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题目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6954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记题目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传记题目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传记题目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传记题目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传记题目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记题目汇总.docx

《传记题目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记题目汇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记题目汇总.docx

传记题目汇总

传记题目汇总

传记题目汇总

期中考屠呦呦与青蒿素

(2)在青蒿抗疟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屠呦呦却能获得突破性进展,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

请简要阐述。

(6分)

最关键的步骤是:

改进提取药物的方法(2分)。

①从东晋名医葛洪的有关记载中受到启发,认识到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2分);

②改用乙醇冷浸法(1分);又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法。

(1分)。

(3)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结合文章进行概括分析。

(6分)

①拥有兴趣和理想:

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

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等专业课程很感兴趣。

②具有克服困难的执着精神:

屠呦呦在设备简陋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

③拥有领导团队的才干:

在国内外都没办法找到理想抗疟新药的困境下,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

研究的杂交水稻解决了粮食短缺的世界难题,被赋予“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

(科学无国界。

2分)

 

13饶宗颐的书写情怀

(2)饶宗颐是一位让人崇敬和瞻仰的书法大师,他是怎样成就这一点的呢?

请概括回答。

(6分)

(2)①家族影响,首富的地位和书香门第的氛围帮助他在阅读和书画方面打下坚实基础。

②天赋大异常人。

③对前人书画艺术有极高观察力和转化能力。

④有一颗探索世界的不知疲倦的童心。

⑤以书画调剂生活的书写情怀。

⑥顽强的毅力和执着。

(3)文章开篇引用了学术界和一些名人对饶宗颐的评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3)①通过别人的评价,侧面表现饶宗颐的崇高地位和旷世才华。

②因为评价者本身也很有地位,所以他们的评价能增加传记的说服力。

③引发读者兴趣,让读者很想了解这样的优秀人物是怎样成就自我的。

(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4)有人评价饶宗颐“以其博洽周流、雅人深致的境界,成为当代罕有的国学宗匠”,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博”的认识。

(8分)

(4)①只有广泛涉猎,博采众长,才可能达到学问的高境界。

②饶宗颐遍临经典,博学诸家,转益多师,书写技巧得到锤炼和升华,书法视野得到开拓,书法学养得以深厚。

③结合自己的学术实践和思考对传统书法及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留下了精辟的理论,“学书十要”发人深省。

④在我们平常的学习中,我们也应该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开阔自己的思路。

 

15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吕叔湘

(2)从文章第一、二段看,吕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2)【答案】①阅读:

能发现学问大家的问题,不迷信权威,唯学术是尊。

②教课:

遇到问题千方百计琢磨钻研。

③著述:

其著作处处体现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作风,无论是长篇巨著,还是一二千字的短文,都要逐字逐句地仔细推敲,从不马虎敷衍。

(共6分,每点2分)

(3)陆俭明教授认为,“《现代汉语词典》风格”就是“标准词典编纂风格”。

请结合材料,解释“《现代汉语词典》风格”的具体含义。

(6分)

(3)【答案】“风格”体现在整个编纂过程中,具体是指:

①确立宗旨,为《现代汉语词典》确立了“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的宗旨,正确的语文规范观指引语文规范方向;②资料准备,收集了上百万张卡片的资料,并加以全面、认真地分析、综合;③编写,工作环节严谨,采取流水作业法,层层把关;④修订,关注语言的最新发展,跟上时代需求,不断及时地进行修订;⑤全程,主编不挂虚名,亲力亲为,不辞劳苦。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4)吕叔湘先生曾道:

“我最近做了一件有点傻气的事情,把1983年5月15日到26日的《文汇报》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查出有32个词语是《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收的。

”你怎样看待吕老的这种行为?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和给你的启示。

(8分)

(4)【答案】吕叔湘先生的行为一点也不傻,我感受到的是吕老值得敬佩的严谨的治学态度。

(观点和总起,2分)

①吕叔湘先生重视词典的生命力,注重及时修订,跟上时代的需求。

即使在他79岁高龄,他仍关注语言的最新发展,在搜集大量资料后进行分析,无时无刻不为词典的及时修订做准备。

(来自原文划线语句前的观点表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亦可,2分)

②吕叔湘先生重视词典的编撰,把它看成是“名山事业”,认为编撰词典就是要传承一个国家的文化。

(来自后续的非连续性文本,2分)

启示:

从吕老的身上,我懂得了①要编撰国家的词典(传承国家文化)需要巨大的身心投入和坚持不断完善的精神;②要成就真正的大师要不辞劳苦,不问得失,严谨治学。

(答出其中一点启示即可,2分)

17周成就卓著一代师表——记中科院院士黄秉维校友

(2)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具体内容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6分)

(2)背景:

国内外全球环境变化、土地退化与改良、人口问题、可持续发展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方面的发展和社会上的需求。

内容:

①以陆地系统及其与大气和海洋的外延叠合为工作重点;②将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环境变化结合起来。

(背景2分,内容每点2分)

(3)作者评价黄先生“不愧是继竺可桢先生之后,地理学界的一代师表和我们学习的榜样”,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6分)

(3)①治学严谨:

坚持从大自然获得真知,亲自考察,足迹几乎遍布祖国的大地;②工作成绩卓越:

在自然地理、地理为农业服务、地理和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提出若干意见、取得显著成果;③为人方面关心青年的成长:

培养造就了一批我国地理学界的中坚。

(每点2分,每点须概括加分析)

(4)黄先生一直致力于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里面必然有刻苦钻研的因素,但正确的方法和途经也是必不可少的,请结合全文谈谈黄先生是采取哪些研究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

(8分)

(4)①注重方法的创新和突破:

他主持编著《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揭示中国自然地域分异的地带性规律,在理论方法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

②注重总结:

总结国际科学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研究方向;此后,他不断补充修改已有的成果,提出新的区划体系和方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③关注热点、注重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重视为农业服务的地理研究工作,关注华北旱情、东部坡地问题;注重和环境的联系,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注重实验和调查研究:

亲自组织观测与实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地理学的现代化进程,一生足迹遍布祖国各地。

(每点2分,举例能过证明观点即可,其它内容合理也可给分,注意是方法和途经)

 

19亦诗亦哲方东美

(2)文中说:

“本来是兼综先知先觉、诗人、艺术家同圣人的资格,然后才构成完备的哲学家。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作为我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大哲学家的方东美有哪些完备的哲学家的“资格”。

(6分)

(2)①语言艺术天赋非凡(夙慧夫成,秉彝非凡)。

②国学根基深厚(自幼受中国传统诗教的熏陶)。

③热爱中国古典诗,会翻译西方的诗,热爱中国古典诗词写作。

④用诗和哲学在作生命之梦。

(对学术理想不屈不挠的追求)⑤精通英语和德语,是一位具有民族责任感和世界眼光的思想家。

(前两点每点1分,后三点每点2分,写两点即可,6分)

(3)传记的最后写了方天华对自己父亲的回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6分)

(3)①表现方东美对诗歌和哲学的热爱,突出他的人生追求;②补充出了传主的个性材料,使读者对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③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④增加传记的真实性、可信度。

(6分)

(4)本文追述方东美的往事有几个细节,这些细节的写法是否必要?

试加以探究分析。

(8分)

(4)有必要。

理由:

①文章的细节描写,体现了传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

如方天华对自己父亲利用夜间的宁静读书写作吟诗的回忆,表现方东美对哲学和诗的热爱,对学术的孜孜以求。

②选用的细节很有典型性、代表性。

作为哲学家的方东美已广为人知,文章主要选取方东美对诗歌的热爱的细节,如对方东美论写诗的感悟的语言描写,既表现丁方东美对哲学与诗相通的主张,又表现了方东美的诗意情怀。

很好地表现了方东美作为诗人的一面。

③在整体的概述中,穿插若干具体细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生动。

使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饱满。

如方东美《诗经》选修课上将教授讲过的一段诗经重新讲解的细节,既表现方东美国学根基的深厚,又表现方东美对学问的求真务实的品质。

无必要。

理由:

①文章没有对作为哲学家的方东美细节描写,不能紧扣“亦诗亦哲方东美”的标

题。

②选用的细节不具典型性、代表性,方东美课堂上顶撞老师的细节,不利于表现方东美的形象。

③选用方天华对自己父亲利用夜间的宁静读书写作吟诗的回忆,不具备传记客观真实可信的特点。

选用如方东美的学生或友人的回忆会更真实可信。

[答案分析合理即可。

](8分)

 

甲卷将军赋采薇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

(6分)

【参考答案】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戮力同心,共赴国难;②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

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6分)

【参考答案】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

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找出两首诗中涉及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和秦始皇。

这两个历史人物,考生应该并不陌生。

前者曾远征南方,平定蛮夷,七擒孟获,后者曾统一六国,“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的《三国演义》、高中语文教材传统篇目中的贾谊《过秦论》,以及中学历史课中都有相关内容。

诗中的“王师”一语表明诗人自己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岛夷摧”是表达诗人“荡平敌寇”的志向,“扬鞭遥指花如许”喻指诗人“解民于倒悬”的信念;“远征功业迈秦皇”一句表明诗人将“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志向。

(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8分)

【参考答案】①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③关爱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⑤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

【试题分析】答案提供的五个“内在原因”的要点,实际上是对戴安澜短暂而壮烈的战斗一生,高度浓缩的五个方面:

①是他成为“民族英雄”的内在原因;②的内容来源于“相关链接”①,是戴安澜成为“谦谦君子”的原因;③是他成为“热血男儿”的原因;④是他成为“一代儒将”的原因;⑤是他成为“军人楷模”的原因。

其中①②③④是戴安澜“深受国人爱戴”的内在原因,⑤则是“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的内在原因。

 

乙卷朱东润自传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回答。

(6分)

【参考答案】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

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8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

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

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

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

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

观点一:

同意。

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

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观点二:

不同意。

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

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