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程施组涵洞工程站场范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263581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位工程施组涵洞工程站场范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单位工程施组涵洞工程站场范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单位工程施组涵洞工程站场范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单位工程施组涵洞工程站场范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单位工程施组涵洞工程站场范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位工程施组涵洞工程站场范围.docx

《单位工程施组涵洞工程站场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位工程施组涵洞工程站场范围.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位工程施组涵洞工程站场范围.docx

单位工程施组涵洞工程站场范围

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站前工程Z8标段

涵洞工程(DK98+800~DK101+400)

 

施工组织设计

承包商: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

中铁十三局集团公司石太客专项目经理部

日期:

二OO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前言

 

目录

1.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7

1.1.概述7

1.1.1.编制依据、范围和原则7

1.1.2.工程概述7

1.1.3.工程自然特征与地质特征7

1.1.4.外部施工条件7

1.1.5.工程特点与难点7

1.2.施工目标7

1.2.1.质量目标7

1.2.2.安全目标7

1.2.3.工期目标7

1.2.4.环保水保及文明施工目标8

1.3.施工组织与施工准备8

1.3.1.施工组织安排8

1.3.2.施工准备8

1.4.施工方案与工程重难点对策8

1.4.1.施工方案8

1.4.2.工程重难点分析及主要对策措施8

1.5.施工平面布置与临时设施设置8

1.5.1.施工场地布置8

1.5.2.临时设施设置8

1.5.3.总平面布置图8

1.5.4.主要临时工程数量8

2.施工进度计划8

2.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8

2.2.工作循环时间计算8

2.3.工程进度计划指标分析与工期计算8

2.3.1.工程进度计划指标分析8

2.3.2.工期计算8

2.4.主要工程项目分阶段施工进度计划安排9

2.5.工期分析9

2.6.施工进度计划图9

2.7.关键线路分析9

3.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10

4.冬季(期)和雨季(期)的施工安排10

4.1.冬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10

4.1.1.冬季施工安排10

4.1.2.冬季施工保证措施10

4.2.雨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10

4.2.1.雨季施工安排10

4.2.2.雨季施工保证措施10

4.2.3.防洪措施10

5.质量目标、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1

5.1.质量目标、创优规划11

5.1.1.质量目标11

5.1.2.创优规划11

5.2.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及质量控制重点11

5.2.1.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11

5.2.2.质量控制重点11

5.3.质量保证体系11

5.3.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11

5.3.2.健全质量管理制度11

5.3.3.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11

5.4.质量保证措施11

5.4.1.保证质量的组织措施11

5.4.2.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11

5.4.3.保证质量的技术与工艺措施11

5.4.4.保证质量的材料与设备保障措施11

5.4.5.保证质量的经济措施11

6.安全目标、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1

6.1.安全目标12

6.2.安全保证体系12

6.3.安全风险分析与主要对策(安全控制重点)12

6.4.安全保证措施12

6.4.1.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12

6.4.2.保证安全的管理措施12

6.4.3.保证安全的制度措施12

6.4.4.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12

6.4.5.保证安全的防洪渡汛措施12

6.4.6.保证安全的防火灾措施12

6.4.7.安全风险预案管理措施12

7.确保工期的措施13

7.1.工期目标13

7.2.工期保证体系13

7.3.影响工期因素分析13

7.4.工期保证措施13

7.4.1.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13

7.4.2.保证工期的管理措施13

7.4.3.保证工期的资源保障措施13

7.4.4.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13

7.4.5.保证工期的协调措施13

7.4.6.保证工期的雨季施工措施13

7.4.7.保证工期的冬季施工措施13

7.4.8.保证工期的农忙季节施工措施13

7.4.9.保证工期的意外情况下保证工期的措施13

7.4.10.重点控制工程的工期保证措施14

7.4.11.保证工期的应急预案14

7.4.12.保证工期的进度监控与信息反馈措施14

8.环保水保目标、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15

8.1.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目标15

8.2.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保证体系15

8.3.环保水保法律法规识别15

8.4.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因素分析15

8.5.环保水保措施15

8.5.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综合措施15

8.5.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15

9.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16

9.1.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目标16

9.2.职业健康安全保障体系16

9.3.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16

9.3.1.组织与制度保障措施16

9.3.2.劳动安全保护措施16

9.3.3.生活卫生保障措施16

9.3.4.医疗卫生保障措施16

9.3.5.职业病预防措施16

9.3.6.传染病预防措施16

9.3.7.突发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16

10.劳动力组织计划16

10.1.劳动组织方案16

10.1.1.劳动组织机构16

10.1.2.劳动组织原则16

10.1.3.劳动组织方案16

10.2.劳动力配置计划16

10.3.劳动力调配计划16

11.主要材料供应计划17

11.1.主要材料用量及供应方案17

11.2.主要材料供应计划17

11.3.保证材料供应的措施17

11.4.材料供应的应急预案17

1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配备17

12.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17

12.1.1.配备原则17

12.1.2.设备配套选型17

12.1.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数量17

12.2.主要试验、测量、检测仪器设备配备计划17

12.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调配计划17

12.4.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状况良好的措施17

表12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18

表13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试验、测量、检测仪器表19

13.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20

13.1.临时用地计划20

13.1.1.施工用地计划20

13.1.2.临时用地计划20

13.1.3.节约用地措施20

表14临时工程用地计划表20

13.2.施工用电计划21

13.2.1.电力需求分析21

13.2.2.施工用电方案21

13.2.3.外部电力需求计划21

表15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22

14.文明施工、文物保护23

14.1.文明施工目标23

14.2.文明施工措施23

14.3.文物保护措施23

15.其他应说明的事项23

1.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1.概述

1.1.1.编制依据、范围和原则

1.1.1.1.编制依据

⑴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站前工程Z8标段施工招标文件、补遗书、投标文件。

⑵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站前工程Z8标段相关设计图。

⑶业主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⑷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站前工程Z8标总体性“施工组织设计”

⑸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⑹我集团公司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科技工法成果和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

⑺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1.1.1.2.编制范围

1.1.1.3.编制原则

⑴科学部署,统筹安排,组织平行、交叉、流水作业,确保关键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站前工程Z8标段阳泉北站DK98+800~DK101+400范围内涵洞工程。

工序的进度计划和工期目标的实现。

⑵优化资源配置,实行信息化管理。

⑶强化组织,加强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

⑷加强过程监控,强化高度协调,实现快速施工。

⑸坚决执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心职工健康安全。

⑹坚决执行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保护自然生态、施工环境。

1.1.1.4.本工程采用的标准规范

⑴《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⑵《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⑶《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⑷《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⑸《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⑹《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⑺《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2005)

1.1.1.5.本工程采用的施工图

施工图:

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施工图涵洞第一册;

通用图:

《肆桥5009》、《叁桥(89)8011》、《叁桥5013A》、《叁桥5013C》、《胶新桥通-01》、《叁桥5011》。

1.1.2.工程概述

新建铁路石家庄至太原客运专线工程起自石家庄北站,途经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市、井陉县,再经山西省盂县、寿阳县、阳曲县,止于太原站,正线全长189.93Km。

运营初期承担着石家庄与太原间的大部分客运量和部分货运量,与既有石太线构成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通道之一。

我局管段全长9.509km,起讫里程为DK97+123.8~DK106+633,均位于山西省盂县境内。

主要工程有路基及站场工程、桥梁工程、公路立交桥、隧道工程、涵洞工程、路基相关工程及路基附属工程等。

Z8标段十三局管段范围内(DK97+123.8~DK106+623)共有涵洞21座,全部为盖板箱涵,详见涵洞工程数量表。

本单位工程包括站场范围内(DK98+800~DK101+400)的9座涵洞。

附涵洞工程数量表。

涵洞工程数量表

序号

名称

里程

涵长(厘米)

1

钢筋砼斜盖板箱涵

DK98+953.6

7924

2 

钢筋砼斜盖板箱涵

DK99+280

13948

3

钢筋砼盖板箱涵

DK99+514

5142

4

钢筋砼斜盖板箱涵

DK99+804

13199

5

钢筋砼盖板箱涵

DK99+890

6869

6

钢筋砼斜盖板箱涵

DK100+200

10323

7

钢筋砼斜盖板箱涵

DK100+560

12095

8

钢筋砼盖板箱涵

DK100+910.5

4833

9

钢筋砼斜盖板箱涵

DK101+262.8

9133

1.1.3.工程自然特征与地质特征

1.1.3.1.自然特征

地形特征:

盂县至太原段为黄土堆积盆地,盆地内为典型的黄土地貌,冲沟发育,地形起伏相对较小。

主要分布新黄土、老黄土、泥岩、砂岩夹煤层、石灰岩,岩层平缓,区内地质构造较简单,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水位埋深大于15m。

沿线主要河流:

线路主要跨越河流属海河、黄河两大水系,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部分河流受工业生产影响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河水流量受季节影响变化大,夏秋季河水暴涨,冬春季局部断流。

沿线地下水主要类型有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

地下水在山区、丘陵埋深较深,一般约在30-600m不等。

大气降水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地下水对普通混凝土不具侵蚀性。

气象特征:

沿线属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区,受太行山海拔高度的影响,夏天酷暑,冬季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冬季以西风或西北风为主,夏秋季以东北风为主。

年平均降雨量约500-850mm,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温度7-13℃,极端最高气温为41℃,最冷月平均气温为-9℃左右,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0-0.3m。

1.1.3.2.地质特征

地震:

本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基本烈度Ⅶ)。

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

沿线部分地段存在滑坡、崩塌以及新黄土、膏溶角砾岩、岩溶、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

1.1.4.外部施工条件

1.1.4.1交通运输条件

现有公路较为发达,利用现有道路及纵向便道可以到达站场范围涵洞施工场地。

1.1.4.2主要材料供应条件

钢材、水泥由业主统一供应。

当地石料、碎石储量丰富,从芝角石场购买,运距约20km;中粗砂从河北正定购买,运距约165km;油料由阳泉购买,运距60km;粉煤灰由阳泉购买,运距约65km。

1.1.4.3水资源

当地水资源馈乏,涵洞施工主要采用罐车拉水的方法解决。

1.1.4.4通讯设施

由于施工现场距离村庄较近,通讯较便利。

1.2.施工组织与施工准备

1.2.1.施工组织安排

涵洞工程计划由3个施工队伍分段平行作业:

涵洞一队60人担负标段DK97+620涵至DK98+953.6涵范围内9座涵洞工程施工;涵洞二队120人担负DK99+280涵至DK101+262.8涵范围内8座涵洞施工;涵洞三队60人担负DK105+190涵至DK107+144涵范围内7座涵洞施工。

计划2005年11月1日开工;2006年4月6日完工。

1.2.2.施工准备

涵洞工程施工准备:

2005年11月1日~2005年11月30日。

⑴测量放线准备

箱涵开工前做好施工测量放样工作:

先放出涵洞中桩,再测量出地面高程,计算出涵洞基底面的实际宽度及实际开挖深度,放出边桩,用白灰沿两侧边桩画出清表宽度。

⑵现场准备

用推土机清除地表15cm耕植土,以及路基用地范围内垃圾、有机物残渣、杂草、树根﹑农作物的根系等,用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⑶试验准备

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砼配合比设计并报请监理审批。

1.3.施工方案

涵洞工程计划由3个施工队伍分段平行作业:

涵洞一队60人担负标段DK97+620涵至DK98+953.6涵范围内9座涵洞工程施工;涵洞二队120人担负DK99+280涵至DK101+262.8涵范围内8座涵洞施工;涵洞三队60人担负DK105+190涵至DK107+144涵范围内7座涵洞施工。

计划2006年3月1日开工;2006年6月30日完工。

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机械抽水。

盖板涵墙身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现场浇筑,钢管架支撑;在现场就地预制,汽车吊吊装就位。

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浇筑采用吊车吊料斗入模,振捣棒振捣,覆盖浇水养生。

1.4.施工平面布置与临时设施设置

⑴施工前,修通施工便道;

⑵涵洞施工队伍在涵洞附近驻扎;

⑶对涵洞基坑位置中线及基坑开挖边线测量放线,清理基坑开挖范围、盖板预制场地范围的表土,平整施工场地。

2.施工进度计划

涵洞施工进度计划

序号

名称

里程起点

施工队伍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1

钢筋砼斜盖板箱涵

DK98+953.6

涵洞二队

2005.12.1

2006.3.29

2

钢筋砼斜盖板箱涵

DK99+280

2005.12.1

2006.4.6

3

钢筋砼盖板箱涵

DK99+514

2005.12.1

2006.3.26

4

钢筋砼斜盖板箱涵

DK99+804

2005.12.1

2006.4.1

5

钢筋砼盖板箱涵

DK99+890

2005.12.1

2006.3.28

6

钢筋砼斜盖板箱涵

DK100+200

2005.12.1

2006.4.1

7

钢筋砼斜盖板箱涵

DK100+560

2005.12.1

2006.4.6

8

钢筋砼盖板箱涵

DK100+910.5

2005.12.1

2006.3.27

9

钢筋砼斜盖板箱涵

DK101+262.8

2005.12.1

2006.3.29

3.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3.1.基坑开挖

⑴用挖掘机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20cm时,用人工开挖并夯实、整平。

⑵采用设计的处理方法进行地基处理,待地基承载力达到通用图的地基承载力要求时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⑶基坑顶部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设施,基坑内沿四周开挖排水沟,保持基坑始终处于无水状态。

⑷DK99+514涵洞需基底需进行强夯处理,施工前通过试夯确定夯击参数,锤重要10t,落锤高度大于8m,锤底面单位净压力不小于20kPa。

强夯基础基坑开挖时预留土层厚度为下沉量加10~25cm,夯击完毕将表层松土清除,拍实平整,达到设计高程。

3.2.垫层、换填施工

管段范围内涵洞基础垫层有碎石垫层、混凝土垫层,部分涵洞需换填三七灰土。

3.2.1.施工放样

沿长度方向每隔5m设一对桩,在两侧桩上标出垫层的设计标高。

3.2.2.碎石垫层施工

在桩上悬挂施工线,人工摊铺碎石,并整平、夯实,使其密实,标高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2.3.混凝土垫层施工

垫层采用C20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汽车吊、料斗配合垂直运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3.2.4灰土垫层施工

石灰采用消石灰,粒径不大于5mm,灰土拌和均匀一致,用手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

灰土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松铺厚度及夯击遍数通过试验确定。

分段施工时,接缝两侧各50cm范围内,增加夯击遍数,上下层接缝错开50cm以上。

拌和好的灰土当日使用,不能隔日使用。

换填后的灰土做好遮盖,防止水浸或晒裂。

3.3.基础施工

按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加工及绑扎,基础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在涵洞地基或垫层上浇筑C20砼基础,砼由搅拌站集中拌合,砼运输车运至现场,使用溜槽入模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初凝后开始洒水养护,按要求制作试件。

3.4.墙身施工

箱身施工采用就地浇筑工艺,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水层及沉降缝,内模模板采用大块定型模板,外模采用组合钢模。

3.4.1.钢筋加工及绑扎

⑴钢筋使用前进行调直并将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⑵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达到设计要求。

⑶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地加工制作,下料成型。

⑷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焊,两搭接钢筋轴线应一致,焊缝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4.2.模板

外模采用组合钢模板,内模采用大块定型钢模。

固定模板的支架采用钢管制作。

支架的立面或平面安装牢固,钢管的搭接处用卡子上紧,防止振动、偶然撞击造成支架变形。

使用后的模板按规定及时修整保存,以备下次使用。

3.4.3.砼浇筑

⑴砼由拌和站统一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输。

⑵浇筑砼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进行砼浇筑。

⑶墙身砼分层,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

⑷墙身混凝土采用汽车吊、料斗配合入模工艺进行浇筑。

3.4.4.砼振捣

⑴采用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业半径1.5倍,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插入下层5~10c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捣棒,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⑵对每一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

⑶砼的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确保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间。

⑷砼采用人工洒水养护。

3.5.盖板预制、安装

涵洞盖板在涵位附近就近预制,钢筋绑扎要求同墙身钢筋绑扎,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和,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洒水养生。

盖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进行搬运、安装。

安装前,检查盖板及涵洞各部尺寸,接触面进行凿毛,刷洗干净。

盖板采用吊车安装。

3.6.台背回填

在出入口铺砌完成,盖板安装完毕后进行涵背过渡段施工,施工时两边涵台背后同时对称填筑。

基坑采用级配碎石或混凝土回填。

台背采用级配碎石填筑。

填筑时分层摊铺,靠近涵背处大型设备碾压不到的地方采用专用的小型压实机械对称压实。

每层均压实到规范规定的压实标准。

3.7.对箱涵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

⑴做好砼配合比,加强早期养护,对水泥的技术性质加大频率检验,防止结构物出现裂缝、裂纹。

⑵增强搅拌能力,改善浇筑工艺,确保浇筑间隔时间小于前一层砼的初凝时间,防止结构物表面出现冷缝。

⑶采用良好的集料级配,浇筑过程中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

插入下层砼5~10cm的深度;表面振动器移位应能覆盖已振实部分;控制砼分层浇筑厚度,采用插入式及平板式振动器,施工时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并确保砼表面不出现蜂窝、麻面。

⑷采用平整度、刚度符合要求的模板,防止砼表面不平整。

⑸拼好模板,拼缝处设止水带;模板榫槽嵌接严密,防止砼表面漏浆。

箱涵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4.冬季的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

4.1.冬季施工安排及保证措施

4.1.1.冬季施工安排

根据总体施工安排及现场实际情况,为了满足预制梁场建设及站场土石方施工需要,站场范围内的涵洞工程需进行冬季施工。

4.1.2.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⑴收集本地气象台历年气象资料,设置工地气象观测点,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

⑵准备有关的工程材料、防寒物资、能源和机具设备。

⑶技术保证措施:

①钢筋焊接

一般在室内进行,若受条件限制,只能在室外进行时,最低气温不低于-20℃,并设置防雪挡风设施,采取措施,减小焊件温度的梯度和防止焊接后立刻接触冰雪。

对焊接设备采取防寒措施。

②混凝土施工

a.混凝土配料

混凝土配合比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坍落度。

b.混凝土外加剂

浇筑的混凝土宜掺用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c.材料加热

冬期施工时,当混凝土拌和物搅拌合成后不能满足所需要的温度时,应考虑对拌和用水加热至80度以下,如仍不能满足需要时,可考虑对骨料进行均匀加热。

水泥可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预热,不能直接加热。

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以加热到80℃以上,但水泥不可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

搅拌时,先投入骨料和水,拌匀后再投入水泥。

搅拌混凝土时,骨料中不得含有冰雪和冻结团块,搅拌时间比常温时延长50%左右。

d.混凝土的运输、浇筑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采取保温措施,以减少热损失。

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及中间倒运。

混凝土连续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小于20cm。

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

在已经硬化的混凝土上接续浇筑混凝土时,结合面要有5℃以上的温度,续浇完成后,采取措施使混凝土结合面继续保持正温,直至新浇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

e.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采用暖棚法养护,施工时需符合下列规定:

暖棚需坚固、不透风,靠内表采用非易燃性材料。

暖棚使用钢管脚手架作为骨架,外罩彩条布或苫布。

在暖棚中用明火加热时,加强防火、防煤气中毒措施。

暖棚内气温不得低于5℃。

暖棚内保持一定的湿度,湿度不足时,应向砼表面及模板上洒水。

f.拆模

当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拆模强度且达到冬季施工的抗冻强度规定后,可拆除模板,拆模时混凝土与环境温差不能大于15℃,温差在10~15℃之间时,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表面采取临时覆盖措施。

采用暖棚法养护时,当养护完毕后,环境温度仍在0℃以下时待混凝土温度冷却至5℃以下后拆除模板。

5.质量目标、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5.1.1.质量目标

5.2.质量保证体系

5.2.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