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卧龙一线天旅游开发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1275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卧龙一线天旅游开发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山西卧龙一线天旅游开发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山西卧龙一线天旅游开发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山西卧龙一线天旅游开发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山西卧龙一线天旅游开发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卧龙一线天旅游开发doc.docx

《山西卧龙一线天旅游开发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卧龙一线天旅游开发doc.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卧龙一线天旅游开发doc.docx

山西卧龙一线天旅游开发doc

 

山西财经大学桃李苑旅游策划公司

二○一○年六月七日

山西卧龙“一线天”旅游开发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研究背景

卧龙“一线天”景区位于万柏林区王封乡圪垛村、尖草坪区小塔村境内,是一处以独特的峡谷风光和石窑洞为特色的综合旅游景区。

卧龙“一线天”景区的前身是“一线天”峡谷景区,该景区位于圪垛村西北部的小塔村境内,峡谷长约1.5公里,深达100米,最窄处不足1米。

此处峡谷深切,断崖绝壁,怪石嶙峋,河水清澈,一年四季景致各异,其幽雅的自然环境对生活在喧闹都市的城市居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该景区从开始运营,由于宣传不到位、基础设施差和资金短缺等原因,经营出现困难。

近年来,太原市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重点恢复西山生态环境,大量煤矿被关闭,区域内以采煤业为主的圪垛村受到严重冲击,当地居民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面临着较大的危机。

因此,圪垛村村委会决定响应太原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利用当地优势发展旅游业。

经过协商,2009年圪垛村与“一线天”景区达成合作协议,期望借助自身的特色石窑洞、名人故居等人文旅游资源和“一线天”独特的峡谷风光,将圪垛村打造成一处集休闲度假、游览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2009年4月,圪垛村村委会聘请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张慧霞教授担任景区顾问。

在张慧霞教授的带领下,山西财经大学桃李苑旅游策划公司受圪垛村村委会的委托承担了“卧龙‘一线天’景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任务。

此后,公司负责策划的成员曾多次深入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并完成了该景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承担该项目的全体成员本着公司“服务景区、奉献社会”的宗旨,以“打造太原近郊休闲度假区”为理念,分别对项目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旅游资源现状、主要旅游项目建设、投资效益估算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整体研究。

通过研究发现,如果本项目顺利实施,“卧龙‘一线天’景区”将会被打造成一处集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区。

这不但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圪垛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带动太原市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章项目总论

一、建设项目名称:

太原卧龙“一线天”旅游开发项目

二、承办单位:

太原市桂坪农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

三、项目负责人:

崔桂平

四、项目地址:

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封乡圪垛村

五、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一)《山西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二)《太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三)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太原西山区总体概念性规划》

(四)《山西省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条例》

(五)太原市旅游局【2009】第2号文件“太原市旅游局关于加快我市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的通知”

(六)太原市旅游局:

卧龙“一线天旅游开发区考察意见”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八)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九)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十)山西省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2003年)

第三章项目概况

一、地理区位

卧龙“一线天”景区位于万柏林区王封乡圪垛村、尖草坪区小塔村境内,距太原市区25公里,是镶嵌在太原西山崇山峻岭中的峡谷景观。

“一线天”峡谷长约1.5公里,深约100米,最窄处不足1米。

景区主体包括“一线天”峡谷观光游览区和圪垛村窑洞休闲度假区,是一处兼具自然、人文景观的旅游景区。

二、自然条件分析

(一)地貌

太原卧龙“一线天”景区属于峡谷地貌。

该峡谷是由卧龙河流下切河床而形成的,相对高度高达100多米,为山势陡峻的峡谷景观。

山体主要由寒武、奥陶系石灰岩组成,夹有石炭、二迭系的砂页岩,岩层平缓,倾角一般为3°左右。

石灰岩分布区裂隙较为发育,节理倾角一般为70°~90°,在卧龙河流的强烈冲蚀下,形成了峡谷幽深、陡崖峭壁的自然奇观。

(二)气候

卧龙“一线天”景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年平均气温约9.3℃。

景区春秋季节气候温和;夏季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晴朗、干冷。

每年5~10月,是去卧龙“一线天”景区旅游的最佳季节。

(三)河流

卧龙河属于季节性河流。

该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20毫米~457毫米,每年7月~8月是降水高峰期,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0%以上。

地表径流一般集中在6~10月份,其中7~8月为丰水期。

(四)植被

该景区天然植被主要有:

柏树、槐树、野杏树、野桃树、野核桃树、沙棘等;人工栽培的主要树种有:

枣树、槐树、松树、柏树等;目前,现有坡地已全部退耕还林,将对景区植被恢复、旅游生态环境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三、社会经济情况

圪垛村现有人口1200余人,现有耕地面积……亩。

过去产业结构单一,工业以煤炭开采为主,农业主要是传统的种植业(主要农作物为莜麦和土豆等),兼有少量的畜牧养殖,还拥有一些传统的手工作坊(豆腐作坊、榨油作坊)。

近年来,根据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圪垛村附近的煤窑已被关闭,原有的2700多亩坡地也被退耕还林,当地居民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和生活来源。

目前村中具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大多外出经商或务工。

圪垛村的旅游资源开发刚刚起步,旅游资源优势还未转换为经济优势。

第四章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一)调整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必要选择

山西“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扎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要求将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

太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将太原旅游的产品定位在旅游业要逐步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主导旅游产品定位在以晋祠为标志的历史文化旅游、以省会中心城市为优势的都市与商务会展旅游、以山、林、河、湖、泉为依托的绿色休闲度假旅游。

卧龙“一线天”风景名胜区位于万柏林区王封乡圪垛村和尖草坪区小塔村境内,具有独具特色的绿色休闲度假旅游资源。

一直以来,圪垛村以挖煤为主,产业结构单一。

在过去几年中,随着小煤窑的相继关闭,该村失去了唯一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该村2700亩耕地全部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卧龙“一线天”景区的峡谷奇观和独具特色的石窑洞可谓是该村现有的资源优势。

因此,开发卧龙“一线天”风景区是圪垛村乃至王封乡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选择。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努力建设一个社会秩序良好、生活环境优越、文明祥和的新农村。

开发卧龙“一线天”景区,必然要求改变圪垛村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完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医疗等设施的建设;培训当地居民,提高村民的素质,这将有利于圪垛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

此外,旅游业是综合性高、关联带动性强的行业,其对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要求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

因此,卧龙“一线天”景区的开发是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途径。

(三)恢复西山生态工程的必要手段

万柏林区山区面积占全区面积的3/4,是典型的能源重化工区,由于长期开采煤炭,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为了彻底改变当地的恶劣环境,太原市政府于2007年4月启动了恢复西山生态工程。

卧龙“一线天”景区位于万柏林区王封乡圪垛村和尖草坪区小塔村境内,所处区域属于西山生态工程恢复的地域范围。

在景区开发过程中,对周边山地的绿化将有利于实现西山荒山荒地的绿化,推进西山生态环境的改善;周边环境的整治有助于对当地采煤破坏面的基本治理和西山采空区退耕还林计划的完成;交通道路的修建也将有利于西山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

同时,西山生态工程的恢复将会大大提高景区的可进出性,增加景区的吸引力,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由此可见,卧龙“一线天”景区的开发是恢复西山生态工程的必要手段。

(四)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必要举措

《太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太原市旅游发展中远期规划(2009——2020)》制定的目标都是使太原市旅游资源各项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旅游空间布局得到优化,促进太原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太原市主要旅游景点有:

晋祠、崇善寺、双塔寺、窦大夫祠、天龙山、崛围山、汾河二库、龙山道教石窟等,从中不难看出,太原市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多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

卧龙“一线天”景区以峡谷奇观与石窑洞为主要特色,兼具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太原市周边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资源相对富集区。

开发之后,它将与周边景区,优势互补,通过整合旅游线路产品,提升太原市的旅游形象,促进太原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显然,卧龙“一线天”景区的开发是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必要举措。

二、可行性分析

(一)旅游资源品位较高

卧龙“一线天”景区是镶嵌在太原西山的二龙山崇山峻岭中的峡谷景观。

“一线天”峡谷长约1.5公里,深达100余米,最窄处不足1米。

景区包括:

“一线天”峡谷景区、圪垛村窑洞休闲度假区,是一处兼具自然、人文景观的旅游景区。

在景区内,“一线天”峡谷两岸峭壁,石灰岩分布区有节理发育,在卧龙河流的强烈冲蚀下,形成了峡谷幽深、陡崖峭壁的自然奇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岩壁耸立、岩质较好、地质条件比较稳定的峡谷入口处还可用来开展攀岩、健身等旅游项目,增加景区的吸引力。

景区自然环境优美,春、夏、秋季都有不同的野花开放,比如野杏花、桃花等。

此外,景区悬崖两侧多处可见被外力作用后形成的山洞,历史上是老百姓躲避战乱的场所,抗日战争时还留下了许多佳话。

圪垛村历史上受三晋文化的影响,民风淳朴。

村中的传统油作坊、双层窑洞、崔家故居等不但是历史的见证,而且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

作为法国南方电影基金资助拍摄的影片,《米香》在此拍摄外景,为该村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二)区位条件优势明显

卧龙“一线天”景区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封乡,从太原出发到景区,不到一小时的车程,,交通十分便利。

目前,居住在城市里的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和学习压力大,他们在闲暇之余渴望能够亲近大自然,寻求减压、休闲娱乐的安逸场所。

因此,卧龙“一线天”景区是太原市居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缘优势,卧龙“一线天”景区北可与汾河二库景区、南可与天龙山组成精品旅游线路,成为太原市居民近郊旅游线路的组成部分。

该景区在为人们提供休闲度假场所的同时,也促进和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三)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扶持

近年来,太原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不断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①2009年2月,太原市旅游局颁布了“并旅规字(2009)2号文件《太原市旅游局关于加快我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的通知》”,为景区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并且将卧龙“一线天”景区的开发列入太原市中长期旅游发展规划内容。

②省财政厅和省旅游局设立了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的《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和《山西省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审批程序》,将成为卧龙“一线天”景区开发的潜在支持资金。

③万柏林区政府、王封乡政府对景区的开发也予以大力支持,在项目的审批、环境治理、道路修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由此可见,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为卧龙“一线天”景区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章景区现状及资源评价

一、景区现状

“一线天”观光游览区是卧龙“一线天”景区的前身。

该景区位于尖草坪区小塔村境内,1998年,冯海强感叹此地奇特的自然景观,经过考察后,与小塔村签订了50年的承包合同,对“一线天”峡谷段进行了初步的旅游开发。

但是总体来说,“一线天”峡谷观光区的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只有一条由圪垛村通往“一线天”峡谷区的乡间小道;新建的人文景观如山门、“观音阁”、“三清阁”等建筑极为简陋,风格也与景区格调极不协调;景区经营期间,只有少量散客前来游览,季节性的门票收入是景区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缺乏资金和合理的规划,景区经营方式粗放、管理不善、河道淤积、垃圾随处可见,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极大地影响了旅游产品的质量。

为了有效的整合资源,圪垛村村委会与冯海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了太原市桂坪农业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旅游联合开发。

双方都希望将圪垛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一线天”奇特的峡谷景观相结合,在太原市周边开发出一处集自然和人文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新建的景区将主要包括“一线天”峡谷观光区和圪垛村休闲度假区。

二、资源分类及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可以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依据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征等,将旅游资源分为三个大类:

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社会活动类旅游资源。

目前,该景区的旅游资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表1旅游资源分类表

主类

亚类

基本类型

资源名称

A地文景观

AC地质地貌

过程形迹

ACG峡谷段落

“一线天”

B水域风光

BA河段

BAA观光游憩河段

卧龙河谷

C生物景观

CA树木

CAB丛树

野杏林、

野桃林

CAC独树

古国槐

古松

CD野生动物栖息地

CDC鸟类栖息地

野鸡

栖息地

E遗址遗迹

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EBA历史事件发生地

战争避

难遗址

F建筑与

设施

FA综合人文旅游地

FAE文化活动场所

戏台(文革时期)

FD居住地与社区

FDA传统与乡土建筑

石窑洞

FDD名人故居与

历史纪念建筑

崔家故居

FDG特色店铺

油作坊

G旅游商品

GA地方旅游商品

GAB农林畜产品与制品

桃、杏、枣

数量统计

6主类

8亚类

11基本类型

(二)旅游资源评价

1、评价标准

表2景区主要旅游资源评价表

单体

名称

类型

等级

平价要素及赋分

资源影响力

总分

观赏游憩及使用价值(30)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

珍惜奇特程度

(15)

规模丰度与几率(10)

完整性(5)

知名度和影响力(10)

适游期与使用范围(5)

附加值

线

ACG峡谷段落

三级

18

17

8

7

5

6

4

3

63

BAA观光游憩河段

二级

18

10

6

7

5

5

4

-3

52

战争避难所

EBA历史事件发生地

二级

11

12

5

3

5

3

4

3

46

石窑洞

FDA传统与乡土建筑

三级

19

17

10

7

4

5

5

-3

64

FDG特色店铺

三级

18

20

10

4

4

4

5

-3

62

FAE文化活动场所

二级

13

15

8

4

5

3

4

-3

49

2、评价结果

根据上面的评价标准对主要单体旅游资源做出评价,卧龙“一线天”的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两个级别。

(1)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三级旅游资源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对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当地及周围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开发出为市场所广泛认可的旅游产品或某个市场所爱好的旅游产品。

所开发的旅游产品具有拉动作用。

三级旅游资源有:

“一线天”峡谷区、石窑洞、油作坊

(2)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域≥45-59分

二级旅游资源为普通级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开发成旅游者所认可的旅游产品,这些旅游资源是作为主要旅游产品的支撑和补充,丰富了各主要旅游项目的内容。

二级旅游资源有:

战争避难遗址、卧龙河、戏台(文革时期)

第六章景区项目分析

一、景区主要旅游项目建设

(一)“一线天”峡谷观光区

卧龙“一线天”景区位于万柏林区王封乡圪垛村、尖草坪区小塔村境内,距太原市区25公里,是镶嵌在太原西山的二龙山崇山峻岭中的峡谷景观。

“一线天”峡谷长约1.5公里,深达100米,最窄处不足1米。

此处峡谷深切,断崖绝壁,怪石嶙峋,河水清澈,一年四季景致各异。

春季,草长莺飞、繁花似锦;夏季,满目苍翠、清凉宜人;秋季,天高云谈,野果遍山;冬季,冰封雪盖,林寒涧肃。

对长期生活在拥挤、喧闹的城市游客来说,可以体验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采摘等旅游项目。

此地幽雅的生态环境将成为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挑战自我的最佳去处。

(二)攀岩

攀岩是从登山派生出来的一项运动,是指人类利用原始的攀爬本能,借助各种装备做安全保护,攀登峭壁、裂缝、海蚀岩及人工岩壁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攀岩运动越来越受到部分旅游者的喜爱。

攀岩不仅实现了人们回归自然、挑战自我的愿望,而且让人们领略到力与美完美结合的艺术魅力。

“一线天”峡谷入口处岩壁耸立,形如刀劈,且由石灰岩构成,适宜开展攀岩运动。

如若经过专门的岩壁处理和安装一些攀岩用的安全设施,此处可以打造成太原市及周边地区有影响力的攀岩运动场所,成为太原市民挑战自我的最佳去处。

(三)农家乐

圪垛村是一处清代时期形成的古老村落,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距市区25公里,海拔1000多米。

村中至今还保存着完整的原始风貌,石窑洞、古井、古石磨、古槐、古松等,处处都体现着古朴的乡风民俗。

圪垛村现存民居大多为石块砌成的窑洞,与普通窑洞不同,这里的窑洞有两层、三层甚至是四层,它们错落有致地处于西山山坳之中,蔚为壮观。

窑洞冬暖夏凉,尤其是夏季清凉宜人,是城市居民避暑的最佳场所。

当前,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或经商,闲置窑洞较多,在统一规划、修缮和保证游客安全的前提下,能进行较好的旅游接待,开展农家乐体验旅游。

圪垛村建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也极其深厚。

整个村的石窑洞布局错落有致,虽然经过岁月的剥蚀,已呈现出衰败之势,但是总体上保存完整,尤其是村中的双层石窑洞,是中国传统乡土建筑的瑰宝,具有其他地方不可取代的独特魅力。

村中现存的崔百万故居(鼎盛时期东西两院房屋共56间)、村中央文革时期搭建的戏台等,它们不仅是圪垛村昔日辉煌和悠久历史的见证,而且是城市居民感受三晋文化的最佳去处。

圪垛村中果木繁多(主要是枣树、桃树、杏树、核桃树等),秋季房前屋后、村头巷尾,硕果累累。

村头空地和农家小院可建成小型的蔬菜瓜果采摘园,便于城市居民进行采摘体验;城市居民可以自做农家饭,品味纯天然的绿色食品(野菜、笨鸡、笨鸡蛋、圈羊等),体验农村生活。

二、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依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局令23号)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的相关规定,卧龙“一线天”景区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必须达到相关水平。

(一)景区旅游交通建设

1、拓宽改造进入圪垛村的柏油路,由现在的单行道改为双向车道。

2、开辟、硬化由圪垛村到“一线天”的道路,完善景区内部交通,道路两旁树立旅游交通指示牌。

3、设置景区内部游览线路,鉴于景区特点,可以考虑建设环形游览线路,同时根据游客的疲劳度,在线路沿途建立供游客休憩用的亭台。

4、建立生态停车场。

根据景区目前的最大客流量并考虑客流量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合理布局和建设生态停车场。

(二)景区服务设施建设

1、游客服务中心建设

卧龙“一线天”游客服务中心,主要是指为来卧龙“一线天”旅游、休闲、度假的游客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的机构及设施。

包括接待服务人员的办公服务场址、游客休息、购物、咨询的场所及景区医疗机构,满足客人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要求。

2、餐饮、住宿设施建设

卧龙“一线天”景区旅游餐饮、住宿设施建设应在整合村中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主要是农家窑洞),同时充分考虑游客的档次和不同的消费需求,参照星级酒店的建设标准,修建一批与景区主题基调相协调的现代化窑洞宾馆,提高景区的整体接待能力。

(三)景区旅游安全设施建设

旅游安全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加强景区旅游安全建设刻不容缓。

卧龙“一线天”景区应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旅游安全环境。

1、在景区危险地段设置安全警示牌;

2、在“一线天”观光游览区地形较高处设置观景亭台;

3、在“一线天”峡谷观光区步道两旁设置拉环、护索等。

(四)景区环保卫生设施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区发展的前提条件,完善卧龙“一线天”景区的环保卫生设施建设十分必要。

景区不仅应尽快清理主要污染物,做好卧龙“一线天”景区的净化、绿化、美化工作,而且要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

1、根据游客的生活习惯,设置与景区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垃圾桶;

2、按国家3A级景区要求建立公共厕所及移动式卫生间;

3、建立垃圾处理场。

统一收集、统一处理景区垃圾。

(五)景区通讯设施建设

根据卧龙“一线天”景区通讯现状,针对景区存在的通讯盲区和通讯信号不稳定的情况,考虑景区内游客对外联系和突发事件救助的需要,景区应逐步完善通讯设施。

根据3A级景区要求,卧龙“一线天”景区应积极与电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进一步改善景区的通讯质量,为游客提供快速、准确、安全、方便的通讯服务。

(六)景区供水供电工程建设

1、供水系统建设。

卧龙“一线天”景区应该改变目前人工挑水的方式,在相关专家的论证下,挑选合适的位置修建供水设施,采取集中供水体系。

2、供电系统建设。

卧龙“一线天”景区正式开发运营以后,现有的供电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景区对电力的需求,需要增加新的供电设施。

第七章景区市场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旅游业已得到蓬勃发展,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太原市及周边旅游市场也在不断的发展繁荣。

这些都为卧龙“一线天”景区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位于太原市西山旅游带上的卧龙“一线天”景区,以峡谷奇观与石窑洞为主要特色,可以打造成一处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卧龙“一线天”景区的开发,可以和周边近邻的汾河二库、天龙山、晋祠等旅游景区整合成一条旅游线路,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太原市旅游业的发展。

一、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一)按地理位置细分变量确定的各级目标市场

1.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中的重点市场是尖草坪区及其邻近的县、市,具体包括太原市、古交市、阳曲县、交城县、太谷县、晋中市和忻州市等周边地区。

这些地区以太原市为中心,南向最大距离距太谷县城约60公里,西向距古交市区约50公里,北向距阳曲县城约60公里,车程均在2小时之内。

一级市场中的扩展市场以山西省的太原市、晋中市两个城市为主。

2.二级市场

二级市场中的核心市场是山西省内的阳泉、长治、临汾、大同、晋城、运城等主要城市;二级市场中的补充市场是山西相邻的陕西省、河北省、河南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

3.机会市场

京津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东北三省地区。

(二)按身份(职业)细分变量确定的各级目标市场

1.一级市场

商务与教育人员市场,这类市场主要包括各类企业、商业人员和学校人员(教师、学生)。

这两个市场规模巨大,可接触性好,可进入性强,属于客源开发的中心市场。

2.二级市场

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市场,主要包括公务员和科学、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人员。

该市场出游能力强、市场稳定性高、文化层次较高,属于积极开拓占领的市场。

3.机会市场

主要是退休人员市场和香客市场。

该市场具有一定规模,可以在淡季出游,对于景区来讲,客源在时间分布上较为理想。

该市场属于客源开发的边缘市场,市场开拓过程中要通过节事促销吸引远距离的游客。

二、景区市场前景展望

卧龙“一线天”景区的开发建设是符合太原市旅游局下达关于申报“2009年度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及太原市旅游招商引资项目的通知”的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