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3923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docx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docx

设计心理学复习提纲汇总

第1~3章

1、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就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专门研究在各项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人的心理现象:

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

3、人的心理活动

心理过程:

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过程。

心理状态:

心理活动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

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中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4、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了四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基础部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其中生理基础是主体一切心理行为的内在物质条件,环境基础是心理活动的外在物质条件。

第二部分是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念等,这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相应行为的驱动机制。

第三部分是个性心理,包括人格和能力等,它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素,并使个体心理存在独特性和稳定性。

第四部分:

是心理过程,可划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

5、设计艺术的双重属性:

实用性与审美性

6、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背景:

(1)消费社会:

日渐挑剔的用户

(2)信息社会:

科技以人为本

(3)设计:

多元性与反思

7、现代设计心理学形成于:

20世纪40年代后期

原因:

1、二战带动了人机工学迅猛发展2、西方进入消费时代3、设计成为商品生产中药环节。

8、设计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1)HenryDryfuss,他在1951出版了《DesignforPeople》,书中用“JoeandJosephine”的一系列图形来说明男女之间的体型尺度差异,这是第一次以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尺寸问题。

(2)DonaldA.Norman:

他在1988年写出了一本重要的著作《TheDesignOfEverydayThings》,在其中阐述了如何设计出:

用户看得懂、知道怎么用的产品,具有创造性又好用,既具美感又运转良好的产品。

2004年他又写出了一本《EmotionalDesign》,重点探讨的是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因素。

语言中枢-语言、抽象思维、逻辑推理、

阅读、计算、分类、回忆、书写

左脑:

负责整体

右脑:

负责细节

表象处理-知觉辨认、空间定向、形象记忆、

想像、做梦、模仿、音乐、美术、舞蹈

9、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物理人机工程学:

解剖、测量、生理-控制、操作、姿态、安全

认知人机工程学:

感知、记忆、推理-技能、人机交互、人的可靠性

组织人机工程学:

组织结构、政策、过程-交流、资源管理、团队分工、流程设计

10、设计心理学的特殊性:

(1)侧重点:

心理学在设计领域的运用

(2)目的:

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完成设计

(3)同时掌握心理学和设计学两个领域知识

11、设计心理学研究原则

(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2)系统观察人-机-环境形成的整体情境

12、

(1)定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

深度访谈、焦点小组、隐喻分析、抽象调查、投射技术、有声思维

(2)定量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

实验法、测量法、观察法

13、问卷法(Questionnaire)

以书面形式向被测者提出问题,并要求被测者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回答。

分类:

开放式问卷(按意愿填写,非结构式)

封闭式问卷(选择题,结构式)

混合式问卷(前两者结合)

开放式问卷的优缺点:

数据较详尽,针对性细节较强,易引起受访者反感。

封闭式问卷的优缺点:

标准化,易于统计结果,易忽略细节问题。

14、问卷设计的原则:

全面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区分度原则、效用性原则

15、人的感觉包含了哪些因素:

(1)外受:

眼睛、鼻子、舌尖、皮肤

(2)内受:

饥饿、头痛、麻木

(3)本受:

人对自身运动的感受

16、阈限:

外界刺激的强度所引起的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水平。

差异性、个性越突出,产品的阈限值就越高。

17、知觉的三个阶段:

(1)感觉

(2)知觉组织(3)辨别识别客体

18、设计中常用的吸引策略:

(1)提供产品价值(使用价值)的有效信息。

(2)体现目标消费者参照群体的支持性特性。

满足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倾向

(3)提供刺激性的信息,满足人类好奇的天性和追求新颖的心理

(4)利用知觉特性。

如:

大小刺激、对比刺激、活动刺激、颜色刺激

第4章设计与消费者心理

1、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感知、情绪、情感.

比如: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搜索感知目标,但最终我们获得的感知体验仍不是由意识控制

情感也是如此,我们只能控制情感的外在表现,但不能控制情感的产生和体验。

意动则是在主体有意控制下的有目的的行为。

2、需要理论:

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和心因性需要。

目前影响最大的“需要”理论是由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1970年),他认为人至少存在5种基本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除此之外,还有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3、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根据需要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其中物质需要:

对物质存在对象的需要;精神需要:

对概念对象的需要。

4、如何运用艺术设计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

根据设计所强调的需要的不同,可将艺术设计分为强调物质需要的设计、兼顾物质—精神需要的设计,以及强调精神需要的设计三类,其中强调物质需要的设计突出表现其使用方面的属性,而强调精神需要的设计则侧重于激发用户各类情感体验,兼顾二者的设计则在使用基础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的情感体验加以考虑;

另一方面,作为传达产品整体信息的重要手段,和产品的形式一样,也是帮助产品体现其侧重的不同需要层次的手段。

此外,品牌是将商品从简单的物质满足需要升华为满足精神需要的一种重要中介,通过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广告才能完全不通过物质形象的刺激来宣传产品,并自然而然使人们在不看到产品形象的情况下将画面情境与产品联系起来。

品牌本身就是精神需要不断加强的产物。

最后,根据需要的层次性对设计进行划分,心理学中对理性广告与感性广告的区别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5、消费者动机激发

由于个体的大多数需求具有模糊性,内隐性.动态性,因此应该采用适当的激发方法,以外界环境刺激来唤醒或明确消费者的动机。

生理唤醒

情绪,情感唤醒

认知唤醒

外部环境的图象,场景,气味,音响

生理唤醒是情绪唤醒的一个途径+广告,商业环境

理性动机激发,使消费者权衡利弊后再做选择

6、消费者决策

A决策选择的有效性:

决策的客观质量(实用,美观,价格)满意度(满意,喜欢)

B决策选择的过程:

对集合中的备选方案进行评价以及做出决策

C决策选择的规则:

补偿性(权衡利弊,满意度加减)非补偿性(排除法)

D决策中的心理现象:

冲突心理价值心理风险心理

购后评价是消费者使用产品后,根据自己对产品的期望评价产品的表现。

影响消费评价的因素是:

消费者购买前对产品的预期和产品的实际表现

7、刺激泛化:

动物学习不仅依赖于重复,还依赖于个体的概括能力,当行为通过不断强化形成之后,动物还会对类似的刺激产生同一行为.

 

第5章心理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

1、艺术作品VS设计作品

艺术和设计作品间最大的区别是:

前者所表现的是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后者表现的却是设计师对他的设计“所面向的人群的思想和情感”的再现

2、心理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平衡感——是秩序感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之一

冲突感——物体的大小、质量的差异、色彩的变化等形成的对比

韵律感——视觉设计中,依据视线移动、色彩的浓淡、块面大小、图形的线条曲直、长短变化、运动感、流动感亦能表现出韵律感

3、如何设计美的平面图形

怎样设计美的平面图形?

在平面图形的设计中,只要设计者主动地利用视觉元素的整体、视觉元素中所存在的对比与统一两种特性、相互穿插、相互照应,便可求得设计图形的多样化。

(1)利用视觉元素的整体

视觉元素的整体是指:

将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等的总和进行编排处理。

设计时:

可将它们都作同形、同大小、同方向等一致性安排,根据基本形繁简程度的不同进行编排,会取得多种整齐、单纯、和谐统一的效果。

如果基本形设计得过于简单,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单调感,将它们整体进行变化组合时,每个视觉元素中相对因素运用的数量少,其构成图形效果会显得丰富、复杂。

(2)利用相互对应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里指的是运用某一视觉元素中的一组相对因素与另一组相对因素之间的对比与统一关系进行编排组合。

设计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新奇的构思,能动地利用视觉元素间所存在的对立统一特性,相互穿插,相对照应,进行独特的组合编排处理,便可形成具有节奏感、韵律感的美的图形。

4、美的平面图形所具有的特征:

(1)整体感

(2)均衡感(3)认同感(4)新奇感

 

第6章心理学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

1、产品设计:

创造性行为

目的:

确定产品的“正式品质”

正式品质:

1、除产品外形和表面特点外

2、更重要是产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从而获得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满意的整体

2、人们最容易通过视觉感知到产品外观造型的形态、材质和颜色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也最容易唤起人们的心理感受和审美体验。

3、产品的形态对人的心理作用可以归纳为三种:

动态、力度、体量.

4、产品设计中审美感的构成:

属性感、新奇感、特色感、适用感

5、产品的功能是要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生理需要,力求达到产品的方便性、使用的科学性和相应的价值观

功能设计的趋势

1、“一物多用”的多功能方向

2、自动化方向

3、“轻、薄、细、小”方向

6、用户操作一个产品需要5个心理过程,分别是意图、计划、动作实施、感知、认知。

 

第7章环境与设计艺术心理之物理环境

1、认知

认知是指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

皮亚杰理论:

结构主义的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的“图式”(即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往往会“同化”新的认知事物。

环境心理学:

主要研究城市、建筑、风景、室内等环境空间,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在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

2、设计艺术的物理环境是指:

围绕在设计艺术相关行为周围并能与其产生联系、相互影响的外界客观事物。

一是为造物活动提供必要物质供给的外界环境;

二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空间环境。

3、环境认知

(1)环境:

由现象环境、个人环境、文脉环境三部分组成。

(2)现象环境:

指客观世界本身。

它由两类组成:

a、由人构成的环境。

即由其他人构成的环境,而这些其他人只是作为物体存在的;

b、由物构成的环境。

如城市、建筑等,即物质环境。

(3)个人环境

a、行为环境。

是个人对现象环境的意象,认知地图就是行为环境。

行为环境受现象环境刺激,从个人感知来说,很大程度上受个性、信仰、立场、价值观等因素影响。

b、经验环境。

是个人基于经验的信息库。

(4)社会文化环境,也称文脉环境。

影响经验环境的因素,不仅仅是个人的爱好、立场,同时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民族、社会阶层、国家、文化、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4、环境—行为关系

环境刺激对人产生的直接效果就是提高唤醒水平,无论刺激是令人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

(1)环境刺激与感觉评价

研究表明:

具有中等强度不定性的环境是维持兴趣、诱发探索动机的最佳环境,也是人们所偏爱的环境。

(1)复杂性。

环境组成要素的多样性与结构或组织的复杂性;

(2)新奇性。

环境中包含新的、以前未曾引起注意的特性的程度;

(3)连贯性。

环境要素相互联系和有组织的程度;

(4)易识别性。

对环境易于识别和理解的程度。

以上四要素在研究中被认为是处于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