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练结合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501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练结合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练结合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练结合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练结合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练结合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练结合学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练结合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练结合学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练结合学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讲练结合学案

第十六讲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分层突破:

考点一|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

[识记—基础梳理]

1.人口增长

(1)历程:

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且有快有慢,总体上看,呈不断增长的总趋势。

(2)人口自然增长率:

①概念:

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②影响因素:

生物学规律、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③影响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人口增长模式

(1)表现:

图中①线代表出生率,②线代表死亡率。

(2)类型及特点:

类型

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A:

“高—高—低”模式

原始型

极低

传统型

较低

B:

“高—低—高”模式(过渡型)

C: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2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而引起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3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总量就增加,只不过增长的速度有所减缓而已。

4发展中国家多为传统型,而中国、古巴等则为现代型。

[理解—要点突破]

1.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模式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增长状况

速度

慢,波动较大

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降速

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

数量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加

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

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家庭生育观念发生变化

人口

问题

人口寿命短,死亡率高

人口增长过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大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

具体

影响

劳动力缺乏

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造成劳动力不足、青年壮年负担过重

对应

措施

发展生产力,提高御灾、抗病能力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

一般地,原始社会时期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工业化初期属于过渡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①定性描述:

原始型是“高—高—低”型;过渡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②定量描述: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高—高—低”型

高(>2.5%)

高(>2.5%)

低(<1.0%)

“高—低—高”型

高(>2.5%)

低(<1.5%)

高(>1.0%)

“低—低—低”型

低(<2.0%)

低(<1.5%)

低(<1.0%)

(3)依据图形区分

3.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2)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

率水平

较低

较高

原因

经济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传统观念影响

人口

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今后变

化趋势

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许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

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可能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D.俄罗斯

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1.C 2.B [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2000年和2050年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都是约为18%,中国人口在200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超过20%,判断该国为印度,美国和俄罗斯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占世界人口比重远低于15%。

第2题,根据上题结论,可知印度从2000年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重保持稳定,说明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根据题干提示,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则印度的人口数量也同步增长,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印度人口增长模式在2000年就已经是传统型。

]

●考向2 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读图,据此完成3~4题。

(注:

劳动人口为15~59岁,图中数据为每5年的平均值)

某区域人口相关数据坐标

3.有关该区域人口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机械增长超过自然增长

B.人口变化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

C.影响该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人口政策

D.人口总数与劳动力总数同时达到最大值

4.由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

A.2041年与1981年的劳动人口年龄结构相似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人口增长率一致

C.2026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主要与1966年前后人口自然增长有关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人口增长率完全呈正相关

3.B 4.C [第3题,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比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变化周期晚15年左右,说明人口变化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受人口机械增长影响小,A错B对;影响该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C错;人口总数比劳动力总数晚达到最大值,D错。

第4题,1981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很大,2041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负值,说明1981年劳动人口比较年轻,2041年劳动人口年龄较大,A错;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周期早于劳动人口增长率,B、D错;人口增长高峰周期大约20年,2026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主要与1966年前后人口自然增长有关,属于人口增长惯性,C对。

]

(2016·天津高考)读图,回答下题。

我国某省1990~2014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变动示意图

5.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D [由图中可以看出,该省1990~2000年常住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说明人口增长率较高;2000年之后,人口数量增加放缓,人口增长率下降至较低水平。

D选项符合要求。

]

考点二|人口问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95页)

[识记—基础梳理]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国家

问题

影响

措施

发展中

国家

人口数量多、增长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大

加大经济、就业、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增长率

发达

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理解—要点突破]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分析的形式: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原因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

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

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影响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

④劳动力不足;

⑤青壮年负担过重

①粮食供给不足;

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

③人民生活贫困化;

④人口素质偏低;

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趋势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速度较快。

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

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偏高)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规模大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运用—考向通关]

(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

1.A 2.B [第1题,A对:

上海、北京、天津是东部地区的超大城市,是城镇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

B错:

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中部省区城镇老年人口比例在4%以下,比例较低。

C错:

广东经济发达,其农村和城镇老年人口的比例都不高,还未进入老龄化阶段。

D错:

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小于城镇,因而城镇老龄化现象更明显。

第2题,贵州、湖南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量农村青壮年到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经商,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高。

]

解题技巧

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计算

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②出生率=出生人口÷人口总数×100%

③死亡率=死亡人口÷人口总数×100%

(2)一年内人口数量增加的计算

人口数量增加数=该年人口总数×自然增长率

=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3)n年后人口总数的计算

该年人口总数×(1+自然增长率)n(n为年数)

考点三|人口合理容量及影响因素

(对应学生用书第96页)

[识记—基础梳理]

1.“人口爆炸”

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状况。

2.环境的限制性——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

产生的

原因

①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②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③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表现及后果

土地

资源

①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压力越来越大;②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

矿产

资源

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水资

淡水资源需求量大,对水资源的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