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公路工程汇报材料精选word文档 13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236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下载公路工程汇报材料精选word文档 1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推荐下载公路工程汇报材料精选word文档 1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推荐下载公路工程汇报材料精选word文档 1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推荐下载公路工程汇报材料精选word文档 1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推荐下载公路工程汇报材料精选word文档 1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下载公路工程汇报材料精选word文档 13页.docx

《推荐下载公路工程汇报材料精选word文档 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下载公路工程汇报材料精选word文档 13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下载公路工程汇报材料精选word文档 13页.docx

推荐下载公路工程汇报材料精选word文档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公路工程汇报材料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

公路工程汇报材料

∙第二篇:

公路工程汇报材料

∙第三篇:

公路工程建设汇报材料

∙第四篇: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汇报材料

∙第五篇: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汇报材料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

公路工程汇报材料

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鲜厅长、蔡局长:

首先,我代表绵阳市交通局及系统全体职工欢迎你们来检查指导我们的工作。

根据此次全国干线公路检查安排,这里我把绵阳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刚才大家看了短片,详细工作总结已印发给各位领导,由于时间关系,我重点补充汇报公路养护体改及规范化管理方面的情况。

一、积极推进公路养护体改

“十五”期间,绵阳市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交通厅、省公路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交通部、交通厅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交通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

原绵阳市公路局是承担全市国、省道和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指导、协调各区市县公路养护管理的正县级事业单位,直接管理养护公路273公里。

局机关设置三处一室,成立有绵阳公路工程总公司和绵阳公路工程咨询监理事务所两个经济实体及直属一、二分局,核定事业编制641名,其中局机关95名,直属一分局459名,直属二分局87名。

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公路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机构设置过多,管理职责分散;管理与生产不分,事企不分;管理关系不顺,责权不统一;经费不足,生产技术落后;人员膨胀过快,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过高,‘养人’与‘养路’矛盾突出”等弊端日益凸显。

从xx年开始,绵阳作为省上的试点进行改革,截止去年年底,整个改革基本结束,取得了一定实效。

一是管养分离,理顺关系。

剥离原市公路局及直属一、二分局、市高等级公路管理处、市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等单位的行政职能,按照“精简、效能”原则,组建绵阳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为正县级监督管理类事业单位,受市交通局委托,负责全市公路养护、路政和收费行业管理、协助全市公路建设和规划工作。

原公路局直属一、二分局剥离行政职能后,按照“管养分离,养护市场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绵阳惠通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公路养护生产与行业管理分离的目的。

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的公路管理体制已初步建立,各区市县均成立了公路管理所,组建了股份制或民营化的养护公司,公路养护普遍推行了“承包养护,合同管理”。

全市有368名在职职工解除了全民身份,退休职工2578人进入社保领取退休生活费。

二是事企分开,职责明确。

原绵阳市公路局直属的绵阳公路工程总公司、绵阳公路咨询监理事务所既是管理者,又是生产者,极不利于行业管理与发展,改革中按照先脱钩后改制的思路,将绵阳公路工程总公司和绵阳公路咨询监理事务所与原市公路局脱钩,独立开展公路工程建设和公路工程咨询监理等经营活动,实现事企分开。

三是减员增效,合理分流。

按照职能因事设岗,以岗定编的原则,市公路养护系统由原定事业编制641名改为现定事业编制60名,缩减事业编制90%,改变了过去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队伍庞大的弊端,实现减员增效,合理分流。

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按照选贤任能、优胜劣汰的原则,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一般工作人员实行双向选择,并签订聘用合同,实行新的用人机制,增强了职工的竞争和危机意识。

同时,根据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了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结构的分配方式,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新组建的惠通公司,通过职能重新整合,公司下设综合部、养护部、经营开发部、财务部,定员37人,较改革前减少管理人员75人。

下属工程公司、养护公司、绿化公司、机械化公司实行统一管理,分级核算,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

其具体作法是:

改革分配机制,变“论资定薪”为“以岗定薪”。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改革后,公司彻底打破“铁饭碗”,取消了档案工资,实行以岗定薪,岗位工资标准随公司经济效益浮动的工资分配机制。

公司在分配中合理拉开岗位间的差别,收入向关键性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及重要人才短缺岗位倾斜,员工收入直接与工作业绩和贡献挂钩。

一线养护职工收入较改革前平均增加100多元,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转变经营思路,一业为主,多元发展。

惠通公司现管养291公里高等级收费公路。

公司根据各路段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划分合同段并测算其养护费用标底,在公司内部进行公开招标,公司与养护承包人签订养护管理承包合同。

在日常养护中实行“全天候、全断面”养护,各养护站根据实际情况将承包路段按“一级路承包到组,二、三级路承包到人,统一管理与分散作业相结合”的原则划分“责任段”,将各责任段的养护责任落实到小组或职工个人,并将养护质量与职工的收入直接挂钩,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公路养护水平也明显提高。

公司所管养公路好路率常年保持在91.7%以上,在近三年的公路养护评比中均名列全市第一。

在此基础上,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公司抓住改革的契机,积极争取工程项目,先后承揽并完成了2100余万元的公路建设施工任务。

xx年5月,公司又与梓潼县政府签订了省道302线梓潼境内62公里二级公路改建项目投资及授权经营合同,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采用“bot”方式改建经营该路段,目前该项目正有序推进,可望今年底建成通车。

针对改革前机械设备经营中存在的“吃大锅饭”现象,公司对机械设备的经营管理进行了彻底改革,在内部进行公开招标,实行目标管理。

机械化公司采取定人、定机、定职责和合同租赁制管理,多方联系业务,扩大经营范围,使公司机械设备经营状况有了明显改变,机械完好率达95%以上,利用率达95%,改革前事业经费累计超支292万元,改革后经营两年来实现租赁收入122万元。

二、路政实行驻站式管理

改革前的路政支队是仅有60个编制的单位,实有人员达119人,超编近100%,一度成为全省路政行业的“典型”;由于事少人多,路政巡查不得不实行上一天休一天的“轮班制”。

而工作方式也采用了“坐班制”,路政成了“家政”来形容他们更为贴切。

有事没事坐车到路上打一头就回来,就算完成了当天任务。

而真正遇到突发事件,从办公室赶到现场已经晚了。

人心涣散,不思进取,作风拖踏,纪律松懈,政令不畅。

交通体制改革后,绵阳市交通局路政管理支队焕发出了新活力。

新班子于xx年3月在局直单位中率先拉开了改革的序幕,从人事用工、工资分配、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

——搬掉“铁交椅”。

定岗定员,超编分流;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岗位双向选择。

上岗人员均与支队签定为期两年的用工合同,从而使职工危机感倍增,职工体会到了工作岗位的来之不易。

——打破“大锅饭”。

改革工资分配体制,制定了内部工资分配方案,实行岗位业绩为根本的工资制度,分配中的“多”与“少”与业绩挂钩,从而使职工积极性倍增,看到干与不干的差距。

——改革“旧模式”。

创新路政管理方式,将路政巡查中队设在所管辖公路沿线的养护站或收费站,变“家”政为“路”政,改“贯通式巡查”为“驻点式巡查”,实行路政巡查8小时工作制和24小时责任制。

从而使职工责任感倍增,激发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特别是驻点管理制度的实施,路政执法人员对路政案件的查处更加及时、迅速,同时使路政管理人员更贴近群众,为管理对象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去年11月9日凌晨4时左右,绵三路325k+0m处一辆满载水泥的红岩大货车因避让行人不慎翻下十余米的公路护坡下,车上二人受伤。

接到报案后的路政人员,立即赶赴事发现场施救,迅速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把受损车辆护送到绵阳维修,此举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

今年正月初五,绵盐路柳池路口发生交通事故。

巡查中的路政人员迅速组织现场施救,将伤者火速送到医院抢救,受到了在场群众和伤者家属的好评。

自驻点以来,像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逐步加深了人们对路政的了解,树立了路政执法以人为本的新形象。

三、规范和创新公路养护管理

为确保公路常年处于良好状态,我市加大了公路管理和养护检查力度,规范了各项管理,促进了我市公路养护及管理水平的提高。

截至xx年8月,全市建成示范路线634.5公里,全市国省道平均好路率为85.9%、县道平均好路率为76%,比省局下达指标分别提高0.9和1个百分点。

1、注重日常,逗硬检查。

根据省厅局要求和绵阳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实际,我们制订了《绵阳市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市局公管处和区市县公管所采取分片负责、适时检查的形式,加大平时检查与考核力度,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每月进行一次评分,一次情况通报。

每月评分作为年度考核成绩组成部分,以引起各单位重视,有利于促进日常养护的良好开展。

2、全面实行“养护监理制”。

全市高等级公路均实行了“一路一监理”的养护监理责任制,负责各条公路的养护质量监督检查,并按合同规定每月检查验收一次,作为各养护站完成养护任务奖惩依据。

3、创新思路,大力推进示范路线(段)建设。

在日常养护管理中,我们要求每个区市县每年确定一条路作为示范路;每个养护站确定2公里以上的路段作为示范段。

示范路(段)严格按照部颁标准和市上的养护管理办法进行检查考核。

通过发挥示范路线(段)的示范作用,从而带动了全市整体路况水平的提高。

4、规范养护站(班)建设。

为加强养护站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管理,市局公管处把养护站(班)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对制度管理、图表上墙、责任养护等提出具体要求,并抓好落实。

为树立文明养护,所有养护路段均设立了养护责任区公示牌,增强了社会各界和服务对象的监督力度。

5、通过技术比武,提高公路养护职工素质。

坚持抓好职工队伍教育,把竞赛与提高职工养护技术水平结合起来,达到既锻炼队伍,又调动职工积极性和改善路况的目的。

xx年9月,我市组队参加了全省公路养护技术能手决赛,取得全省沥青路养护团体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四、抓好大中修、专项工程,桥梁养护和危病桥整治

为使全市的大中修、专项工程、危(病)桥整治工程工作进一步规范,制订了《绵阳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大中修、专项、病危桥整治工程部分)实施细则》,明确了工程报建、计划管理、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1、成立桥梁养护管理机构。

为加强全市桥梁养护与管理,市交通局成立了桥梁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明确了专职桥梁工程师,各区市县均成立了桥梁养护管理机构,落实了专职人员。

为完善桥梁档案,市县两级积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国省县道桥梁的基础数据和图片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完善桥梁技术档案,建立了桥梁管理系统(cbms),并适时更新数据。

2、坚持桥梁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三项制度落到实处。

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四川省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

我们注重了准确掌握桥梁使用状况,为养护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保证了车辆安全通行,各养护单位加强了桥梁的预防性养护,发现病害及时处治,避免了病害的加剧,对出现较为严重病害的大中桥梁、商请检测单位进行特殊检测,作出明确的结论和加固建议方案,为后续工作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3、积极采取新工艺、新材料,严格施工管理。

在危病桥整治和公路大中修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实行项目负责制、工程监理制,对原材料、施工配合比进行严格把关,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进场,不按施工程序、偷工减料的问题必须严肃查处,从而提高了工程质量。

我们还针对钢筋混泥土构件出现裂缝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安县桑绵路雎水关大桥,墩秀路152厂桥和新建桥做了灌注环氧树脂浆封闭裂缝,贴碳纤维布参与共同受力处理裂缝的试点,收到了较好效果。

4、加强工程监督、验收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