;宋代形成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老八德;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20字公民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对公民道德层面的要求是: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据此,提出中华十德:

忠、孝、仁、智、信、礼、义、勤、勇、廉。

  践行忠德,要忠心爱国、忠于职守、忠于家庭,以忠心爱国为核心。

践行孝德,要孝亲谏亲、善悌友朋、敬老尊师,以孝亲谏亲为核心。

践行仁德,要仁爱悯人、仁善助人、仁和容人,以仁爱悯人为核心。

践行智德,要明辨是非、修身立德,求真求实、学不造假,学以立志、学贵有恒,以明辨是非、修身立德为核心。

  践行信德,要诚实守信、相互信任、自尊自信,以诚实守信为核心。

践行礼德,要遵礼制、讲礼让、知礼仪,以遵礼制为核心。

  践行义德,要明辨义利、克己奉公,声张正义、舍身取义,知恩图报、注重情义,以明辨义利、克己奉公为核心。

践行勤德,要勤奋敬业、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以勤奋敬业为核心。

践行勇德,要自强不息、英勇顽强,勇于担当、见义勇为,勇于创新、勇于变革,以自强不息、英勇顽强为核心。

践行廉德,要知廉知耻、戒贪戒奢,闻过则喜、知错必改,谨守名节、慎微慎始,以知廉知耻、戒贪戒奢为核心。

“中华十德”道德体系是几千年儒家文化与民本文化的有机统一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元素与当代社会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并与普世价值观并行不悖的中华道德体系,是与我国现代公民道德规范相一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中华十德颂

  无善无恶性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德行,

  劝善止恶行义举,扬善惩恶铸国本,

  与人为善人善己,积善成德有善终。

  中华十德首为忠,忠于职守人之本,

  忠心爱国需尽力,忠爱家庭应尽情。

  为人之子孝先行,侍奉双亲心必诚,

  敬老尊师好传统,善悌友朋情谊浓。

  仁者爱人有恻隐,仁善助人献爱心,

  仁和容人团结好,己所不欲勿施人。

  道德智慧德之魂,明辨是非善恶清,

  求真求实学风正,学以立志贵有恒。

  人际交往重守信,为人诚实好品性,

  彼此信任互尊重,自尊自信方成功。

  文明礼让在敬人,礼制法制贵严明,

  仪容服饰须得体,文明礼貌看行动。

  为人处事义先行,以义导利事业兴,

  仗义执言好男儿,知恩图报君子风。

  安身立命勤为径,持家兴业俭为本,

  爱岗敬业千般好,好逸恶劳万事空。

  自强不息敢抗争,不畏强暴逞神勇,

  勇于担当负责任,创新变革永不停。

  戒贪戒奢常自省,知廉知耻知辱荣,

  闻过则喜错必改,慎独慎微慎始终。

  以德齐家家安宁,以德兴业业昌隆。

  以德立身身自立,以德兴国国强盛。

  中学为根西为用,传统美德继大统,

  中华十德中华魂,中华复兴德先行!

  第一单元忠德篇

  第1课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商人弦高智退敌军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有个牛贩子名叫弦高。

弦高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却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有一年,他去外地经商,途中遇到了秦国军队。

秦军由孟明视率领,扬言攻打赵国,实际上,是趁郑国不备借机消灭郑国。

弦高得知这个消息后焦急万分。

他想:

秦军是料定郑国不知大敌来犯,没有做准备,想进行偷袭,如果知道郑国已有防备,也许会自动退军。

他下定决心,要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为国家争取一线希望。

  一天,秦国大军正在前进,突然,有十几头牛缓缓走来。

赶牛的汉子看见大军,不但没有避开,反而不慌不忙地迎上前来,大声喊道:

  “前方可是秦国大军?

来将可是孟明视元帅?

”赶牛的正是郑国商人弦高。

孟明视一听,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问:

“先生是何人?

为什么知道我们是秦国军队,你是干什么的?

”弦高应声答道:

“我乃郑人弦高,听说贵国来攻打赵国,奉我们主公之命,特献上犍牛十二头、牛皮四张,以犒(kào)劳大军。

”说罢,深施一礼。

  孟明视大惊,本来想出其不意偷袭郑国,可还没到郑国边境,郑国就派了使者前来,怕是早有戒备了,若要强攻,万一久攻不下,后无援兵,那就麻烦了。

因为偷袭不成,秦国只好退兵了。

  一个普普通通的贩牛商人,主动承担起保卫国家安全、使国家免遭侵略的责任,充分体现了一个普通民众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

议一议

对弦高机智救国的胆识与行为你怎样认识?

你怎样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经典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名联谈趣》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清·顾炎武《日知录》

保卫国家这种事,即使是匹夫这样的卑微之人,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悟一悟

国泰则民安,国乱则民不聊生。

所以,每一个人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让我们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胸怀祖国,胸怀天下,认真履行我们自己的职责。

延伸

  顾炎武的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是著名爱国学者顾炎武的一句名言。

  多少年来,这句名言一直激励着无数炎黄子孙为中华之崛起而前仆后继。

  在顾炎武的那个时代,汉族的统治衰微不堪,强悍的满族乘虚而入。

面对着明朝的覆灭,顾炎武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

  虽在当时他指的“天下”是封建的汉族王朝统治,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以后这“天下”二字便慢慢地演化为国家的代称,指整个中华民族了。

这句话之所以流传至今,就在于其发人深省的“匹夫”二字。

这两个字道出了一个不朽的真理:

“天下”者乃是平常人——人民大众的天下,而不是个人的天下。

因此,对于“天下”的兴亡,每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每当国家衰微、民族落后的时候,在我们世代生息的这块土地上,就会有无数的“匹夫”为之奋斗,肩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当外族入侵时,岳飞、戚继光、文天祥……便挺身而起,为抵御外侵而驰骋沙场;当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时候,便有陈胜、吴广、洪秀全……揭竿而起,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当疾病流行时,便有李时珍、孙思邈遍寻民间良方救死扶伤……可以这样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历代仁人志士爱国为民历史的概括。

到了近代,当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的时候,这句名言更激励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为祖国的存亡而甘愿献出满腔热血,竭尽自己的匹夫之责。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远非昔日可比,中华民族已经由弱到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我们同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些差距。

历史已把振兴祖国的重担放到了我们的肩上。

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践行

  1.背一背爱国的古代诗词、名言警句。

2.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小事做起,承担起作为小学生应尽的责任,爱学校,爱集体,爱我们生活的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第2课 忠于职守 敬业乐群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在4000多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gǔn)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

鲧只懂得埋、填之法,采取“水来土挡”的治水策略。

失败后为舜所杀。

舜让鲧的儿子禹承担治水大任。

  禹接受任务后,首先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全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

他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他还发现黄河淤(yū)积严重,流水不畅。

禹就和百姓们反复商量,决定改“堵”为“疏”,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

  找到治水的办法后,大禹带领百姓们日夜不停地凿山开渠,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睡觉。

一年又一年,他每天到处奔波,一心治水。

  有一天,大禹经过家门口,他的妻子刚生下孩子。

大禹听到了孩子哇哇的啼哭声,可是怕耽误治水,他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

几年后,大禹又经过家门口,妻子抱着儿子站在门口,儿子挥着小手叫爸爸。

大禹深情地望了她们母子一眼,又抓紧时间赶路了。

又过了几年,大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口,儿子已经十来岁了。

大禹让儿子告诉妈妈,等治好洪水后他一定回家。

说完大禹就脚不停步地向前奔去。

  大禹忠于职守和百姓们经过13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制服了洪水,人们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议一议

如何认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行为?

经典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论语》

  日常起居要态度端庄,担任工作要谨慎认真,和人交往要忠心诚恳。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庄子》

  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

千淘万漉(lù)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

悟一悟

十德忠为首。

忠德以忠诚为核心。

忠诚的含义就是忠于职守,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事业、忠诚于岗位职责、忠诚于家庭、忠诚于理想信念。

大禹不记舜的杀父之仇,而是勇敢地挑起了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忠于职守,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完成了治理黄河的大业。

我们要学习大禹忠于职守的奉献精神。

延伸

烛照深山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坚守了21年。

他们在二坪村小学教书育人,把一批又一批的彝族孩子送出了大山,让他们去更广阔的世界里飞翔。

 二坪村海拔1800米,该村小学还有个为外人熟知的名字:

“天梯”小学。

因为二坪村地处大渡河峡谷,山高路险,几架靠在崖壁上垂直而立的木梯就是二坪与外界的通道。

住在山下和山腰的学生,要背着书包、爬过“天梯”去上学。

  1990年,已经停办了十多年的二坪村小学准备复课。

曾经在雅安汉源县一所小学当过民办教师的李桂林听说后,决定到大渡河对岸的这个山村来看看情况。

  那时,李桂林只知道二坪很穷,山路难走。

但等他艰难跋涉近10个小时来到二坪村时,才发现这里远比他想象中落后:

老人们穿得破破烂烂,衣不蔽体,很多人都没鞋穿,小孩子更是打赤条到处跑。

这一幕幕场景让李桂林既吃惊又难过。

一位老乡告诉他,全村400多人,几乎没人识字,不认钱也不会算账,下山后上厕所都找不到。

老乡的话,深深地刺痛了李桂林的心。

李桂林决定留下来教书,让二坪的孩子长大后不再过这样没有文化的生活。

  第二年,李桂林把妻子陆建芬也动员到山上来教书。

因为是代课教师,夫妻俩那时的工资少得可怜,经济极其拮据,他们自己种菜、养鸡、喂猪,解决生活问题。

山上种不出菜的季节,只能连吃几个月的干酸菜。

他们白天教课,晚上在油灯下批改作业,周末的时候自己动手改建学校。

经过十几年的辛劳,校舍从原来的茅草屋变成了砖瓦房……

寒冬酷暑,春去秋来,“天梯”两头两个护送学生的身影,从没消失过。

践行

  1.做一做:

从身边或者书籍、网络中,找一找敬业乐群的典范,看一看、读一读、学一学他们的事迹和精神。

  2.想一想:

在读书和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

 

  第3课 齐家之道 贵在教子有方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生前封侯拜相,满族荣华,死后没有留下什么财产田地、金银珠宝,留给子孙后代的,是一楼丰富的藏书、一道著名的遗嘱。

曾国藩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其职责在于齐家治家,核心在于教育好子女,使孩子们能立足于社会,使家族一代一代传下去,而关键在于两个字——勤与俭。

他要求孩子们一生铭记十六个字: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同治十一年(1872年)三月十二日,62岁的曾国藩临终之际,抬手给儿子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写好的遗嘱,大意如下:

  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

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jiù)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

聪明智慧,都是从敬中产生的。

  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

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

  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

勤劳能使人长寿,安逸能使人夭亡。

  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

  曾国藩的小女儿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十几岁时,她跟随母亲来到两江总督府看望时任两江总督的父亲。

小女儿进总督府总要穿得体面一点,所以上身就穿了一件蓝色的小夹袄、下身穿了一件缀青花边的黄绸裤(这条裤子是别人穿过送给她的)。

曾国藩一见小女儿的穿着,就觉得这条裤子太奢(shē)侈(chǐ)、太华贵了。

他说:

“小小年纪就穿这样华贵的衣服,以后一定会养成奢侈的习惯。

”让她赶紧换掉。

吓得孩子赶紧把裤子换了下来。

这件事,给小女儿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对她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曾国藩不仅在衣着上严格要求子女,在日常饮食上也有严格的规定。

就是自己在吃饭时碰到饭里面有带壳的谷物时,都要把壳弄开,把里面的仁吃掉,从不例外。

  在那个时代,官宦人家出门一般都要坐轿子。

曾国藩却告诉孩子们:

要步行去办该办的事,不许用轿子;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自己做,不许使唤奴婢(bì)端茶倒水。

  在曾国藩的家书中,还可以看到,他会让子女经常做拾柴、捡粪等一些常人认为下人做的事。

他对自己的长子有这样的要求:

每天早晨天未明就要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要洒扫庭院,然后坐下来练字一千,而第一个字一定要写“俭”字。

  曾国藩认为,子女在骄奢淫逸的环境里是不可能立大志的,开始是淫逸,继而是流荡,然后就是败家。

保持勤俭才是最好的教子之道。

  古人讲:

富不过三代。

但是,在曾国藩的教育影响下,他的子女个个勤俭持家、低调做事、勤奋努力,一代一代都很兴旺发达。

议一议

你是怎样理解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的?

悟一悟

  父母作为家长的首要职责是管理好家庭,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家业兴旺。

古人将家庭的治理看作最基本的修养,具备了这样的修养才可以为国家作贡献。

学习齐家之道,不仅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学会处事立世的原则,以此指导我们的行动。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菜根谭》

  要问祖宗留下了什么恩惠,可以说我现在享用的一切都是,应当多想想当时创业、积累财富有多艰难;要知子孙今后是否幸福,就要取决于我们能给他们留下多少,还要想到这些遗产也是很容易被挥霍掉的。

  凡人皆有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曾国藩家书》

  一般人都希望子孙后代做大官以飞黄腾达,我不愿意他们做大官,但是希望他们成为善于读书、明白事理的君子。

  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

——《增广贤文》

训练孩子需要从胎教开始,孩子的启蒙教育从小就要开始。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增广贤文》

延伸

  孟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

原来他们家住在坟地附近,孟子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孟母看到后,心想:

“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种地方。

”于是,孟母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

集市上整天吵吵嚷嚷地叫着买卖东西,孟子觉得很有趣,就跟邻居的小孩儿玩杀猪宰羊买卖猪羊肉的游戏,学猪羊死去的声音和跟买主讨价还价。

孟母看到后,皱起了眉头,心想:

“这种环境也不适合我的孩子。

”于是,又把家搬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

  孟子天天都听到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因此喜欢上了读书,然后跟母亲说:

“我要去上学。

”孟母听了很高兴,心里想:

“这才是孩子应该走的正路!

”就爽快地答应了。

  这样,孟子经常看到老师以诗书礼义来教导学生,耳濡目染,他也就与新结识的小伙伴们在游戏中引入了学习礼节和读书的内容。

有了这种良好的生活环境,他们母子两人就安心地住了下来。

正因为有慈母的严教勤督,孟子专心向学,日后终于成了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负盛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践行

  1.在日常生活中,你怎样与家人相处?

对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你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

会经常做一些什么事?

  2.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勤俭持家方面是怎样做的?

你在生活中打算怎样做到勤劳俭朴呢?

单元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感受责任 忠于职守

活动一:

家庭中的责任

  1.了解爸爸、妈妈对我的真实看法,倾听他们对我的希望。

  可以直接向爸爸妈妈询问了解,可以请爷爷奶奶帮助了解,也可以通过留言等方式了解。

  根据爸爸、妈妈的看法,了解了他们的希望,给自己写个评语。

  2.做个尽职尽责的小主人。

先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自己在家庭中的职责(学习除外),然后认真去做,每做一件就填写一张责任卡,把卡片积攒起来,每个月在班级内评一评、比一比,看谁是个尽职尽责的小主人。

活动二:

学校中的责任

  1.先请同学们把在学校中的责任用☆表现出来,有一项责任就画一颗星。

  2.请同学评一评每人能得几颗星,再说一说自己存在的问题。

3.开展摘星星比赛活动。

定期开展评比,评出优胜者。

 活动三:

社会中的责任

  1.记一记每天的新闻。

比一比谁记得又多又清楚。

  2.天天争做遵纪守法的小模范。

从不闯红灯、遵守纪律等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坚持一天就给自己加上一分。

  3.记一记遵守公共道德的日记,把自己的做法和真实的感受记录下来,定期在班级内展示交流。

第二单元孝德篇

  第4课 感恩父母

  牛犊藏刀救母

  清朝道光年间,烈山集有一个屠户,名叫张六子,杀过很多牛。

  46岁那年,张六子从邻村很便宜地买来一头母牛和一只牛犊(dú),他想杀了母牛留下牛犊。

可是,当他要杀母牛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已经磨好的屠刀。

无奈,他只得坐下发呆。

无意中,他看见母牛的眼里流着泪,惶恐不安地看着远处卧在地上的小牛犊,脖子一伸一伸的,极其难受。

张六子觉得奇怪,心里有了几分不忍。

他回头看了看,发现那牛犊在远处的墙角一动不动地卧着,像个小孩儿似的泪汪汪地望着母牛。

张六子的心被揪动了,心想:

自己杀牛几十年了,从未见过这样的情景,今儿是怎么了?

他去赶牛犊,牛犊不动;用棍子打,牛犊还是不动。

张六子有些生气,他抓住牛犊的前腿,提起牛犊,把它甩在了一旁。

忽然,他看见怎么也找不到的屠刀竟然就在牛犊的身体下面!

张六子一下子全明白了:

原来牛犊见他磨刀要杀母牛,悄悄把屠刀藏在了自己的身体下面。

这幕牛犊救母的情景深深感动了张六子,他连忙用颤抖的手给母牛解开了绳索。

这时,那被甩在一旁的小牛犊从地上爬起来,走到母牛面前,用脖子蹭着母牛。

母牛舔(tiǎn)着小牛,低沉地叫了几声。

小牛犊好像听懂了什么,伸出前腿跪在张六子面前。

张六子受到极大的震动,这个男子汉禁不住泪流满面。

从此,张六子再也不杀牛了。

议一议

读了这个故事,你是不是也被小牛犊救母的行为所打动,你有怎样的感受?

从小牛犊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作为儿女应该怎样感恩父母呢?

经典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排解忧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谁能说像小草一样的那份孝心,能够报答春晖般母亲的慈爱呢!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清·朱柏庐《朱子家训》

  看重资产钱财,刻薄自己的父母的人,不配做人家的孩子。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中国格言

悟一悟

  父母赐(cì)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教育我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给我们的爱无法衡量。

懂得感恩父母,才是有责任心的人,高尚的人。

那些常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关心父母、照顾父母、给予父母快乐的人,才是不忘父母恩情的人。

延伸

  “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

  陈斌强9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

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

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丢下妈妈。

  为了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每天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

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

  “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得消?

”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地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

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

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母亲吃饭,然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2013年,陈斌强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组委会给陈斌强的颁奖词这样写到:

“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

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

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陈斌强,一位普通的乡村语文教师,将母亲绑在身后,骑着电动车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老年痴呆症的母亲5年如一日。

  他把孝道洒给了沿路风景,留给了沿途的村庄。

他用一根布带传达着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这根布带抚慰了母亲,也抚慰了每个人的心。

  他留给世人的并不只是瞬间的感动,还有感动的牵引,爱的传递和人生的意义。

践行

  1.想一想,生活中父母是怎样疼爱我们的?

让我们也学学父母的样子,去疼他们,爱他们吧!

把你的做法和心得体会写下来吧。

2.听一听台湾知名音乐家李子恒先生创作的歌曲《跪羊图》,学着唱一唱吧!

  第5课 百善孝为先

  潘岳弃官侍母

  荥(xíng)阳中牟有个人叫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

  他非常孝顺,父亲去世后,就把母亲接到自己的住所侍奉。

母亲喜欢花草树木,潘岳就种植了各种花木,天长日久,种植的桃李竟成林了。

  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在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玩。

  一年,母亲生了大病,特别思念家乡,想在有生之年回到故里。

  潘岳得知母亲的心意,随即辞去官职,想回乡侍奉母亲。

上官再三挽留,他说:

“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顺从母亲的意愿,那算什么儿子呢?

”上官被他的孝心感动,便允他辞官。

回到家乡后,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病竟然奇迹般好了。

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