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管桩试桩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31059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管桩试桩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管管桩试桩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管管桩试桩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管管桩试桩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管管桩试桩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管桩试桩方案.docx

《管管桩试桩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管桩试桩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管桩试桩方案.docx

管管桩试桩方案

钢管桩试桩方案

一、试桩依据

1.1《亳州市涡河人民大桥重建工程临时便桥设计图纸》

1.2《亳州市涡河人民大桥重建工程临时便桥地质勘察报告》

1.3亳州市涡河人民大桥重建工程临时便桥施工组织设计

1.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_F50-2011

二、试桩概况

1、工程简介

老人民大桥位于亳州市谯城区,跨越涡河,桥梁全长约220m,桥面宽度26m,双幅布置。

其中西侧桥梁为四类桥梁,东侧桥梁为五类桥梁,均为危桥,现已限制机动车通行,只供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行,市住建委目前已制订出初步方案,对该桥进行拆除重建,人民大桥新桥设计工作正在进行中。

临时便桥设计总长234m,标准跨度15米,主跨为24m,具体孔跨布置为:

(3m+6×15m)+(15m+2×24m+15m)+(4×15m+3m)=234m。

栈桥基础采用Φ529mm(δ=10mm)螺旋钢管桩基础,主墩设双排墩,其余为单排墩,横向每排布置六根。

2、工程地质

施工区域地基土构成层主要由7个工程地质层分部:

(1)①层素填土(Qml):

层厚2.10~5.70m,层底标高34.10~35.95m,褐、黄褐、灰色、灰黄色,稍密,湿,南侧及北侧河岸现状道路处表层0.1~0.2m为砼路面,其下为道路压实填土,以粉土、粘性素土为主。

(2)①1层淤泥(Q4hl):

层厚0.50~1.90m,层底标高26.9~33.60m,灰黑、黑色,流塑,饱和,含有机质、粉质、粉细砂成分。

该层主要分布于河道范围。

(3)②层粉质粘土夹粉土(Q4al+pl):

层厚1.80~2.20m,层底标高32.00~32.95m,层顶埋深2.10~5.70m,黄灰、黄褐色,软塑~可塑状态,湿,含铁锰结核、粉质、少量钙质结核等,切口稍光滑,有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

(4)③层粉质粘土(Q4al+pl):

层厚1.20~4.80m,层底标高28.80~31.30m,层顶埋深1.60~7.50m,黄灰、黄褐色,可塑~硬塑状态,湿,含铁锰结核、粉质、少量钙质结核等,切口稍光滑,有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5)④1层粉土夹粉细砂(Q4al+pl):

层厚2.00~6.40m,层底标高约24.70~28.20m,层顶埋深3.20~8.30m,褐黄、黄灰色,松散~稍密状态,湿,含粉质粘土、粉土成分,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

(6)④层粉细砂(Q4al+pl):

层厚15.00~19.00m,层底标高约10.2~11.40m,层顶埋深6.40~10.50m,该层土普遍有分布,黄褐、黄灰色,中密~密实状态,湿,含铁锰结核,含少量粉质粘土,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

该层土底部夹少量中粗砂成分。

(7)⑤层粉质粘土与粉土互层(Q3al+pl):

该层未钻穿,厚度大于20m,层顶埋深21.50~28.10m,最大揭示深度约12.50m,该层土普遍有分布。

褐黄、黄灰色,硬塑﹙密实﹚状态,含少量砾石、钙质结核、粉细砂等。

切口稍光滑,有光泽反应,该层土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三、试桩目的

选择不同的持力层进行试桩,验证沉桩设备是否适宜及施工工艺是否可行,并取得相关参数;通过试桩桩身质量检测,了解实际地质情况和地质报告有无偏差,验证设计单桩承载力及桩间距是否合理,选用的技术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此将施工方案调整到最佳状态。

四、试桩方案及工艺

1、试桩方案

1)、试桩准备

(1)、施工便道:

利用原沿河南路混凝土路面作为临时便道。

(2)、施工用电:

在栈桥南侧安装一台250KW变压器,作为临时施工用电。

(3)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

2)、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进场验收

(1)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现场情况,制定出Φ529mm(δ=10mm)螺旋型管桩的采购计划,保证管桩的供应。

(2)管桩管桩的外型质量、尺寸允许偏差、抗弯试验及检验标准应按验标标准执行。

a桩的麻面深度不大于10mm;

b桩的棱角碰损深度应在10mm以内,其总长度不大于40cm;

c桩顶与桩尖均不应有蜂窝和碰损,桩身不得有钢筋露出现象;

d桩不得有裂缝。

e应将管桩制造厂的厂名或注册商标、制造日期、产品外径和长度,标在桩端1.5m范围内。

(3)桩的堆放应根据种类和使用顺序整齐堆放:

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堆放层数不宜超过四层;管桩堆放应按两支点法进行,每层支点宜放在垫木上,支点距离桩端0.21L处,且每层垫木必须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各层间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3)、试桩位置

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试桩采用正式桩桩位,要求试桩不少于2根。

试桩选择在DK0+107.197里程位置进行试桩。

试桩编号分别为1-1,1-2,1-3。

试桩位置在1#墩东侧3根,试桩长度均为15m。

4)、试桩顺序

管桩施打顺序应采取从边缘向中心施工。

5)、试桩人员

序号

工种

人数

分工

1

现场负责人

1

负责现场施工、生产质量及进度

2

机长

2

生产进度、人员调动及维修

3

电焊工

2

负责管桩焊接施工

4

技术员

1

负责现场记录和质量控制

5

测量工

2

负责现场测量

6

施工人员

4

钢管桩施工吊装

 

合计

10

 

6)、试桩设备、机具

采用锤击法施工,以振动锤为准。

所用机械设备如下表所示:

 

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单位

型号

数量

备注

1

汽车吊

Qy25

2

2

履带吊

100t

1

3

振动锤

DZ90

2

4

气割装置

4

5

电焊机

2

7)、测量仪器

测量仪器

型号

数量

用途

1、全站仪

尼康DTM-452C

1

施工测量

2、水平仪

NAL-124

2

施工测量

8)、收锤情况

管桩收锤标准是以设计长度、最后贯入度或最后1.0m沉桩锤击数确定。

一般限制钢管桩最后10米的锤击次数在1500击以下,总锤击数不超过3000击,最后贯入度2cm~4cm/10击,且不能递增,最后1米锤击数不超过250击。

如管桩打至设计标高后贯入度达不到要求时,有一根桩采用继续打入,直至贯入度符合设计要求。

另一根桩打到设计标高,后期进行检测,查看是否符合要求。

2、试桩工艺及流程

1)试桩工艺:

(1)测量定位:

由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按施工图桩位定出控制点,并在桩位控制点打入长约30cm短木桩,防止桩位误差偏大。

(2)桩机就位:

打桩机就位时,对准桩位,垂直稳定,确保桩机在施工中不倾斜、不移动。

(3)起吊管桩:

先用钢丝绳拴好管桩,然后用索具捆绑住管桩上端约0.3倍桩长处,启动履带吊起吊管桩,使管桩对准桩位中心,缓缓下放插入土中。

插桩必须正直,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4)管桩垂直度控制:

管桩就位,桩沉入土中一定深度后,再使桩垂直稳定。

打入桩用全站仪纵横双向校正,控制垂直度。

(5)锤击沉桩

锤击沉桩宜采用重锤低击,以有效降低锤击应力。

同时特别注意在两个方向观察其垂直度,当入土达到一定深度,确认方向无误后,再按规定的落距锤击。

沉桩应力求连续施工,中途不得无故停锤,确须停锤时应尽量缩短停锤时间。

(6)接桩

当底桩桩头(顶露出地面0.5~1m时,即应暂停锤击,进行管桩接长。

上下桩节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mm,节点弯曲矢量不得大于1‰桩长。

先用钢丝刷将对接桩头上的泥土、铁锈刷净,待接桩吊入调直后,先均匀对称点焊4~6点,再由焊工对称、分层、均匀、连续进行,焊缝应连续饱满,一般焊接层数不少于2层,电焊厚度宜高出坡口1mm。

焊接后要进行外观检查,焊缝不得有凹痕、咬边、焊瘤、夹渣、裂缝等表面缺陷。

焊缝自然冷却5~8min,方可继续锤击沉桩,严禁用冷水冷却或焊好即打。

(7)截桩:

如需截桩时,严禁用大锤硬砸。

用专门的切割工具进行切割。

(8)打桩时应由现场技术员做好施工记录。

打桩前,用粉笔在管桩上标出1m线以便记录;打桩时应记录每沉落1m所需的锤击数。

当下沉接近设计标高和灌入度要求时,应在一定的落锤高度下,以每落锤十击为一阵击阶段,测量其贯入度并登记入表格。

2)工艺流程

五、试桩检测

1)管桩焊接质量、桩长和管桩连续性采用X射线检测。

2)单根桩的承载力采用堆载预压慢速法检测,检测频率按设计要求的频率进行单桩荷载试验。

六、试桩总结

整理试桩结果,确定施工参数,报监理、设计单位及业主审批后,方可进行剩余钢管桩的施工。

七、质量控制

1)、试桩的数量、布置形式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桩长、桩顶及桩底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3)、打桩前、后的桩身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打桩后,应及时进行桩的承载力试验,并符合设计要求。

5)、打入桩施工的允许偏差应按下表的要求控制。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桩位(纵横向)

顺桥向

30mm

垂直桥向

50

2

桩身垂直度

1%

注:

d:

桩身直径。

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50mm。

6)、焊接质量控制

(1)焊缝质量:

上下节端部错口:

允许偏差小于等于2mm。

焊缝咬边深度允许偏差小于等于0.5mm。

焊缝加强层高度和宽度允许偏差小于等于2mm。

焊缝质量外观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

(2)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5~8min。

(3)节点弯曲矢高允许偏差〈1/1000L(L为两节桩长)。

7)、预防桩身断裂

(1)在稳桩的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及时校正,桩打入一定深度后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架方法来校正。

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2)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做到吊点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吊点为两吊点,吊点在桩距离两端头0.2L桩长处。

8)、预防桩顶破碎

沉桩前对管桩构件进行检查,检查桩顶有无凹凸情况,桩顶平面是否垂直于桩轴线,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管桩处理后使用或废弃。

9)、预防接桩处松脱开裂

(1)接桩前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

(2)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正。

(3)接桩时,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焊接预埋件平整。

八、试桩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

1)、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本次试桩顺利完成,特制定以下措施:

(1)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每天对全工地进行一次全面质量检查,工地成立以现场副经理为领导的质检小组,每天对工地班组试桩质量检查。

(2)注重技术交底工作,编写书面技术交底交到作业班组,让试桩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标准。

(3)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制度,杜绝不合格品的出现。

(4)值班工程师检查试桩时记录表的真实准确程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安全技术措施

(1)试桩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进入现场。

(2)起重机作业前,应对转动部位进行润滑,检查部件紧固情况,钢丝绳是否磨损。

(3)起重臂下严禁站人,重物停在空中时,驾驶员不得离开工作室。

(4)停止作业时,短履需运行到桩机中间位置,停落在平整地面上,其余油缸回程缩进,切断电源,操作人员方可离开桩机。

(5)经常检查吊车缆绳是否完好无损,管桩捆绑起吊是否可靠,避免滑落伤人损物。

(6)用电设备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漏电保护装置应与设备相匹配。

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7)各岗位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

非机械人员和非电工,不得动用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

3)、文明施工

(1)认真贯彻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试桩现场管理规定》开展文明施工。

(2)设计试桩区域内材料要堆放整齐,保持道路畅通;定期清理试桩现场的废弃物,保持试桩现场整洁。

(3)采取规范化的试桩,把试桩对环境的污染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到最底限度。

十、半成品保护

1)、钢管桩为半品桩,由专门厂家生产,用车辆运至现场。

当工程量较大时,原则上采用随打随运方案。

运输时应将桩体垫平稳,以保证桩身不受损害。

2)、桩体在现场堆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要有防滑、防滚措施。

(2)垫木与吊点应保持在同一横断面上,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并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3)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桩应分别堆放。

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

(4)桩吊运时,采用绳扣捆绑,且吊点处应用麻袋或木块衬垫,并使各吊点同时受力。

要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防止桩身裂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