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市电气化验收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21169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乐市电气化验收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博乐市电气化验收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博乐市电气化验收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博乐市电气化验收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博乐市电气化验收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乐市电气化验收总结报告.docx

《博乐市电气化验收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乐市电气化验收总结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博乐市电气化验收总结报告.docx

博乐市电气化验收总结报告

博乐市“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

建设自验报告

一、博乐市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状况

1、地理位置及面积

博乐市位于天山北坡西段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其东部和东北部与精河县和塔城地区托里县毗连,南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伊宁县接壤,西与温泉县相连,北与阿拉套山之分水岭为界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国境线长107km,地处东经80°39`~82°44`,东南最大长约164.7km,纬度在北纬44°22`~45°23`之间,南北最大宽度约117.4km。

全市总面积7782km2,折1167×104亩。

2、气候

博乐市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远离海洋,属大陆性北温带干旱气候,降水少,蒸发量大,天然植被稀疏,将平原人工林计算在内,全市森林覆盖率只有2%,年降水量90~400毫米,年蒸发量1500~3500毫米,年平均气温-0.7。

C~12。

C,无霜期168~194天。

3、天然资源

博乐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水能资源、草原资源、渔业资源、野生动物等天然资源。

这些资源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利用价值。

但是我市矿业资源极其缺乏,至今尚未发现煤矿和石油,可以说是一个无煤、无油之地,矿产资源只有石灰岩和珍珠岩矿,且储量不大,多在山区。

目前,开采利用的主要是石灰岩和珍珠岩矿。

(二)社会经济状况

1、区划与人口情况

博乐市行政建制3个镇、2个乡、2个国有牧场和4个街道办事处,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和农五师师部所在地。

灌溉面积43万亩,草场面积539万亩。

全市有蒙、汉、维、哈等31个民族共18.2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8.33万人(均不含兵团),前三年人口自然增长率8.93‰。

2、工、农、牧业生产情况

博乐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工、建、育、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市,是自治区主要粮、棉基地之一。

虽地处边远,但交通便利,距阿拉山口通商口岸70km,距312国道28km。

2005年,博乐市工农业总产值54958万元。

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主要以生产水泥制品、纺织、制糖为主,工业总产值为3056万元。

农业生产博乐市以东以棉花为主,以西以粮食为主,农业总产值24397万元,粮食总产量1亿kg,亩673kg。

全市人均收入4857元。

2005年博乐市财政收入11142万元,税收10300万元。

(三)水能资源状况

博乐市境内有三条河流:

博尔塔拉河、哈拉鲁克河和保尔德河。

水能资源情况见表1

河流名称

落差

流域

面积

(km2)

河流市境

内长度

(km)

多年平

均流量

(m3/s)

理论蕴

藏量

(KW)

2004年已

开发量

(KW)

博尔塔拉河

550

11367

125

15

80932

7090

哈拉鲁克河

400

188

52.5

4.1

16088

保尔德河

1666

256

51.9

2.5

40864

根据调查资料,全市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37884KW,可开发容量48260KW。

目前,我市境内已开发7090KW(不含农五师),经过初步勘察,近远期内可开发修建的水电装机容量为46000KW。

截止2004年底,我市共建成水电站14座,目前,正常运行的有7座,总装机7090KW,占理论蕴藏量的5.14%,占可开发量的14.7%。

其中单机500KW以上的有2座(五一电站3×800KW、三干渠电站1×1600KW)。

(四)博乐市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基础

1、电气化县的建设情况

博乐市于1985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初级电气化市,并于1989年达标验收。

博河流域六十年代中初期未发展水电事业前城镇主要以柴油发电机组发供电,满足居民生活用电。

几乎没有什么工业。

农牧区属无电区。

六十年代后期开始在博乐河上修建小型水电站,到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以后水电事业发展迅速,到九十年代,地区电网电源以水电为主,柴油机发电公作为枯水期的补充电源。

1990年以后由于水电站的不断建设和火电厂的建成投产,柴油机电站已全部停止运行。

2、“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规划的编制、批准

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博乐市成立了电气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博乐市水利局,办公室成员由水利局工作人员组成。

博乐市“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始于2001年,在博乐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水利局、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于2001年5月顺利完成了编制工作,并上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

2002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批准我市为全国400个水电中级农村电气化县。

2004年7月由项目实施单位博乐市光源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与市水利局,严格按照招投标的规程,对博乐市小营盘“十一”电站技术改造工程进行了招投标。

项目建设单位博乐市光源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法人杨光富。

参加招投标单位为三家建设企业,最后重庆西能发电设备有限公司中标。

2005年4月对博乐市小营盘库斯托汗、胜利电站技术改造工程进行了招投标。

参加招投标单位为四家建设企业,最后三家单位中标,分别是重庆新世纪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合同标段为励磁和配电盘)、重庆大足闸阀厂(合同标段为蝴蝶阀两套)、昌吉亿达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合同标段为变压器4台)。

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实行了工程建设监理,质检和工程质量监督机制。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为新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理中心博州监理部,质检由博州水利局质检站负责,工程的质量监督由博乐市水利局和建设单位共同负责。

博乐市小营盘“十一”电站技术改造工程位于博乐市小营盘镇。

建设于1976年2月,安装有三台机组,装机容量1×200kW+2×125kW。

变压器容量2×320kVA。

十一电站属于引水式电站,设计流量为10立方米/秒,设计水头为12.5米。

1#机组的励磁方式为可控硅励此装置,2#3#机组的励磁方式为双绕组分流电抗器式励磁装置。

一期合同中标价为56万元。

由于技术变更,实际完成工程价为72万元,(其中国家资金50万元,二期22万元)。

工程竣工后付90%,剩余10%为工程保修金,待工程运行一年后付清。

目前已支付工程款65余万元。

合同中约定完工工程造价以竣工决算报告为准

序号

项目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改造方式

1

发电机

 

1

更新

2

调速器

 

1

更新

3

4

励磁控制综合装置

三合一

配置

3

更新

5

变压器

S9

-320/10

1

更新

6

变压器

S

9-500/10

1

扩容更新

7

厂用屏

 

1

更新

8

电缆

电力

/控制

全厂

更新

 

 

库斯托汗电站位于小营盘镇一乡二村南端1km处,建设于1979年11月,属引水式水电站。

装机容量为2×320kW。

电力变压器一台,容量为750kVA,励磁方式为可控硅整流励磁方式。

设计水头为10.5m,设计流量为10m,为引水式水电站。

引水渠长3.5km,压力水管2根,长度21m/根,直径D=1.5m,钢板厚0.6cm。

装机容量4×200kW。

年利用小时数4500小时,年设计发电量610万kW。

电站主要有进水闸、引水渠、前池、压力钢管、发电厂房及厂房内机电设备、尾水渠、升压站、10kV输电线路等设施组成。

电站的电压等级是:

发电机出线电压0.4kV,升压站高压侧输出电压是10kV,主变压器两台(10/0.4kV)。

一次主接线方式:

低压侧为单母线接线,高压侧也为单母线接线。

一期合同中标价为150万元。

(其中国家资金60万元,自筹90万元)。

工程竣工后付90%,剩余10%为工程保修金,待工程运行一年后付清。

 

胜利电站技术改造工程量清单:

项目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改造方式

励磁控制

4

更新成数字电路调节器的励磁调节装置

控制屏

4

集控制、保护、同期、计量、出线与一体

变压器

S9-500/10

2

更新成升压节能型变压器

电缆

VV20--3×95+1×75

100

发电机出线电缆

断路器

2

 

跌落式熔断器

2

构架

变压器高低压侧的设备构架改造

前池、进水闸、引水渠

1000

鹅卵石砌筑、渠体加固

库斯托汗水电站技术改造投资估算

序号

项目名称

数量

改造方式

3

励磁控制综合装置

2套

4

电缆线/控制线

更新

5

变压器

1台

6

出线屏

1面

更新

蝴蝶阀

2套

 

二、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成果

(一)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

与基准年1999年作比较,达标的2005年,全市电源装机容量由6940KW增长到7090KW;水电年发电量由2419万KWh增加到3860万KWh;输配电线路总长度由933.8Km增加到944.5Km;全市变电容量由12万KVA增加到17.8万KVA。

通电乡镇率、通电村率、通电户率均达到了100%,人均年用电量由510KW·h增加到838KW·h;户均生活用电量由430KW·h增加到558KW·h;全市用电量由全市工7248万KW·h增加到15000万KW·h。

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为博乐市推行水土开发,机井灌溉和推广高科技节水灌溉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证。

同时,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的建设,对全市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增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截止2005年,全市电视广播覆盖率达100%,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城乡居民电视面拥有率达100%,看电视已成为城乡居民家庭生活的主要内容。

随着用电保证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生活节奏的加快,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VCD等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农户。

每个村队都建立了文化室,配有电视机。

有了电,农牧民逐步告别了落后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水电农村电气化的建设,不仅带动了用电量的增长,也改变了我市农民砍伐戈壁荒漠次生林做饭取暖的习惯。

农民有了代柴做饭、烧水的小水电,加之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如今乱砍滥伐行为已经杜绝,博乐市戈壁荒漠植被以显绿意,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二)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成果

1、水电农村电气化行业管理及水电企业经营管理情况

以“地方为主,县为实体,统一规划,集中调度,分级管理”20字方针为政策依据,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生产调度制度,提高调度业务素质,树立权威,提高管理水平,发挥统一管理优势,对内使全市水电企业的生产力有一个较快的增长,对外供电质量的服务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协调关系,保持政策连续性,给水电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外部环境。

同时,水电企业建立了完整的运行、检修、安全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开展了职工在岗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工作;注重安全生产教育与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严格按照安全制度工作。

达标年2005年水电企业全年发电量3860万KWh,发(售)电总收入679.36万元,支出543.48万元,上交税金100万元,净利润35.8万元。

综合电价0.5元/KWh,发供电成本为0.4元/KWh。

其中,发电成本为0.12元/KWh,供电成本为0.28元/KWh。

博乐市水电企业从业人员287人,其中技术人员60人。

2、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促进了全县经济建设的发展

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促进了地方工业和乡镇压企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为境外企业来我市投资创造了优良的外部环境。

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增加了城镇居民就业再就业机会,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随着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不断深入,为进一步推广高科技节水灌溉、实现建设现代节水型农业提供了电力保障。

截止2005年,博乐市高科技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了17.8万亩,亩平均节水48%,亩平均增产20%,年节水达到了3000万M3。

同时也起到了省肥、省工、省农药的作用。

2005年博乐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50887万元,比1999年的46090万元增长了10.4%,市财政收入达到了10100万元,比1999年的6213万元增长了62.6%。

3、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

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生产环境。

干旱时期抽取地下水,提高了农业的抗旱能力;有助于加大推广高科技节水灌溉、建设现代节水型农业的力度。

不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起到增产、省水、省肥、省工、省农药的作用,达到了农牧民增收的目的。

(三)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促进了县乡经济的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加快了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使停产电站恢复了生产,扩大了装机容量,提高了发电能力,新建和改造了大量的输配电线路及设备,提高了输电能力和供电安全可靠性,无电乡、无电村已成为历史。

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的改善,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过上了丰富的文化生活,享受着先进、完备的医疗条件。

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促进了我市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

充足的电力,解除了乡镇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乡镇企业的发展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使农牧民的收入连年呈增长趋势。

2、促进了文教、科技、卫生事业的发展

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促进了市、乡(镇)两级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全市乡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电化教育走进了农牧区学校,农牧区普遍建立了文化站(室),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同时促进了医疗设备的更新,改善了医疗条件。

3、保护森林、保护植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使我市用电普及率和用电量提高,代柴做饭、烧水的户数达到了18050户,占总户数的25.42%。

相应减少了煤炭、薪柴和秸杆的用量,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植被和森林,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

三、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措施有力

为确保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我市成立了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

同时组建了强有力的工作队伍,重视电气化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

为使电气化建设顺利进行,市里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有关收费减、缓、免,土地使用、林木砍伐都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保证水电农村电气化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电气化规划及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合理、科学

在规划编制中,要求规划符合博乐市实际,科学对待,既无虚,以务实,确定项目时,必须既是急需的,以是可行的,既要创优争先,以要量力而行,要保证规划目标能够实现。

规划草案做出后,主动向州市有关部门和专家征求意见,综合评估,衔接指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进行讨论、落实。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进行电气化建设

博乐市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共需资金1800万元,这对于博乐市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困难,这么大的资金,只靠自筹和国家补助,是不可能的。

针对这种情况,博乐市通过市财政支出、贷款、集资、融资、以及个体兴建小水电的方法,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

四、电气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博乐市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资金的贷款额度较大,利息高,企业还贷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电源建设因资金紧缺,严重滞后于电网建设,电站不能与电网建设同步,影响电网功能的发挥。

(三)、博乐市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需要资金量较大,地方财政、自筹等资金量不能满足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需求,望上级部门给予解决。

 

博乐市电气化建设办公室

2005年5月1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