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理论与校本配档表及材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549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理论与校本配档表及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秋理论与校本配档表及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秋理论与校本配档表及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秋理论与校本配档表及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秋理论与校本配档表及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理论与校本配档表及材料.docx

《秋理论与校本配档表及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理论与校本配档表及材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理论与校本配档表及材料.docx

秋理论与校本配档表及材料

2013年秋季诸高小学教师业务学习配档表

时间

内容

形式

主讲人

地点

2013.9.4

进行"课程概念再变革",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

(一)

集中学习

柳玉国

会议室

2013.9.11

备课要超越课堂

集中学习

梁艳妮

会议室

2013.9.18

进行"课程概念再变革",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

(二)

集中学习

李少芬

会议室

2013.9.25

教师如何成为研究者?

集中学习

王衍清

会议室

2013.10.9

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一)

组内研修

年级组长

办公室

2013.10.16

什么是生本课堂

组内研修

教研组长

办公室

2013.10.23

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二)

组内研修

年级组长

办公室

2013.10.30

课堂教学中怎样对待学生错误的回答?

组内研修

教研组长

办公室

2013.11.6

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三)

组内研修

年级组长

办公室

2013.11.13

怎样用新观念教新教材?

组内研修

教研组长

办公室

2013.11.20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组内研修

年级组长

办公室

2013.11.27

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

(一)

组内研修

教研组长

办公室

2013.12.4

世上最伟大的四大教育原则

组内研修

年级组长

办公室

2013.12.11

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

(二)

组内研修

教研组长

办公室

2013.12.18

个人学习感悟

集体交流

柳玉国

会议室

2013.12.25

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的表现

组内研修

教研组长

办公室

教师读书

推荐书目

(每学期每教师读1-2本)

必读书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教师成长—追溯生命轨迹》、《了解你的学生:

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

选读书目

《种好心田——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幸福教育》、《学生第一》、《教育的解放》、《课例研究,我们一起来:

中小学教师指南》、《幸福与教育》、《陶行知教育名篇》、《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新经典课堂》、《走在教育的路上》、《礼记.学记》

附:

学习材料

2013.9.4进行"课程概念再变革",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

(一)

摒弃学科本位主义,重视课程的创新价值

学科本位主义就是片面地强调自己所从事研究或施教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贬低或忽视其他科目的作用,为自己的本门学科争取过大课时比重的片面观点和行为。

学科本位主义是课程变革活动中的"大敌",从课程发展史来看,在中外历次重大课程改革运动中都难以避免。

著名专家学者由于对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年龄特征缺乏了解,在主持课程编订时就会加大某门学科的难度和比重,使课程体系失去科学性和合理性。

因此,在知识经济这种新背景下,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缺点,一方面要加强学科课程内部有关科目之间的横向联系;另一方面应加强新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

树立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课都是培养学生的主渠道的新观念。

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

在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应该读什么、看什么、做什么却没有读、没有看、没有做,这是终生的缺失、终生的遗憾。

而我们的教育代替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多,导致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感悟,也很难有震撼心灵而刻骨铭心的东西。

于是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复习旧东西,而不是学习新知识。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

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在成为教学改革实践的新观念。

2013.9.11备课要超越课堂

提到“备课”,教师常常自然而然地把思考的重心与“课”紧密联系起来,考虑的主要是这堂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要如何突破,教学流程该如何安排等。

但是,课堂活动本身是系统的、复杂的,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也并不分学科,如果教师在备课时仅仅把思考的重心局限于课堂,局限于一节课,则很容易忽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系统性,从而降低教学的效果。

所以,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科知识,还要做到“超越课堂”。

这里所谓“超越课堂”,有两层含义:

一是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超越教材,走向生活,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二是要突破“孤岛式”的教学,使今日之教学与昨日、明日之教学形成一个系统。

2013.9.18进行"课程概念再变革",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

(二)

强调教学与课程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这场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

在这对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的课程)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这样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

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2013.9.25教师如何成为研究者?

首先,学校创设优良的外部环境,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提供发展空间。

学校要以“科研兴校”为切入点,建立激励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机制,提供必要的研究硬件如研究经费、研究的必要设备等,定期组织教师间、教师与专家间的交流,确实把教师的研究落到实处。

其次,主动加强自身的科研素质,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究,勤于思考,不断向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方向发展。

要树立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自觉地研究之水注入课堂;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学会确立研究课题、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如何撰写课题报告等等,自觉地在研究中应用;要做教学实践中的“有心人”,积极探索,锲而不舍,勇于革故鼎新。

总之,教师要学会志远,学会认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研究。

教师的成长所需构筑的五大支柱:

志远、认真、合作、学习、研究,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

志存高远是成长过程的动力系统,他牵引着行动使之持之以恒;而教师即合作者、学习者、研究者,合作、学习、研究是当代教师工作状态,属于行动层面;推崇认真是一种工作的态度,属于意识层面,他决定行动的达及的高度。

2013.10.9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一)

  所谓优质教学,即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的教学,优质教学当然是有效教学,但有效教学未必是优质教学。

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优质教学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深刻

  深刻者,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也。

“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赞科夫)。

深刻意味着不是把教材看懂,而是看穿、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

一句成语说得好,深入浅出。

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简单,也即能够讲在点子上。

教师把课上得简单,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能耐、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它决不是把教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

二、独到

  独到者,独具慧眼也。

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

从心理学角度说,独到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之一是首创性。

一位外国作家说:

“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再这样形容的是傻子”。

首创性只承认第一,而无视第二,它拒绝雷同和模仿,鲁迅先生最欣赏第一吃螃蟹的人,也即是这个道理。

特点之二是独创性。

独创性是思维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性思维的产物,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

独到的东西总会给人特别的、难忘的印象。

一般来说,你想从平庸者的教学中讨到什么让你开窍的钥匙,往往是徒劳的。

2013.10.16什么是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

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理念。

生本课堂的特点:

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其次是生本课堂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大做文章、巧作文章。

第三是生本课堂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最后生本课堂善待了学生差异。

多元智能告诉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功,因此面对富有个性的学生,要学生会善待、宽容、欣赏学生,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增值。

2013.10.23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二)

三、广博

  广博者,知识广阔博大也。

教师不仅应该是他那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

五洲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他都应该有所跋涉,努力开拓知识面,深挖知识层。

这样才有可能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从而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同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的陶醉。

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四、启发

  启发的最高境界是以灵性启迪悟性。

富有灵气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把学生带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然后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点拨指示,或目示点头,或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神领会,如入幽微之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2013.10.30课堂教学中怎样对待学生错误的回答?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

因此,现在的课堂上经常听到表扬的掌声,回答好的学生有的甚至能戴上大红花,回答不好的学生也能得到老师翘起的大拇指。

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采取滞后评价的办法,于是出现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有的教师认为评价应鼓励为主,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好”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好”、“很好”进行笼统的评价。

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加以澄清,这不能不说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欠缺。

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

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退去应有的热情,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

我们认为学生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

教师不应只是一味的喊“好”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鼓励学生,但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

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2013.11.6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三)

五、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

“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

任凭事先如何周密的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师生产生对抗。

而富有教育智慧和机智的教师面对偶然性问题和意外的情况,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机动灵活地实施临场应变。

 六、绝招

教师的绝招是教师教学特长中的特长,是对某种教学技艺的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以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如有的教师数学课从不需要圆规、三角板,但画出的几何图形,尤其是圆就像十五的月亮,丝毫未差;有的教师能根据课文的叙述,在黑板上信手挥来,画出栩栩如生的图画,再现课文优美意境,令学生十分惊叹;有的教师一笔潇洒流畅、秀丽多姿的板书,使学生羡慕不已,反复临摹,不忍擦去;有的教师幽默风趣、妙语迭出,常引得学生忍俊不禁、笑声频繁,让学生在轻快的气氛中领悟深刻的哲理,步入知识的殿堂。

  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

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

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

2013.11.13怎样用新观念教新教材?

1.重视单元教学目标。

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其他学科,新教材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大胆取舍,紧扣重点,重点抓住了,难点也就容易突破,从而达到教学目标,避免面面俱到。

2.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古人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注重学法指导,就是要让学生组成一个完整的学法系统,形成科学的整体。

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法指导放在第一位,帮助学生分解、整理和归纳学习方法。

3.强化教学的反馈意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与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的了解、反省,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系统。

2013.11.20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

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

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

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

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

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

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

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

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

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

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

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

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

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2013.11.27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

(一)

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与时俱进,养成苦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积极打造学习型组织。

作为一名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学习尤为重要,其原因有二:

其一:

学校的教育功能要求教师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教师从教的基石。

其二:

知识迅猛更新客观上要求教师学会学习。

具体操作层面:

(1)个体学习。

首先教师要主动学习间接经验。

其途径是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向周围其他同仁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巧妙移植,可以少走弯路;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

再者,要积极主动积累直接经验。

要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灼见,实践长才干。

学习中有三点特别重要:

一是迅速获取有用信息;二是利用它来解决问题;三是变革它推陈出新。

(2)互动学习。

课堂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过程。

师生、生生、生与媒体间可以尝试专注式学习、合作学习、专题学习、网络探索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使我们的学习真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愿学、乐学、创造性的学。

(3)团队学习。

我们的社会正从“学历化社会”走向“学习化社会”,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即学习。

我们教师工作成长的学校也应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而打造为学习型的学校。

2013.12.4世上最伟大的四大教育原则

教育需要策略,教育需要智慧,教育需要理论。

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原则,是流传千年的教子智慧,是受益终生的教育圣经,或许给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以帮助和启迪。

1、鱼缸法则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

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本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

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

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

随着社会进步,知识的日益增加,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2、狼性法则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讲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迷,新奇永远令狼惊异。

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的环境的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

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

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做个明亮之星,不断对工作有新创见和新灵感。

3、南风效应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

北风无论怎样猛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

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

教育孩子同样如此,那些一味批评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终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不进他们的话。

每个孩子都是可能犯错误,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谅孩子的同时,从自身入手做好自己的修养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加好地教育孩子。

4、罗森塔尔效应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文是一个技艺超群的雕塑家。

有一天他完成了一个少女的雕像,雕像如此完美以致国王本人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雕像。

国王的爱情感动了爱神阿弗狄罗芯,爱神给雕像注入了生命。

皮格马利文的幻想成为现实,从此遂有了塞浦路斯人。

罗森塔尔是美国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关于学生对成绩期望的试验。

他在一个班上进行测验结束后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

校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这个班的班主任。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再次来到这个班上时,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度大幅度提高。

同学成绩提高的秘诀很简单,因为老师更多的关注了他们。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父母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的去爱戴,期望,珍惜这些孩子。

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的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2013.12.11如何成为专家型教师

(二)

2.学会研究。

学会研究,探索反思,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努力做专家型教师。

(1)教师为什么要成为研究者?

首先,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其次,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

最后,只有教师成为研究者,才能使教研活动根植于课堂,也才能使教育研究成果很好的在教育实际中加以应用较好的变为教育生产力。

(2)教师如何成为研究者?

首先,学校创设优良的外部环境,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提供发展空间。

其次,主动加强自身的科研素质,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究,勤于思考,不断向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方向发展。

要树立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自觉地研究之水注入课堂;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学会确立研究课题、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如何撰写课题报告等等,自觉地在研究中应用;要做教学实践中的“有心人”,积极探索,锲而不舍,勇于革故鼎新。

总之,专家型教师要学会志远,学会认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研究。

专家型教师的成长所需构筑的五大支柱:

志远、认真、合作、学习、研究,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

志存高远是成长过程的动力系统,他牵引着行动使之持之以恒;而教师即合作者、学习者、研究者,合作、学习、研究是当代教师工作状态,属于行动层面;推崇认真是一种工作的态度,属于意识层面,他决定行动的达及的高度。

2013.12.18个人学习感悟

要求原创,不得抄袭。

2013.12.25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的表现

  新课程在提高教学有效性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其中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变了。

课改以后,学生的变化和进步是明显的。

  学生变得爱学习了。

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使儿童从“受逼”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变得爱读书、爱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头等大事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可以说,让学生爱学、乐学,给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也是一线教师的共同心声。

一个实验教师说,看到学生快乐、幸福,自己也变得快乐、幸福了。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

  学生识字量增大了、阅读能力提高了;

  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

  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了;

  学生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

  二、教师变了。

新课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