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104801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七年级生物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七年级生物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七年级生物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七年级生物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导学案.docx

《七年级生物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导学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导学案.docx

七年级生物第二章人体的营养导学案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作用

2.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3.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学习重难点】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作用

2.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学

俗话说: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人要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就必须饮食,必须摄取营养物质。

在你的饮食中,每日摄取的有机物主要有哪些,你知道它们的主要成分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写出常吃的两种食物,并查阅教材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将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写在教材上

2.由此表我们可以看出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

【学习任务二】糖类、脂肪、蛋白质

1.当病人生病无法进食时,常点滴葡萄糖来补充能量,你知道原因吗?

自读教材22页有关糖类知识并通过组间交流完成以下练习:

(1)举出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18的旁边。

(2)总结糖类的主要作用:

2.人生病之后食欲大减,身体会明显消瘦,你知道为什么吗?

自读教材22页有关脂肪知识并通过组间交流完成以下练习:

(1)举出含脂肪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19的旁边。

(2)总结脂肪的主要作用:

3.你知道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要多吃奶、蛋、鱼、肉吗?

自读教材22页有关蛋白质知识并通过组间交流完成以下练习:

(1)举出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写在图IV-20的旁边。

(2)总结蛋白质的主要作用:

4.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有机物,并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三者提供能量的方式有区别吗?

                                          

5.思考: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和能量有什么关系?

【学习任务三】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1.小组想探究的问题是                              

2.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3.根据以下提示制定计划:

                          

                                       

                                        

提示:

可以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种子中能量的多少

  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

   1毫升水长高1℃地,需要吸收4.2焦的热能(焦是能量单位)

此探究中应尽量减少食物燃烧时热量的损失

4.实施计划并统计分析数据

 

5.得出结论

你得出的数据是结论是

6.通过与41页数值比较我们发现,自己所测定数值要(填“高于”或“低于”)理论数值,分析原因是什么?

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

应该怎样做?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惑?

【自主检测】

1.下列哪种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是()

A.脂肪B.水C.蛋白质D.糖类

2.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  )

A.葡萄糖B.淀粉C.木糖醇D.麦芽糖

3.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

A②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④⑤⑥

4.在我们日常的食品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的一组是            ()

A.蔬菜、鸡蛋、精肉B.鱼、牛肉、黄豆

C.马铃薯、花生、江米D.奶油、玉米、牛奶

【学习记忆卡】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食物来源

2.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3.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学习重难点】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食物来源

2.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学

小明刷牙时常有血丝出现,医生除了给他开药方,还让他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这是为什么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学习水和无机盐

1.自读24页第一自然段,回答水的作用

典例分析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鲜重最多的物质是()

A.水B.蛋白质C.脂肪D.糖类

2.自读24页第二自然段,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本地特点,完成下表

无机盐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

儿童患,中老年人及妇女患

含磷的无机盐

含铁的无机盐

含碘的无机盐

含锌的无机盐

【学习任务二】学习维生素

1.阅读故事,想想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维生素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吗?

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吗?

为什么会这么重要?

完成下表,你也许会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提示:

阅读42页表格,找出哪些常见食物中富含这些维生素)

维生素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维生素B1

维生素C

维生素D

3.结合维生素的知识,你理解医生为什么让小明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了吗?

4.不同水果或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相同吗?

让我们来探究一下

 我们小组的假设                             

根据以下提示制定计划:

(1)维生素C的水溶液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维生素C含量越高,用量就越   

(2)蔬菜或水果可以榨出汁液使用

(3)滴加汁液的过程一定要慢,使另一位同学能进行记录

(4)在探究过程中如何做才能使实验误差最小

记录数据:

                                 

得出结论:

                                 

【学习任务三】了解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要求自读相关知识,并向大家介绍膳食纤维的有并内容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惑?

2.营养物质争功:

我们已经学习了食物中的六种营养物质,请大家分组准备,然后推选出1-2名代表,讲述自己的功劳。

3.结合所学知识考虑:

在饮食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科学?

【自主检测】

1.患佝偻病的儿童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缺乏                ()

A.含钙的无机盐B.含磷的无机盐C.含铁的无机盐D.含锌的无机盐

2.张爷爷最近一到晚上就看不清东西,到医院检查,医生不仅给他开了药,还要他加强营养进行食物辅助治疗,在下列食物中,请你帮张爷爷选择最需要的食物是 ()

A.牛奶B.猪肝C.鸡蛋D.水果

3.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食物中缺乏哪一种无机盐造成的?

        ()

A.含钙的无机盐B.含铁的无机盐C.含碘的无机盐D.含锌的无机盐

4.牛奶中含有较多的(),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增强体质,所以青少年每天应喝一些牛奶                             (   )

A.蛋白质和糖B.维生素A和钙C.蛋白质和钙D.维生素A和糖类

5.关于水对人体的重要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②细胞内的各种反应可以没有水参加③水可以把营养物质送到各个细胞④细胞代谢废物溶解在水中排出体外⑤水不是细胞的主要成分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⑤

6.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黎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观察结果如下: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2ml

14滴

8滴

15滴

11滴

据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A、黄瓜B、青椒C、芹菜D、白菜

【学习记忆卡】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会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3.能理解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分解成麦芽糖。

4.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提高探究能力。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学

生日聚餐会上,小明胃口大开,一通狼吞虎咽之后,忽然感觉胃里不太舒服,四肢无力。

同学们把他送到医院的消化科,医生为他做了检查并开了药。

问题:

1.医生会对小明说些什么?

小明会从中学到些什么?

2.你碰到过这样的事吗?

3.交流,汇报。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消化与吸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结合教材32页图Ⅳ-21,概述消化系统的组成。

1.你想知道食物是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吗?

请观察人体消化系统模型:

(1)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经过哪些消化器官?

(2)这些器官在身体里的位置和作用是怎样的?

(3)消化腺与消化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2.分组讨论总结,概括出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口腔:

消化道:

消化系统;

肛门

消化腺:

【学习任务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提出问题:

(活动一):

请细细咀嚼一小块馒头,体验其中的变化,你能描述出自己的感觉吗?

 

(活动二):

在馒头上滴几滴碘液,请观察并分析,馒头里含有哪种营养物质?

 

(活动三):

通过对下面小资料的分析,结合前两项活动“你能做出怎样的推测呢?

糖类小常识: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都属于糖类,淀粉没有甜味,分子较大,结构复杂,进入消化系统后,先后被分解成麦芽糖、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麦芽糖有甜的味道。

 

馒头变甜可能是因为    

2.作出假设

(活动)连续做几个咀嚼馒头的动作,体验在咀嚼过程中口腔中的哪些结构或者物质参与了该过程:

(假设)如果馒头变甜的确是淀粉发生了改变,那么这个变化过程与其中的哪一个因素有关呢?

我作出的假设是

3.制定计划

(1)请选择性使用实验材料,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分别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对馒头变化的影响。

(2)材料用具:

试管2个、试管架一个、滴管2个、玻璃棒1个、清水三种(100℃开水、37℃温水、冰水)、唾液、三块馒头块(等重)、碘液、温度计、保温烧杯一个、量筒一个。

    

“友情提示”

1.淀粉遇碘变蓝,淀粉分解后形成的物质不变蓝。

2.你选择的清水温度是多少?

为什么?

3.本实验需要7分钟的反应时间,在此期间,你如何保证温度的恒定?

4.冷却后滴加碘液。

 

(3)讨论交流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修改。

(4)表达交流本组实验方案。

要求:

请每小组分别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展示时要求在讲解的同时将实验方案以图解的形式画在黑板上,将条件处理相同之处以简要文字标记在中间,将不同之处以不同颜色分别标记在两旁。

要求:

小组交流时,请重点陈述以下几个方面

1本小组验证的问题是什么?

2实验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3如何控制变量?

采用怎样的模拟方法?

④预测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4.结合实验方案设计,讨论和完善计划

⑴多大的馒头块做实验最适宜?

⑵怎样才能尽快获得较多的纯净唾液?

⑶如果实验不成功,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⑷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细节小提示” 

1.试管中馒头块有没有完全浸在唾液或清水中。

  

2.两个试管中的液体量是否相同。

  

3.馒头块和馒头屑的量存在很大差别。

  

4.加入碘液的量不能过多。

  

5.两个试管应事先做标记,以免造成混淆。

  

5.进行实验 

 

 

 

6。

交流、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请展示实验现象,并与黑板上的预测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我的实验结论是

7.总结归纳,综合提升  

观察下图,比较三组实验,进一步思考:

  馒头变甜与牙齿有关馒头的变甜与舌头有关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1)你认为对馒头变甜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2)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3)如果将牙齿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作为两个变量同时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实验呢?

典例分析:

下表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步骤,请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试管

实验

处理步骤

1

2

3

加入的物质

馒头+2毫升唾液

馒头+2毫升清水

馒头+2毫升唾液

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10分钟

37℃水浴10分钟

37℃水浴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2滴

2滴

(1)若以1和2为一组,则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号试管为对照组。

(2)若以1和3为一组,则实验的变量是,号试管为实验组。

(3)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的是号试管,淀粉被分解的是号试管。

(4)若证明“37℃”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的最佳温度,请写出设计方案: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

谈谈在本节课中,你的收获?

你还有什么困惑?

【自主检测】

生物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做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右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ABC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

的馒头渣,向A试管中加2mL清水

B、C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鲜唾液将

三支试管放在0℃的水中,20min后,

再向C试管中滴加一滴稀碘液,则三支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A_

B;C。

(2)将三支试管充分振荡,放人37℃的温水中,20min后,C试管的现象是________,A、B试管的现象是________

(3)再向A、B试管中各加入一滴稀碘液,则A试管的变化是_________,B试管的变化是__________。

B试管的现象证明_____________。

(4)在这个实验中,设置A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记忆卡】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能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能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

4.能认同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学习重难点】

1.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会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

【课前投入】

1.以‘奇妙的旅行“为题,发挥想象,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

 2.观察泡在清水中的猪或羊的小肠。

(有条件)

 3.观察洗衣机的排水管。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学

小明吃西瓜时,不小心将西瓜的种子咽了下去。

这粒种子在小明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记。

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它压的粉身碎骨;然后又咯噔一下掉进万丈深渊;刚躲过一劫,又遇“酸雨”;后来它钻进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与一些臭的东西混在一起;最后它们在小明上厕所时,一起离开了小明。

请你帮这粒种子分析一下:

1.西瓜子迷迷糊糊的在消化道内旅行你能告诉他都去过哪里吗?

2.他在消化道内都遇到了哪些液体?

这些液体有什么特点?

又是从哪来的?

3.如果小明在吃西瓜的同时还吃了一个鸡蛋(蛋白质)两根油条(淀粉和脂肪),这些大分子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旅程”和西瓜子会有什么不同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阅读31页,观察(32页图Ⅳ-21)解读消化道、消化腺、消化液及消化酶的功能。

1.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麦芽糖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把大分子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需要哪些物质的参与?

3.什么是消化?

4.脂肪和蛋白质在哪里被消化?

5.总结归纳填表:

消化道

消化道内的消化腺

消化道外的消化腺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

消化液内含有的消化酶

消化过程

口腔

 

食道

 

 

肝脏

不含消化酶

 

胰腺

 

十二指肠

小肠

 

 

大肠

肛门

【学习任务二】阅读P33页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理解胆汁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

1.两只试管内的花生油各有什么变化?

2.胆汁在消化食物中有什么作用?

3.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与其它消化液对营养的消化有什么不同?

【学习任务三】阅读课本33—34页,探究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典例分析

右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器官(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请回答问题:

(1)图中X在A处开始被消化,原因是A中具有可以消化X的消化酶—,在该酶的作用下,X被分解为。

(2)三种物质均可在D处被消化,D器官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3)胆汁也是一种消化液,与其它消化液相比不含。

1.总结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填表。

营养物质

开始部位

参与的消化液

中间产物

最终产物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2.通过观察和资料分析概括出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征有哪些?

A.适于消化的特征:

B.适于吸收的特征: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消化系统又有了哪些认识?

2.了解了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自主检测】

1(2010宁夏回族自治区)人体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液B.胰液C.胆汁D.肠液

2(2010日照市)患慢性肠胃病的人大都比较消瘦,这与他们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较弱有关。

图2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其中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A.①B.②C.③D.④

3长期酗酒的人会影响哪种食物成分的消化?

()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

4我们咀嚼馒头时会觉得馒头有甜味,这是因为()

A馒头在口腔中被分解成了葡萄糖B馒头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C馒头中有白糖D馒头和唾液混合产生了葡萄糖

5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接触的消化器官是()

A胃B咽C大肠D肝脏

6(2010宜昌市)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A.小肠长约5~6米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C.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学习记忆卡】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2.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心长辈的饮食。

【学习重难点】

1.关注合理营养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2.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由意识转化为行为。

【课前投入】

1.四人小组合作,课前明确课题的目的后,经商讨制定调查或收集资料方案,展开调查或收集有关合理营养、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

2.课前尝试为家长或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贴在黑板一侧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学

校内通讯:

1某名牌大学学生肖颖为追求苗条,盲目减肥不正常吃饭最后失去生命;

2我校部分学生长期用方便面、烧烤等小食品代替午餐导致身体瘦弱;

3据有关报道称:

近几年我国肥胖儿童比例上升趋势显著;

那么什么样的营养结构才叫合理?

你将来想成为一名技艺高超的营养师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分析教材36页插图,总结不良营养和饮食习惯带来的危害。

1.分析第一组插图,谈一谈不吃早餐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为什么?

 

2.回顾学过的知识,结合第二组插图,谈一谈挑食偏食可能引发哪些疾病?

 

3.分析第三组插图,联系社会现象,谈一谈哪些疾病是由偏食或暴饮暴食引发的?

 

4.你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吗?

对身体有没有造成不良影响?

 

【学习任务二】联系前两节内容、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良好的饮食习惯

1观察“平衡膳食宝塔”图片,分析五类食物的大致比例是多少?

 

2讨论交流良好饮食习惯有哪些?

 

3结合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了解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以及所含能量的多少也不同,谈一谈什么样的营养才算合理呢?

 

【学习任务三】“我”为长辈献爱心。

活动一:

运用所学的合理营养的知识,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各自的家长或其他长辈再次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通过查本章的附表检查是否合理,是否经济实惠?

活动二:

各小组派代表将作品按次序张贴在黑板上,并比较课前、课后两次设计的效果谈一谈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有什么价值?

活动三:

选出优秀作品办成专刊,以便课下更好地交流。

 

(三)系统梳理,互动评价

你了解学习了合理营养有什么收获?

【自主检测】

1合理膳食是指(  )

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应该多吃 B.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应多吃

C.应以肉类、蔬菜、水果为主      D.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

2有些同学只爱吃肉,不爱吃水果和蔬菜,常此以往会造成身体缺乏(  )

A.蛋白质和维生素  B.脂肪和无机盐  C.维生素和无机盐  D.蛋白质和脂肪

3青少年长期偏食会造成()

A.贫血B.急性胃炎C.肠炎D.营养不良

4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

A.30%、40%、30%B.30%、30%、40%

C.33%、34%、33%D.30%、35%、35%

5下列做法中,有助于合理营养的是:

()。

A、少吃盐;B、不吃蔬菜;C、不吃早饭上学;D、不爱喝水爱喝饮料

【学习记忆卡】

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隐患。

2.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3.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学习重难点】

1.了解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隐患

2.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课前投入】

1.收集2-3种食品的包装袋或包装盒

2.与父母交流在生活中如何做到食品安全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学

教材中有《藕粉早已变质,服后险些要命》的报导,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听说食物中毒事件,那么,什么样的食品才算安全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怎样购买安全食品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有外包装的食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请结合自己的包装袋或盒,进行讨论交流

2.假如我们购买的食品没有包装,我们该怎么办?

【学习任务二】预防食物中毒

1.结合你与父母的交流回答在烹调过程中,我们怎样做才算安全呢?

 

【学习任务三】防止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