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假期作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0523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假期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历史假期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历史假期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二历史假期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二历史假期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假期作业.docx

《高二历史假期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假期作业.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假期作业.docx

高二历史假期作业

高二历史假期作业2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选择题

1.战国某思想家认为,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带来坏结果。

为此,他最有可能主张()

A.要同等爱护所有的人B.治理国家要清静无为

C.用仁政回复人的善性D.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

【答案】D

【目的】本题主要考查荀子的思想,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依据“战国某思想家”“如果人们依顺天生具有的“性、情”做事,追求利益、满足欲望的话,他们一定会做坏事、发生争夺”可知该思想家是战国时期的人物,且主张人性本恶,由此可判断应是荀子。

结合选项,D项是荀子的思想主张。

A项属于墨子的兼爱思想;B项属于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C项属于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

【易错警示】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主张用道德扩充人的善性。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主张用道德约束人的行为呢,使人向善。

尽管两者表面上关于人性观点不同,但结果都强调社会道德的作用,都是在为统治者寻找好的治理民众的方法。

2.《东汉会要》载:

“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

汉代选官制度的这一调整()

A.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B.奠定了九品中正制的基础

C.有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D.使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答案】C

【目的】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察举制,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难度较大。

【解析】材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表明东汉时期察举制不再仅仅以德作为选官标准,而辅之以考试甄别对象,重视对官员文化素质的考查,C项正确。

材料信息仅仅是提高官员的素质,没有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B项错误;D项属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3.右图为刊登在《巴黎人》杂志上的一张名为“向北京进军”的法军海报,印证了法国侵略近代中国的历史。

法国的此次侵略()

A.导致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逼迫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将战火从山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

【答案】D

【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信息的阅读理解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依据图片中向北京进军的多国的旗帜可知应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结果是使列强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

D项正确。

A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B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C项不符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进程的特点。

4.“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

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

”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

【答案】D

【目的】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由“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可判断该思想变革指的是新文化运动。

结合选项,D项符合题意。

鸦片战争后,民主思想就已经传入中国,A项错误;封建帝制结束指的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后,C项错误。

5.右图为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示意图,这一战役是()

A.国民党军队在华北组织的重大会战

B.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C.发生在敌后战场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D.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

【答案】C

【目的】本题主要考查百团大战,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从图片信息来看,该战争发生在山东、山西、河北的华北地区。

以摧毁敌人据点和破坏铁路交通线为主要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应是1940年的百团大战,是发生在敌后战场的一次大规模战役,C项正确。

A项指的是太原会战;B项指的是台儿庄战役;D项是抗战初期的取得斗争结果。

6.“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B.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答案】A

【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北平政治协商会议,考查学生对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依据关键信息“北平”“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可知该会议应是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结合所学知识,A项符合题意。

B项是在1956年;C项是1952年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D项是在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

7.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对印尼代表团说:

“美国是看不起我们的,英国是看不起我们的。

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苏联这些国家它们都看不起我们。

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

”基于这一认识,中国政府()

A.加紧核武器技术的研制B.主动加入不结盟运动

C.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D.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A

【目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依据材料“这个看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他们的东西多,技术先进”,结合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964年,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故本题选A。

中国没有加入不结盟运动,B项不符合史实;C、D项都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成果。

8.“中国人感到在会谈中赢得了一大胜利。

他们在公报中只作了最小限度的让步;而美国则面临微妙的任务:

即作为执行一项最终撤出台湾的长期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先行实现其减少驻台美军的承诺。

在至关民族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人认为他们没有为了中美和解而出卖原则。

”此次中美“会谈”()

A.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进程B.推动中国外交出现重大转机

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D.取得了中美两国建交的成果

【答案】B

【目的】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难度较大。

【解析】依据“而美国则面临微妙的任务:

即作为执行一项最终撤出台湾的长期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先行实现其减少驻台美军的承诺”可知属于《中美联合公报》的内容,标志着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推动中国外交出现重大转机。

B项正确。

A、C项是在1971年;D项是在1979年。

9.“克利斯提尼用全新的、基于理性的体制,代替沿袭已久的颇具权威的惯例,意在用对整个城邦的忠诚替代传统的对部落和氏族的忠顺。

”这里“基于理性的体制”表现在()

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B.设立四百人议事会

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D.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答案】C

【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题干的条件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

A、B项是梭伦改革的措施;D项是伯利克里改革的措施;C项正确无。

10.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时说:

“两千多年来阻碍物理学进步的一个信念是,……运动是由外物的作用引起的,在量上可以由该外物所保持的速度来衡量,而方向则决定于该速度的方向。

”率先打破这一“信念”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普朗克

【答案】A

【目的】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物理学成就,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伽利略通过研究发现首次证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推翻了亚里斯多德统治物理学两千多年的观点,阐述了物理定律的时空不变性,符合“……运动是由外物的作用引起的,在量上可以由该外物所保持的速度来衡量,而方向则决定于该速度的方向”描述的特征,即著名的伽利略变换。

11.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

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

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

”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答案】C

【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卢梭启蒙思想,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学说,主张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政府是人民同管理者签订的契约,如果统治者实行暴政,人民则可以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将其推翻。

这种思想否定了君权神授,“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

故本题选C。

A项是孟德斯鸠的观点;等级制度、贫富分化与材料主题无关,B、D项错误。

12.1908年底,德意志部分议员提出议案,要求详细规定帝国宰相的职责,规定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

这些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

这表明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

A.剥夺皇帝的行政大权B.政治作用得到增强

C.最终获取了立法大权D.决定宰相政治命运

【答案】B

【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德意志君主立宪制,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的理解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由“这些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可知帝国议会的政治作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强。

B项正确。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拥有极大地权力,宰相权力也超过议会,两者均不需对议会负责,议会也无监督权,更无实际立法权,A、C、D项错误。

【举一反三】德意志帝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英国的国家权力中心则是议会;德意志帝国皇帝可以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英国国王只有形式上任命首相的权力;帝国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英国国王没有这些权力;帝国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有否决权,英国国王没有。

13.1948年夏,为了对付美、英、法三国在西德实行统一办法以及在那里实行货币改革进行报复,苏联封锁了柏林,切断了通过东德到达西柏林的所有铁路和公路。

美国开辟了大规模的“空中补给线”来应对封锁。

美苏的这一对抗直接导致()

A.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柏林墙的出现和冷战的加剧

C.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建立D.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答案】C

【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冷战影响下的国际关系,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1948年的第一次柏林危机,该危机直接导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建立。

C项正确。

A项是在1947年;B项出现于1961年;D项出现于1955年。

14.《后汉书·章帝纪》记载:

“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

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

”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察举制)

【解析】世卿世禄制在商周时期开始,直到商鞅变法被废止,从材料《后汉书》可知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后汉书》,“夫乡举里选”,“茂才、孝廉”可判定描述的是察举制,故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实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科举制开始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15.西晋傅咸说:

“夫其何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与此相关的发明是(  )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造纸术)

【解析】“夫其何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可以得出为造纸术,故A项正确;印刷术开始于隋朝,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指南针与材料描述不符,故C项错误;火药与材料描述也不相符合,故D项错误。

【答案】A

16.《清史稿》中记载:

“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

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

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 ……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

……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

……明降谕旨,述交内阁。

”由此可知军机处(  )

A.大臣须由专人担任B.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清代军机处

【解析】根据材料“……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可知军机大臣并不是由专人担任,故A项错误;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对于军国大事的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和“明降谕旨,述交内阁”可知,军机处的设置分化了内阁的权力,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军机大臣主要并不是为皇帝提供建议,故D项错误。

【答案】C

17.英国《当代评论》刊载:

“大沽口有三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

……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

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

”上述事件发生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考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的主要是英法联军,没有俄国军队,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侵略中国的是日本,也没有俄国军队,故B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八国联军”包括俄国,故C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侵略中国的主要是日军,故D项错误。

【答案】C

18.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

“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

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上世纪五十年代,亚非国家会议主要讨论的是朝鲜问题和越南问题,并没有提到中国的边界问题,也并不是由中国倡导,故A项错误;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处理的中苏关系,但并没有涉及边界问题,故B项错误;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故C项错误;1954年中国与印度为解决边界问题,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项正确。

【答案】D

19.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夕,毛泽东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在中央领导集体内提出了“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路”的思想。

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著作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

【考点】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重要论著(《论十大关系》)

【解析】根据材料“苏共二十大召开前夕”应为1956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6—1936),故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论》写于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故B项错误;《论人民民主专政》写于1949年,故C项错误;《论十大关系》写于1956年,故D项正确。

【答案】D

20.右图是宋学海2005年发表的漫画《这雨怎么越下越大》,对这一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①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②亚洲各国与日本缺乏政治互信

③日本对历史问题没有正确认识

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A.②③B.②③④C.①④

D.①②③

【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

【解析】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是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故①错误;根据漫画可以看出,亚洲各国拒绝日本加入联合国安理会,表明亚洲各国与日本缺乏政治互信,故②正确;日本近来国内右翼势力抬头,否定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历史,这是造成亚洲各国与日本缺乏政治互信的主要原因,故③正确;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中国、印度等不断崛起,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21.(12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

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

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

……《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

——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

材料三阳明论政,大略以孟子《礼运》为蓝本。

虽足针砭专制,究非真出新创。

……至宋元之世,儒学化为理学,理学又专尚程朱。

……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纲常致个人于桎梏。

……阳明继起,乃明揭思想解放之赤帜,发为学贵自得之论。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主要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

(5分)

(2)据材料二,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

材料三的作者认为王阳明的思想贡献有哪些?

(5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王阳明的思想及实践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

(2分)

【答案】

(1)主要内容:

良知是人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是成圣的途径。

(3分)方法:

反省内心,加强道德修养;倡导知行合一。

(2分)

(2)社会价值:

缓和社会矛盾;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

(2分)

思想贡献:

涵有批评专制的意义;打破对孔子的偶像崇拜;冲击理学对人的思想桎梏。

(3分)

(3)启示:

自觉提升道德修养;积极开展道德实践。

(2分)

【目的】本题主要考查王阳明的心学,考查学生对文言材料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解析】

(1)第一问主要内容分别翻译分析材料一中三句文言文即可。

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致良知”的方法主要是反省内心和知行合一。

(2)第一问社会价值依据材料“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分析即可。

第二问思想贡献依据材料“虽足针砭专制,究非真出新创”“……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纲常致个人于桎梏”“……阳明继起,乃明揭思想解放之赤帜,发为学贵自得之论”归纳即可。

(3)王阳明的思想及实践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主要在于进一步明确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必须加强道德建设,提升道德修养,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2.(11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是近代中西方历史上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探讨两者异同,能给我们带来些许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与新文化运动不同,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

……总之,文艺复兴是基于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

新文化运动借助的不是本土文明的资源,而是外来文明的资源。

——《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文艺复兴中)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大旗下,人们急于索回被社会剥夺了的“天赋权利”,于是便表现出某种试图割断与群体联系的脐带,……李大钊……强调政治机关是为全体人民的,每个人都是为社会国家做有益工作的人。

他就把个人与社会相联系,把个人解放与民族救亡相联系。

——李海涛《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比较》

材料三新文化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面临着一个追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都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在传统之中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

——《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上有何不同?

两者有何共同之处?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在价值取向上有何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是如何体现材料三中“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的。

(3分)

(1)不同:

文艺复兴:

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形式。

(1分)

新文化运动:

彻底批判以儒学为代表的旧文化。

(1分)

共同:

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反对封建思想的束缚。

(2分)

(2)文艺复兴:

个人主义。

(1分)资本主义发展强调人的作用。

(1分)

新文化运动: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

(1)民族危亡激发救国救民的忧患意识。

(1分)

(3)文艺复兴:

宣扬资产阶级人文观。

(1分)新文化运动:

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2分)

23.(14分)1787年美国制定的联邦宪法,体现了加强集权与分散权力的双重倾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革命确立的邦联共和制,特别是各州以立法机关为主导的分权体制,是属于美利坚民族的。

因为它是在民族革命情感炽热的大环境下,作为英国集权体制的对立物而出现的。

……这种体制相对英国而言,它张扬了美利坚民族精神,但就美利坚内部而言,……权力软弱的邦联政府逐渐难以维系享有独立与主权的各州,分裂危机日益威胁着国家的统一。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材料二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

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

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在共和国里极其重要的是,不仅要保护社会防止统治者的压迫,而且要保护一部分社会反对另一部分的不公。

——[美]汉米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政府权力的制衡和分散性以及利益集团的多元性等等常使联邦政策步履维艰,事倍功半,或因立法软弱无力而治标不治本。

同时,各级行政部门作为执法者,不时地自作主张,越俎代庖;其“一仆侍二主”的性质及彼此间围绕资源和权力所展开的竞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政府政策的有效性。

——梁茂信《略论美国政府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效用有限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加强集权的原因,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有利于美国加强集权的规定。

(4分)

(2)与集权相反的是分权。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美国政府权力结构的分散性”。

(10分)(要求:

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300字左右。

【答案】

(1)原因:

邦联体制威胁国家统一。

(1分)

规定: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