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病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71835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备课病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集体备课病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集体备课病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集体备课病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集体备课病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病句.docx

《集体备课病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病句.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集体备课病句.docx

集体备课病句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病句类型及辨析技艺。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重难点】

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考点解读、命题规律、命题趋势、掌握“语序不当”病句类型

第二课时:

掌握“搭配不当”和“成分残缺或赘余”病句类型

第三课时:

掌握“结构混乱”和“表意不明”病句类型

第四课时:

掌握“不合逻辑”病句类型、讲解《导学》练习

第五课时:

辨析语病的步骤与方法

第六课时:

掌握如何修改病句

第七课时:

讲解《导学》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掌握“语序不当”病句类型

一、考点解读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语文》对本考点的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E级,属于表达应用。

必须掌握六种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

(前四种病句类型属于结构类语病,后两种属于语意类语病)

二、命题规律

1、辨析病句,题型为选择题,分值为3分。

2、修改病句,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试题要求找出文段中错误的表达,并改为正确的。

2010年山东卷18题、2010年重庆卷18题和2010年安徽卷18题都采用了此形式。

三、命题趋势

1、2011年高考仍以选择题为主要考查形式,但不排除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2、命题材料生活化,材料来源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是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

3、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病句类型主要有四种: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

四、语序不当

(一)、语序不当类型: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1:

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

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例2: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附近的”移到“许多”前面。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b.表时间或处所的;

c.表语气(副词)、范围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例如1: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次序:

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例2:

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

(“不禁”应移到“打”的前面。

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副词的位置不对。

例:

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

(“不”移到“把”字前)

、介词位置不当

例:

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如:

一篇文章要是字迹过于潦草,那么内容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移至“内容”前,“内容很不错”是主谓短语作谓语)

4、分句位置不当

在承接复句、递进复句中,分句之间的次序分别有先后和轻重关系,如果颠倒了,就造成分句间次序不当。

例:

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5、主客体颠倒

例:

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可改为"中国青年对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是不陌生的")

6、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例:

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猛醒,引人深思。

(按事理、逻辑次序(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应改为“引人深思,促人猛省,催人进取)

(二)【高考经典试题】

1、(2008重庆卷)

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

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首次”调整至“抵达”前)

2、(2009广东卷)

近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九洲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令人流连忘返”调整至“构思奇特,巧夺天工”后)

(三)【课堂巩固训练】

1、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多项定语语序不当,改为: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优秀的教授)

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改为:

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3、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分句间次序不当)

4、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词语可能反映承接先后、轻重主次等语意。

词语的顺序则必须符合这一客观要求。

此例中“研究听取”,颠倒了承接的先后关系。

应改为“听取研究”)

5、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搭配不当”和“成分残缺或赘余”病句类型

一、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主要出现在配对的句子成分之间,相关成分如主语和宾语之间也有个相应与否的问题。

(一)搭配不当类型

1、主谓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例:

这个县的水稻生产。

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生产"与"长势良好"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应将"生产"删掉,使"水稻"作为主语)

  2、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常见错误是:

当动词带两个以上宾语时,后面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

例:

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的专业化队伍。

(“聚集”的应该是“人才”而不是“队伍”)

3、主宾搭配不当

例:

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此句宾语是由一个主谓短语充当的,但这个主谓短语的主干是"工业和农业成为国家"。

主宾意义明显不当、可将"国家"改为"行业"等)

4、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

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人群"是在整体性名词,前面不能再用"数万名"予以限制。

可将"人群"改为"人")

  5、前后缺乏照应,常见错误是一面和两面搭配。

例:

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句中“好”“坏”是两个方面,句子后半部分是一个方面)

(二)【高考经典试题】

1、(2009湖南卷)

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敝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阐明”和“张扬”动宾搭配不当)

2、(2010广东卷)

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完成”和“理想”动宾搭配不当)

(三)【课堂巩固训练】

1、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绣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教导”和“出现”构成主谓关系不当,可去掉“循循善诱的教导。

”最好可再加“又在我耳边响起”与之构成主谓关系)

2、他在运动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生涯。

(“退出……生涯”动宾搭配不当)3、农民耕种的符合政策规定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主宾搭配不当)

3、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4、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干干净净”可以补充说明扫的程度。

而“整整齐齐”则不能与“打扫”配搭,可在其前加上“把桌凳安放得”,也可删去)

二、成分残缺或赘余

(一)、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例:

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删去“在……中”,“这部作品”成为主语)

(2)、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例:

张文同志是位犯过错误的好同志,改正错误后,安排他担任县银行办主任。

(“安排他担任县银行办主任”的主语不是“张文”,暗中换成了“上级领导”)

(3)、误把偏正短语中偏的部分理解为中心语,造成主语残缺。

例:

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市教委的表彰。

(前一分句主语是“成绩”,而后一分句误解为第一分句主语是“学校”,故错误地承前省略)

(4)、滥用省略,使分句是主语残缺。

例:

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重视。

(缺少主语,在“应该”前加“这种现象”)

2、谓语残缺

因为句子较长,说到后面忘记前边结构而导致缺少谓语是谓语残缺的主要原因。

例:

发射通讯试验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研制、跟踪、测控和试验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在“独立”前加“具备”)

3、宾语残缺

句子稍长,说到后面忽略了与前面成分呼应,造成宾语残缺。

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常是介词宾语残缺。

例:

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缺少宾语,应在“胃肠病”后加“功能”)

4、附加成分残缺

例:

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在“劳动”前加“艰苦且有效的”之类的限制语)

(二)、成分赘余

1、主语赘余

例:

我们二年级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一般地说,我们都能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我们”是多余的主语)

2、谓语赘余

例:

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就会被主题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使读者”是谓语的多余成分,应删)

3、宾语赘余

例:

全国人民决心以实际行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国庆节的到来。

(宾语中心“的到来”多余)

4、修饰成分赘余(定语、状语和补语多余)

例1:

这句话后面,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无声”的潜台词啊。

(“潜台词”已含有“无声”之意)

例2:

凡购买本公司产品者,免费赠送维修用具一套。

(“免费”删去)

例3:

由于受版面容量限制,只好对文章原稿略加删改一些。

(“一些”删去)

5、分句赘余

例:

走近一看,它还没有死,还有一息尚存。

(删去“还没有死”或“还有一息尚存”)

三、【高考经典试题】

1、(2009山东卷)

或许连作者都没想到,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介词“由于”误用使“使”前缺少主语。

因此,删去“由于”)

2、(2010全国卷Ⅰ)

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采取”后缺少宾语)

四、【课堂巩固训练】

1、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市教委的表影。

(因误把偏正短语中偏的部分理解为中心语而后面句子缺主语的情况也值得高度重视。

此句的前一分句主语是“成绩”,而后分句误解为第-个分句主语的是“学校”,故错误地承前省略,应在第二个分句前加主语“学校”)

2、对于那些知法犯法的党政干部,我们必须依法给以严厉的法律制裁。

(删去“依法”)

3、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博”后,加“的精神”,与谓语“发扬”相呼应)

4、商业部门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大张旗鼓地向群众宣传教育,出售产品的重要意义。

(应在“出售”前加“讲清”)

 5、听了父老乡亲们的介绍,看了家乡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心里感到由衷的钦佩和欣慰。

(删去“心里感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结构混乱”和“表意不明”病句类型

一、结构混乱

(一)、结构混乱类型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

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断丝连

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例:

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

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

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客为主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

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闪待。

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5、句式杂糅(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意思。

例:

在旧社会,他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人民。

(这句的错误是把“利用开当铺进行残酷的高利贷剥削”和“利用开当铺残酷地剥削人民”两种说法糅在一起,修改只留一种说法。

(二)【高考经典试题】

1、(2008广东卷)

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

2、(2009湖南卷)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句式杂糅,“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改为“获得了群众的好评”或“群众的好评如潮”)

(三)【课堂巩固训练】

1、他之所以取得这样大的成绩,是他刻苦努力、顽强拼搏取得的。

(“是他刻苦努力、顽强拼搏取得的”改为“是因为他刻苦努力、顽强拼搏”或“是他通过刻苦努力、顽强拼搏取得的”)

2、当上级宣布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时,我们大家有一种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的。

(“我们大家有一种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的”改为“我们大家有一种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或“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二、表意不明

(一)、表意不明类型

1、费解

例:

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

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2、歧义

(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例:

在几天时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5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

应该把“逐日”改作“都有”。

(2)两个解释都可能。

例:

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是“其他学校”,还是“其他领导”,发生歧义。

(3)把读者引入歧途。

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

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例:

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万多人口。

(照字面看,这619万人都淹死了。

作者的本意该是:

直接淹没豫皖两省拥有619万多人口的13个县。

(二)【高考经典试题】

1、(2010广东卷)

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部分”可为福利院,也可为孤儿)

2、(2010山东卷)

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老人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

(搭配不当,将“经”改为“在”,或者将“下”去掉;歧义,“迅速赶到的”统辖“医护人员”还是“医护人员和商场保安”不清,两种理解都可以,可改为“商场保安以及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或者将“学校”提到“许多”之前。

(三)【课堂巩固训练】

1、不准在车站、码头、机场、公园和商业区以外的地方设立广告牌。

2、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的可以是“张原”,也可以是“老人”)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不合逻辑”病句类型

一、不合逻辑

(一)、不合逻辑类型

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说的“不合逻辑”的外延。

首先,“语法不是逻辑”,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白马”概念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

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马”应该是“马”才对。

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

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等于“好热闹”,甚至程度还要加深。

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

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

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

1.概念范围不清

属种关系、交叉关系、非同一范畴的概念并列不当。

例:

出席团代会的代表有干部和青年,还有不少女同志。

(“”干部、青年、女同志中交叉关系)

2、前后表述不一致

例:

我基本上把不良的学习习惯完全改过来了。

(“基本”和“完全”矛盾)

3、多次否定引起混乱

例: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无时无刻不忘”即“任何时刻都忘”,句意正好相反)

4、关联词语用错

例:

这本书出版好几年了,所以最近作了较大的修改。

(分句间无因果关系)

(二)【高考经典试题】

1、(2009江苏卷)

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不合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表意费解)

2、(2010湖北卷)

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不合逻辑,“商家、企业”改为“企业、商家”)

(三)【课堂巩固训练】

1、夜晚,远远望去,整个楼漆黑一团,只有一个房间还灯火辉煌。

(自相矛盾)

2、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

(反问句的答案在句意的反面,此句如不用反问句,否定是恰当的,但用了反问句,语意恰好相反。

可将“不”去掉)

3、既然来了,但他还是不安心。

(关联词语用错)

4、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此句中主体是“我”,客体是“数学”,应改为“我对于数学”)

二、讲解《导学》P58第1题――第10题。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辨析语病的步骤与方法

一、辨析语病的步骤

辨析与修改病句是高考考查的范围之一。

辨析病句是修改病句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正确的辨析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快速而又准确地辨析病句一般有三个步骤:

(一).将句子先读上一两遍,凭语感感觉一下句子是否正确,这样发现病句自然是最快捷最理想的。

可是高考试题中的病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走下一步了。

(二).从语法角度分析。

之所以先语法而后修辞、逻辑,是因为语病中语法错误占的比例最大。

另外,即使不是语法错误,分析一下句子结构对把握句意也有一定的好处,便于我们再作修辞、逻辑的分析。

(三).如果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看不出什么毛病,就应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检验,主要看它是否合乎事实、情理。

二、辨析病句的方法

辨析病句就是对病句的辨别和认识,要想快速而准确的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掌握一定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

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

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需要相辅相承,不可偏废。

例: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这个句子,我们一读总感觉到不顺畅,缺少了什么,实际上这个句子是一个中途易辙的病句,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新说起。

像类似的句子,我们一般凭语感就能判断出来。

(二).筋脉梳理法。

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例:

“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大批”与“队伍”搭配不当。

(三).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违反事理。

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例:

“不论什么人,只要肯下苦功夫,就能成才”这个句子,读起来通顺,语法上找不到错误,经我们一推敲,就会发现句子把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误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要把“只要”改为“只有”,把“就”改为“才”,句子就没有毛病了。

(四).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断定,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例:

“围墙用的是红砖砌的”这个句子,读起来有点别扭,是否有毛病还拿不太准,这时,人们可以仿照一些句子:

“文章用的是英语写的”“衣服用的是布做的”,我们可以知道这两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样就能推断出那个句子是错误的。

五.规律标志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

如:

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失当的错误;出现了“忌”“禁止”“防止”“预防”等词的句子,其错误也往往出现在否定失当上;有“能否”“是否”“成败”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能对应的错误;介词出现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掩盖主语的错误;概念并列时往往出现包容与交叉的关系等等。

做题时,可根据这类句子的特点,准确地找到错误所在,从而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

1、句中有并列词或并列短语时,要检查这几个概念是否相互包容或各项能否与前后相关成分搭配。

  

(1).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不完全搭配

   并列短语同有关成分搭配时,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