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顶精文高考化学试题与近两年广东高考题的分析比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724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4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卓顶精文高考化学试题与近两年广东高考题的分析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卓顶精文高考化学试题与近两年广东高考题的分析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卓顶精文高考化学试题与近两年广东高考题的分析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卓顶精文高考化学试题与近两年广东高考题的分析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卓顶精文高考化学试题与近两年广东高考题的分析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卓顶精文高考化学试题与近两年广东高考题的分析比较.docx

《卓顶精文高考化学试题与近两年广东高考题的分析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卓顶精文高考化学试题与近两年广东高考题的分析比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卓顶精文高考化学试题与近两年广东高考题的分析比较.docx

卓顶精文高考化学试题与近两年广东高考题的分析比较

2019年高考全国化学(新课标I卷)与近两年广东卷分析

王东升

2019年广东学子从广东卷又回到了久别的全国卷,今年的化学试题保持了在2019年广东卷基础上的平稳过渡,多有似曾相识之感,说明2019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早有先见之明。

或者说2019年全国卷化学试题的命题者兼顾到了广东考生的感受。

回顾2019年广深两地的一模、二模及适应性考试,她正确的导向性、前瞻性,使广东师生受益匪浅。

一、2019年全国高考化学(新课标I卷)的特点

1、试题突出了主干,考查了基础,:

2、试题稳中有变,大多似曾相识:

 3、试题简洁明了,问题单刀直入。

4、试题彰显学科特点,考查学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本人对2019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曾经做过如下的分析:

2019年高考已经结束。

广东省抓住高考自主命题的最后一次机会,在进一步彰显广东特色的前提下,坚持了高考“三个有利于”命题原则,实现了向全国高考试题的平稳过渡。

下面就广东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第一,题型上与往年保持一致,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选择题难度下降,主观题整体难度加大。

第二,命题情景力求创新,对绘图、识图能力、接受信息、整合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要求进一步提升。

第三,加大对化学用语的考查,难易并存。

计算题难度略有下降,考查的是基本的思想和常规的方法。

第四,注重基础,依纲扣本,重视应用,加强了对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方法的考查。

如:

单一变量控制法。

第五,有一定的梯度和较高的效度和较好的区分度,体现了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

三、近三年高考试题考点比较:

项目

2019年广东高考题

2019年广东高考题

2019年全国(新课标I卷)

试题序号及考点

试题序号及考点

试题序号及考点

8、离子共存问题

8、离子共存问题

9、有机物结构和性质

10、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10、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11、电化学原理

11、电解质溶液

11、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23、“位、构、性”的关系

23、“位、构、性”的关系

13、与“位、构、性”相关的框图推断

7、化学与生活

7、化学与生活

7、化学与生活

12、离子浓度大小的数、形关系

12、中和滴定实验

12、中和滴定实验图像分析

9.无机物性质、实验现象、结论间的因果关系分析

9.无机物性质、实验现象、结论间的因果关系分析

10、实验操作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22、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及因果关系分析

22、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及因果关系分析

30、有机合成题(15分)烯烃制备不饱和酯类的信息给予题,考点基础,能力要求有结构分析力,类比迁移、模仿+推理运用,但未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30、有机合成题(15分)有机锌试剂与酰氯偶联的信息给予题,突出考查了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同时也考查有机物性质和同分异构体的种数的判断。

38、30、有机合成题(15分)通过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考查糖类的性质、反应类型、官能团、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同时也考查了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

31、化学原理题(16分)盖斯定律的运用,平衡转化率的计算,但计算难度略高于往年。

对识图能力、表述能力有较高要求。

31、化学原理题(16分)盖斯定律的运用,反应速率的计算,平衡常数的大小比较计算及平衡的移动原理,但计算难度不大。

对识图、绘图能力、表述能力有较高要求。

27、化学原理题(15分)通过信息给予、图像分析、知识迁移,考查反应现象、方程式书写,条件的改变对转化率的影响,反应的热效应的判断、与溶度积有关的计算。

32、化学工业流程题:

(16分)流程图较上年复杂,有关物质的推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有较大的难度。

同时考查基本的实验操作、电化学防腐的基本原理。

32、化学工业流程题:

(16分)常规题型。

前三问非常基础,但后两问对电化学知识的要求较高,电解反应方程式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难度较大。

28、化学工业流程题:

(14分)常规题型。

整题都非常基础,分别是化合价的计算和方程式的书写。

粗盐的提纯、电解产物的判断,有效氯的计算。

33.实验探究题(17分):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表示方法。

源于教材,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灵活理解、平衡移动原理,单一变量控制实验以及绘图能力

33.实验探究题(17分):

考查氨气的制备、性质、非常基础。

探究铵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水解程度,拟定实验表格,沿用了去年的风格与思路。

还是运用单一变量控制法。

26、.实验探究题(17分):

考查氨气的制备、性质、非常基础。

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探究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原因。

选做题36、37略。

2019年高考试题的总体难度与2019年广东卷基本持平。

选择题中的考点基本没变,只是把离子共存问题换成了有机物结构和性质,难度相当。

有利于广东考生。

便于学生抽出更多的时间攻克物理、生物学科中的难题。

四、2019年化学高考试题解答(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误,望能指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答案】D

【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由纤维素改性得到,灼烧时有刺激性气味,可由此区分二者,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碳链会变成环状,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故B正确。

C、加热、强酸碱、重金属盐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加热可杀死流感病毒,故C正确。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工业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D。

8.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

B.1与4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

C.1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

D.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答案】A

【解析】A、乙烯和丙烯最简式均为,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团的物质的量为,含有的氢原子数为,故A正确。

B、若的与的完全反应则生成,但此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完全,所以分子数小于,故B错误。

C、溶于过量硝酸,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最终氧化产物是,因此与过量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呈液态,由不能得出其物质的量为,故其含有的共价键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A。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A、2-甲基丁烷,其结构简式为,共5个碳,习惯命名为异戊烷,故A错误。

B、乙烯生成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为:

,符合加成反应的定义,故B正确。

C、有4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故C错误。

D、高分子化合物要求分子量在10000以上,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B。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与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

【答案】C

【解析】A、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为乙酸乙酯,分离乙酸乙酯应该用分液漏斗,长颈漏斗不带有活塞,无法用于分离操作,故A错误。

B、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且NO密度与空气相近,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错误。

C、氯化铁易发生水解,所以配制时应在较浓的盐酸中溶解,抑制其水解,防止生成沉淀,再加水稀释,故C正确。

D、将与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但是得到的未干燥,会含有水蒸气,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C。

10.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和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废水时可以得到和产品

C.负极反应为,负极区溶液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电子的电量时,会有的生成

【答案】B

【解析】直流电作用下电解硫酸钠溶液,由于钠离子与硫酸根在水溶液中均不放电,因此其本质为电解水。

A、电流从正极流出,负极流入,为阴离子,其移动方向应与电流相反,因此向正极区(阳极)移动。

正极区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则正极附近酸性增强,pH下降。

故A项错误。

B、负极区(阴极)的电极反应为,剩余,中间区域的迁移到负极区,得到;正极区的电极反应为,余下,中间区域的迁移到正极区,得到,故B项正确。

C、负极区发生还原反应:

,负极附近碱性增强,pH升高,故C错误。

D、由正极区的电极反应可知,转移电子与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1,因此转移电子时会有氧气生成,故D项错误。

因此,本题选B。

11.298时,在氨水中滴入的盐酸。

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

C.M点处的溶液中

D.N点处的溶液中

【答案】D

【解析】A、向氨水当中滴加稀盐酸,两者等物质的量反应,产物为,其溶液显酸性,应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

而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在碱性范围内变色,不能作为该滴定的指示剂,故A项错误。

B、盐酸体积为时恰好反应生成,导致其溶液pH小于7,而M点处pH=7,故B项错误。

C、因为溶液pH=7,所以,又由于电荷守恒,可得,二者浓度约为,远大于,故C错误。

D、若开始时pH为12,则,此时对应氨水的电离度为10%,由于题中给出氨水电离度为1.32%,远低于10%,则pH应小于12,故D正确。

因此,本题选D。

12.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

是元素的单质。

通常为黄绿色气体,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溶液的为2,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

B.元素的非金属性

C.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答案】C

【解析】Z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为,因此Z为氯元素。

的水溶液pH值为2,说明为一元强酸。

与在光的条件下反应得到以及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因此为烷烃(如),为,为发生取代反应后的有机混合物。

与反应可得以及具有漂白性的,可知为,为。

综上,W、X、Y、Z分别为、、、。

A、原子半径大小排序为,即W

B、元素非金属性中,即Y>X,故B错误。

C、Y为氧元素,其氢化物为或,常温下均为液态,故C正确。

D、X为碳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是弱酸,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C。

13.(14分)

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将还原生成。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与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