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概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305946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说明文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说明文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说明文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说明文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明文概论.docx

《说明文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概论.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说明文概论.docx

说明文概论

第一章 说明文概念

[基本概念]

1、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形态、性质、结构、方法、演变、发展、功用及功用效果等特征;或阐明事理使读者了解事理的概念、现象、成因、内部规律及科学原理。

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是一篇说明文,或一段说明文要介绍给读者的人、事、物、景、情、理、现象等,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例如:

《死海不死》——死海;《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大自然的语言》——物候学。

3、说明角度(哪些方面)

说明角度是全文或段落对说明对象的概念、特点、用途、作用、方法、形式、原因、发展、前景、过程、结构、科学原理等方面进行说明,有时是一个,有时是多个。

4、说明内容

说明内容是全文或段落对说明对象在某个角度(方面)特征的归纳和概括。

例文一:

《未来的理想燃料——氢能》

  

(1)氢在大自然中分布很广。

除空气中含有氢气外,氢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

水中含有11%的氢,而地球上则是“二山七水一分田”,水是大量存在的,如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它所产生的总热量比世上所有的矿物燃料放出的热量还要大9000倍。

  

(2)氢的热值特别高。

将氢气冷却到零下252.72度以下,再以压力,氢气就变成无色的液体——液态氢。

液态氢燃烧时产生的热值是1.4×100000000J/Kg,是汽油热值的3倍,除核燃料外,在其它所有的矿物、生物和化工燃料中居于榜首。

  (3)氢燃料的热效率几乎可达100%。

汽车和飞机若以氢气作燃料,可以大大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运行速度。

  (4)氢是没有污染、品质最纯洁的燃料能源。

它本身无色、无臭、无毒,十分纯净。

它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水和少量氯化氢,不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铅化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少量的氮化氢稍加处理后也不会污染环境,而且它燃烧后所产生的仍是水,水再源源不断地产生氢气,反复循环使用。

  (5)正是氢的诸多优点,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目前,研究氢能的世界性机构正致力于廉价制取和贮存氢技术的研究,以期在2020年普及氢发电技术。

根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用氢发电的电力将达到世界总电力的20%。

1、体会一下阅读说明文与阅读记叙文在阅读侧重点上有何不同?

2、本文说明对象是。

3、本文是从哪些方面(角度)说明了氢能的?

4、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 说明文的逻辑结构分析

1、说明文的整体结构分析:

是指一篇说明文内部各逻辑段之间的基本逻辑关系。

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三种:

(1)并列式:

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

(2)总分式:

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是说明文最常见的结构模式。

(3)层进式: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层层地说明事理。

(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从个别到一般)

2、说明文段内逻辑结构分析:

是指说明文每个逻辑段或自然段内部自然段与自然段或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常用的模式有:

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因果、总分、比较等逻辑关系。

3、分析步骤:

(1)分割意群(逻辑段、自然段、层意)。

整篇文章即以每个自然段为分析单位,自然段以句子为分析单位,把表示相同意义的自然段或句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逻辑段或一个层次。

(2)确定各意群之间的逻辑关系。

按照一定的逻辑依据(整篇文章按从不同角度、总分、逐层深入等作为逻辑依据,段内按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因果、总分、比较等作为逻辑依据)来确定结构类型。

(3)画出结构示意图。

4、结构分析的意义:

准确掌握意群间逻辑关系,进而把握文章说明角度、说明内容及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文一:

《免疫系统》

①免疫系统是身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②免疫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胸腺、脾脏和淋巴结。

其中,骨髓和胸腺属于中枢免疫器官,就像部队的大本营和训练基地;脾脏和淋巴结则属于外周免疫器官,它们是免疫细胞“作战”的战场。

③骨腔中绵软、鲜红的组织就是骨髓,它是各种血液细胞产生的场所。

在成年人体内,大约有2—3升骨髓,占体重的2%—5%。

其中造血干细胞是各种免疫细胞的“祖先”,在不同的因子作用下,可以分化为不同的免疫细胞。

胸腺位于胸骨后面,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

脾脏是血液的主要过滤器官,也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

淋巴结的形状像蚕豆,遍布全身各处,并通过淋巴管串起来。

外围淋巴器官在体内分布广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外敌”来了,淋巴结内会聚集大量的免疫“士兵”。

如果细菌进入呼吸道造成感染,将有扁桃体和颈部淋巴结去应对。

这时,扁桃体和淋巴结肿大,这正是免疫细胞和细菌激烈战斗的结果。

④免疫细胞的种类很多,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天然杀伤细胞,等等。

它们相当于不同的士兵,各兵种形象不同、功能不同、任务不同,在与病原微生物的战斗中,不同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之间相互协作,对病原微生物发起多方位的立体进攻,限制微生物在体内的生长和繁殖,直至将它们彻底消灭、清除。

⑤在人体内,淋巴细胞数量高达1012个,是保卫身体健康的特种兵。

淋巴细胞在体内不断运动,可以随时发现外敌,打击敌人。

所以,不管是细菌、病毒,还是“非典型肺炎”,感染的人毕竟是少数,人体相当强的免疫功能能够进行有效抵抗,不必大紧张。

1、画出本文结构示意图

2、根据文章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图表:

              

中枢免疫器官

                         胸腺

                         脾脏

                外周免疫器官

人体免疫系统                   淋巴结

               

         免疫细胞  中性粒细胞

               天然杀伤细胞

免疫分子

3、本文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概述本文的说明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二:

《回雁峰》

①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北雁南飞,到此为止,故而得名。

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中有: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

"柳宗元过衡山时也写下"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至于王勃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流传就更广了。

为什么衡阳以南雁声甚少?

这里是有科学道理的。

  ②竺可桢先生在他的《物候学》中说,冬初日照缩短,气温降至10℃以下,可激发北雁南飞。

若日照增长,气温稳定在3℃以上,可适于雁的居留。

湖南地处亚热带,有趣的是正好处于我国冬季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以南,8℃等温线以北,一月份平均气温4-6℃,冬季日平均气温0℃的天数10天左右,雪日5-10天,日照又比北方长。

回雁峰以北处于冬季10℃等温线以北,宜于大雁留居。

洞庭渔米乡物产丰富,衡阳以北地势低平,不仅有广阔的洞庭湖面,且沼泽港汊纵横,水库、池塘、水田密布,像明镜,像宝石,还有它们又极少封冻。

雁是水上游禽,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白天在水中有鱼虾可觅,田中有遗谷可寻,夜有湖洲芦苇可栖,或饮或啄,或嬉或栖,实在相宜。

况且几经长途跋涉,体力大耗,再渡南岭,山峦起伏,水面极少,食宿之地难寻,要远翔南海之滨,体力难持。

于是大雁不再南飞,便选择洞庭湖畔安营扎寨,乐度严冬,所以衡阳以南雁声甚少。

  ③但雁也并非绝对不越南岭,少数雁群体力较好,有时也直飞南海之滨,也有的先在洞庭湖畔休整,补充营养,待体力恢复后再南飞。

如有大量雁群超过南岭,则可能是当年冬季洞庭湖畔气候异常,河湖封冻,气温太低,食宿之处难寻。

为了求得生存,只得继续南飞,寻找适宜越冬场所。

史料中记载我国南海之滨,也有大雁的足迹,它们应是雁群中的佼佼者了。

1、画出②段结构示意图并指出本段的结构类型。

2、本文的结构类型是_______

3、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②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衡阳以南雁声甚少的?

请分别概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②段已经分析了衡阳以南雁声甚少的原因,文中第③段应该删除。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说说你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三:

《死海不死》

①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

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

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

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②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

真是“死海不死”。

  ③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

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

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

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④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

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

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

有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质量的23%~25%。

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⑤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

请先听一个古老的传说吧。

远古时候,这儿原来是一片大陆。

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

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谕告鲁特,叫他携带家眷在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庄以后,不管身后发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去看。

鲁特按照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回过头去望了一眼。

哎哟,转瞬之间,好端端的村庄塌陷了,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就是死海。

她因为违背上帝的告诫,立即变成了石人。

虽然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望着死海。

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

让他们既没有淡水喝,也没有淡水种庄稼。

⑥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约5至17公里,海水平均深度300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

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盐类。

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盐类沉积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浓,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⑦几十年前,死海还是一片荒凉。

为了开发利用它的资源,而今死海旁边已出现了一些工厂,同时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游泳池、高级旅馆和游乐场所。

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海水治病的功能不逊于温泉,吸引着许多游客。

这样一来,就使它出现了不少生气。

⑧但是,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降。

据专家统计,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40~50厘米。

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

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1、画出本文结构示意图并指出其结构类型

2、根据全文结构说说死海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六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语言概述死海是怎样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四:

《气候的威力》

     ①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气候。

气候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

因此,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②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③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

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

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

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④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

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

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

这还不是最低温度。

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

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

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⑤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

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

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

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

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

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

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1、画出本文结构示意图并指出其结构类型

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极的气候。

请通读全文,概述出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其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从内容上看,文中运用画横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7、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顺着本文的写作思路,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要求:

语言简明概括,过渡自然,60字以内)。

并说明你的依据。

第三章 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特征

所谓事物的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把握说明事物特征的具体方法:

1、标题分析。

看文章标题,特别是标题中中心词的修辞、限定成份,往往体现了说明事物的特征。

2、抓重点语句。

捕捉关键性的语句,即含有能提挈、收束全文或语段主体信息语句。

它们经常出现在文章开头或文章结尾处,或出现在承上启下的过渡语句中。

3、归纳逻辑段段意。

如果没有关键性的语句,就要在对全文进行逻辑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各逻辑段的主要内容,或找出各逻辑段主要内容反映出的共同点。

4、通过比较分析方法来把握事物的特征。

[例文一]《奇特的海马》

生活在"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要算是海马了。

这种体长只有10-20厘米的奇特鱼类,其头形似马头,故称它为“海马”。

海马尾部很长,由多节组成,并能灵活曲伸,用尾弹跳。

它的背鳍像一面锦扇,经常摇动着维持平衡,做直立游泳,动作优美活泼。

海马不仅相貌特殊,繁殖习性也很特别。

当繁殖季节到来时,爷海马的体侧腹壁向体中央线方向发生皱褶,慢慢地合成宽大的“育儿袋”。

雌海马就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雌海马无育儿袋),卵总数在百粒上下,就在育儿袋里进行胚胎发育。

这期间,育儿袋里会产生浓密的血管网层,和胚胎血管网取得密切联系,以供应胚胎发育期需要的营养,等到幼海马发育完成,雄海马就开始"分娩"了。

1、画出本段逻辑结构图

2、用横线划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3、概述海马特征(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二]《苏州园林》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⑦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⑧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1、本文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哪些方面说明这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四自然段回答问题

(1)给第四自然段划分层次

(2)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其中以      为主。

(3)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三]《指纹的奥秘》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

指纹就是表皮上凸起的纹线。

由于人的遗传特性,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

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

有同心圆或螺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旋涡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似的,叫箕型纹;有的绞像弓一样,叫弓型纹。

各人的指纹除了形状不同外,纹线的多少、长短、精细也有差别。

即使是父子、母女、孪生兄弟或姐妹,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但指纹也有明显不同。

据说,全世界50多亿人,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呢。

更的趣的是从胎儿第三、四个月便开始产生,到了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只不过长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

    1、划出本段的逻辑结构图

2、根据逻辑结构图归纳本段文字说明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本文指出指纹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例文四]《汉文读物的特质》

汉文读物能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大的信息量,其信息密度相对很高。

同拼音文字读物相比,汉文读物具有明显的符号简约性。

相同内容的一篇文章,汉文要比拼音文字篇幅小得多;同一本著作,拼音文字的书要比汉文的书厚许多。

在联合国使用的五种工作文字文件中,汉文读物总是最薄的一种。

有学者认为,在语义信息量相当的条件下,一个汉字宇符所含的语义信息相当于3.7个英文字符所含的信息量。

1、本段文字说明了汉文读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

2、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说明这一特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城市的品味》

①城市的品味应当包括城市的历史、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的个性。

②历史是城市的血脉。

城市的历史往往是通过城市的建筑物和历史名人来体现的。

英国伦敦有好多保持着古老特色的短街小巷,走在这些街巷里,你除了能找到那些极具特色的房子和店铺外,还会发现许多店铺和住宅的门口都悬挂着有特色的小匾牌,告诉你哪一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或对历史有杰出贡献的人曾经在这所房子里居住过。

法国巴黎也是这样。

走到这样的城市里,你就会感觉走进了历史,感觉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深厚底蕴。

③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走在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道路上,会令人感到乏味,如果在景点建设上赋予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则将相映成趣。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这是清代学者袁枚为了说明山水也须文化扶的道理的诗句。

杭州西湖的“雷峰塔”和“白娘子”的传说,蕴含着丰富的吴越文化和佛教文化。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楼三百九十桥。

”美丽的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城中俯拾皆是的黛瓦粉墙、纵横流淌的河水、古朴动人的石桥,错落相辉映,画意更悠然。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她们不仅体现了江南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江南人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④个性是城市的眼睛。

法国一位地理学家对城市的看法别出心裁,他说,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更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

有个性的城市看一眼就会让你刻骨铭心;没有个性的城市是无法让人留下记忆的。

北京的大气、上海的奢华、成都的悠闲、西安的古朴、厦门的温馨,说的就是各个城市的气氛和个性。

世界上不少个性特征明显的城市还有许许多多独具特色的奇街:

意大利威尼斯的“古桥街”,列支敦士登公园有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