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控》1双重预防控制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4753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控》1双重预防控制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双控》1双重预防控制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双控》1双重预防控制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双控》1双重预防控制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双控》1双重预防控制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控》1双重预防控制建设方案.docx

《《双控》1双重预防控制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控》1双重预防控制建设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控》1双重预防控制建设方案.docx

《双控》1双重预防控制建设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控制机制建设方案

******有限公司

2020年7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以下简称“双控”)建设,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建设依据

《国务院办公室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河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建设的意见》(冀安委办(2017)1号)《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2020年5月7日省政府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

二、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基本思路

坚持关口前移、源头预防,坚持问题导向、风险预控,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Z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二)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标准,完善落实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的排查、上报、整治、销账等各环节工作责任及管理措施,实现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覆盖部门,并一直延伸到班组和岗位,规范完善的“双控”体系与协调联动的管理运行机制。

(三)工作原则

(1)企业主体责任原则

公司是建立“双控”体系和组织落实实施的责任主体,对本公司的“双控”体系建设工作负全部责任。

(2)属地负责和专业推进原则公司安全科对“双控”体系建设工作负责,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大力开展“双控”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工作任务:

公司安全科制定企业“双控”体系建设有关标准规范,加强对公司安全科的指导和督促落实。

(3)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原则应覆盖生产的所有场所、环节和部位,同时应重点关注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和部位,确保重大风险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下。

(4)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原则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开展,风险辨识选择适宜的识工具和方法,提出的管控措施应该可操作性强、能落实,切实解决问题。

(5)分级分类原则根据对风险和隐患的辨识及评估情况,按照风险和隐惠防控、整治的难易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从高到低分别按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对风险点、部门、区域进行分级,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事故隐患按照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进行分级。

结合安全管理特点等进行分类。

对风险及隐患点、部门和区域,按照不同等级和分类,实行差别化防控、监管和治理。

(6)协调联动、统筹推进原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相支撑、相互促进的,要把两者作为防范和遏制事故的有机统一体,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实现一体化推进和提升。

还应统筹考虑现有工作基础,把

“双控”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成果有机衔接。

(7)坚持以用促建,持续改进原则要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防范和遏制事故能力出发,以实用为先,在推进过程屮,不断总结经验,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监督考核,推动定期风险回顾和更新,提高工作完整性、可靠性,实现闭环管理,持续改进和提升。

三、实施步骤

(1)筹划部署阶段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任务

(1)“双控”建设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总经理

组员:

各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

(2)“双控〃建设领导小组及成员职责:

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监督、指导、协调:

调查、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对双控工作提出考核意见:

定期向公司办公室报告工作情况:

落实各项工作。

组长职责:

负责审核批准试点建设实施方案:

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决策:

负责各部门(车间)资源协调:

负责对实施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监控:

组织公司级试点建设推进会,部署、跟踪实施进度:

组织试点自验收。

双控小组成员职责:

拟定“双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确立工作目标,并监督实施,控制进度:

组织开展有关法规、规范、标准、制度的宣贯、培训:

协调各专业部门和人员为“双控〃体系建设提供保障和服务工作:

组织阶段性的评价和总结工作等。

2.召开“双控〃建设启动会

进行“双控”意义宣讲、进行部署动员。

3.信息资料准备

为实现公司安全方针及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建立健全与Z相适应的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项目实施前期须充分挖掘确认相关资源信息,研究设定风险管控的范围和风险准则,为风险管控提供必要的内部和外部基础资料信息。

外部信息:

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范性文件,监管要;自然环境状况,周边区域安全风险承受度,与外部相关利益相关者和组织的关系。

内部信息:

企业建设、生产、施工运行、维护维修过程屮形成的勘察、设计、评估评价、检测、检验专项研究、实验报告、变更文件、公司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设备设施及工具、机构设置、各项管理制度、风险事件或事故等其他相关基础资料信息。

4.建立、完善制度标准。

健全完善涵盖企业风险辨识评估、风险预警预控、隐忠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管理等安全生产闭环管理制度,构建科学完备、系统规范、管控有效的安全风险预防长效工作机制。

(2)全面实施阶段

5.制度教育培训组织分批培训,确定参加培训人员(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

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员工等),确定会议时间、地点:

组织培训人员按时结束培训,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

培训过程屮做好培训记录并评估培训效果。

6.全面辨识安全风险和排查事故隐患

(1)按照有关制度、标准和规范,紧密结合公司的类型和特点,依据生产系统功能性质、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布置,作业和管理工作架构,环境条件等因素,分层次逐级划分公司风险管控单元。

(2)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的程序和方法,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和全体员工,对生产系统、设备设施、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工作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和危险因素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分析辨识。

在辨识过程屮,应从各生产岗位单元依次展开,运用任务观察法,事件调查分析法和专题讨论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得调查和风险辨识,详细了解岗位作业人员活动时间、作业流程、作业行为、活动区域、环境条件等因素和面临的安全风险。

建立以岗位为主的安全风险辨识调查登记表。

对风险和有害因素的类别、数量和状况登记建档,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3)要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事故隐患,辨识安全风险。

7.合理确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惠等级

(1)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和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別:

(2)从人、机、物、环、管等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方面,对排查岀的事故隐患进行分类。

(3)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依照行业分级标准和相应规范,采用相应的评估判定方法确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

安全风险评估过程和事故隐患排查及等级确定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和部位的隐患排查。

(4)重大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应汇总造册、单独建立台账,按照职责范围报告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5)要依据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类别及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空间分布图。

8.安全风险应对及动态更新

(1)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管理、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

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

要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和调整风险等级及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

要对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和治理,逐-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治理责任。

要发挥和运用好广大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智慧和生产实践经验,将符合实际、合理实用的意见和做法融入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屮,使之更贴近生产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

强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要将

“双控〃体系纳入信息化管理,以智能化平台、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府、企业及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构建“双控”体系提供信息化支撑。

要加强内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将所有辨识出的风险和排查出的隐患全部录入信息管理平台,并尽快实现对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信息化管理。

实现风险和隐患排查、辨识、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闭环管理,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要针对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强远程监测、自动化控制、自动预警和紧急避险等设施设备的使用,强化技术安全防范措施,努力实现企业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异常情况自动报警。

对于辨识出的重大安全风险,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在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2)实施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公告警示公司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公告制度,要在醒目位置、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公告栏,公布各岗位风险点、风险和有害因素类别、重大危险源和管控措施。

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撒离通道等。

(3)应急管理

公司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有关应急预案相衔接。

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

在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

按照公司相关制度,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

经常性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

(4)安全风险培训

要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加强对员工安全风险意识的培训,从风险辨识、评价、管控三个环节系统提升其安全风险管控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要将各岗位的风险评价结果编著成风险管控清单,“-岗一册”的分发到各个岗位,广泛的告知和学习,确保每个员工能够全面掌握风险基本情况,防范对策和应急措施。

(5)绩效考核

制定安全风险管控考核办法,依据检查结果,重点从风险辨识评价与实路制成职资落交,风险管控措施落实的全面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寺核。

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必要的奖容微助确保风商管控任务进度、质量按计划推进和完成。

(3)改进提高阶段

9.持续改进

根据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变化,持续进行风险辨识、评估、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控”体系的持续改进。

(三)验收阶段

10.试点验收

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自验收小组,组织审查验收,提交验收申请。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有关部门要将“双控”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

要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方法和步骤,落实责任人,加强工作力量,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要紧紧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