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传动系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417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传动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完整版传动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完整版传动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完整版传动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完整版传动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传动系教案.docx

《完整版传动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传动系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传动系教案.docx

完整版传动系教案

批准人:

年月日

 

底盘结构和功用教案

(传动系)

 

单位:

授课人:

授课对象:

全体学兵

时间:

年月日

 

教学设计

课目:

传动系

目的:

通过学习,使同志们熟悉底盘基本结构和传动系的分类及用途,掌握传动系各部组成、结构和功用。

内容:

1.汽车底盘概述

2.传动系

3.离合器

4.变速器

5.万向传动系及后驱动桥

教学重难点:

离合器、变速器。

教学步骤、时间和方法:

第一步:

导课(2分钟)

采用诱导的方式,从汽车的基本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设备)讲起,上节课学习发动机的结构和功用,引入底盘概述,从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讲起,引导学兵思考发动机的动力是怎么传给汽车的驱动轮和工作装置的。

从而导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

重点讲解(90分钟)

结合幻灯实物插图进行理论讲授;多媒体动画演示;中间采取组织讨论和互问互答的形式强化教学效果,调动学兵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本课分两个课时进行。

第三步:

组织讨论(20分钟)

讨论内容:

结合实车驾驶练习,以本课的重难点内容:

离合器、变速器的结构和功用为讨论对象;

讨论目的:

深化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讨论方法:

可以视情划分小组,采取提问解答的方式进行。

第四步:

疑难解答(5分钟)

授课过程中引导学兵及时对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提问并解答,达到强化学兵理解记忆、巩固提高的目的。

第五步:

小结讲评(3分钟)

每个内容及时进行小节,授课结束对本课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对重、难点内容加以强调,加深学兵对本课内容的理解记忆,并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讲评,提高学兵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标准:

熟悉传动系的分类及用途,掌握各部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地点:

多媒体教室

要求:

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联系实际,认真思考。

3.遇有问题,及时提问。

保障:

教案、课件、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教员:

2019年3月4日

底盘结构和功用教案

授课提要

课目:

传动系

目的:

通过学习,使同志们熟悉底盘基本结构和传动系的分类及用途,掌握传动系各部组成、结构和功用。

内容:

1.汽车底盘概述

2.传动系

3.离合器

4.变速器

5.万向传动系及后驱动桥

方法:

理论讲解、课件演示、研究讨论、归纳总结。

时间:

120分钟

地点:

多媒体教室

要求:

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联系实际,认真思考。

3.遇有问题,及时提问。

保障:

教案、课件、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授课进程

授课准备...................................3分钟

1.清点人员,准备教具;

2.宣布授课提要。

授课实施..................................120分钟

【导课】(2分钟)

同志们,我们前面学习过汽车的基本知识,有谁知道汽车由哪几部分组成?

(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设备四个部分组成。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来源,但是你们知道这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怎么传输到汽车的行驶和工作装置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解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内容汽车底盘概述

底盘作为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个系统。

它的作用是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正常行驶(这也就解决了发动机动力到汽车行驶和工作装置的传输)。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底盘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早年,汽车底盘设计只考虑能量的转换,也就是燃油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发动机活塞往复运动的动能再经过传输,以保证汽车的正常使用;

20世纪60年代,汽车保有量逐渐增加,交通事故的频发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制动系的缺陷)。

所以汽车底盘改造了制动装置,也添加了许多安全装置(比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等);

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是汽车业的重大问题。

底盘设计应考虑如何减少行驶阻力,最大限度地利用燃油燃烧产生的热能,提高燃油热效率,此时以机械控制和液压控制系统为主(最优传动比,减少耗能)。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底盘也采用了许多电子控制技术(ABS)。

如今,汽车底盘已经引进了电脑控制技术,使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大大提高,尤其在汽车的安全性和操作智能化方面更加突出。

第二个内容传动系

定义:

汽车的传动系是将发动机发出的的动力传给驱动轮或工作装置,使汽车行驶或作业的系统。

一、传动系组成

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系、驱动桥等组成。

二、传动系功用

将发动机发出动的动力按需要传给驱动轮,从而推动汽车行驶;(万向传动系)

使汽车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合适的行驶速度;能倒向行驶;(变速器)

能平稳起步;能及时传递和切断动力;(离合器)

能保证汽车行驶转弯。

(驱动桥)

三、传动系布置形式

传动系的布置形式决定于发动机的类型、安装位置以及汽车用途、驱动形式。

1.汽车驱动形式表示方法

全部车轮数×驱动轮数(六平6X4)

或:

全部车桥数×驱动桥数(桥数较多时采用)

2.传动系常见的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型)

这种形式附着力大,易获得足够的驱动力;发动机散热好,异响易察觉;操纵机构简单,维修方便。

这种形式多用在载重汽车上。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型)

这种形式发动机散热好,异响易察觉;操纵机构简单,维修方便;传动系结构紧凑,整车质心降低,汽车高速行驶稳定性好;但由于前轮驱动,汽车上坡时附着力减小,易打滑;而下坡时前轮负荷过重,高速行驶时易翻车。

这种形式多用于小轿车上。

(3)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型)

这种形式大大缩短传动轴的长度,使传动系结构紧凑,质心有所降低,前轮不易过载,后轮附着力大,并能充分利用车厢底部的面积,但发动机散热条件差,异响不易察觉,操纵机构必须采用远距离的操纵机构,所以变得复杂,维修调整不方便。

这种形式多用于大客车上。

(4)发动机前置、全轮驱动

特殊用途的汽车,如越野汽车、牵引汽车等,需要在无路地段行驶,为提高越野能力,在变速器和驱动桥之间增设分动器,其作用是把动力分配给各个驱动桥,实现全轮驱动。

第三个内容离合器

一、离合器功用

(一)功用(根据汽车行驶需要,通过控制汽车动力的传递与切断达到以下功用。

(1)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2)顺利换档和制动停车

(3)防止传动系过载

(二)要求

(1)具有合适的转矩储备能力,在保证能传递发动机输出的最大转矩而不打滑的同时,又能防止传动系过载。

(2)分离迅速彻底,结合平顺柔和,以便于换档和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3)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4)离合器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尽可能小,以减轻换档时齿轮的冲击。

(6)操纵轻便,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

离合器种类和结构也是围绕以上六个方面的要求来设计的。

二、离合器种类

1.分类:

主要有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式离合器、电磁式离合器。

载重汽车上普遍采用的是摩擦式离合器。

2.摩擦式离合器分类:

按摩擦片的数目分为:

单片离合器、双片或多片离合器。

按压紧弹簧形式分为:

螺旋弹簧式离合器、膜片弹簧离合器等。

三、摩擦式弹簧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1.基本组成

主动部分(飞轮、离合器盖、压盘)

从动部分(从动盘、从动轴)

操纵机构

2.工作原理

(1)接合状态:

踏板处于最高位置,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间存在分离间隙,压盘在压紧弹簧作用下压紧从动盘,发动机动力经飞轮→压盘→从动盘→从动轴传出。

(2)分离过程:

踩下离合器踏板,通过操纵机构将压盘往后拉,使压盘与从动盘间产生间隙,即主从动部分分离,切断动力传递。

(3)接合过程:

缓慢抬起踏板,在压紧弹簧作用下,压盘前移逐渐压向从动盘,摩擦力矩逐渐增大,发动机动力逐渐传给从动盘。

3.离合器的自由间隙和自由行程

自由间隙:

在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间的间隙。

过大,离合器会分离不彻底;过小会打滑。

自由行程:

为消除自由间隙所需的离合器踏板行程。

4.膜片弹簧离合器

(1)结构特点:

膜片弹簧同时起到分离杠杆和压紧弹簧的作用,弹簧前后用两个支承圈作支点,借铆钉置承在离合器盖上。

工作原理:

1)未装飞轮时(离合器盖与飞轮未连接时),弹簧处于自由状态。

2)装上飞轮时(离合器盖与飞轮用铆钉连接时),弹簧变形,产生压紧力。

3)分离时,弹簧进一步变形,外端将压盘往后拉,使离合器分离。

(2)特点:

1)结构紧凑,质量小。

2)压力均匀,磨损均匀。

3)工作可靠,操纵轻便。

4)高速时,离心力对弹簧影响小,压紧可靠。

5)无需进行分离杠杆高度的调整,不存在分离杠杆运动干涉。

5.从动盘与扭转减震器

结构:

1)从动盘:

摩擦片、盘毂、从动盘本体等。

2)扭转减震器:

减震器盘、阻尼片、减震器弹簧等

工作原理:

工作时,动力从从动盘摩擦片从动盘本体减震器盘减震器弹簧从动盘毂从动轴。

下面主要结合解放CA1121J和东风EQ1118G两种车型来讲摩擦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1.解放CA1121J型汽车离合器

采用单片干式DS330型膜片弹簧离合器,该离合器主要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和液压操纵机构组成。

(1)主动部分:

飞轮、离合器盖、压盘;

(2)从动部分:

从动盘、从动轴;

(3)液压操纵机构:

主要由离合器工作缸、分离叉和分离轴承等组成。

四、离合器的操纵机构

离合器操纵机构是驾驶员可以使离合器分离,而后又使之柔和接合的一套机构。

它起始于离合器踏板,终止于离合器壳内的分离轴承。

这里主要讨论离合器壳外的部分。

结合EQ1118G型汽车离合器,讲液压式操纵机构

1.组成:

踏板、工作缸、分离叉、分离轴承和管路等。

2.原理:

需分离离合器时,踩下离合器踏板,通过推杆使主缸活塞移动,缸内油压升高,经管路进入工作缸,推动推杆移动,使分离叉拨动分离套筒和分离轴承,从而使离合器分离。

放松踏板,各部分回位,离合器在压紧弹簧作用下接合。

3.液压操纵机构特点:

摩擦阻力小,质量小,布置方便,接合柔和等。

在各种车广泛应用。

第四个内容变速器

一、变速器的功用

1.改变发动机传给驱动轮转速和扭矩,以满足汽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的需要;(变速变扭)

2.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倒车;(倒挡)

3.在离合器结合时,可使发动机不熄火而中断动力传递。

(空挡)

简记:

变速(变扭)、变向和暂时中断动力传递(如空档滑行、短暂停车时)

二、变速器类型

目前多按操纵方式分:

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

手动变速器是机械式的,变换挡位,需要驾驶员连续控制离合器踏板和变速器操纵杆。

驾驶员劳动强度比较大。

装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没有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动力是经过液力变矩器获得的。

这里我们要知道自动变速器通常设有P、R、N、D、2、L几个挡位,其中P是驻车挡,R是倒挡,N是空挡,D、2、L都是前进挡。

三、变速器的组成

手动变速器由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两部分构成。

变速传动机构装在壳体内,由齿轮和轴等构成,壳体中加注有一定的齿轮油,用于润滑各个运动机件,其作用是变速、变扭和变向;

变速操纵机构装在盖内,由操纵杆、拨叉、拨叉轴和锁止机构等构成,其作用是操纵传动机构。

四、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机械式变速器的变速原理是利用若干对齿数不同的齿轮,相互啮合转动来实现变速的。

1、换档原理

改变啮合齿轮的大小,即可改变传动比,也就是改变了档位。

2、变向原理

一对齿轮啮合传动,动力改变了一次方向,要使方向改变多一次,只要增加一个惰轮即可。

五、手动变速器的结构及动力传递

(一)三轴式变速器(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

1、基本结构(以CA1092汽车为例)

由第一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