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7434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之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赤壁之战.docx

《赤壁之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之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赤壁之战.docx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赏析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

19岁中进士,神宗熙宁(1068—1077)初,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司马光在政治上是保守的,神宗用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王安石在神宗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神宗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枢密副使,他坚辞不就,离开朝廷,退居洛阳15年,主编《资治通鉴》。

哲宗即位后,保守派重新得势,他被召入京,任门下侍郎、尚书左仆射、宰相,废除新法,当政8个月死去,追封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在学术上的不朽贡献,是他花了19年时间(1066—1084)主持编写的编年体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共249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前403—959)共1362年的史实。

参加编写的还有史学家刘放、刘恕、范祖禹等人,所有文稿由司马光删削、润色、整理而成,文笔简洁流畅,如出一人之手。

相传成书之后,残稿装满两屋。

司马光说他编辑《资治通鉴》时“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简牍盈积,浩如烟海”,“精力尽于此书”。

可见工程之大,用力之勤。

著作有《温国文正司马公集》《稽古录》。

【解题】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

题目是根据后人的习惯称法加的。

赤壁之战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冬。

当时曹操消灭了袁术、袁绍、吕布、张绣的军事势力,北方基本平定,趁势挥师南下,企图一举统一中国,这时候,刘表新亡,刘琮投降,曹操在当阳长坂击败刘备,乘胜追击,进兵江陵。

南方的军事力量,能与曹操对抗的,只有东吴的孙权了。

孙权和刘备为了挽救这种危险局面,决定联合抗曹。

由于孙刘联军在战前对敌情进行了周密的分析,不失战机,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终于在长江南岸的赤壁大破曹军。

从此,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载这次规模巨大的战役,主要是综合《三国志》中的《吴主传》《周瑜传》《鲁肃传》《蜀先主传》《诸葛亮传》以及《江表传》等篇的有关材料写成的。

赤壁:

地名,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

【注评】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

初:

当初,常用在追述往事的开头。

鲁肃:

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省定远县)人,孙权手下的重要谋臣和将领。

闻:

听说。

刘表:

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金乡县西)人。

当时任荆州牧。

州牧是东汉后期一个州的长官,管辖几个郡的军政。

卒:

死。

言于……曰:

对……说。

孙权:

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人。

父坚,为长江太守。

兄策,割据江东,封吴侯。

孙策死亡,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

赤壁之战时,年仅27岁。

○点明鲁肃劝说孙权的时机。

“荆州与国邻接,荆州:

东汉的一个行政区,领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等八郡,相当于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及贵州的东部,州治在南阳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

国:

指孙权割据的东吴。

当时孙权虽未称帝,但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政权,所以能称“国”。

与:

介词,跟,同。

邻接:

比邻接壤。

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险固:

险要坚固,指荆州“外带江汉,内阻山陵”(见《三国志·鲁肃传》)。

沃野:

肥沃的田野。

万里:

形容地域很广阔。

士民:

在古代,“士”和“民”分开讲是不同的,“士”指有有知识有技能的人,地位比一般的“民”要高一点。

“民”指一般的百姓。

但这里合在一起,“士民”作一个词,是泛指各阶层的百姓。

殷富:

殷实富足。

殷也是富的意思。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若:

如果,连词。

据:

占据。

而:

连词,连接“据”和“有”两个动词。

之:

代词,代荆州这块地盘。

帝王之资:

创造帝王大业的凭借。

资,这里是凭借的意思。

此:

这,指示代词。

之:

的,结构助词。

也:

用于句尾,表示肯定的语气。

○指出荆州的战略地位,“帝王之资”正中孙权的心怀,也是鲁肃献策的实质。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今:

现在。

新亡:

刚死。

新,刚刚。

亡,死。

二子:

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cóng)。

刘表不喜欢长子刘琦,把他派到江夏郡去领兵,刘表死后,由刘琮继任荆州牧,兄弟二人矛盾很深。

不协:

不和。

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军中各位将领有的拥护刘琮,有的拥护刘琦。

诸:

各。

彼:

那个。

此:

这一个。

刘备天下枭雄。

这是古汉语中的一种判断句。

刘备:

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汉宗室。

以镇压黄巾起义起家,在军阀混战中被曹操打败,投靠刘表,后来得到诸葛亮辅助,建立蜀汉。

赤壁之战时47岁。

枭雄:

指不甘居人下的杰出人物。

枭是一种凶猛的鸟,用来形容人时含有凶猛而不驯服的意思。

与操有隙。

操:

指曹操。

有隙:

有裂痕,有嫌怨。

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

刘备原先没有地盘,他一度依附过曹操,但后来又投靠袁绍反对曹操,袁绍被曹操打败后,刘备投奔刘表。

所以说“与操有隙”。

寄寓于表。

表恶(wù)其能而不能用也。

寄寓:

寄居。

于:

介词,在。

表:

刘表。

恶其能:

畏忌他的才能。

恶,讨厌,不喜欢,这里有畏惧、嫉妒的意思。

能,才能。

不能:

没有能够,这个“能”是“能够”的意思,能愿动词。

用:

重用。

刘备当时投奔刘表,刘表畏忌他的才能,不让他住在襄阳,让他带兵驻在樊城。

○指出荆州内部有矛盾,有可乘之机。

刘备“与操有隙”,是联合抗曹的对象。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备:

刘备。

彼:

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

协心:

团结一心。

上:

指刘琮、刘琦、刘备等。

下:

指军中诸将。

齐同:

一致。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若……则……:

如果……就……。

宜:

应该。

抚安:

抚慰。

与结盟好:

和他们建立同盟友好的关系。

与,介词,和,后面省掉代词“之”。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离违:

背离,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同心协力。

别图之:

另外打算这件事。

别,另。

图,图谋、打算。

之,代词,代对待荆州的策略。

实际上就是让孙权去攻打荆州。

济大事:

成就帝王的大业。

济,成就。

大事,帝王大业。

○对付荆州的策略。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

请得:

意思是“希望能够”。

请,允许我。

得,能够。

吊:

慰问(死者的亲属)。

用事者:

掌权的人。

及说(shuì)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及:

并,并且。

说:

劝说。

使:

使之,使他。

抚:

安抚。

表众:

刘表的部下。

治:

对付。

备必喜而从命。

而:

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从命:

听从意见。

从,听从。

命,意见。

○提出联刘抗曹的主张。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如:

如果。

其:

代词,代联合刘备,对付曹操这件事。

克谐:

能够成功。

克,能。

谐,和谐,这里有圆满、顺利,办妥的意思。

今不速往,恐为(wéi)操所先。

”恐为操所先:

恐怕被曹操赶在前头,即先占领荆州。

为……所,古汉语中表示被动的一种句式。

先,动词,占先,抢先,赶在前头的意思。

○鲁肃认为要立即对荆州采取行动。

权即遣肃行。

即:

立即。

遣:

派遣。

行:

启程,前往。

○一“即”字写出孙权的果断。

这一句承上启下,把联刘抗曹的大计过渡到行动。

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夏口:

地名,今湖北省武昌市,因为处在夏水注入长江的入口处,所以称为夏口。

闻:

听说。

向荆州:

指向荆州进军。

晨夜兼道:

主语是鲁肃。

晨夜,日夜。

兼道,一天赶两天的路程。

○衬托出鲁肃的急切心情。

比(bì)至南郡,而琮已降,比:

及,等到。

南郡:

荆州下属的一个郡,故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内。

而:

连词,表转折,可是。

备南走,肃径迎之,备:

刘备。

南走:

向南逃走。

走,跑,逃跑。

径迎之:

直接去迎接刘备。

径,直接。

迎,迎接,这里有找的意思。

这句话是说鲁肃改变了去襄阳慰问刘表二子的打算,直接去找刘备。

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会:

相逢。

于:

介词,在。

当阳:

地名。

今湖北省当阳县。

长坂:

就是长坂坡,在当阳县东北。

肃宣权旨,宣:

传达,说明。

旨:

意旨、意图。

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论:

谈论。

天下事势:

就是天下形势。

致:

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

殷勤:

指情意的真挚恳切。

且问备曰:

“豫州今欲何至?

”豫州:

指刘备,因为汉王朝曾封刘备为豫州牧,以官名称人,表示尊敬,豫州前省一刘字。

何至:

到哪里去,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词,要提到动词前。

备曰: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欲往投之。

”苍梧:

郡名,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市。

太守:

郡的长官。

有旧:

有交情。

旧,指交情。

投:

投奔,投靠。

之:

代词,指吴巨。

○刘备的话是遁辞。

肃曰: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孙讨虏:

指孙权,“讨虏”是汉代将军的名号,孙权从汉王朝接受的正式官职是讨虏将军、会稽太守。

聪明:

“聪”指听力好,“明”指视力好,合在一起指明察事物的能力。

仁惠:

仁德宽厚。

敬贤:

尊敬贤者。

礼士:

礼遇士人。

礼,动词,以礼相待。

士,读书人,士大夫。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江表:

江外,指长江以南的地方。

江,长江。

表,是“外”的意思。

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从黄河流域来说,“江南”是“江外”,也就是“江表”。

成:

都。

之:

指孙权。

已据有六郡,六郡:

会(guì)稽、吴、丹阳、豫章、庐陵、新都。

大致相当于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足以:

足够。

立:

使……成立,动词的使动用法。

事:

指争雄天下的大事。

今为君计,为:

介词,替。

计:

打算。

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莫若:

没有一件比得上,最好。

腹心:

亲信的人,也作“心腹”。

自结于东:

主动同东吴结交。

自结,主动的结交。

东,指东吴,当时孙权在东边,刘备在西边,这里以东代指东吴。

以:

连词,从而。

济:

成就。

世业:

流传后世的功业。

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而:

却,连词,表转折。

“巨是凡人”中的“是”作判断词用。

凡人:

一般人,平常人。

偏在远郡:

偏僻,地处边远的州郡。

偏,偏僻,作“在”的状语。

在,处在。

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备甚悦。

行将:

即将。

托:

托身,依靠。

○鲁肃把话题接过,先说孙权为人可靠,东吴根基稳固;继而提出联吴抗曹的建议;最后说不能投靠吴巨。

言辞不卑不亢,句句为刘备打算。

肃又谓诸葛亮曰:

诸葛亮:

字孔明,琅邪郡(今山东省沂水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的主要谋臣,赤壁之战时年仅28岁。

谓……曰:

对……说。

谓后面不紧接所说的话,曰则与所说的话紧接。

“我,子瑜友也。

”即共定交。

子瑜:

诸葛瑾,字子瑜。

即:

当即。

定交:

结下交情。

交,交情,交好。

○鲁肃为了促进孙刘联合,对诸葛亮也表示亲近,建立私交。

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zhǎng)史。

避乱:

躲避战乱。

江东:

指长江下游一带地方。

长史:

官名。

○这几句是加进去的补充交代。

备用肃计。

进住鄂县之樊口。

进:

进军。

住:

通“驻”,驻军,驻扎。

鄂县:

今湖北省鄂州市。

樊口:

鄂城县西北的一个地方。

这一段叙述鲁肃受孙权派遣,往荆州劝说刘备共同对付曹操。

刚到南郡,情况发生变化,刘琮降曹,刘备南逃。

鲁肃在当阳长坂找到刘备,“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刘备听从鲁肃的劝说,进驻樊口,准备与孙权联合。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江陵:

今湖北省江陵。

东:

向东。

诸葛亮谓刘备曰: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于:

介词,向。

○“事急”点明背景,“求救”点明目的。

曹军压境,加速孙刘联合的进程。

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诣:

到,去。

亮见权于柴桑。

见:

谒见。

柴桑:

古地名,故城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当时孙权在此驻军。

说(shuì)权曰:

“海内大乱。

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

说:

劝说。

海内大乱:

指汉末黄巾起义以及随后军阀割据的局面。

海内,四海之内,指中国。

收众:

招收人马。

汉南:

汉水以南,这里指刘备投奔刘表后在樊城、新野驻军,积聚了一些力量。

“江东”“汉南”的前面都省掉一个介词“于”。

今操芟(shān)夷大难(nàn),略已平矣,芟:

消除。

夷:

削平。

大难:

大患,指袁绍、袁术、吕布等割据势力。

略:

大致。

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遂:

于是,就。

英雄无用武之地,指刘琮降曹,荆州被曹操占据,刘备失去抵抗的地盘。

用武:

施展才能。

  故豫州遁逃至此,遁逃:

逃避。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

愿:

希望。

量力:

估计自己的力量。

处之:

对付这种情况。

之,指当时曹军南下的情况。

○不回避刘备战败的事实,突出孙曹的矛盾。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以:

介词,用。

吴越之众:

指东吴的人马。

吴越,指孙权据有的江东地区,春秋时吴国和越国在这里建国。

中国:

古汉语中所说的“中国”,通常是一种地域概念,指中原地区,这里指曹操的力量。

抗衡:

相对抗。

不如早与之绝; 之:

代词,代曹操。

绝:

断绝关系。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按兵:

按兵不动。

按,止。

束甲:

把铠甲捆起来。

按兵束甲指停止军事行动。

北面:

面朝北,称臣的意思,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北朝拜。

事:

侍奉。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外托服从之名:

表面上假托服从的名义。

当时孙权接受讨虏将军的封号,名义上是向汉王朝称臣的,而曹“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孙权在名义上也服从曹操。

外,表面上。

而:

连词,表转折,却。

犹豫:

迟疑不决。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断:

决断,决定。

无曰:

没有几天,意思是很快。

○激将法,切中孙权要害。

权曰:

“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苟:

假使。

遂:

副词,就。

○孙权抢白一句。

亮曰:

“田横,齐之壮士耳,田横:

齐国的贵族,秦亡后自立为王。

刘邦统一天下后,他带着部下五百余人逃到海岛,刘邦召他人朝做官,他不愿意臣服于汉朝,走到洛阳附近就自杀了。

耳:

语气词,含有“不过如此”的意思。

犹守义不辱;犹:

还,尚且。

辱:

屈辱。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zhòu), 王室之胄:

王室的后代。

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胄:

后代。

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盖世:

超过当世,没有人比得过。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事:

指与曹操争天下之事。

不济:

不成功。

此乃天也:

这是由于天意。

安:

怎么,哪里。

复为之下:

再给他做下属。

复,再,这是相对于刘备曾投靠过曹操而言,如果这次向曹操投降,就是“复为之下”。

为之下,双宾语,给他做部下。

之,代词,代曹操。

下,部下,下属。

○运用田横守义不辱的典故,慷慨陈辞,再激孙权。

 权勃然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吾计决矣!

勃然:

恼怒的样子。

举:

拿,用。

全吴之地:

整个儿的吴地。

十万之众:

这里指全吴的军队。

受制于人:

受别人控制。

○“勃然”一词,活现孙权激怒的神情。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非……莫……:

除了……没有一个……。

以:

连词,与,后面省略代词“我”。

当:

抵挡。

然:

转折连词,然而。

新败:

指刘备败于长坂的事。

抗此难:

顶住这场灾难。

难,灾难,患难。

○“然”字一转,冷静下来,孙权对刘备的力量还有怀疑。

亮曰: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败于长坂:

指公元208年秋(建安十三年九月),刘备驻樊城,曹操引兵进击,刘备逃跑,至长坂,被曹军追及,刘备大败,连妻子和儿子都丢下了,只带了十几个人逃走。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战士还者:

失败回来的战士,“还”是修饰中心词“战士”的。

关羽水军:

荆州被曹操占领后,刘备派关羽乘船数百艘,从水路到江陵,这部分军队未受损失。

关羽,字云长,刘备手下的将领。

精甲:

精兵。

甲,铠甲,这里代兵士。

合:

集合。

江夏:

郡名,今湖北省黄冈市一带,刘琦做江夏太守,驻军于此。

○刘备虽败,但还有精兵,大有联合的价值。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众:

这里指军队。

远:

指远道。

疲敝:

疲劳不堪。

敝,坏,这里指疲劳到极点的意思。

闻追豫州,轻骑(jì)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

轻骑:

轻装的骑兵。

骑,名词,一人一马叫“骑”。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此所谓……者也:

这就是常说的……啊。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强弓射出的箭,到射程的末尾,不能穿透鲁地出产的薄绢。

弩,一种利用机械发箭的弓。

鲁缟,鲁地出产的绢。

鲁,山东。

缟,未经染色的绢。

山东出产的白色生绢,以轻细著名。

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兵法:

指《孙子兵法》。

忌之:

忌讳这种情况。

必蹶上将军:

《孙子兵法·军事篇》“五十里而争利。

必蹶上将军。

”蹶,跌倒、挫折,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蹶”。

上将军,指“主帅”。

○“远来疲敝”,弱点一。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且:

况且,连词。

习:

习惯。

○“不习水战”,弱点二。

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又:

连词,再加上。

附:

归附。

逼兵势:

“逼于兵势”的省略。

逼,迫。

兵势,军队的势力。

耳:

罢了,语气词。

○“非心服也”,弱点三。

以上谈论敌我军事上的利弊。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诚能:

果真能够。

统:

率领。

协规:

协同规划,合谋。

规,谋划。

○肯定胜利的必然性。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北:

向北。

还:

这里是退却的意思。

荆:

指刘备。

吴:

指孙权。

鼎足之形:

指三国分立的形势。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具,有并立的三足。

成,形成。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机:

关键。

○三国鼎立,指明赤壁之战的意义。

“在于今日”,提醒孙权不要失掉时机。

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群下:

群臣。

下,臣下。

谋之:

商量这件事。

之,代词,代联刘抗曹这件事。

○“大悦”而“谋之”,可见态度慎重。

这一段写因形势危急,诸葛亮到东吴劝说孙权联刘抗曹,分析曹、刘情况,坚定孙权抗曹的意志。

以上两段写鲁肃、诸葛亮策动孙、刘联盟。

是时曹操遗(wèi)权书曰:

是:

这。

遗:

送给。

书:

信。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近者:

近来。

者,语气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之后,表停顿,没有意义。

奉辞伐罪:

奉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

曹操南击刘表,是打着汉献帝的旗号的。

旌麾南指:

意思是向南进军。

旌麾,主将指挥军队的旗帜。

束:

绑起手来。

表示就擒,指投降。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治:

治理、训练。

方:

将要。

会猎:

一同打猎,这里是会战的委婉说法。

于:

介词,在。

○曹操踌躇满志,轻率狂妄之态,跃然纸上。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莫:

没有哪一个。

响震:

被巨大的声音所震动。

失色:

变了脸色。

长(zhǎng)史张昭等曰:

张昭:

字子布,孙权的谋臣。

“曹公,豺虎也。

挟(xié)天子以征四方。

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挟:

挟持。

动:

副词,动辄,常常。

辞:

借口。

以……为……:

拿……当作……。

拒:

抵抗。

不顺:

不顺乎理。

○被政治上的优势吓倒。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这是说曹操原在中原地区,与东吴隔一条长江,东吴可以用长江天险抵御曹军。

且:

连词,况且。

大势:

优越的形势。

以:

介词,凭借。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奄有:

全部占有。

奄,覆盖,包住。

刘表治水军,蒙冲斗(dòu)舰乃以千数(shǔ),操悉浮以沿江,蒙冲斗舰:

大小战船。

蒙冲,一种蒙着生牛皮的小型战船,行动迅速,用来袭击敌船。

斗舰,一种大型战船。

乃:

乃至,甚至于。

以千数:

以千计,用千作单位来计算,形容多。

悉浮以沿江:

把(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

悉,全部。

浮,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代词“之”,使船浮,就是开动船只的意思。

以,同“于”,在。

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为:

成为。

我:

我们,指孙权方面。

共:

共有。

之:

代词,代长江天险。

○天险起不了作用。

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

而:

而且。

不可论:

不能相提并论。

○被军事优势吓倒。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愚:

对自己的谦称。

谓:

说,认为。

迎之:

迎接他,即投降他。

之,代词,代曹操。

○上述言辞的结论是“不如迎之”。

鲁肃独不言。

就是“独鲁肃不言”,把鲁肃提前,有强调意味。

独:

只有。

言:

说话,发表意见。

○不苟同众人意见。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更衣:

上厕所的委婉说法。

于:

介词,到。

宇下:

廊檐下。

○一“追”字,写出鲁肃的急切心情。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

执:

握。

“卿欲何言?

”卿:

您。

君主对臣子客气的称呼。

何言:

就是“言何”,说什么。

肃曰: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向:

刚才。

察:

考察。

误:

耽误。

不足:

不值得。

与:

介词,和,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与图大事”就是“与之图大事”。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

何以言之?

如:

像。

何以言之:

就是“以何言之”,凭什么这样说呢?

之,代词,代鲁肃可迎操而孙权不可迎操这件事。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今:

连词,如果、假设。

当:

应当,会。

以肃还付乡党:

把我送回老家去。

以,介词,把。

还,送回。

付,交给。

乡党,“乡”和“党”都是古代居民组织,合起来指乡里、老家。

品其名位。

犹不失下曹从事,品:

评定。

其:

代词,代鲁肃自己。

名:

名望。

位:

地位。

下曹从事:

各曹从事中最低的官员。

曹,古时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

从事,“曹”的长官。

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1ěi)官故不失州郡也。

犊车:

牛车。

从吏卒:

使吏卒跟在后面,意思是带着吏卒。

从,跟随,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跟随”的意思。

交游士林:

与士大夫们交往。

交,结交。

游,来往。

士林,士大夫们。

林,表示多数。

累官:

一步一步地升官。

累,积累多次。

官,动词,升官、做官。

故:

仍旧。

州郡:

指州、郡的长官。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欲安所归:

想要回到哪里?

意思是想要得到什么结局。

安所,什么地方。

作宾语,放在动词前面。

所,名词,处所。

安,什么,疑问代词,作“所”的定语。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莫:

副词,不要。

○推心置腹,陈述利害,真心真意为孙权着想。

权叹息曰:

“诸人持议。

甚失孤望。

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持议:

所持的意见。

失:

“使……失去”,动词的使动用法。

孤:

王侯自称。

廓开:

扩开、阐明。

大计:

根本性的方针。

○抗曹的决心已在孙权心中形成。

这一段写孙权内部主战主降意见不一。

鲁肃就孙权的地位陈述利害,极力说明不可降曹。

孙权抗曹的决心逐渐形成。

时周瑜受使至番(bō)阳,肃劝权召瑜还。

时:

当时,这时。

周瑜:

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

孙权的主将和谋臣,他在二十几岁时就是东吴的重要将领,吴人称之为“周郎”。

赤壁之战这一年,周瑜33岁。

受使:

接受使命。

番阳:

县名,今江西省波阳县。

○增加主战派力量。

瑜至,谓权曰: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托名汉相:

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

托名,假托……名义。

其实:

他的实质。

其,他的,代词。

实,实质。

○驳“拒之不顺”。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以:

介词,凭借。

神武:

超人的武略,指军事才能。

雄才:

杰出的才干。

兼仗:

又依靠。

兼,又。

仗,依仗、依靠。

父兄之烈:

指孙权的父亲孙坚、哥哥孙策的功业。

孙权江东割据的基础是孙坚打下的,孙坚死后,孙策统领所部,割据江东。

烈,功业。

割据:

分割并占有。

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地:

土地。

方数千里:

纵横各数千里。

兵精:

军队精锐。

足用:

物质充足。

用,名词,物资。

乐业:

乐意效力的意思。

业,职守。

○数举孙权一方的优势。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横行:

纵横驰骋。

汉家:

汉朝。

除残去秽:

翦除残暴,去掉污秽。

残,残暴。

秽,丑恶。

“残”“秽”在这里比喻坏人。

而:

同“岂”,怎么。

邪:

吗。

○以英雄气概激励孙权。

请为将军筹之。

筹之:

筹划这件事,意思是说再具体分析一下。

筹,筹划、谋划。

之,代词,代抗曹之事。

今北土未平。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北土:

北方。

平:

平定。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

指当时马超、韩遂割据凉州(今甘肃省一带)。

关西:

函谷关以西。

为:

成为。

○有后患。

而操舍鞍马。

仗舟楫,与吴、越争衡。

舍:

舍弃、放弃。

鞍马:

泛指战马。

鞍,马鞍。

仗:

依靠、凭借。

舟楫:

泛指战船。

楫,船桨。

争衡:

争高下。

○舍长取短。

今又盛寒。

马无稿草。

盛寒:

严寒。

稿草:

禾茎做的饲料。

稿,禾茎。

○给养不足。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驱:

驱赶。

中国:

指中原地区。

涉:

过河、渡水,这里指经历。

江湖:

指长江及两岸湖泊地带。

不习:

不服。

○不习水土。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此数者:

这几件事情。

用兵:

指行军打仗之事。

患:

忧虑,这里是忌讳的意思。

冒行之:

冒失地、轻率地做这几件事。

冒,冒失、冒险。

行,实行,这里指蛮干。

之,代词,代“此数者”。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禽:

捉拿,同“擒”。

宜:

应当。

○通过分析,得出曹军必败的结论。

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wèi)将军破之!

”得:

拨给,得到。

进:

前往,进军。

住:

通“驻”,驻扎。

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