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2098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1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一)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3、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二)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多位数的读、写和比较。

2、难点:

多位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判定。

(三)单元课时安排:

8课时

主备人

樊玲萍

课题

《数一数》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第1课时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3、知道十万是个很大的数。

学习重点

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难点

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具应用

计数器

学习过程

复备栏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

个、十、百、千)

2、问题一:

10个一是多少?

10个十是多少?

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开火车,读数字:

6978、3232、1080、9000、2222、6009

5、读数要求:

①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从左到右读;

②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

③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与数数有关的知识(板书:

数一数)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出示学习目标2.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先学:

自学内容:

认识“十万”

要求:

观察笑笑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图,解决以下数学问题。

  

(1)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

  

(3)当数到九万时,如果再加上一万是多少?

自学内容二:

小组合作交流

(1)计数器上万位满十了怎么办?

(2)十万有多大?

(3)10个十万又是多少万?

10个百万呢?

四、后教

1.学生汇报自学结果

2.师生互相补充,完善

十个一万是十万

(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

(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十个十万是一百万

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十个一千万是一亿

…………

四、当堂训练:

1.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练一练第2、3题。

3.填空

十万里有()个一万

一百万里有()个十万

一千万有()一百万

一亿里有()个一千万

四、师生总结概括: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收集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

十万里有(10)个一万

一百万里有(10)个十万

一千万有(10)一百万

一亿里有(10)个一千万

教导处审核意见

主备人

樊玲萍

课题

认识更大的数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第1课时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亿”。

2、知道亿以内数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及我国的计数习惯(四位一级)。

学习重点

数位顺序表的形成。

学习难点

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及亿以内数的概念。

教具应用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提问导入,板书课题

请学生汇报搜集的生活中的大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生活中的大数(板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出示学习目标2.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回顾先知

(1)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十万怎么来的。

(2)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3)相关数据资料:

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2000个班级。

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四、先学

1、认识“百万、千万、亿”

(1)观察课本第4页情境图;

(2)解决问题: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

10个一千万呢?

2、认识数位顺序表,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五、后教

1.学生汇报自学结果

2.师生互相补充,完善

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也是计数单位。

3、在数位顺序表中核实学生发现的规律并及时完善补充。

数级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计数单位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一(个)

六、当堂训练

课本第5页“练一练”。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作业:

作业本中的相关作业。

生活中的大数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教导处审核意见

主备人

樊玲萍

课题

人口普查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第1课时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学习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具应用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温故导入,板书课题

1、我们在上一节课上认识了更大的数,还记得有几位吗?

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计数单位?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2、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人口普查(板书)继续学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出示学习目标2.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先学

1、探索新知:

1、出示一些现实生活背景中的大数;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

(1)介绍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了,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如1234,是由1个千,2个百,3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

4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就是个位;3个十在右边第二位,就是十位;2个百在右边第三位,就是百位;1个千在右边第四位,就是千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叫数位。

(2)展示数位顺序表。

亿

(3)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

同一个数字写在不同的数位上,计数单位就不同,表示的意义就不同。

(4)数级。

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万”。

(5)读作。

1>0在末尾时不读出来。

2>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出来。

3>每一级末尾非0时必须读0而且连续多个0时只读一个0。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7页“练一练”第1、2题。

四、小结:

整理本节课的收获。

5、作业布置:

搜集一些有关大数的信息,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教导处审核意见

主备人

樊玲萍

课题

人口普查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第2课时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学习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具应用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温故导入:

1、我们在上一节课上认识了更大的数,还记得有几位吗?

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计数单位?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一些现实生活背景中的大数;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

(1)介绍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了,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如1234,是由1个千,2个百,3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

4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就是个位;3个十在右边第二位,就是十位;2个百在右边第三位,就是百位;1个千在右边第四位,就是千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叫数位。

(2)展示数位顺序表。

亿

(3)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

同一个数字写在不同的数位上,计数单位就不同,表示的意义就不同。

(6)数级。

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万”。

(7)读作。

1>0在末尾时不读出来。

2>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出来。

3>每一级末尾非0时必须读0而且连续多个0时只读一个0。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7页“练一练”第1、2题。

四、小结:

整理本节课的收获。

6、作业布置:

搜集一些有关大数的信息,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教导处审核意见

主备人

樊玲萍

课题

国土面积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1、继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认识,掌握较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将某些数据计数单位改写的必要性,能有万、亿为计数单位表示大数。

学习重点

掌握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教具应用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温故导入:

我们在上一节课上学习了怎样读更大的数,下面请几个同学说一些大数,再找一些同学来写出这些大数。

二、探索新知:

1、怎样将这些大数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呢?

2、小组交流,合作完成。

(1)先比较整数部分位数的多少,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

(2)整数部分位数相同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个比较,先出现较大数字的数就大。

3、为了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9页“练一练”第1、4题。

四、小结:

整理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9页“练一练”第2、3题。

国土面积

1660000>1230000>1180000>720000>490000

166万>123万>118万>72万>49万

1660000=166万

教导处审核意见

主备人

樊玲萍

课题

近似数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学习重点

求近似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具应用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情境导入: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庆典相关背景材料展示。

二、探索新知:

1、找出情境中的精确数和近似数。

2、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为18000平方米,在报道中称“近2万平方米”,这里“2万”是怎样得到的。

3、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1>四舍五入(精确)到哪一位,要看下一位数字的大小;

2>当下一位数字大于等于5时即可进一;

3>当下一位数字小于5时要将“精确位”之后的所有数字改为0。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11页“练一练”第1、2、3、4题。

四、小结:

整理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11页“练一练”第5题。

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四舍五入(精确)到哪一位,要看下一位数字的大小;

2>当下一位数字大于等于5时即可进一;

3>当下一位数字小于5时要将“精确位”之后的所有数字改为0。

教导处审核意见

主备人

樊玲萍

课题

从结绳计数说起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第1课时

1、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

2、经历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验数学一一对应的思想、化繁为简的思想。

学习重点

让学生对“数”有进一步的理解认识。

学习难点

让学生对“数”有进一步的理解认识。

教具应用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情境导入,板书课题

远古时代,为了记下猎物的多少,人们用石子或结绳计数,这节课我们就从结绳计数说起(板书)。

二、探索新知:

1、第一组图石子计数、结绳计数和刻痕计数都是“逐一计数”,体现了一一对应的思想。

2、第二组图中展示了一些古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计数符号。

3、自然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这样的整数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4、介绍一些有关自然数的规律。

5、介绍十进制。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13页“练一练”第1、2、3、4题。

四、小结:

整理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

在课外搜集一些有关古老的计数方法和故事。

从结绳计数说起

古埃及象形文字

玛雅数字

中国算筹数码

自然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这样的整数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教导处审核意见

主备人

樊玲萍

课题

练习一

授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第1课时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习重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学习难点

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具应用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这一单元结束了,说一说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对有关知识进行系统的练习巩固。

二、练习巩固:

(一)自主完成,交流矫正

1、独立完成练习一所有练习。

2、小组内交流:

(说说你的方法,以及遇到了哪些困难?

并完善自己)

三、全班交流:

选择性的进行交流,交流时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需要补充的内容。

1、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2、4题:

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2、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5题:

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

再进行数的改写。

3、读写游戏。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

第1步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

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4、多位数比大小

1)第3题:

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2)开始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3)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分析怎么样的数是“五入的”,怎么样的是“四舍的”。

练习一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13820000

计数单位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教导处审核意见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授课教师:

王冬梅

主备人

王冬梅

年级

六年级

课时

第1课时

科目

数学

上课时间

1.学生要先了解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应用于现实生活。

教学重点

能应用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究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应用

圆柱体模型,纸片模型,剪刀等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问题导入,板书课题:

1、圆柱由哪几部分组成?

有什么特征?

2、课件展示情境图1,如图,做一个圆柱形纸盒,至少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

(接口处不计)

师: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要求圆柱的什么?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展开由哪几个面组成?

(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想一想,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有哪几种?

(具体演示: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师小结:

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如果沿着斜线展开后就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2、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

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呢?

⑴学生利用学具通过剪、拼、围等方式探究关系

⑵学生汇报结果,师生补充

师小结: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圆柱的什么?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如果用C表示圆柱的底面周长,h表示高,S侧表示侧面积,那么圆柱的侧面积用字母表示为:

S侧=Ch或S侧=∏dh=2∏rh

三、探究新知、总结公式:

1.同学们总结的太好了,看来我们在做这种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书写有条理,应先求出底面积和侧面积,再算出表面积,那么你们能自己总结出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课件展示圆柱展开图:

圆柱的底面积怎样计算?

侧面积呢?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用字母表示:

S表=S侧+2S底

2.你能计算出“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纸板吗?

⑴学生独立计算结果

⑵学生汇报结果并集体订正

1.完成课本第6页“试一试”

四、尝试应用,解决问题:

1、课本第6页“练一练”1题

2、作业布置:

“练一练”2、3、4题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或S侧=∏dh=2∏rh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用字母表示:

S表=S侧+2S底

教导处审核意见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授课教师:

王冬梅

主备人

王冬梅

年级

六年级

课时

第2课时

科目

数学

上课时间

1.进一步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求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教学重点

掌握求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应用

练习题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复习导入:

1、圆柱的表面积由哪几部分组成?

2、侧面指的是哪个面?

它有什么特点?

怎样计算?

3、圆柱的表面积怎么计算?

二、基本练习:

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3、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28分米,高是2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4、求圆柱的表面积。

1、说说计算方法2、集体订正

三、实际运用

1、

求压路的面积是求什么?

2、

说自己的想法,独立解答。

3、做一对圆柱形无盖铁皮水桶,底面直径是40厘米,高是50厘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或S侧=∏dh=2∏rh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用字母表示:

S表=S侧+2S底

教导处审核意见

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圆柱的体积》授课教师:

王冬梅

主备人

王冬梅

年级

六年级

课时

第1课时

科目

数学

上课时间

1.理解圆柱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把圆柱切割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应用

圆柱切割组合模具

教学过程

复备栏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你学过哪些物体的体积?

2、回顾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并学会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来研究圆柱的体积。

板书课题:

《圆柱的体积》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出示学习目标2.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先学:

出示学习任务:

(自学课本第8页内容)

1.圆柱体是怎样变成近似长方体的?

2.切拼成的长方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3.怎样计算切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

(学生自学课本内容,教师巡视点拨)

四、后教:

1.学生汇报自学结果

2.师生互相补充,完善

师:

切拼成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什么变了?

什么没变?

(形状变了,但体积大小不变)

因而得出:

切拼的长方体体积=圆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