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拣装置电气控制系统plc设计.docx
《材料分拣装置电气控制系统plc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分拣装置电气控制系统plc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分拣装置电气控制系统plc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设计
题目:
材料分拣装置模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电气05一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2周
设计成绩:
2009年1月9日
一、设计题目
材料分拣装置模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二﹑设计任务
1.熟悉分拣装置实物模型的结构和工作机理。
2.理清各路检测型号到PLC的输入通道,包括传感器的原理、连接方法、信号种类、信号调理电路、引入PLC的接线以及PLC中的编址。
3.理清从PLC到各执行机构的各输出通道,包括各执行机构的种类和工作机理,驱动电路的构成,PLC输出信号的种类和地址。
4.绘制电控系统的电路原理图,编制I/O地址分配表。
5.编制PLC的程序,结合实物模型完成系统调试,即能正确实现材料分拣装置的功能。
三﹑技术要求
1.当料仓传感器检测到有物料后,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或按照输送带上物料间隔适当(如物料的间隔不小于某个规定值)的原则,由PLC控制上料汽缸将物料送至输送带上。
2.输送带把物料依次带到各分拣工位。
物料经过各分拣工位时,工位上的传感器会检测出是符合检出条件(即材质或颜色是否满足设定条件),PLC得到传感器发出的符合检出条件信号(即信号有效)时,控制相应汽缸动作将物料推出传送带,送入相应下料斗。
3.PLC要通过输送带电机轴上的编码器跟踪物料的位置,当物料在前3各分拣工位均未检出时,由第四各工位上的汽缸将物料推出传送带,送入下料斗。
四、实验原理与步骤
1.实验原理及功能
该装置采用台式结构,内置电源,配装西门子S7-200系列主机,转接面板上设计了可与其它PLC或单片机连接的转接口。
该装置中,选用了颜色识别传感器及对不同材质敏感的电容式和电感式传感器,分别被固定在网板上.本装置还设置了气动方面的减压器、滤清、气压指示等,可与各类气源相连接。
分拣出金属中某一颜色块和非金属中某一颜色块。
信号板及各传感器位置见(a),(b)
(a)信号板
(b)传感器位置图
2.实验运行步骤
1)通电状态下,下料时下料传感器动作,传送带运行。
电感传感器检测到铁材料时,气缸1动作,将材料块推下。
2)电容传感器检测到铝材料时,气缸2动作将材料推下。
3)颜色传感器检测到非金属材料黄色块时,气缸3动作将材料块推下。
4)其它颜色非金属材料块送到SD位置时,气缸4动作将材料块推下。
5)竖井式下料槽无下料时,传送带运行一个行程自动停机。
五、2DB37针-D型接口及I/O地址分配表
序号
对PLC的I/O口
硬板位置号
序号
对PLC的I/O口
硬板位置号
1
I1.3
1
13
I0.6
7
2
I0.3
9
14
I0.0
15
3
I1.2
2
15
I0.7
8
4
I0.2
10
16
I1.5
16
5
I1.1
3
17、18
Q0.2
C
6
I0.1
11
21、22
Q0.0
A
7
I1.0
4
23、24
Q0.1
B
8
I1.7
12
25、26
Q0.3
D
9
I1.4
5
27、28
Q0.4
E
10
I0.4
13
29、30
Q0.5
KA
11
I0.5
6
19、33-37
COM
+24V
12
I1.6
14
20
(0)
0V
1.2DB37针-D型接口
西门子plc(I/O)
分拣系统接口(I/O)
备注
输
入
部
分
I1.7
sfw1(推气缸1动作限位)
I0.1
sfw2(推气缸2动作限位)
I0.2
sfw3(推气缸3动作限位)
I0.3
sfw4(推气缸4动作限位)
I0.4
sfw5(下料气缸动作限位)
I0.5
sa(电感传感器)
I0.6
sb(电容传感器)
I0.7
sc(颜色1传感器)
I1.0
sbw1(推气缸1回位限位)
I1.1
sbw2(推气缸2回位限位)
I1.2
sbw3(推气缸3回位限位)
I1.3
sbw4(推气缸4回位限位)
I1.4
sbw5(下料气缸回位限位)
I1.5
sd(颜色2传感器)
预留传感器
I1.6
sn(下料传感器)
判断下料有无
I0.0
ucp(计数传感器)
输
出
部
分
Q0.0
yv1(推气缸1电磁阀)
Q0.1
yv2(推气缸2电磁阀)
Q0.2
yv3(推气缸3电磁阀)
Q0.3
yv4(推气缸4电磁阀)
Q0.4
yv5(下料气缸电磁阀)
Q0.5
m(输送带电机)
六、PLC程序清单
Network1//设定高速计数器控制方式,增计数,初始值为0,使用HSC0
LDSM0.1
OM5.2
MOVB16#F8,SMB37
HDEF0,0
MOVD+0,SMD38
HSC0
Network2
LDSM0.0
DTIHC0,VW20
Network3
LDSM0.0
MOVWVW20,VW24
DIV77,VD22
Network4
LDW=VW22,0
AW>VW24,0
=M5.1
Network5
LDM5.1
AW>VW20,400
=M5.2
Network6
LDI1.4
ANC0
=Q0.5
Network7
LDM5.1
LDSM0.1
LDI1.4
EU
OLD
LDI1.6
EU
OLD
CTUC0,7
Network8
LDM5.1
AI1.6
OQ0.4
ANI0.4
=Q0.4
Network9
LDI0.5
OM1.0
ANQ0.0
=M1.0
TONT33,+20
Network10
LDI0.6
OM1.1
ANQ0.1
=M1.1
TONT34,+50
Network11
LDI0.7
OM1.2
ANQ0.2
=M1.2
TONT35,+50
Network12
LDT33
OQ0.0
ANI1.7
=Q0.0
Network13
LDT34
OQ0.1
ANI0.1
=Q0.1
Network14
LDT35
OQ0.2
ANI0.2
=Q0.2
Network15
LDSM0.1
OC0
MOVB16#FF,VB50
Network16
LDM5.1
OM5.3
ANC0
=M5.3
Network17
LDM5.1
EU
AM5.3
SLBVB50,1
Network18
LDM5.1
AI1.4
SV50.0,1
Network19
LDI1.4
EU
RV50.0,1
Network20
LDI0.5
EU
SV50.2,1
Network21
LDI0.6
EU
SV50.3,1
Network22
LDI0.7
EU
SV50.4,1
Network23
LDNV50.5
AM5.1
OQ0.3
ANI0.3
=Q0.3
程序梯形图
七、课程设计体会
这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掌握PLC的基本功能。
通过对下位机S7-200PLC进行硬件连接,并编写梯形图程序实现其控制功能。
计算机能实时监控下位机PLC的工作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控制。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我理解了plc基本原理。
并懂得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通信如何实现。
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对s-7200软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见识了它的控制功能,对s7-200软件中的I/O口设置有了大致的了解.
八、参考文献
1.《从入门到精通—S7-200》张运刚宋小春郭武强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
2.《可编程序控制器选择设计与维护》殷洪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课程设计
评语
课程设计
成绩
指导教师
(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