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83537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内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神经内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神经内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神经内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神经内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经内科.docx

《神经内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内科.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神经内科.docx

神经内科

1.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

2.神经系统疾病的种类

感染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肿瘤外伤变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遗传性疾病中毒性疾病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代谢障碍性疾病等

3.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分类

根据发病机制,可将神经系统症状分为四类

A.缺损症状:

为神经系统病变引起正常功能的缺损

B.刺激症状:

是神经结构受病变刺激产生过度兴奋的表现

C.释放症状:

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对低级中枢控制功能减弱,使低级中枢功能表现出来

D.中枢症状:

是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严重的局部病变导致与之功能相关的远隔部分神经功能受抑制脑休克脊髓休克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CNS)包括:

脑:

大脑、间脑、小脑、脑干

脊髓:

含神经细胞的灰质和含上下行传导束的白质组成。

额叶运动性语言中枢(Broca区):

位于优势半球外侧裂上方和额下回后部交界的三角区,管理语言运动。

中央前回病变:

刺激性病变造成对上下肢、面部抽搐,继发全身性癫痫

破坏性性病变造成单瘫

顶叶:

位于中央沟后、顶枕沟前和外侧裂沿线的上方。

颞叶感觉性语言中枢(Wernicke区)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枕叶主要与视觉有关。

完全性内囊损害:

造成“三偏”综合征——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脑干:

上与间脑下与脊髓相连,包括中脑、脑桥、延髓。

脑干病变出现交叉性瘫痪:

病侧脑N周围性瘫痪、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感觉障碍。

(1)延髓:

①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A眩晕、恶心、呕吐、眼震

B病侧软腭、咽喉肌瘫痪

C病侧共济失调

Dhorner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N损害)

E交叉性感觉障碍

②延髓内侧综合征:

A病侧舌肌瘫痪萎缩

B对肢体中枢性瘫痪

C对上下肢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丧失【椎动脉、基底动脉后部阻塞】

(2)脑桥:

①脑桥腹外侧综合症:

A病侧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B对侧中枢性偏瘫

C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②脑桥服内测综合症(Foville综合征):

A病侧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B向病灶对侧凝视

C对侧中枢性偏瘫

③脑桥被盖下部综合症(小脑上动脉综合征):

A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

B病侧眼球不能外展

C病侧面肌麻痹

D双眼患侧注视不能

E交叉性感觉障碍

F对侧偏身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丧失

G病侧Horner征

H病侧偏身共济失调

④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闭锁综合征):

意识清醒、语言理解无障碍,双侧中枢性瘫痪(眼球上下运动示意,水平运动障碍),不语,双侧面瘫,舌咽运动障碍,不能转颈耸肩,四肢全瘫,可有双侧病理反射。

(3)中脑:

大脑脚综合征:

A病侧除外直肌、上斜肌外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散大

B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上下肢瘫痪

红核综合征:

A对侧肢体震颤、强直或舞蹈、手足徐动、共济失调B病侧除外直肌、上斜肌外所有眼肌麻痹,瞳孔散大C对侧肢体深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小脑一侧半球病变时表现为同侧肢体共济失调。

脊髓保留明显的节段性,全长共有31个节段,即颈髓8节(C1~C8),胸髓12节(T1~T12),腰髓5节(L1~L5),骶髓5节(S1~S5),尾髓1节(Co)。

颈髓节段较颈椎高一个椎骨,上中段胸髓较相应的胸椎高2个椎骨,下胸髓则高出3个椎骨,腰髓位于第10~12胸椎,骶髓位于第12胸椎和第1腰椎水平。

脊髓半侧损害:

脊髓半切综合征——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对侧损害水平低于同侧)。

脊髓横贯性损害的表现:

受损平面以下两侧肢体痉挛性瘫、完全性感觉障碍、括约肌障碍。

颈膨大水平以上病变出现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颈膨大病变出现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胸髓病变导致痉挛性截瘫,腰膨大病变可见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

脊髓不同节段横贯性损害的瘫痪特点?

①高颈髓(C1-4):

四肢上运动神经元瘫,C3-5节段损害出现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或

消失,呼吸困难,副神经核受累可见同侧胸销乳突肌及斜方肌无力和萎缩;②颈膨大(C5

-T2):

双上肢周围性瘫,双下肢中枢性瘫,C8-T1侧角受损可见同侧Horner征;③胸髓(

T2-12)双下肢中枢性瘫,T7-12损害出现相应节段腹壁反射消失;④腰膨大(L1-S2):

下肢周围性瘫,L2-4损害膝反射消失,S1-2踝反射消失;⑤脊髓圆锥S3-5,尾节):

无下

肢瘫,肛门反射消失、性功能障碍和真性尿失禁。

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大脑动脉环(Willis环)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连同形成。

大脑中动脉主干受累造成三偏症状:

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或象限盲。

脑神经十二对:

有12对,分别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脊髓副神经和舌下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神经全)

1)三叉神经

脊束核损害表现为同侧面部有洋葱皮样分离性感觉障碍;一侧运动神经麻痹时,张口下颌向患侧偏斜

2)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

眼肌损害可分为周围型、核型(双侧损伤)、核上型和核间型(内侧纵束损害)。

核间型又分为前核间型(脑桥侧视中枢与动眼神经核之间损害,双眼对侧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内收,对侧眼球可外展)、后核间型(脑桥侧视中枢与外展神经核之间损害,双眼同侧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可内收)和一个半综合征(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不能内收)

核上型眼肌麻痹临床有三个特点:

双眼同时受累;无复视;反射性运动保留

眶尖综合征:

可引起眼睑下垂及眼球固定,直接损伤眼外肌及其支配神经

3)面神经

面神经麻痹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

中枢型:

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

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

周围型:

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

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

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

2)舌咽迷走神经

真假球麻痹的鉴别:

真性球麻痹病变部位为舌咽、迷走神经,假性球麻痹的病变部位为皮质脑干束。

假性球麻痹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亢进,无舌肌萎缩。

4)舌下神经

周围舌下神经病变表现为患侧舌肌瘫痪,伸舌偏向患侧,伴有舌肌萎缩和肌束颤动

(5)反射

1)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反射中心为C5~6

肱三头肌反射:

反射中心为C6~7  

膝反射:

反射中心为L2~4

踝反射、:

反射中心为Sl~2

2)浅反射

提睾反射:

反射中心为L1~2,

跖反射:

反射中心S1~2

肛门反射:

反射中心为S4~5

3)病理反射巴宾斯基(Babinski)征:

检查方法同跖反射,阳性反应为,拇指背屈,有时可伴有其他足趾呈扇形展开。

是最经典的病理反射,提示锥体束受损  Babinski等位征:

包括chaddock征、Oppen—heim征、Schaeffer征、Gordon征、Gonda征

视觉传导通路及各部位损伤表现

(一)视神经视神经的检查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

视觉传导通路: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内囊后支→枕叶的视中枢皮质

视神经,视交叉及视束受损的视野缺损表现

A.视神经病变引起单眼全盲

B.视交叉中部病变引起双颞侧偏盲

C.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或视中枢病变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视中枢病变黄斑视野保留

D.颞叶后部病变使视辐射下部受损引起对侧同向性上象限盲

E.顶叶病变使视辐射上部受损引起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

周围性眼肌麻痹:

①动眼神经麻痹:

上睑下垂、外下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光调节反射消失

②滑车神经麻痹:

眼球偏上,下视时候复视(下楼不能)

③展神经麻痹:

患侧眼球内斜视(无定位意义)

面神经司舌前2|3味觉,舌咽神经司舌后1|3味觉。

Horner征的临床表现

霍纳征:

患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睑板肌麻痹)和眼球内陷(眼眶肌麻痹),可伴同侧面部少汗。

见于颈上交感神经径路、丘脑或脑干网状结构中交感纤维受损。

中枢性面瘫及周围性面瘫的区别?

中枢性面瘫:

公表现为眼裂以下面瘫,鼻唇沟浅、口角下垂、示齿口角歪向健侧。

是由于皮质脑干束病变引起,常伴有中枢性舌瘫和偏瘫。

周围性面瘫:

同侧表情肌瘫痪,瘫痪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及蹙额,鼻唇沟浅、口角下垂、示齿口角歪向健侧。

是由于面神经核及核下纤维病变引起。

运动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统、小脑系统

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比较

临床检查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瘫痪分布

整个肢体为主

肌群为主

肌张力

增高,呈痉挛性瘫痪

降低,呈迟缓性瘫痪

浅反射

消失

消失

腱反射

增强

减弱或消失

病理反射

阳性

阴性

肌萎缩

无或有轻度废用性萎缩

明显

皮肤营养障碍

多数无

可有

肌束颤动

可有

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精神传导速度异常,有失神经电位

感觉:

特殊感觉:

视觉味觉听觉嗅觉

一般感觉:

浅、深、复合

-浅感觉:

来自皮肤、黏膜的痛觉、温度觉、触觉。

-深感觉:

来自肌腱、骨膜、肌肉、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复合感觉:

大脑顶叶皮质对深浅感觉分析、比较、整合的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重量觉

1痛觉、温觉传导通路:

脊髓丘脑侧束

2触觉传导通路:

精细触觉——薄楔束;粗略触觉——脊髓丘脑前束

3深感觉:

薄束楔束→内侧丘系→丘脑皮质束

脊髓丘脑束:

外到内——颈胸腰骶

薄楔束:

外到内——骶腰胸颈

神经系统常见症状

维持大脑清醒的解剖结构:

脑干上线网状激活系统广泛性大脑皮质的神经功能紊乱

(1)意识障碍:

包括意识水平受损,如昏迷和急性意识模糊状态;以及意识水平正常而意识内容改变,如痴呆和遗忘等。

但通常指前者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分级

a.嗜睡:

是意识障碍早期表现,唤醒后定向力基本正常,能配合检查

b.昏睡:

处于较深睡眠,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模糊作答,旋即熟睡。

c.昏迷:

是意识水平严重下降的病理睡眠样状态,患者对刺激无意识反应,不能被唤醒。

根据程度又分为:

(1)浅昏迷:

对疼痛刺激出现躲避反应、痛苦表情和无意识自发动作,各种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平稳

(2)中度昏迷:

对重的痛苦刺激可稍有反应,无意识自发动作少,各种生理反射减弱,生命体征轻度改变

(3)深昏迷:

对疼痛刺激无反应,无意识自发动作消失,各种生理反射消失,生命体征异常

急性意识模糊状态:

表现为嗜睡,意识范围缩小,伴定向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错觉可为突出表现。

谵妄状态:

较意识模糊重,有明显的错觉和幻觉,躁动不安,定向力散失,与外界不能正常接触。

急性者多见于高热或中毒,慢性者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

4)脑死亡:

表现为深昏迷、无自主呼吸、脑干反射消失、脑电图呈直线;上述情况持续12小时以上。

※去皮质综合征:

上肢屈曲,下肢伸直

无动性缄默症:

又称为睁眼昏迷,由脑干上部和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受损引起,患者貌似清醒但不能活动或言语,二便失禁,肌张力减低,无椎体束征

何谓闭销综合征:

双侧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受损引起四肢瘫及脑桥以下脑神经瘫,不能讲话、吞咽,可自主睁眼或用眼球垂直活动示意,看似昏迷,实为清醒

(2)认知障碍

失语症

1)Broca失语:

即运动性失语,是Broca区(额下回后部)受损引起,表现为对语言理解能力正常,发声器官正常,但运动性语言表达能力障碍。

2)Wernicke失语:

即感觉性失语,受损部位位于优势半球的颞上回后部。

表现为对口语无法理解,但运动性语言正常

3)传导性失语:

复述不成比例受损为其最大特点。

4)命名性失语的临床特点

以命名不能为突出特点。

口语表达表现找词困难,缺乏实质词,常描述物品功能代替说不出的词,赘语和空话较多。

优势半球颞中回后疗或枕颞交界区病变。

痴呆:

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症。

(两项或两项以上认知域受损)

头痛:

外眦、外耳道和枕外隆凸连线以上部位疼痛

面痛:

连线以下到下颌部的疼痛。

癫痫发作和晕厥

癫痫发作:

大脑皮质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导致的短暂脑功能障碍。

临表:

①意识障碍;②运动异常;③感觉异常;④精神异常;⑤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晕厥:

大脑半球及脑干血液供应减少,导致的伴有姿势张力丧失的发作性意识丧失。

机理:

大脑及脑干低灌注

临表:

晕厥前期——晕厥期——恢复期

临床特点

痫性发作

晕厥

先兆症状

无或短

可较长

与体位关系

无关

通常在站立时发生

发作时间

白天夜间均可发作,睡眠时较多

白天较多

皮肤颜色

青紫或正常

苍白

肢体抽搐

常见

无或少见

伴尿失禁或舌咬伤

常见

无或少见

发作后头痛或意识模糊

常见

无或少见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可有

心血管系统异常

常有

发作间期脑电图

异常

多正常

眩晕

按解剖部位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前者有前庭神经病变引起。

系统性眩晕又分为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重点区别如下。

临床特点

周围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程度以及持续时间

发作性、时间短、症状重

症状轻、持续时间长

平衡障碍

倾倒方向与眼球震颤慢相一致,与头位有关

倾倒方向不定,与头位无关

自主神经症状

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

不明显

脑功能损害

(4)视觉障碍

1)Foster—Kennedy综合征:

由额叶底部肿瘤引起,表现为同侧嗅觉丧失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2)皮层盲:

双侧视中枢病变引起的视力障碍称为皮层盲。

它不伴瞳孔散大,光反射在在。

3)视野缺损

•视神经病变可引起单眼全盲。

•双眼颞侧偏盲:

由垂体瘤、颅咽管瘤等压迫视交叉中部引起。

•对侧同向性偏盲:

由病变影响视交叉、外侧膝状体、视辐射及枕叶视中枢引

•起。

•对侧视野同象限盲:

颞叶后部(肿瘤、血管病)病变可引起双眼同向上象限盲

•(视辐射下部);顶叶病变(肿瘤、血管病)可引起双眼、同向下象限盲(视辐射上部)。

(5)瘫痪与运动系统

1)上运动神经元(椎体系统)

瘫痪的特点:

瘫痪肌肉肌张力高(典型者呈折刀样改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瘫痪肌肉无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正常,无失神经支配电位。

损害程度上升下屈,即上肢屈肌张力高,下肢伸肌张力高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分为皮质型(即单瘫,可出现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的中枢性瘫痪)、内囊型(三偏征,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脑干型(交差瘫,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和脊髓型。

※球麻痹(“球”指脑干的延髓,过去称其“球”)又称延髓麻痹,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并发症。

按受损部位,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即真性球麻痹(下运动神经元延髓麻痹)与假性球麻痹(上运动神经元延髓麻痹)。

真性球麻痹是由支配延髓运动神经的核团或脊髓神经病变引起。

临床表现为喉、咽、腭、舌的肌肉瘫痪、萎缩,咽腭反射消失。

假性球麻痹咽反射存在。

2)下运动神经元

瘫痪的特点:

瘫痪肌肉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瘫痪肌肉有萎缩,无病理反射,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异常和失神经支配电位。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诊断:

脊髓前脚细胞,引起弛缓瘫痪,其分布呈节段型,而无感觉障碍;前根,其分布也呈节段型,不伴感觉障碍;神经丛,其损害多为单肢的运动、感觉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瘫痪及感觉障碍的分布与每个周围神经分布的支配关系一样。

3)锥体外系主要组成部分为基底节,又称纹状体,包括尾核、壳核及苍白球,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肌张力、身体姿势和协调运动。

损伤后只要表现为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

苍白球和黑质病变表现为运动减少和肌张力增高,如帕金森病;尾状核和壳核病变多表现运动增多和肌张力减低,如舞蹈病。

4)共济失调

感觉性共济失调:

深感觉障碍不能辨别肢体位置和方向,落脚不知深浅,有踩棉花感,常见于脊髓后索和周围神经病变。

(6)感觉障碍

1)感觉障碍的临床分类

抑制性症状:

感觉径路受损时会出现感觉的减退或缺失。

它分为完全性感觉丧失和分离性感觉缺失(如深感觉缺失,浅感觉正常)。

刺激性症状:

是感觉径路受到病变刺激所引起。

表现有:

感觉过敏、感觉倒错、感觉过度(阈值高、延时性、潜伏期长)、感觉异常(无刺激时)和疼痛。

2)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

①末梢型:

肢体远端对称性完全性感觉缺失。

呈手套、祙子样分布。

见于多发性神经病。

②后根型:

单侧完全性节段性感觉障碍,见于一侧脊神经根病变。

常伴放射生根痛。

③髓内型

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脊髓前角损害:

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如肌肉萎缩、腱反射消失,无感觉障碍和病理反射。

•后角损害:

同侧痛温觉缺失、触觉保留的分离性感觉障碍,常见于脊髓空洞症。

•侧角损害:

C8~L2是脊髓交感神经中枢,受损出现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泌汗障碍和营养障碍等,C8~T1病变时出现Horner综合征;S2~4侧角为副交感中枢,损害时产生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和性功能障碍。

•前联合型:

见于脊髓中央部病变(肿瘤、脊髓空洞症),双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对称性、节段性、浅感觉障碍,而深感觉保留)

•后索损害:

振动觉、位置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精细触觉障碍。

•侧索损害:

对侧肢体病变水平以下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痛温觉障碍

•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Syndrome):

表现为病变对侧浅感觉丧失,同侧深感觉丧失和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其中颈膨大两上肢呈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两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胸髓病变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脊髓横贯性损害:

病变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均发生障碍,伴有截瘫或四肢瘫,尿便功能障碍。

见于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

•脊髓圆锥(S3~5和尾节):

无下肢瘫痪和椎体束征,肛门周围以及会阴部感觉缺失,肛门反射消失和性功能障碍。

为括约肌的副交感中枢,可出现真性尿失禁。

•马尾:

临床表现类似脊髓圆锥病变,但多为单侧或不对称,会阴部、股部或小腿有严重根性疼痛,下肢可有下运动神经瘫,括约肌障碍不明显。

④脑干型:

为交叉感觉障碍,表现为病变同侧面部感觉障碍,病变对侧躯干、肢体感觉障碍。

为脑干病变特征性改变。

见于血管病,肿瘤等。

5偏身型:

脑桥、中脑、丘脑及内囊等处病变均可导致病变对侧面、躯干及肢体的感觉障碍。

6单肢型:

大脑皮层病变引起,表现为对侧上肢或下肢的感觉缺失,有复合感觉障碍是其特点。

皮层的刺激性病灶可引起局灶性感觉性癫痫发作。

※各种感觉传导通路

•躯体、四肢的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路:

脊神经节(第1级神经元)→脊髓后角固有核(第2节神经元)→白质前联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粗触觉)→丘脑腹后外侧核(第3级神经元)

•头面部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导路:

三叉神经节(第1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第2节神经元)→三叉丘系交叉→→丘脑腹后内侧核(第3级神经元)

•深感觉传导通路:

脊神经节(第1级神经元)→楔束(T4以上)/薄束(T4以下)→薄束核、楔束核(第2节神经元)→延髓处交叉→丘脑腹后外侧核(第3级神经元)

•听觉传导路:

蜗螺旋神经节(第1级神经元)→蜗神经前核、后核(第2节神经元)→桥脑内经斜方体交叉→下丘(第3级神经元)→内侧膝状体(第4级神经元)

•外侧膝状体是视觉传导路的第3级神经元

(7)眼球运动障碍

司眼球动动的颅神经有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

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其余的眼外肌和所有的眼内肌均由动眼神经支配。

1)动眼神经麻痹:

表现为上脸下垂、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居外展位和眼球向内、上和下动动不能。

有复视。

2)滑车神经麻痹:

多合并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球向外、下方动动受限。

有复视。

3)外展神经麻痹:

表现为眼球居内收位,眼球外展不能。

复视明显。

※阿罗瞳孔(Argyll-Robertsonpupil).表现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

为顶盖前区病变使光反射径路受损,经典病因为神经梅毒如脊髓痨

艾迪瞳孔(Adiepupil).又称强直性瞳孔,其临床意义不明。

表现一侧瞳孔散大,只在暗处用强光持续照射时瞳孔缓慢收缩,停止光照后瞳孔缓慢散大。

共济运动:

在前庭、脊髓、小脑的锥体外系共同参与下完成运动的协调和平衡。

共济失调:

1小脑、本体感觉以及前庭功能障碍导致的运动笨拙和不协调,累及躯干、四肢肌和咽喉肌时可引起身体平衡、姿势、步态及言语障碍。

2大脑性共济失调

3感觉性共济失调

4前庭性共济失调

不自主运动:

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的不受主观控制的无目的的一场运动。

肌力分几级?

各级的表现?

肌力分6级(0-5级)

0级:

完全瘫痪1级:

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

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起

3级:

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

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不完全

5级:

正常肌力病理反射阳性提示锥体束受损。

脑膜刺激征:

曲颈试验、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

①屈颈试验:

被动屈颈受限,表同不同程度的颈强直;②Kernig征:

患者仰卧,下肢于髋膝关节处屈曲成直角,检查者在膝关节处伸直小腿,如出现疼痛使伸直受限,大、小腿间夹角<135°为阳性。

正常脑脊液所见:

①为无色、透明液体,侧卧位腰穿脑压80—180mmH2O,压颈试验通畅;

②细胞数为(0~5)*106/L,蛋白含量0.15~0.45g/L;

糖2.5~4.4mmol/L约为血糖的 1/2~1/3,氯化物 120~130mmol/L.

目的:

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3-4腰椎

适应证:

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如各种脑膜炎或脑炎、脱髓鞘疾病、蛛网膜下隙出血、脑血管炎、脑膜癌病及颅内肿瘤,脊髓病变和(鞘内注射)等;

并发症:

常见为腰穿后低颅压头痛。

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血管疾病

2、脊髓病变经腰穿作脑脊液动力学检查

3、神经系统的特殊造影,如椎管造影

4、于椎管内注射治疗性药物和引流治疗

禁忌症:

1、明显的颅高压,特别是有早期脑疝症状者

2、明确的后颅凹占位性病变

3、高颈位脊髓压迫性病变

4、病情危重处于休克状态

5、穿刺的局部皮肤、皮下组织及脊柱有感染性疾病者

6、开放性颅脑损伤或有脑脊液漏者

躯体痛温觉的传导径路?

皮肤、粘膜痛温觉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脊神经→脊髓后根脊神经节(Ⅰ级神经元)→沿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升2-3个节段→后角细胞(ⅡⅡ级神经元)→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侧索→痛温觉纤维组成脊髓丘脑侧束,触觉纤维组成脊髓丘脑前束上行→经脑干→丘脑腹后外侧核(Ⅲ级神经元)→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后1/3→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上2/3区及顶叶。

头面部痛温觉、触觉的传导径路?

皮肤粘膜痛、温和触觉周围感觉器(三叉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