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煤层厚度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探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6509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6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下煤层厚度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井下煤层厚度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井下煤层厚度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井下煤层厚度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井下煤层厚度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下煤层厚度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探讨.docx

《井下煤层厚度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下煤层厚度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探讨.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井下煤层厚度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探讨.docx

井下煤层厚度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探讨

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井下煤层厚度

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探讨

 

院系:

资源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

地科08-2班

姓名:

梁六妮

指导老师:

谢洪波

提交日期:

2012年月号

内容摘要

由于各种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煤层厚度常发生变薄、分叉、尖灭等现象,煤层可能会变为不可采煤厚或煤层消失,造成储量的损失、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掘进效率的降低和原煤开采量的减少。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应用广泛和有效的几种煤厚探测方法作一综述,得出不同工矿条件下应该使用哪种勘探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关键词:

煤层厚度变化勘探方法

Abstract

Becauseofavarietyofgeologicalformations,thethicknessofcoalseamoftenbecomethinner,forkorpinchout,anditmayleadanon-exploitationcoalseam,andconduceaunnecessarywasteofhumanormaterialresources,alossofreservesandreducethetunnelingefficiency.Thearticlewillreviewseveralwidelyusedandeffectivedetectionmethodsofthicknessofcoalseamonthebasisofpreviousresearch,andcometoaconclusionthatwhichexplorationmethodsshouldbeusedtoachievethebestresultsfordifferentminingconditions.

Keywords:

MineCoalthicknessvariationExplorationmethods

目录

1前言4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7

1.2选题的背景7

1.3研究任务和目标7

1.4国内外研究现状8

1.5研究内容及思路8

1.6本文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11

1.7资料收集11

2理论基础13

2.1弹性介质13

2.2弹性模量13

2.3煤变质程度与电阻率、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15

2.4煤的电阻率与频率的关系15

2.5矿井地质条件分类15

3地震勘探17

3.1地震勘探原理17

3.2震源18

3.3实施过程18

3.3.1测线布置18

3.3.2接收仪器19

3.3.3观测系统19

3.4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20

3.4.1反射波识别20

3.4.2时间剖面的地质解释21

3.5影响地震波传播的因素21

3.6小结22

4无线电雷达勘探23

4.1原理23

4.2电磁波的传播特性25

4.3天线选择25

4.5探地雷达的适用性评价25

4.5.1探测深度25

4.5.2分辨率26

4.6预分析27

4.6.1探测参数选择27

4.6.2数据采集方法30

4.7探地雷达数据处理与解释30

4.7.1数据编辑30

4.7.2消除干扰波30

4.8小结31

5钻孔雷达33

5.1钻孔雷达的原理33

5.2钻孔雷达的测量方式34

5.2.1单孔反射测量34

5.2.2跨孔测量35

5.2.3井-地测量36

5.3雷达成像算法36

5.4小结36

6无线电波透视39

6.1理论基础40

6.2观测系统41

6.3勘探过程42

6.3.1发射点和接收点的布置42

6.3.2观测时间及观测顺序的确定43

6.3.3坑透最佳时间43

6.4数据处理43

6.4.1场强对比法43

6.4.2干扰因素的排除44

6.5小结44

7其它勘探方法45

结论47

致谢49

参考资料51

附录Ⅰ53

附录Ⅱ55

1前言

煤层厚度是煤层赋存的一个重要参数,除决定矿区内的可采储量外,它还直接影响着矿井的开拓、采区巷道布置及工艺选择等。

煤层连续性,煤层顶底板岩层的稳定性是高产、高效矿井生产中存在的最普遍性问题。

也是世界主要采矿国家采矿技术研究中关注的重点。

(1)煤层厚度变化对矿井设计及矿井生产的影响:

①影响采掘巷道部署:

一般情况下在缓倾斜煤层的厚度大于4m时,为了提高回采率,有效地管理顶板,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需要采用倾斜分层的方法来进行开采,或者采用先进的大采高综机来进行开采,对于矿区的煤层,煤层可能会发生变薄,甚至变为不可采煤层。

因此,由分层开采到整层开采给生产带来了不便,造成了生产系统及回采工艺的复杂化;有的煤层会突然变厚,这与上述条件正好相反,也同样造成巷道布置和回采工艺的改变;对于薄煤层的开采,薄煤层厚度发生改变,可能会变为不可采煤层,这种条件下,在矿井设计时根据精查地质说明书,可能按照提供煤层的平均厚度,或者分区域的煤层平均厚度及其它的地质因素划分阶段、设置开采水平、部署开拓及采区巷道、选择合理的回采工艺及各生产系统,经论证在特定的条件制约下是合理的。

但是,实际生产中如按设计去进行施工,由于煤厚的变化,必然会重新调整或改变原有部署,以至改变回采工艺方法,增加生产的无效投入,造成经济效益下降。

②影响采准工作,造成采掘失调:

矿区内煤层厚度变化大的区段,必然增加采准巷道的掘进量及降低掘进的速度。

如由中厚煤层变薄至不可采煤层,巷道原为全煤巷将变成半煤巷甚至全岩巷掘进,因此必然影响采掘工作的正常进行,以至造成采掘失调,直接影响到矿井生产计划的完成及矿井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煤层分层或变薄带、尖灭带,上述条件下进行送巷就完全可能出现前述情况,由于煤层变薄至不可采,就可能造成所送的巷道为废巷,这样既延误了生产又增加了投入。

③损失煤炭储量

如果矿井开采前对开采地质条件认识不足,在采区和工作面布置上就会有一定的盲目性,就可能损失一定的煤炭储量。

④降低煤炭资源的回收率

由于煤层厚度变化太大,常造成煤炭资源在面积和厚度方面的损失。

如在回采时,由于煤层分叉或可采煤分层的面积不大而无法开采;煤层变薄的边缘地带的可采煤层,在采高小于煤层厚度时常丢失顶煤与底煤等。

除上述造成煤炭资源回收率降低外,由于煤厚变化,造成回采工作面搬迁及采准巷道系统的改变必然增加了护巷煤柱及安全隔离煤柱的损失,而煤炭损失的增加、资源回收率降低、巷道掘进量的增加,致使吨煤成本提高。

⑤增加了煤厚变化的研究与探测工作量

为使煤矿生产正常运行,必须进行煤厚变化规律的研究,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巷道及回采过程中所揭露的煤层,必须及时进行编录和收集有关煤厚变化的资料,并研究煤厚的变化规律,为生产提交较为可靠的地质资料,为了搞清煤厚变化规律,必须做一定的探测工作,如钻探、巷探、短石门、短上山等,不仅需做一定的工程,而且也增加了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消耗,从而提高了原煤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之,由于煤厚的变化影响采掘工作的部署、采掘计划实施,降低煤炭资源回收率、增加生产的无效投入,这必然提高了原煤开采的生产成本,为了避免和降低煤厚变化对生产的影响,必须加强对煤厚变化的探测与研究,为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以降低原煤的生产成本,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⑥煤厚变化影响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有研究证明,煤层厚度增大,瓦斯含量一般也增大,二者成正比关系。

煤厚增大,瓦斯含量增大的主要原因在于,煤层相对于围岩透气性差,对于厚煤层来说,靠近煤层顶底板的分层相对于中间分层起到了阻止瓦斯逸散的作用,因此,煤层中部瓦斯含量较高,厚煤层可以形成瓦斯分层,对于薄煤层来说,煤层瓦斯直接向围岩逸散,全层瓦斯含量降低,以致煤层不具备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瓦斯条件。

煤层厚度变化不清楚,瓦斯含量也就不清楚,如果此时进行采煤工作,就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2)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

煤厚变化的原因包括原生变化和后生变化。

原生变化是煤层形成以前,由于地壳运动、沉积环境变迁等地质因素影响而引起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

原生变化主要有地壳不均衡沉降,活性炭沼泽地形影响(基底不平),河流同生冲蚀,海水同生冲蚀。

后生变化是煤层形成以后,因河流冲蚀、构造运动、岩浆侵入、喀斯特陷落等地质因素影响而引起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

后生变化主要包括:

河流冲蚀、构造运动、岩浆侵入、喀斯特陷落。

(3)煤层厚度变化的探测:

传统的地质方法是钻探和巷探,能够直观观测被研究的地质体,结论明确单一,缺点是观测经常是不连续的,矿井地质人员通过内插或外推得出的结论有较大误差,甚至导致结论错误。

因此,综合运用各种物探方法来解决地面或井下的各种地质问题,是矿井地质工作者的首选手段。

尽管所有物探方法其手段都是间接的,存在多解性和不完备性,但近几十年来,随着物探仪器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其方法和技术日臻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运用计算机快速多手段处理和解释井下采集的各种物探数据,多各物探资料结合矿井地质等资料综合解释,大大地克服了多解性,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矿井物探已成为矿井地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常用的煤田物探手段主要有地面物探、测井、矿井物探三种。

地面物探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测井手段包括电法测井、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热测井和磁测井;矿井物探包括地震法、电法、巷道重力和磁法。

下文我们将根据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范围等来介绍几种煤厚及其变化的探测手段:

要介绍的有槽波地震勘探,无线电波透视法(坑透法),电测井,地质雷达,钻孔雷达,声波勘探。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使用工矿条件、精度、分辨率、操作难易程度、成本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煤层厚度及其变化的物理探测方法,确定煤层的埋深、厚度及连续性变化。

意义:

指导煤矿生产,比如,工程布置,采掘工艺选择、生产施工设计、对矿井的安全隐患提前作好准备。

同时,方便煤炭相关人员的参考学习。

1.2选题的背景

1、煤层厚度及其变化对煤田矿井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在煤田物探方面,众多学者专家作了很多研究实践,并取得很多成果,但他们大多是研究其中一种方法,将各种勘探方法综合对比介绍的成果还相对较少。

2、自身对物探比较感兴趣,希望能在物探方面有所成就。

计划先作好物探知识基础,下一步深入研究,争取能在某一方面有所创新或改进。

1.3研究任务和目标

本文的研究任务和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对岩石学、地质构造学、矿井地质学等地质资料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对比分析现有的国内外井下煤厚探测研究成果,针对厚煤层,分别选择井下几个比较典型的煤厚探测工作:

掘进巷道时的煤厚探测、回采工作面的煤厚探测、煤厚变化的探测作一介绍。

②结合实际资料圈定煤层变薄带、分叉区、尖灭点。

③参考搜查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介绍几种煤厚探测技术。

④对比综合几种探测技术,确定各种探测技术的使用工矿条件和注意事项。

1.4国内外研究现状

地球物理勘探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法国Corad和MarceiSchlumberger首创电法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方法最早的折射波法(1919-1921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地球物理工作者第一次用地震反射资料绘制出得克萨斯Ltberty地区盐丘图,随后十年里,重力、磁法、电磁波法、测井以及海洋物探也得到了发展。

其后,物探基础理论,电子学、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等学科飞速发展,给物探技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

我国物探在1939年以翁文波先生用自制的双磁针不稳定式磁力仪做的重力实验为开端的,煤炭部门于1954年8月组建煤炭系统第一个电法队(地面电法队)开始煤田测井。

80年代以来,由于数字地震仪的引进,道数不断扩展,多次覆盖、高分辨率地震和三维地震勘探的普及、资料处理和人机联作解释系统的发展,使煤炭物探技术在煤田勘探和煤矿生产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我国物探起步较晚,近三十年来,矿井物探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但总体来看,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尤其是物探设备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较为有效和常用方法主要为无线电透射法、高分辨率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槽波地震勘探、矿井直流电法、地质雷达和声波勘探等方法。

1.5研究内容及思路

根据本文的研究任务和目标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完成这些研究任务的研究思路。

研究内容:

①煤矿井下工矿条件的研究

②对现有煤厚探测资料的分析研究

③掘进巷道、回采工作面时的煤厚探测,井下煤层厚度的探测研究。

③煤层变薄带、分叉区、尖灭点的圈定,所选定的煤厚探测技术手段的介绍。

研究思路:

应用基础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井地质学、瓦斯地质学等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煤厚变化的影响因素、煤厚探测的原理及优缺点、煤层变薄带分叉区尖灭点的圈定方法,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

 

1.6本文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井下煤厚探测技术从起步至今发展已经成熟,要提出一个新的探测手段短期内不太现实,要想真正的深入了解各种探测方法,仅靠阅读文献资料是远远不够的,现实条件决定了我不可能对各种勘探方法作一实践操作,对于这些勘探方法涉及到的一些专业知识的解释或介绍,虽然我已经多方对比求证,但仍不可避免有疏漏甚至错误,因此,这是本文的难点。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对各种煤厚探测方法的对比综述,结合这些勘探方法的应用现状,忠实于实际,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方便煤炭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参考学习。

1.7资料收集

本文主要收集了基础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井地质学、瓦斯地质学等相关的资料文献,汇集了本校、外校、国内、国外各种学者专家对煤厚探测技术研究的期刊书籍。

2理论基础

矿井勘探方法都是基于弹性介质的理论,结合弹性介质产生的物理场来进行地质解释的。

其中,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磁法勘探、重力勘探所用到的物理参数有:

弹性介质、电导率、磁导率、密度。

不同的勘探方法有各自的适用工矿条件。

2.1弹性介质

弹性介质在外力作用下,物体(介质)的体积或形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物体的形变,当外力去掉后,物体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特性称为弹性。

具有这种特性的物体叫做完全弹性体(介质),其形变称为弹性形变,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既可以显示出弹性,也可以显示出塑性,在地震勘探中,人工激发的震源是脉冲式的,作用时间很短(持续十几到几十毫秒),一般接收点离开震源一定距离,该处的岩石、土壤受到的作用力很小,因此,可以把岩.土介质看作弹性介质,用弹性波理论来研究地震波。

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2.2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也叫弹性参数或弹性系数,它表示了弹性体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弹性体的弹性性质。

(1)杨氏模量(E)

当弹性体在弹性限度内单向拉伸时,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杨氏模量(拉伸模量)。

E=(F/S)/(ΔL/L)=T/e(2-1)

(2)泊松比(σ)

从图1.1可见,在拉伸形变中,直杆的横切面会减小。

反之,在轴向挤压时,横截面将增大,也就是说,在拉伸或压缩形变中,纵向增量ΔL和横向增量Δd的符号总是相反的,我们把介质的横向应变和纵向应变的比值称为泊松比。

σ=-(Δd/d)/(ΔL/L)(2-2)

式中负号是为了使σ成为正值。

(3)体变模量(K)

一个体积为V的立方体,在流体静压力P的挤压下所发生的体积形变,即每个正截面的压应力为P时,体积缩小了ΔV,我们把所加压力P与体积相对变化之比叫体变模量(压缩模量)。

K=-P/θ(2-3)

(4)切变模量(μ)

底面积为S的立方体,由于受到平行于上.下两底面的剪切力F的作用而发生形状形变(亦称剪切形变),前后两侧面扭动了一个角度φ,即切应变的数值为φ,那么,切变模量(刚性模量)就表示了物体切应力与切应变之比。

(2-4)

上式中说明:

μ越大,切应变越小,μ是阻止切应变的一个量度,对于液体μ=0,即不产生切应变,液体只有体积变化。

(5)拉梅常数(γ、μ)

在弹性力学中,通常将受力物体内任意点所受的力沿坐标轴分为3个分力,每个分力都会引起纵向和横向沿3个轴的应力与应变,按照广义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于是应有36个弹性系数。

但对于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来说,这些系数大都对应相等,可归结为应力与应变方向一致和互相垂直的两个系数γ、μ,合称为拉梅系数,其中的μ就是切变模量。

以上3个弹性参量,由弹性理论的研究证明,对于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其中任意一个参量,都可以用任意两个其他的参量表示出来,这样就会得到许多关系式,而且每一个关系式都附带着自己的适用条件。

(2-5)

(2-6)

(2-7)

2.3煤变质程度与电阻率、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

由表1—6和图1—26可以看出,在地质雷达工作频率(160MHz)情况下,煤的电阻率最低为68

,最高为1100

而中等变质程度的煤(各种烟煤)的电阻率为140

~1100

各种烟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等)的电阻率比较高,最适于地质雷达工作;而在褐煤与无烟煤中应用地质雷达进行深则的地质效果将会差一些。

各种变质程度煤的相对介电常数变化不大,在2.3~3.6之间,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在160MHz时,介电常数在2.5~3.0之间。

此参数在计算雷达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时使用。

2.4煤的电阻率与频率的关系

一般来说,随着频率的增高(特别是在高频段),介质的导电性增强(电阻率降低)。

由下表知,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电阻率与频率成反比。

这一点对雷达工作频率的选择很有意义。

如果使用小型化的天线,采用低频雷达,将可大大增加探测的距离。

2.5矿井地质条件分类

一、分类指标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以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和煤层的稳定程度为主要指标,其它开采地质条件,如顶底板、煤层倾角大小、……等为辅助指标,每项指标均按其复杂程度和对生产的影响大小分为四个类别。

二、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评定

地质构造包括大中型断层、褶皱、岩浆侵入三项。

其复杂程度的评定,原则上以三项中复杂程度最高一项的类别为准,心要时也可考虑叠加影响和综合评定,但最高不得超过一个级差,如断层、褶皱、岩浆侵入的复杂程度均为Ⅲ类时,可按Ⅳ类评定。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类别的评定标准,除了考虑本身的数量、规模、展布等情况外,集中反映在地质构造对采区划分的影响程度上。

地质构造不影响采区合理划分的为Ⅰ类;地质构造对采区合理划分有一定影响的为Ⅱ类;地质构造影响采区合理划分,只能分出部分正规采区的为Ⅲ类;地质构造复杂,很难划分出正规采区的为Ⅳ类。

三、分类的依据

以地质构造、煤层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为分类依据其中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层稳定程度为主要指标,其他开采地质条件为辅助指标。

四、分类的原则

一般要以构造和煤层两项主要指标来确定矿井地质条件的类当构造和煤层两项指标的复杂程度均为I时,为一类矿井;两项中有一项为Ⅱ,另一项为I或Ⅱ时,为二类矿井;两项中有一项为Ⅲ,另一项为I或Ⅱ或Ⅲ时,为三类矿井;两项中有一项Ⅳ,另一项为I或Ⅱ或Ⅲ时,为四类矿井;两项均为Ⅳ时,为五类矿井。

辅助指标的复杂程度超过一个级差以上时,则成为确定矿井地质条件的主要矛盾,可以适当提高一个类别。

五、主要指标的确定

1.地质构造指标

原则上以大型或中型断层、裕皱和岩浆岩侵入等三个因素中复杂程度最高的一项为准。

必要时也可考虑叠加影响,综合评定,但最高不得超过一个级差,如断层、裕皱、岩浆侵入体均为皿时,可按IV评定。

3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弹性波(地震波)来探测大地,获取岩层地皮信息以达到勘探的目的.

由于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路径、振动强度和波形将随所通过的介质的结构和弹性性质的不同而变化,如果掌握了这些变化规律,根据接收到的地震波旅行时间和速度资料,就可推断解释地层结构和地质构造的一形态,根据波的振幅、频率、速度等参数,就能推断地下介质的埋深、性质等。

勘探流程:

图3.1地震勘探流程图

3.1地震勘探原理

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

图3.2单道反射波图示:

使用方法为反射共偏移法又称随地声纳法,它是依据反射波勘探原理,在单边排列基础上选定最佳偏移距(最佳反射窗口),采用单道小步长顺移前进观测系统。

时距曲线表达式为:

(3-1)

换算得煤层厚度公式:

(3-2)

式中:

t为震波从震源O反射后经反射点A反射到检波点S所用的时间;

v为震波的传播速度,m/s;

OA为激发波行走路程,m;

AS为反射波行走路程,m;

x为震源与接收点的距离,m;

h为介质(煤岩层)厚度,m。

x为已知,v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技术测出来,t我们可以通过选用的地震仪的示值得到,依照时间与距离的对应关系,作出探测范围内的反射波时距曲线图,通过解释物性分界面的埋藏深度,达到探测目的。

3.2震源

井下一般要选择锤击的方式来激发地震波,这种激发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安全、方便、廉价,单次激发能量小,多次激发可使有效信号增强,利于垂直叠加。

3.3实施过程

地震勘探数据的野外采集可以为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提供物质基础。

原始资料获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资料数字处理的质量和精度,关系到地质成果的优劣。

因此,它是地震勘探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分为现场踏勘、施工设计、试验工作及正式生产等阶段。

由测量、钻井、激发、接收、解释等多种工作密切配合进行。

3.3.1测线布置

地震测线是进行地震探测的路线,要指出炮点、接收点和延伸方向。

布置原则:

Ⅰ.测线一般布置成正交的网格,且最好为直线,这样所反映的构造形态比较真实。

Ⅱ.主测线应尽量垂直岩层或构造的走向,以最大限度的控制构造形态,利于地震资料的分析与解释。

Ⅲ.测线应尽可能与其他物探测线或钻探线相一致,便于综合分析地质资料。

若测区有已知钻孔,测线应尽可能通过已知钻孔。

Ⅳ.测线疏密程度应根据地质任务的要求.探测对象的大小及复杂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3.3.2接收仪器

检波器或检波器组。

依观测仪器的不同,检波器或检波器组的数量少的有24个、48个,多的有96个、120个、240个甚至1000多个

为了尽可能获得宽高频地震信号,就需要采用自然频率高的检波器接收,在接收纵波或横波时,接收纵波的检波器其最灵敏方向应对准波的传播方向;接收横波的检波器应将其最灵敏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基于波的振动方向)。

接收到的地震波要肯有以下特点:

Ⅰ有效波突出并具有明显特征;与各地震界面相应的有效波层次分明,波间关系清楚,目的反射明显;干扰波少,强度弱,并易于分辨。

Ⅱ反射脉冲信号的强度,与界面的波反射系数和透射波的衰减系数有关,主要取决于周围介质与反射体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

3.3.3观测系统

观测系统是指示震波激发点和接收点空间位置相互关系的图件。

Ⅰ.共深度点不平叠加

Ⅱ.共炮点接收

Ⅲ.最佳窗口技术

Ⅳ.最佳偏移距技术

3.4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

地震地层解释以时间剖面为主要资料,地震构造解释以水平叠加时间剖面和偏移时间剖面为主要资料。

3.4.1反射波识别

标志:

Ⅰ.振幅标志,由于反射有效波的能量一般都大于干扰背景的能量,所以来自反射界面的反射波一般能以较强的振幅出现在干扰背景上,这种振幅显著增强的标志表现在变面积显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