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乡推进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7040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乡推进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整乡推进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整乡推进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整乡推进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整乡推进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乡推进工作总结.docx

《整乡推进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乡推进工作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乡推进工作总结.docx

整乡推进工作总结

整乡推进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市政府及县委、政府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我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开始启动,现已完全宣传发动、调查摸底、项目规划、项目上报等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项目审批下达后即可组织实施。

根据会议要求,现将我乡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领导重视,工作保障措施有力。

  市、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会议结束以后,乡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对市、县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并及时进行研究部署。

成立了镇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协调领导组和镇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实施领导组,具体负责组织整村推进工作。

同时乡党委、政府在人力、财力、交通等方面给予保障。

抽调林业、水保、畜牧、农综等乡属部门技术人员,组成由下派的干部任工作组组长的整村推进工作组,并制定了工作组的相关工作职责,驻扎到村开展工作。

  2、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工作扎实有力。

  我乡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中采取办黑板报、召开会议、深入一家一户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

在宣传发动阶段召开“两委”班子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会议。

通过深入的宣传发动,极大的调动了项目村全体村民参与整村推进工作的积极性。

广大村民纷纷结合各自的实际着手建设自己家园。

工作组深入到每户家庭中进行摸底调查,取得了第一手详实的资料,完成了宣传发动、摸底调查阶段的工作任务。

  3、项目实施情况。

  在搞好整村推进项目规划的同时,派驻项目村的工作组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发动群众,结合开展第三批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水毁公路、农灌沟渠进行了全面修复,为下一步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洗羊塘村按项目规划发动群众已完成核桃种植。

目前,并举办了预防艾滋病、劳务输出、科学养牛、科学养鸡、科学养猪等有关科技培训。

  1、完成**村潘寨村民小组万元的建设资金,其中省级补助10万元,群众自筹万元,以物折资万元,投劳折资万元;硬化连户路7公里,通硬化路户数95户,总投资5万元,其中村民自自筹资金1万元,村民投劳折资万元;室内外墙体抿糊38655平方米,室内外地面硬化4376平方米。

  2、完成洗羊塘村大山村民小组万元的建设资金,其中省级补助10万元,群众自筹万元,以物折资万元,投劳折资万元;维修改造公路公里,硬化连户路公里,通硬化路户数45户,总投资万元,其中村民自自筹资金万元,村民投劳折资万元;室内外墙体抿糊20350平方米,室内外地面硬化1450平方米。

  整村推进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作,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

一是加强与各级各部门的协调沟通,争取得到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

二是继续抓好发动群众工作,充分调动全体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三是抓好三个结合。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要做到建设特色产业与脱贫致富相结合,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与提高农民收入相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提高生产生活质量相结合,使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其效益。

  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全市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曲靖市委、市政府在总结全市“866”工程建设和会泽县五星乡“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的基础上,XX年6月,决定继续实施以大整合、大参与、大投入为主要措施的“大扶贫”开发战略,在全市9个县(市)区的10个乡镇实施以到乡到村到户的“8666”工程为主的“整乡推进”扶贫开发。

  总体上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有力、措施扎实、重点突出、亮点闪烁、成效显著,党委、政府得民心,贫困群众得实惠,为全市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普遍认为市委、政府关于实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的决策和部署是正确的,符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符合曲靖贫困地区的实际,大整合、大参与、大投入、大扶贫、大发展,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协调发展,深得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支持和拥护。

  全市实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建设的10个乡(镇)、涉及98个村委会、835个自然村、11万户43万人,完成项目总投资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1800万元,占总投入的%,市级财政投入亿元,占总投入的%,县级财政投入亿元,占总投入的%,部门整合资金亿元,占总投入的%,挂钩帮扶资金亿元,占总投入的6%,群众投工、投料、投资11亿元,占总投入的%。

户“八有”、自然村“六有”、行政村“六有”、乡(镇)“六有”目标(简称“8666”目标)全面实现,分别完成建设计划的115%、110%、110%、105%。

10个乡(镇)、98个项目村全部通过考核验收,并全部考核评定为优秀。

  全市以10个乡(镇)、98个行政村、835个自然村为主战场,以11万户43万人为扶持对象,紧紧围绕实现“8666”目标,坚持“科学规划、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项目到村、扶持到户、缺啥补啥、全面推进”的原则,采取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考核、统一奖惩“五统一”的方法措施,实行区域政策、行业政策、社会政策向贫困乡村倾斜,突出重点、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形成了政府大投入、资源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发动、连片大开发、经济大繁荣、社会大发展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有效解决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一条腿长、一条退短”的问题,有效解决了条块分割、条条分割、低水平重复投资建设、项目不对路、投入少、效果差的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全面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在实践中,各地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建设。

  一是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

市、县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直接责任。

市、县直有关部门把挂钩帮扶工作纳入本单位主要领导的工作日程和部门的工作计划,切实履行职责,发挥部门在资金、政策、技术、管理、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整合部门资源,认真落实扶持措施,切实加强协调配合。

有关项目乡(镇)成立“整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各站(所)的职能作用,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各项目村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扎实抓好群众的组织发动、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

市、县党委、政府多次召开“整乡推进”建设现场推进会、汇报会,挂钩领导经常深入工程建设第一线,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现场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责任,确保市委、政府“整乡推进”的决策和部署得到及时有效的贯彻落实。

  二是整合资金,齐抓共管。

各级党委、政府充分整合各种力量和各类资源,市、县直财政、发改、建设、扶贫、农业、林业、水务、卫生、交通、烟草、电力等18个项目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紧紧围绕“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建设规划,严格按照市委、政府关于整合资金的纪律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千方百计,多方协调,按照“优先规划、优先争取、优先上报、优先审批、优先安排、优先保证”的原则,主动整合部门项目资金达亿元,占总投入的%,平均每个乡镇整合项目资金达4600余万元。

各部门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工作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参与和支持“整乡推进”建设,形成领导负责、科室协调、专人落实的分级负责制,做到规划进村、帮扶人员进村、帮扶资金进村、帮扶项目进村和技术服务进村等“五进村”,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整乡推进”建设。

  三是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对各项目乡镇、各项目村、农户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档立卡,有什么、没什么、差什么、差多少、怎么投、怎么建、投多少、补多少,科学编制乡镇“整乡推进”和村级“866”工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召开群众大会讨论认可,做到扶持项目具体可行、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各项措施扎实有力。

坚持建设方案从村到乡(镇)、县、市逐级审核、综合评审制度,项目建设资金优先确保实现户“八有”、其次保证实现自然村“六有”、最后实现行政村“六有”和乡镇“六有”,确保贫困群众享受扶贫成果,实现全面稳定脱贫。

  四是广泛动员,强帮实扶。

动员一切力量向贫困“宣战”,全社会力量支持扶贫工作,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扶贫工作,更多资金投入扶贫工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整乡推进”建设的良好氛围。

建立领导挂钩帮扶责任制,市级领导挂钩帮扶包乡,县处级领导挂钩包村。

建立单位挂钩帮扶责任制,市、县两级安排98个单位重点挂钩帮扶98个贫困村委会。

建立企业挂钩帮扶联系制,动员300户企业深入开展“百企扶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

建立挂职扶贫干部驻村帮扶责任制,各挂钩帮扶单位选派1名科级干部到乡镇挂职开展驻村入户扶贫工作,同时担任所挂钩贫困村委会扶贫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长。

每个贫困村委会由1名县处级领导、1个单位、2户以上企业组成挂钩帮扶组。

建立乡镇站(所)挂钩帮扶责任制和党员干部挂钩帮扶责任制。

各挂钩帮扶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挂钩点,调查研究,帮助指导工作,积极协调帮扶资金。

挂钩企业、社会各界、机关干部职工积极行动,慷慨解囊,捐资捐物,大力支持,广泛参与,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

截止XX年12月底,全市98个挂钩单位、300户挂钩企业捐献帮扶资金达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整乡推进”建设。

  五是充分发动,群众苦干。

紧紧抓住群众是受益的主体,更是建设的主体这个关键,广泛宣传、组织和发动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参与“整乡推进”建设的积极性。

全市3万余外出务工者带回亿元资金建设自己的家园。

群众投工、投料、投资11亿元,占总投入的%,其中,投工2048万个,平均每户投工200个以上,每个工按25元计算,折资亿元,投料折资亿元,平均每户投料折资1100元,直接投资亿元,平均每户直接投资3415元。

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整乡推进”建设的受益主体、投入主体和建设的主体。

  六是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围绕“8666”目标,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及“县有龙头企业、乡(镇)有支柱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目标,全力抓好种养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和名特优产品及绿色食品等产业扶贫工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各项目乡镇、各项目村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粮食、蔬菜、经济林果、畜牧等种养殖优势产业,培植和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能辐射千家万户的特色产业,确保群众持续增收、脱贫致富。

  七是夯实基础,改善民生。

在项目实施中,重点强化安居房建设,达到瓦顶白墙、有抗震能力、人畜分居、整洁实用;强化沼气池、卫生厕、卫生厩“三配套”建设,确保户均有1口沼气池或节能灶;强化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力争人均有1亩年产400公斤以上的基本农田地;强化与高稳产农田配套的小水窖、小水池建设,确保户均有一个生产性小水窖或小水池,保证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加强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贫困地区发展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整乡推进”建设的重要要内容,着力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直接、最现实、最密切的问题,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八是强化监管,严格考核。

各级监督部门充分发挥作用,较好地发挥了上级监督、监察审计监督、部门相互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五道防线”的作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是规范的。

完善和落实了项目、资金公示公告制度,将建设内容、扶持对象、补足标准、资金使用、物资发放等情况向群众公示、公告,让群众放心明白,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管理使用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管理工作,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考核验收是“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步骤,通过考核验收来检验实际工作成效,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宣传典型。

各项目乡镇均按要求进行了严格的自检自查,各县(市)区组织了县级考核初验,初验工作客观、真实。

  在“整乡推进”建设中,各地探索和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归纳总结为:

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强势推进是“整乡推进”建设取得成功的保证;二是摸清家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是“整乡推进”建设的基础;三是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充分发动群众是“整乡推进”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四是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是“整乡推进”建设取得成功的核心;五是夯实基础,改善条件,发展产业是“整乡推进”建设的支撑;六是改善民生,和谐发展是“整乡推进”建设的最终目的。

  通过“整乡推进”的实施,使贫困地区经济得到大发展,基础产业得到大提升、基础设施得到大加强,群众得到大实惠,自我发展能力和后劲得到大增强,干部作风得到大转变,干群关系得到大改善,基层政权得到大巩固。

43万人的整体生产生活水平向前跨越了15年至20年。

整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通过工程实施,基本构建了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框架,形成了“县有龙头企业、乡(镇)有支柱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扶贫开发工作格局。

种植经济林果万亩,其中泡核桃万亩、杉木万亩,其他林果万亩,种植经济作物19万亩,养猪22万头,养牛万头、养羊万只,建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养殖示范小区112个。

贫困地区初步形成以泡核桃、杉木林、蚕桑、中药材、马铃薯、魔芋、畜牧、蔬菜、花卉等为主的一大批高效特色、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带动千家万户致富的特色产业。

同时,发展壮大了一批以种植养殖业及加工为主的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拓宽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广大贫困地区的群众称之为:

“有了致富路,脱贫之路越走越宽,奔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认真组织实施通路、通电、农田水利、安居房等重点建设项目,新建乡村公路(油路、弹石路、水泥路)78条379公里、村组公路365条655公里,驿道12条28公里,硬化村庄路面2090条220万平方米;架设输电线路255公里,农村电网改造万户;建水窖(池)6050个,中低产田(地)改造万亩;铺设管饮1113公里;新建安居房万户95万平方米,维修和加固住房万户110万平方米,墙面粉平刷白万户1550万平方米,庭院硬化万户650万平方米。

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大贫困地区的群众彻底告别了人背马驮、天旱缺水、下雨成灾的日子、电价高用电没保障的日子,过上了旱涝保收的日子。

  三是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通过实施改厕、改灶、改厩,兴建沼气,绿化、美化,靓化、庭院硬化等项目,建沼气池万口,节能改灶万眼;改卫生厕万个14万平方米,改卫生厩万个48万平方米,改厨房万户12万平方米,全面整治村庄脏、乱、差现象,结束了农村千百年来“天寒风冷、天热虫多,左边是人、右边是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历史,农村生活环境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群众纷纷感叹是党和政府让我们农村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在每个贫困村直接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的有力支撑下,建成了一个个特色“亮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城乡和谐发展的坚实步伐。

  五是农民素质明显提升。

按照培育“有文化、懂技能、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的要求,认真实施“素质工程”,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791期万人次,转移输出万人,实现稳定就业万人,劳务工资性收入达亿元,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012元,劳务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项目实施村80%以上农户基本达到“十星级”文明户标准,彻底地让人们改变了“农民即苦力”的观念,产业工人、技术工人在贫困地区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六是社会保障明显完善。

通过落实“完善村规民约、树立农村新风尚,推进平安创建工作、打造农村稳定环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和谐新村”等措施,贫困村呈现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全市实施“整乡推进”项目的贫困村委会100%的特困户和贫困户享受生活救助和大病救助,100%的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0%的“五保户”得到统一供养,100%的特困学生享受就学资助。

结束了“贫困地区没地方看病、看不起病、小病靠拖、大病靠挨,没地方上学、上不起学”的历史。

  七是社会事业明显加强。

在“整乡推进”建设中,共新建村委会办公楼18幢万平方米,维修村委会办公室455间万平方米,支部活动室130间万平方米,文化室100间万平方米,建卫生室115间万平方米,建兽医室85间万平方米;建农村流通市场13个万平方米;建消费品配送中心5个1460平方米;中小学危房整体改造和标准化建设65所万平方米。

贫困乡村社会事业明显加强。

  八是干部作风和党群干群关系明显好转。

广大基层党组织以实施“整乡推进”为切入点,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公信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党的执政地位、执政根基更加巩固。

  实践证明,实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紧密结合曲靖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同步推进扶贫开发进程与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典型创造,上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上级满意,干部群众满意,造福群众、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全市“整乡推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发展不平衡,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基础条件差异较大,资金投入也存在较大差异,各乡(镇)、各村发展不平衡。

各乡镇、各村,继续巩固、提升、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是“整乡推进”建设在较短时间内,集中解决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问题,大大缩小了贫困地区与相对发达地区的差距,但农民增收仍然十分困难,农村支柱产业的培育、发展、壮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项目的管护长效措施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使之制度化,成为群众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要求仍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一是把培育壮大农村支柱产业,夯实群众增收致富基础,作为巩固、提升“整乡推进”建设成果的首要任务和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把着力点放在促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上,进一步巩固、提升“整乡推进”建设成果,最终真正实现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二是把大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外出务工技能,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坚持常抓不懈。

要根据省内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本地的用工需求,坚持“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输出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三是把建立、健全和落实项目管护措施作为巩固“整乡推进”建设成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

乡(镇)党委、政府要督促、帮助、指导各村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和责任人,确保建成项目长期发挥作用。

各级扶贫部门与有关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督查和跟踪、回访、问效。

  四是深入总结全市“整乡推进”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推动全市“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向纵深推进,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