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456371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docx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课标解读】

学习中应把握住两条线索:

①随着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不断出现新的高峰,以至于明清时期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②随着商业贸易发展水平的不同,古代城市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古人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而手工业、商业都是“末业”,从而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由此,“重农抑商”成为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思想。

古代中国商业和城市繁荣,具有如下特征:

以农业、手工业发展为基础,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业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控制,但控制力度日益削弱;逐步突破时空限制;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逐渐向农村渗透,小农经济越来越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

【基础知识整合】

一、农耕时代商业的产生、发展

1.原始商业的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的交换行为,产生了原始商业。

2.商朝:

出现职业和货币。

3.周朝:

实行“”政策,对商业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4.春秋战国:

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随着商业的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5.隋唐:

陆上和海上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6.宋元: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集镇、夜市兴盛;

元朝出现新高峰,广泛流通纸币。

7.明清时期:

商业市镇兴起,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在流通中广泛使用;商人群体形成。

二、农耕时代城市的繁荣

1.城市功能与格局的变化

(1)自周秦迄唐代:

城市的主要职能是、军事重镇;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唐朝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制。

(2)宋代以后:

城市的增强;允许县城以下的城郭和乡村设市贸易,还出现了

市、晓市和草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界限也不复存在。

2.港口贸易城市的繁荣:

唐宋时期

(1)原因:

海上贸易的兴盛。

(2)表现:

广州、泉州、、杭州、扬州、(今蓬莱)等港口城市的兴盛。

3.工商业市镇出现: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地区为盛。

三、“重农抑商”

1.原因:

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取向发生矛盾。

2.表现

(1)战国:

重农抑商思想崛起,以变法为代表。

(2)西汉:

汉高祖强化重农抑商,压制私人商业。

(3)中唐及宋元:

政策有松动,鼓励海外贸易,实行政策,商人地位提高。

(4)明清:

压制商业发展,对商人进行盘剥。

3.影响:

阻碍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理解概念】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及正确评价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应从政治和经济特点的高度来认识;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要运用“一分为二”与“分阶段”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分析,才能看全看透。

突破归纳: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就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

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巩固新兴地主政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从根本上重视农业的思想也是正确的,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而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到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

明清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农业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的水平上。

同时,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使中国被甩在了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的后面。

【易混易错】

中国古代的城与市

 

古代的城市与现在的城市不同,古代中国的“城”和“市”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城”和“市”最初是分开的。

前者是统治者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或交通要塞等,后者是商业活动的场所。

是商品交易和贸易区。

“城市”是由“城”──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

后来“城”和“市”才合二为

一,城市的

商业功能也日渐显露。

【解读与点拨】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名商人,听说秦国的丝绸价格很高,于是带着一批丝绸货物跋山涉水,千里迢迢,逃过军队的封锁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秦国,心想可以大赚一笔。

但谁知秦国的尺寸比齐国的大,所以尽管是高价出卖,仍然没有赚到钱,只是拿到了本钱。

他又想在秦国继续做生意,但是秦国政府又严格限制商人的活动,对商人征收沉重的赋税,最后返回齐国时,已经是身无分文。

请从这个故事和所学知识中,找出影响商业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1.因素:

(1)政治上:

国家是否统一、政局是否稳定、政府的是否重视商业。

(2)经济上:

农业、手工业是否发达,投放到市场中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是否多;货币及货币制度是否完备。

(3)交通上:

国内外交通是否便利。

【归纳总结】

(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突破提示:

 图示法

突破归纳:

1.市场形式多样,城市中有市、庙会等,乡村中有草市。

2.商业都会发达。

历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明清时期更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交通和对外贸易发达。

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4.货币种类丰富。

北宋之前以铁钱为主,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时期形成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人群体活跃。

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6.商业地位低下。

由于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二)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突破提示:

 综合分析法

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属于大跨度高概括的综合性问题,因此有必要从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详尽分析认识,然后予以归纳整合。

突破归纳:

【深化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孙)亦不得仁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  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

——《后汉书·仲长统传》

材料三  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

游手为巧,充盈都邑。

治本(务农)者少,浮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末不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

饥寒并至,则民安能无奸宄?

——王符《潜夫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以上材料回答,西汉初年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的?

(3)评论这种商业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

(1)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对其生活方式加以限制;提高所缴税额;限制其政治地位,商人的子孙不许为官。

(2)为限制土地兼并,保证有充足的农业劳动力和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稳定社会秩序,以保证长治久安。

(3)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但从长远看,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真题演练】

1.(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清初实行海禁政策以前,国内市场上外国货物较少,但外国银钱的使用较多。

这说明中国进口商品较少而出口商品较多,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故A项符合题意。

“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只能说明外国银钱在中国市场流通,而无法说明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

答案:

A

2.(2014·高考江苏卷)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隆庆初年,有大臣建议“开市舶”通商,通商不得去日本,同时也不允许硝黄、铜、铁违禁之物交易,该建议获得政府允许。

这说明当时官府有条件地开放了“海禁”,故选B项。

A项中的“废止”表述不当且与史实不符;巡抚并没有也不可能掌握对外贸易的决策权,排除C项;建议开放“海禁”并不意味着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D项错误。

答案:

B

3.(2014·高考福建卷)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

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解析:

在春天祭祀先农坛,反映出明清时期皇帝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以农立国、维护传统农耕经济的治国理念,故C项符合题意。

A、B两项只是从图片的表面信息着手分析,忽视了祭祀的时间和对象;仅根据祭祀仪式无法推断国家是否繁荣昌盛,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14·高考福建卷)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

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

A.商品经济繁荣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D.抑商政策改变

解析:

材料只是描述了关东与上海之间贸易发展的状况,并未涉及政府的商业政策,也未说明经商者的身份,不能得出抑商政策已经改变的结论,故D项符合题意。

商业活动的规模大,涉及相距遥远的两地,体现出商品经济的繁荣、长途贩运的发达、区域经济的发展,A、B、C三项表述正确。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抑商政策的含义。

答案:

D

5.(2013·高考广东卷)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

“(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解析: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故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只能说明富商大贾收入堪比封君,无法说明商人与封君勾结,故B项不正确;D项与事实不符;从材料信息看,桓谭认为,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可以“抑并兼、长廉耻”,主张限制富商大贾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6.(2012高考文综安徽卷1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解析】选A。

注意题中商业活动的时间(北宋)、夜市“通宵不绝”和可以“抵暮”的瓦子,判断这是北宋的商业活动特点之一,打破了时间限制。

B、C和D项三项在题中材料没有体现。

7.(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

“(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选B。

注意题中时间(明后期)百姓十分之六七不务农而经营手工业、商业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即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这也符合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上层建筑变化的原理。

8.(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

“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解析】选D。

清初的山西人口结构中,从多到少依次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了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两项错误;当时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当时在山西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

【基础达标】

1.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B.私商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

C.货币发达,走向统一D.随着商业的繁荣形成许多都会

1.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秦统一后才统一货币。

答案:

 C

2.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2.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唐代长安城布局严整,坊有围墙、坊门夜间紧闭,故C项不正确。

坊是指定的集中交易的的场所,同类商店集中在一起,故D项不正确。

草市出现于宋代,故选B项。

答案:

 B

3.“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这首唐诗不能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象是(  )

A.商人众多B.商业繁荣

C.农村破败,土地荒芜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3.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内容反映了唐代商业发展的状况。

与农村经济破败无关。

答案:

 B

4.电视剧《走西口》在央视开播后受到欢迎。

其实在历史上,“走西口”除了是一部分人的生存方式之外,主要指的是一种经商活动。

“走西口”所描写的商帮在古代与徽商齐名,它是(  )

A.浙商B.闽商C.粤商D.晋商

4.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走西口”所描写的商帮是指晋商。

答案:

 D

5.“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

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哪一城市商业发展的现象(  )

A.秦朝时的咸阳B.西汉时的长安C.唐朝时的洛阳D.宋代的临安

5.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的“夜市”是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答案:

 D

6.《礼记》有“天子为藉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

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藉田礼”和“亲蚕礼”。

这表明统治者(  )

A.重视农业B.关心百姓疾苦C.常能与民同乐D.热爱劳动

6.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确能力。

由材料中“天子亲耕”“后……蚕于北郊”的行为,可知皇帝、皇后以此来垂范天下,表示对农业的重视。

答案:

 A

7.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

“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

”对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①这种思想建立在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②叶适对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否定 ③这种思想反映了商人的利益和愿望

④叶适的思想对朝廷产生了巨大影响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内容不难看出,作者的观点来源于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思考,表达了某一社会阶层的发展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在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的压制商业发展的社会现象。

①②③表述均正确,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B

8.山西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山西紫禁城”。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发财做官之后,大兴土木。

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

A.留下了晋商文化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

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8.解析:

 商人把钱用来买田置地,影响了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答案:

 C

9.(2015·湖北名校调研)《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

“(萧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

曰:

‘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这反映出(  )

A.“重农抑商”思想在汉代兴盛B.土地兼并是较普遍的社会现实

C.买田置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D.汉初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

9.解析:

这段话的大意:

萧何置买田地总是选择偏僻的地方,他认为:

后代如果贤能,会像我这样勤俭持家;不贤能,(地处偏僻)可以避免被兼并。

这说明当时土地兼并是较普遍的社会现实,故选B项。

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答案:

B

10.《商君书·垦令》: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原价、本钱之意),然则商贾少……商贾少,则上不费粟。

”这一法令出台的直接动机是(  )

A.稳定物价B.严禁流通C.抑制商贾D.提倡节俭

10.解析:

材料意思是,加重酒肉税,让税额比成本高十倍,这样买卖的商人少了。

商人少了,国家就不会浪费粮食了。

由此可以看出商鞅直接动机在于抑制商贾,故C项正确。

向商人收取重税,看不出是稳定物价,A项不正确;商鞅对商人收重税,主要是重农抑商,不是严禁流通,B项不正确;从材料“则上不费粟”看,商鞅有提倡节俭之意,但不是直接动机,D项不正确。

答案:

C

11.(2015·哈尔滨模拟)“从中国经济史来看,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制度与材料中“干预”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

A.闭关锁国B.朝贡贸易C.市坊制度D.官营专卖

11.解析:

依据“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获取巨额财富”可知,A、B两项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市坊制度是政府管理商业的措施,这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但它不能使国家获取巨额财富,排除C项;官营专卖的措施既能使国家最大限度地控制经济,又能使政府获取巨额利润,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

12.(2015·惠州一模)高其倬(1676—1738年)曾上奏雍正帝:

“福、兴、漳、泉、汀五府地狭人稠,无田可耕,民且去而为盗。

出海贸易,富者为船主、为商人,贫者为头舵、为水手,一舟养百人,且得余利归赡家属。

曩者设禁例,如虑盗米出洋,则外洋皆产米地;如虑漏消息,今广东估舟许出外国,何独严于福建?

如虑私贩船料,中国船小,外国得之不足资其用。

臣愚请弛禁便。

”从材料可见当时(  )

A.闭关锁国政策受到质疑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C.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12.解析:

“曩者设禁例……如虑私贩船料,中国船小,外国得之不足资其用。

臣愚请弛禁便”,说明高其倬请求放宽闭关锁国政策,体现了其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质疑,故A项正确。

B、C、D三项在材料中均不能体现。

答案:

A

13.(2015·天津河北区质检)清代学者陶煦说: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材料表明(  )

A.农本思想受到冲击B.“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成为社会风气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农业发展为工商业提供了资金保证

13.解析:

农本思想受到冲击与材料意思不相符合,A项错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材料未涉及,C项错误;材料表明工商业致富后拿钱买地,故B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B

14.余英时认为,中国“16世纪以后商人确已逐步发展了一个相对‘自足’的世界。

这个世界立足于市场经济,但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张……改变的最少的是政治,最多的是社会与文化”。

在此,他认为明清时期(  )

A.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形成B.商品经济开始冲击专制统治

C.经济文化领域出现了转型前兆D.商品经济发展难以动摇封建统治

14.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这个世界立足于市场经济”,作者只是认为明清时期商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没有显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形成,A项错误;“改变得最少的是政治”说明作者认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难以动摇封建统治,B项错误,D项正确;依据材料,作者认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经济文化领域,但没有显示出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前兆,C项错误。

答案:

D

15.“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市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宋代的这一记载,反映了北宋()

A.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B.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的时间限制

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D.江南经济的繁荣

15.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市”特点的理解。

材料中的关键词“夜市直至三更尽”“通晓不绝”反映了宋代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所以选B

16.在学习中国古代的经济史时,如果对一些历史名词或历史概念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往往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当时的历史现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

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

材料二 “城市”是由“城”与“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

《说文》中载:

“城,以盛民地。

”“市,买卖之所也。

”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

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

——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

材料三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

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1)结合材料一,请列举两宋及明清时期虽然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但这一时期的私人工商业仍“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

请以唐及以后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城”与“市”关系的演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指出闭关锁国政策下的表现。

并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评述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

(1)题,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商业发展的事例即可。

(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找关键词句可以概括出二者的关系。

第二问实际是考查唐及其以后城市发展的表现,根据所学知识从坊市的界限、草市的出现等方面归纳即可。

第(3)题,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归纳,经济上虽受到限制但并未完全禁绝,思想上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中外文化交流少,仅限于知识分子和传教士。

第二问实际考查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答案:

(1)宋代打破了市坊的限制,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在部分地区出现并发展;明朝中期,私人工商业超过了官营工商业。

(2)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