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5970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docx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2015--2016-2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神木一小高爱霞

一、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本册内容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沉和浮”:

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

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

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第三单元“热”:

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整体学习状况:

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

已有知识经验:

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

学习心理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内容检测及评价手段

1、鼓励学生在实验情境中理解科学概念。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对学生做实验过程的评价。

4、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五、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安排

本册教材安排了“沉与浮”这一单元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法》教育学生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热”这一单元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城市空气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能管理条例》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

“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人类可持续发展公约》《联合国国际公约》等法律法规,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

六、完成计划的举措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 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2015--2016-2五年级下册科学进度安排

周次

单元

课题

课时

备注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

4造一艘小船

1

5浮力

1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1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1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1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1

2给冷水加热

1

3液体的热胀冷缩

1

4空气的热胀冷缩

1

5金属热胀冷缩吗

1

6热是怎样传递的

1

7传热比赛

1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1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时间在流逝

1

2太阳钟

1

3用水测量时间

1

4我的水钟

1

5机械摆钟

1

6摆的研究

1

7做一个钟摆

1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

1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1

3证明地球在自转

1

4谁先迎来黎明

1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1

6地球在公转吗

1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1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1

 

2015-2016-2科学教学计划

神木一小五.1王世霞

一、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本册教科书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要求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6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

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四、教学内容检测及评价手段

1、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促进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

教师要通过评价活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地了解学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是怎么做的。

同时,应注意评价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情感的影响,尽可能通过评价活动为学生创设激发学习热情,促进持续、全面发展的学习氛围。

2、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为此,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如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一次练习、考试中固然能反映学生掌握的程度,但在一张试卷上很难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因此,要从学习的全过程评价学生,尽可能将学生平时每一次作业、每一个提问、每一专题活动中所做的研究报告、每一节课上的表现统筹考虑,这样才能较为客观与公正地评价学生。

当然,对每一张练习或测验的试卷来说,也应适当考查对某一知识的学习过程。

如考查学生对分数运算的掌握情况时,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直接的计算,也可以提供一些情景,让他们根据情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选择算法来解决问题。

总之,在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在最后一次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而且还应该全面地评价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

1、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数学与交通、数学与科技、数学与购物等。

2、探索规律的活动。

3、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活动。

六、完成计划的举措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七、教学进度安排

 

2015-2016-2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神木一小五(3)高爱霞

一、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本册教材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等的发展,避免公式化的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地进行操练。

本册教学内容有:

(1)分数加减法

(2)长方体

(一)(3)分数乘法(4)长方体

(二)(5)分数除法(6)确定位置(7)用方程解决问题(8)数据的表示和分析(9)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加、减、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5、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6、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74人,其中男生43人,女生31人。

大部分学生已经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他们能灵活地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但也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弱一些。

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马虎,字迹潦草,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对学困生能进行个别辅导,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帮助,促使其自觉学习。

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在书写上要进一步提高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培养其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检测及评价手段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4、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5、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五、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安排

本册教材安排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六、完成计划的举措

在本学期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让学优生和潜能生结对,

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3、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4、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

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

5、上课时对潜能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6、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潜能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

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

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

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7、重视潜能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8、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七、教学进度安排:

(见附表)

 

2015-2016-2数学教学计划

神木一小五、1王世霞

一、教材内容体系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1)分数加减法

(2)长方体

(一)(3)分数乘法(4)长方体

(二)(5)分数除法(6)确定位置(7)用方程解决问题(8)数据的表示和分析(9)总复习。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加、减、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4、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5、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6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据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钻研,敢于探索,爱提问和质疑。

上学期期末统考及格率是73%,相对四年级进步明显,成绩过低的学生(30分以下)减少了许多。

但仍有近10多名成绩过差,几乎不能达到四年级水平,主要表现在知识欠账过大,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有时有照抄作业和不写作业的现象。

四、教学内容检测及评价手段

1、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促进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

教师要通过评价活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好地了解学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是怎么做的。

同时,应注意评价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情感的影响,尽可能通过评价活动为学生创设激发学习热情,促进持续、全面发展的学习氛围。

2、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为此,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如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一次练习、考试中固然能反映学生掌握的程度,但在一张试卷上很难反映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因此,要从学习的全过程评价学生,尽可能将学生平时每一次作业、每一个提问、每一专题活动中所做的研究报告、每一节课上的表现统筹考虑,这样才能较为客观与公正地评价学生。

当然,对每一张练习或测验的试卷来说,也应适当考查对某一知识的学习过程。

如考查学生对分数运算的掌握情况时,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直接的计算,也可以提供一些情景,让他们根据情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选择算法来解决问题。

总之,在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在最后一次考试中所取得的成绩,而且还应该全面地评价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

1、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数学与交通、数学与科技、数学与购物等。

2、探索规律的活动。

3、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活动。

六、完成计划的举措

(一)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1、培优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并联系实际,因材施教。

(2)创设情境,编排一些有趣味性、应用性和开放性的题目,培养他们科学合理地思考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寻找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使优生更上一层楼。

(3)联系生活,渗透思想教育,培养他们以优带差,一起学习做学科带头人。

2、补差措施

(1)上课要有趣味性,要多提问,让差生多举手,要及时给予表扬。

(2)根据学生的特点,联系形式要多样化,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建立“一带一”小组活动,使优生和差生在学习上能互补。

(4)对差生更多采取多表扬,少批评,鼓励他们有信心学好数学。

(5)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课堂效益。

3、抓中等生措施

(1)培养“中等生”自主意识,激发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让他们有多个表现机会。

(2)为他们提供与周围同学交往的环境。

如课堂交流中,多让中等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多做老师的小助手,为他们提供一种换位思考的机会,使他们在相应的环境中思维活跃,增强自信

(二)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三)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强化练习。

七、教学进度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