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及技术岗位人员安全环保试题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04299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5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及技术岗位人员安全环保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管理及技术岗位人员安全环保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管理及技术岗位人员安全环保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管理及技术岗位人员安全环保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管理及技术岗位人员安全环保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及技术岗位人员安全环保试题库.docx

《管理及技术岗位人员安全环保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及技术岗位人员安全环保试题库.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及技术岗位人员安全环保试题库.docx

管理及技术岗位人员安全环保试题库

2017年部分管理及技术岗位人员安全环保试题库

(适用于公司科股级领导及一般管理人员,共400题)

一、单项选择题(190题)

1.关于《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下列表述中不准确的是(D)。

A.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C.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B.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D.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2.下列关于《安全生产法》适用范围的理解,正确的是(B)。

A.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但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除外

B.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C.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参照适用本法有关规定

D.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3.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不正确的表述是(A)。

A.政府负责

B.职工参与

C.行业自律

D.社会监督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人,予以保证的是(D)。

A.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

C.生产经营单位的财务部门

D.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4.某道路运输企业共有基层员工83人,管理人员15人,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的说法,正确的是(C)。

A.该企业可根据需要,自主决定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这是其经营自主权范围内的事

B.该企业规模较小,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就可以了

C.该企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该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做到与主体工程“三同时”。

以下哪项不属于“三同时”的内容(C)。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验收

D.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6.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B)。

A.进行安全条件论证

B.进行安全评价

C.分别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D.进行安全条件论证或者进行安全评价

7.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时,对发现的安全问题,正确的处理方式是(D)。

A.应当立即报告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B.应当首先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C.应当首先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D.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8.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D)。

A.互相提醒注意安全后继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B.由各自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确定生产经营活动方案

C.各方自行采取安全措施

D.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9.关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正确的说法是(D)。

A.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政策性保险

B.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C.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D.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10.关于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错误的说法是(D)。

A.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B.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C.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D.本单位做出有关安全生产的决策,必须经全体从业人员同意

11.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正确的处理方法是(D)。

A.一定要自己想办法排除隐患

B.立即停止作业

C.告知工友注意安全后继续作业

D.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12.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时,应该选择(B)。

A.所有行业、领域

B.重点行业、领域

C.经济发达地区

D.经济欠发达地区

13.关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表述错误的是(B)。

A.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危险性较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相衔接

D.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14.下列关于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D)。

A.生产经营单位都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B.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都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C.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危险物品生产单位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不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D.金属冶炼企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15.关于生产安全事故抢救的表述,错误的是(D)。

A.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B.抢救时可以采取警戒、疏散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

C.参与事故抢救的部门应当服从统一指挥

D.参与事故抢救的部门应当首先服从本部门负责人的指挥

16.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责任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B)。

A.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强制执行

B.责任人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经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对受害人给予足额赔偿的,应当继续履行赔偿义务

C.从业人员依法获得了工伤保险赔偿后,不能再向生产经营单位要求赔偿

D.受害人发现责任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地方人民政府执行

17.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B)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停止审批

B.暂停审批

C.减缓审批

18.重点排污单位不按规定公开环境信息的,处(D)罚款,并予以公告。

A.10万元

B.5万元

C.4万元

D.3万元以下

19.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C)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20.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C)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

B.二

C.三

21.污水物理处理法去除的对象是(D)。

A.漂浮物

B.悬浮物

C.悬浮物或漂浮物

D.悬浮物和漂浮物

22.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B)。

A.责令停产停业

B.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C.移交司法机关

23.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A)。

A.责令恢复原状

B.移交司法机关

C.暂扣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24.危险废物是指(B)。

A.含有金属的废弃物

B.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C.具有致癌性的固体废物

D.人们普遍认为危险的废弃物

25.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A)。

A.开工建设

B.竣工验收

C.正式投产运行

26.固体废物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C)。

A.固体废物和半固体废物

B.生活废物和工业废物

C.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D.高热值和低热值废物

27.新《环境保护法》适用于(C)。

A.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B.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陆地领域

C.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2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C)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A.环境监测信息

B.环保教育信息

C.环境违法信息

29.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C)制度。

A.取缔

B.审查

C.淘汰

30.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B),实行严格保护。

A.设立警示标志

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C.划定领导监管

31.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C)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

A.生态补偿

B.优化环境

C.污染防治

32.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B)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A.五

B.七

C.十

33.对建筑消防设施(C)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A.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

B.每年至少进行两次

C.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34.单位的(B)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A.消防中控室人员

B.主要负责人

C.安保经理

35.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行(A)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A.每日

B.每月

C.每周

36.《消防法》规定,禁止非法携带(A)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A.易燃易爆危险品

B.枪支、炸药

C.火种

3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自事故发生之日起(C)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7

B.15

C.30

D.60

38.在火灾发生后阻拦报警,或者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及时报警的,尚不构成犯罪的,处(B)拘留。

A.五日以下

B.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C.七日以下

39.非法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的,最高可处(C)元以下罚款。

A.500元

B.1000元

C.2000元

40.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最高可处(B)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A.1000元

B.2000元

C.3000元

41.将车辆交给无证职员驾驶的,最高可处(A)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A.2000元

B.25000元

C.3000元

42.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最高可处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B)日以下拘留。

A.10日

B.15日

C.30日

43.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最高可处(C)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吊销驾驶证。

A.300元

B.800元

C.2000元

44.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B)元以下罚款。

A.5元以上20元以下

B.5元以上50元以下

C.5元以上80元以下

45.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号牌等证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C)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200元以上500元以下

B.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

C.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46.机动车所有人、治理人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交通部分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B)罚款。

A.一倍

B.二倍

C.三倍

47.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生产、科研、医疗等单位经常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A)申请领取购买凭证,凭购买凭证购买。

A.公安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48.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C)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

A.出口

B.储存

C.进口

D.运输

49.道路路面标线主要有(A)三种。

A.禁止标线、指示标线、警告标线

B.禁止标线、导行标线、白色标线

C.黄色标线、导行标线、警告标线

D.黄色标线、指示标线、白色标线

50.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履行(C)义务。

A.继续使用

B.维修后使用

C.报废

D.报告

51.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

电梯(D)单位对电梯安全性能负责。

A.使用

B.安装

C.改造

D.制造

52.国家鼓励投保特种设备(D)。

A.强制险

B.商业险

C.产品质量保险

D.安全责任保险

53.国家对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使用,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C)管理。

A.安全

B.检验

C.安全监督

D.检验检测

54.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A)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全体职工

C.主要负责人和全体职工

D.监管单位

55.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

C.警示说明

D.警示语言

56.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B)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

B.定期

C.不定期

D.间断

57.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A)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D.职业病病名

58.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

(D)

A.呼吸道

B.皮肤

C消化道

D.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59.工作场所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A)。

A.考虑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要求

B.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C.满足生产要求

60.进行职业病诊断重要的前提条件是(C)。

A.症状和体征

B.实验室检查

C.职业史

61.有些危险化学品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内,当其在人体累积到一定量时,便会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危险化学品中毒的措施有多种,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预防控制措施的是(B)。

A.替代

B.联锁

C.变更工艺

D.通风

62.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B)。

A.消防设施

B.泄险区

C.隔离墙

63.防止热辐射的重要措施,并且可利用水来进行异常气象条件防护的措施是(C)。

A.通风降温

B.保健

C.隔热

D.个体防护

64.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A)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建设行政部门

C.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65.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应当符合(B)。

A.效益原则

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

66.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B)。

A.根据本单位经济状况决定是否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C.根据单位领导研究决定是否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67.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A)的罚款。

A.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6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当对其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A),方可上岗作业。

A.上岗资格证

B.作业许可证

C.职业资格证书

69.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会因不掌握本工种、本专业的安全、技术理论知识和(B)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本人造成轻则受伤,重则死亡的伤害。

A.不了解本单位制度

B.未经实际操作训练

C.不了解本岗位流程

70.集团公司规定严禁酒后上岗,最基本的要求是班前6小时以内或在(A)是绝对严禁饮酒的。

A.上班中

B.下班后

C.休息日

高处作业分为四级,其中特级高处作业指在作业基准面(B)的高处作业。

B.30m(含30m)以上1、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2、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3、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71.4、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A.2m(含2m)以上25m以下(不含25m)

C.2.5m(含2.5m)以上30m以下(不含30m)

72.《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国有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B)、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留用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A.不知道

B.瞒报

C.不了解

73.《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职工(B)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A.意外事故

B.醉酒导致伤亡

C.自己责任

74.集团公司规定,加强对特殊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实行(A)。

对从事工业动火、工艺点火、进入有限空间、带电施工、动土、爆破等危险作业,必须事先进行风险评估,办理统一标准的作业许可票证。

A.危险作业许可制度

B.监督检查制度

C.危险评估制度

75.较大及以上事故,由事故发生单位办公室在(A)内上报川庆公司办公室和其他业务部门。

川庆公司办公室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分别按规定上报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安监局。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76.所有事故均应当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B)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A.安全生产

B.防范措施

C.整改检查

77.川庆公司《总经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报告特别奖励办法》规定,员工发现作业场所存在的事故隐患,应当立即向作业场所的负责人报告,由作业场所负责人填写“(C)”,逐级报告安全主管部门。

岗位员工发现事故隐患也可以直接向上级安全主管部门反映。

A.事故隐患报告书

B.事故隐患分析书

C.事故隐患发现报告表

78.安全检验是按一定的方法与检测技术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A)试验,以确定设备维修计划或安全运行年限。

A.预防性

B.危险性

C.疲劳性

D.稳定性

79.设备操作人员要做到“润滑五定”,它们是:

(C)。

A.定设备、定时、定质、定量、定人

B.定设备、定时、定油、定量、定人

C.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

D.定设备、定时、定油、定工具、定人

80.在行车、龙门吊安全操作规程中,严禁吊物在人头上通过,吊运的物件离地不得超过(C)米高。

A.2

B.2.5

C.1.5

D.1

81.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进行清洗和置换,使设备内空气质量达到安全要求。

设备内空气氧含量不得低于(D)。

A.38%

B.8%

C.28%

D.18%

82.起重机钢丝绳的安全状况应(D)进行检查。

A.每年

B.每季

C.每月

D.每日

83.起重机钢丝绳在一个捻节距内断丝数超过总丝数的(C)应该报废。

A.5%

B.7%

C.10%

D.15%

84.吊钩危险断面的高度磨损量达原尺寸的10%时,应(A)

A.报废

B.堆焊修复

C.正常使用

D.进行负荷试验

85.在起重吊装作业中,钢丝绳的绳卡主要用于钢丝绳的临时连接和绳头的固定,使用时一般要求绳卡之间排列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C)倍。

A.2~3

B.4~5

C.6~8

D.9~10

86.在事故多发路段,以及在桥梁、急转弯、立交桥、匝道等复杂路面,易积水地点应设置(A)。

A.警告牌

B.指示牌

C.信号灯

D.指路牌

87.安全电压额定值的选用要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方式等因素确定。

对于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的安全电压是(A)V。

A.12

B.24

C.36

D.42

88.接地是防止静电事故最常用、最基本的安全技术措施。

由于静电本身的特点,静电接地与电气设备接地的技术要求有所不同。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静电接地技术要求的是(A)。

A.将现场所有不带电的金属杆连接成整体

B.装卸工作开始前先连接接地线,装卸工作结束后才能拆除接地线

C.使防静电接地电阻越小越好

D.防静电接地在一定情况下可与电气设备的接地共用

89.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修安全技术中,对检修作业个体的防护装备要求有误的是(D)。

A.工作时必须穿合适的工作服、工作鞋

B.在搬运物件时,必须戴上手套

C.当使用电钻、切割、焊接、浇筑巴氏合金时,必须使用保护面罩

D.当工作场地高度超过4m而有坠落危险时,必须戴上安全帽

90.按照施工现场对架空线路敷设的要求,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一般应优先选择(A)。

A.绝缘铜线

B.绝缘铝线

C.绝缘锌线

D.绝缘锡线

91.有关起重机械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塔式起重机司机和信号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B.司机室内应配备适用的灭火器材

C.塔式起重机距架空输电线路应保持安全距离

D.轨道行走的塔式起重机,处于45度弯道上,禁止起吊重物

92.在高处作业,使用的脚手架要牢固可靠,并且人员要站稳。

在(B)m以上的脚手架上检修作业,要使用安全带及其他保护措施。

A.1

B.2

C.3

D.5

93.下列有害气体净化方法中,(B)多用于低浓度有害气体的净化,并实现其回收与利用。

A.洗涤法

B.吸附法

C.袋滤法

D.静电法

94.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A)m以下,应设防护罩。

A.2

B.3

C.4

D.5

95.窒息、冷却、辐射及对火焰燃烧起化学抑制作用是(B)的集中体现,其中化学抑制作用是灭火的基本原理,起主要灭火作用。

A.泡沫灭火效能

B.干粉灭火效能

C.气体灭火效能

D.水灭火效能

96.消除静电危害最为常用的方法是(A)。

A.保持良好接地

B.控制流速

C.采用静电消散技术

D.人体静电防护

97.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燃烧的现象称为(D)。

A.闪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