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报告1 定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6153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报告1 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报告1 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报告1 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报告1 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报告1 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报告1 定稿.docx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报告1 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报告1 定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报告1 定稿.docx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报告1定稿

五常市2016年度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工作报告

尊敬的各位考核组专家和领导:

2016年,五常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省市卫计委及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有关政策和要求,以加快项目执行机构特色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化建设力度,保质保量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任务、指标,使辖区居民能够及时、高效、优质、均等地享受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现将2016年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以下简称项目)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项目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

2016年,我市根据《关于做好2016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卫基层发[2016]2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项目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任务目标。

着重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

为做好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工作,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市政府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开展,把12类46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列入我市的37项惠民项目之中,纳入市级目标考核。

二是健全组织。

成立了由卫生计生局局长、财政局主管局长、相关业务股办组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由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结核病防治所、市医院、中医医院组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技术专家小组。

要求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公共卫生科,有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3人。

三是制定方案。

五常市卫生计生局、五常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下发《五常市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考核方案》、《五常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职责职能分工方案》和《五常市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乡村医生选拔确定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了《五常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五常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五常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立体化管理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并对《五常市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考核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完善。

在卫生计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导中心和资金项目管理中心,进一步明确了项目任务、职能分工、服务方式、资金管理、日常监督以及绩效考核任务。

四是建立制度。

要求医疗单位把所辖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落实到各村卫生所(室)。

指定每村都有一名村医负责公共卫生工作。

并且针对村级制定了考核方案和目标管理办法,层层签订了责任状。

各单位都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领导组织,建立了公共卫生工作和各项制度,对村级公共卫生工作制定了考核方案,资金发放标准,按时开展对村级的绩效考核,业务指导和培训;能够按时上报基本公共卫生报表;能够对上期考核结果进行整改。

五是定期培训。

2016年通过视频课件、光碟、乡村医生教材等教学工具培训公卫业务人员和乡村医生1328人次。

组织了有各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公共卫生主管院长及基本公共卫生人员共计培训396人次。

在3、4、7、11月份对辖区内承担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医疗单位由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整体水平。

二、项目绩效考核落实

一是明确工作任务。

根据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关要求,2016年初组织召开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题会议,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各机构的职能分工等。

同时,对各乡镇卫生院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了动员和布置,明确规定了服务人数、服务项目、资金拨付、违约责任等内容;要求相关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监管督导,落实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顺利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广大居民的健康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质量,我们采取了定期考核和日常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分级考核、监督的管理模式,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二是定期组织绩效考核。

卫生计生局抽调各业务部门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每年对乡镇卫生院开展了两次绩效考核,并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同时将考核结果作为项目资金分配和奖励的重要依据;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领导小组根据村级绩效考核标准,每季度对所辖村级卫生室开展绩效考核,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兑现村级项目资金的重要依据,按考核结果发放项目补助资金。

三是强化日常管理。

强化了基本公共卫生日常管理,卫计局业务股室不定期深入各乡镇卫生院,对各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完成情况,如每一类服务人群的数量、质量、真实性、规范性及效果,合理用药,以及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和满意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同时,定期组织召开项目报表人员工作会议,及时部署相关工作,核对数据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016年4月黑龙江省卫计委委托哈尔滨市公共卫生学院对我市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在检查中对我市的公共卫生工作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大量的宝贵意见。

沙河子镇卫生院、红旗乡卫生院作为五常乡镇级单位迎接检查,在黑龙江省乡镇级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一名和第二名。

四是建立协作机制。

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采取立体化项目管理模式,实行市、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

成立了项目技术指导中心,进一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项目管理职责分工,建立了多部门协作机制。

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组织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结核病防治所、中医医院等业务职能部门深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展业务技术指导,并参与卫生局组织的督导考核。

同时,乡镇卫生院项目执行办公室也经常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村卫生室开展业务技术指导和项目进展督导。

三、项目执行进展成效

1、居民健康档案2016年,全市城乡居民97.5万人,已建立纸质健康档案83.37万人,建档率85.5%。

电子化建档75.83万人,电子建档率77.7%。

其中为流动人口建档1869份。

2、健康教育全年共组织开展卫生日宣传7次,组织大型宣传活动5次,各类宣传材料13891份、电视台跟踪报道3次。

指导全市各级卫生医疗单位同步开展宣传活动5次。

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讲座7次,受益人群52757人。

3、65岁老年人健康管理全市城乡居民共计有65岁以上老年人89130人,健康管理58218人,健康管理率65.3%,健康体检49659人,健康体检率达到了85.3%.

4、0-6岁儿童管理2016年加大了工作力度,对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现场指导,并统一印制了十余种登记本,优化了服务模式,提高了全市出生人口素质,保证妇女儿童健康。

并在喂养、母乳喂养、护理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对儿童贫血、佝偻病、腹泻、肺炎等常见病及体弱儿进行了专项管理。

0-6岁儿童总数28669人,纳入规范健康管理27852人,规范管理率97.15%。

5、孕产妇健康管理以《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为服务指南,开展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推进孕产妇系统化管理,做好住院分娩、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全市产妇2594人,产妇产后健康管理2586人,管理率99.71%。

6、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建成了规范化接种门诊甲级22家,乙级4家,实行了“五统一”管理。

接种门诊全部实行儿童接种信息录入工作,全市共计建立预防接种证3471人,建证率达到100%,预防接种30540人,接种率在95%以上。

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100%。

7、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计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700例,报告率为174.25/十万,无死亡例。

重点对特殊人群和艾滋病病人加强管理。

8、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我市加大了慢病筛查力度,共管理高血压患者54977人,健康管理率53.9%。

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28378人,规范管理率51.6%。

共有糖尿病患者39254人,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18842人,健康管理率48%,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9797人,规范管理率52%。

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全市已筛查出3911例,筛查率4.1‰;其中在管3658人,管理率为93%。

管理率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录入到国家专病管理系统。

10、卫生监督协管制定下发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服务内容,组织实施流程。

与各乡镇卫生院签订了《乡镇卫生监督协管目标责任书》,聘任了乡村级卫生监督协管员,全市共有乡级卫生监督协管员106人,村级卫生监督协管员228人。

11、中医药服务全市中医体质辨识老年人管理34899人,管理率为59%;0-36个月儿童总数10794人,中医健康管理6367人,管理率为58.9%。

12、各单位结防工作档案建立完整,信息填写内容全面。

落实督导内容和次数,共发现管理活动性肺结核614例,完成了全年的工作目标。

四、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五常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实行规范化管理。

我们采取预拨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分别拨付到2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乡镇卫生院按季度对村卫生室进行考核,并根据村级完成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数量和质量,按分配比例将经费拨付给村卫生室,村卫生室根据项目完成数量和质量及项目经费使用原则,结合考核实际情况到乡镇卫生院领取项目补助资金。

2016年中央及省级应拨入基本公共卫生资金3315万元,现已经拨付到位3315万元,按照绩效考核情况全部拨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县级配套资金每人3元,计292.5万元资金也已拨付到位。

对于拨付的项目资金,严格按照补助资金的管理办法使用,做到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开展12类4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的人员支出以及所需必要的耗材和公用经费支出,没有截留、挤占和挪用的现象。

五、项目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1、夯实基础,完善项目核心管理

通过省市多次对我市项目的考核与指导,我市结合实际,认真调研,在项目上做到狠抓“三个管理”,即:

重点人群随访指导、档案文书规范及健康档案动态化三个重点方面管理。

逐步实现“四个统一”,即:

档案柜、档案夹,重点人群档案标签及填报规范要求四统一。

达到“六个一致”,即:

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登记表、统计表、上报资料与本人实际情况相一致,较好的推动了档案管理整体工作。

2、扩大宣传,提高居民知晓率。

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为贯彻落实项目工作,让辖区居民知晓国家民生政策,我市组织各项目执行机构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项目宣传工作,通过开展进乡村面对面宣传和利用网络等多种宣传方式提高居民知晓率,我们开通了五常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微信公众号,让广大群众能通过手机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和服务方式。

医疗单位工作人员人员每月都到村卫生室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以及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体检。

各项目执行机构悬挂宣传横幅、开展义诊咨询、健康讲座、入户随访等多种形式向居民宣传国家民生政策,使居民全面了解自己应该享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权益。

3、新增经费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

首先制定了我市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明确签约对象、签约服务的内容、签约及服务的流程、签约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对签约服务的工作流程进行了明确,使医疗单位和居民的签约及时有效的开展。

目前,我市的签约总人数达到了421932人,签约率为43.2%;重点人群签约81290人,签约率为69.3%,达到了要求的签约标准。

4、转变服务观念

五常市居民基本形成了小病进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模式,不仅减轻了居民就诊费用,也实现了引导居民首诊下沉社区和乡镇卫生院,夯实网底的重要举措。

通过24家乡镇卫生院、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基本上已经覆盖了五常市的每一个乡村、每一位居民。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逐渐从居民拒绝服务、被动服务变成了主动与我们的医务人员联系、主动到村卫生所、乡卫生院接受健康体检、量血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