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中国与APE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8433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章 中国与APE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十六章 中国与APE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十六章 中国与APE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十六章 中国与APE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十六章 中国与APE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六章 中国与APEC.docx

《第十六章 中国与APE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章 中国与APEC.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六章 中国与APEC.docx

第十六章中国与APEC

第十六章中国与APEC

——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形式多样

第一节中国与APEC

 1991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作为地区经济体同时加入APEC。

此后,我国外交部长和外经贸部长参加了历届部长级年会。

从1993年起,江泽民主席亲自出席历年的领导人会议。

我国还积极参与了APEC各类专业部长会议、高级官员会议、贸易投资委员会及其下属工作组、专家组会议。

此外,在华主办了若干次科技部长会议、工作组会议、研讨会、培训班,并于2001年作为APEC东道主,主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和活动。

我国已经成为APEC的重要成员。

在1994年印尼茂物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上,江泽民主席就开展APEC经济合作阐述了我国政府的基本立场,即“相互尊重、协商一致;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相互开放、不搞排他;广泛合作、互利互惠;缩小差距、共同繁荣”。

在1995年日本大阪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上,江主席进一步阐述了我国政府的五点主张:

1、要把世界和亚太经济的持续发展作为开放合作的根本目标;2、要为发展中成员经济持续增长创造有利外部条件;3、要坚持自主自愿原则;4、要尊重差别,恰当把握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合理速度;5、要坚持贸易投资自由化与经济技术合作并重的方针。

我国对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一直持积极态度。

同时主张,APEC应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而不能变成一个封闭性的贸易集团;APEC成员间及APEC成员与非APEC成员间均应相互开放,摒弃经贸关系中的歧视性做法;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应充分考虑各成员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具体情况,坚持《大阪行动议程》中确定的自主自愿等基本原则,保持适当的速度;大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以缩小成员间的差距,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

我国一贯认为,各成员的单边行动计划是APEC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主渠道,并积极制定、实施和改进中国的单边行动计划。

我国对15个部门的提前自由化问题也持原则支持态度,同时主张应坚持自主自愿、灵活性和协商一致等原则,充分照顾各成员的实际情况。

2000年中国贸易方向统计(单位:

百万美元,%)

国家或地区

出口总额

%

进口总额

%

进出口总额

%

中国

249195

100.0

225096

100.0

474291

100.0

澳大利亚

3429

1.4

5024

2.2

8453

1.8

文莱

13

61

74

加拿大

3158

1.3

3751

1.7

6909

1.5

智利

784

0.3

1339

0.6

2123

0.4

中国香港

44520

17.9

9429

4.2

53949

11.4

印度尼西亚

3062

1.2

4402

2.0

7464

1.6

日本

41654

16.7

41512

18.4

83166

17.5

韩国

11293

4.5

23207

10.3

34500

7.3

马来西亚

2565

1.0

5480

2.4

8045

1.7

墨西哥

1335

0.5

488

0.2

1823

0.4

新西兰

416

0.2

638

0.3

1054

0.2

巴布亚新几内亚

25

201

0.1

226

秘鲁

144

0.1

560

0.2

704

0.1

菲律宾

1464

0.6

1677

0.7

3141

0.7

俄罗斯

2233

0.9

5770

2.6

8003

1.7

新加坡

5761

2.3

5060

2.2

10821

2.3

中国台北

5040

2.0

25494

11.3

30534

6.4

泰国

2243

0.9

4381

1.9

6624

1.4

美国

52162

20.9

22375

9.9

74537

15.7

越南

1537

0.6

929

0.4

2466

0.5

APEC总计

182838

73.4

161778

71.9

344616

72.7

资料来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方向统计》2001年。

由上表可见亚太地区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依托。

因此,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在亚太地区建立更加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环境,有利于我国与APEC其它成员经济贸易关系的稳步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二节APEC其他主要成员的政策

作为新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APEC自诞生以来已走过了十几个春秋,现已成为一个拥有21个成员、横跨太平洋并几乎覆盖整个亚太地区、具有官方经济论坛性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本节将按洲际,介绍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成员的政策,作为探讨中国政策的背景。

北美洲将以美国为代表,拉丁美洲作为一个整体,大洋洲以澳大利亚为代表,欧洲以俄罗斯为代表。

亚洲由于在其他章节将有详细介绍,本节将不赘述。

1、北美洲

2000年美国贸易方向统计(单位:

百万美元,%)

国家或地区

出口总额

%

进口总额

%

进出口总额

%

美国

771991

100.0

1238200

100.0

2010191

100.0

澳大利亚

12332

1.6

6693

0.5

19025

0.9

文莱

145

408

553

加拿大

174616

22.6

229191

18.5

403807

20.1

智利

3382

0.4

3602

0.3

6984

0.3

中国

15964

2.1

106215

8.6

122179

6.1

中国香港

14567

1.9

11861

1.0

26428

1.3

印度尼西亚

2479

0.3

11097

0.9

13576

0.7

日本

64538

8.4

149520

12.1

214058

10.6

韩国

27338

3.5

40911

3.3

68249

3.4

马来西亚

10830

1.4

25990

2.1

36820

1.8

墨西哥

108751

14.1

135080

10.9

243831

12.1

新西兰

1984

0.3

2186

0.2

4170

0.2

巴布亚新几内亚

24

39

63

秘鲁

1676

0.2

2113

0.2

3789

0.2

菲律宾

8677

1.1

14216

1.1

22893

1.1

俄罗斯

2301

0.3

7830

0.6

10131

0.5

新加坡

17497

2.3

19630

1.6

37127

1.8

中国台北

23833

3.1

41907

3.4

65740

3.3

泰国

6538

0.8

17161

1.4

23699

1.2

越南

347

860

0.1

1207

0.1

APEC总计

497819

64.5

826510

66.8

1324329

65.9

资料来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方向统计》2001年。

美国是APEC的创始会员之一,在APEC的逐步发展中,美国一直是积极的促进者,特别是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西雅图倡导和主办了APEC的第一次最高领导会晤,为APEC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交流机制,大大推动了APEC的进程。

在此后的茂物会议、大阪会议等一系列APEC的重要发展阶段上,美国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

美国的APEC方针与其全面的亚太政治安全和经济战略是密不可分的,虽然在APEC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美国的政策有所变化,但总的来讲,美国对APEC采取的方针是利用这一组织实现其亚太政治安全,特别是经济战略,通过APEC实现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打开亚太市场,为美国牟取最大的利益。

经过多年的酝酿,1993年,美国的亚洲新战略正式出台,这就是加快建设新太平洋共同体,扩大《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太平洋战略”。

美国亚太新战略的提出主要经历了两个时期,即前里根—布什总统执政时期和前克林顿总统执政时期。

这两个时期与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及该地区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

前一时期是亚太战略的酝酿阶段。

在冷战结束的新形势下,1991年,美国国务卿贝克首次提出了建立太平洋共同体的设想。

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美日同盟为骨干,以美国与韩国、东盟、澳大利亚的双边关系为基础,以APEC为纤维组织的能将亚太各国连接在一起类似扇形的辐射机构。

从里根总统对亚太的关注重视到布什政府的泛太平洋扇形结构,可以说,美国政府关于建立“太平洋共同体”的亚太战略思想初步形成。

前克林顿政府时期是亚太战略的进一步酝酿、正式提出和积极推进阶段,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成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构想。

这是一个横跨太平洋的共同体,它将把太平洋西岸的国家和地区联合起来;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与美国在该地区的经济贸易利益结合起来;以现存的APEC为基础;目标模式是建立机构型的自由贸易区;遵循多边的和开放的基本原则,奉行地区开放主义,实行区域贸易自由化。

美国亚太新战略及其“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构想是出于多方面的战略考虑而形成的,它对于美国在冷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中的地位具有多方面的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谋求军事政治存在、“继续发挥领导作用”是美国亚太新战略的首要考虑因素。

亚太地区日益增大的贸易与投资规模及其巨大经济潜力以及太平洋两岸国家和地区之间贸易与投资的加速发展,是美国制定亚太新战略的坚实基础。

经济贸易优先是决定美国对外战略重点向亚太地区倾斜的国内原因。

促进私营部门积极参与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美国亚太战略的又一重要考虑。

借助北美自由贸易区过渡或扩大为泛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的过程,在力所能及的地区推行开放型的地区贸易自由化,以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

推进民主、推行美国的价值观,是美国亚洲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综上所述,美国政府的亚太战略实质上是实现美国全球战略目标和自身利益的一种长期战略,其原则是政治、经济并举、经济利益优先,其核心是维持政治军事存在,保证美国安全和地区稳定;通过经济参与和拓展自由市场范围来分享亚洲繁荣,以促进美国繁荣;同时推进民主,最终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

2、拉丁美洲

2000年墨西哥贸易方向统计(单位:

百万美元,%)

国家或地区

出口总额

%

进口总额

%

进出口总额

%

墨西哥

166455

100.0

174458

100.0

340913

100.0

澳大利亚

84

0.1

306

0.2

390

0.1

加拿大

3353

2.0

4017

2.3

7370

2.2

智利

431

0.3

983

0.6

1414

0.4

中国

204

0.1

2880

1.7

3084

0.9

中国香港

187

0.1

456

0.3

643

0.2

印度尼西亚

12

475

0.3

487

0.1

日本

931

0.6

6466

3.7

7397

2.2

韩国

189

0.1

3855

2.2

4044

1.2

马来西亚

57

1354

0.8

1411

0.4

新西兰

18

166

0.1

184

0.1

秘鲁

210

0.1

194

0.1

404

0.1

菲律宾

11

587

0.3

598

0.2

俄罗斯

6

333

0.2

339

0.1

新加坡

196

0.1

606

0.3

802

0.2

中国台北

144

0.1

1994

1.1

2138

0.6

泰国

46

508

0.3

554

0.2

美国

147686

88.7

127534

73.1

275220

80.7

APEC总计

153765

92.4

152714

87.5

306479

89.9

资料来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方向统计》2001年。

1993年墨西哥成为APEC的正式成员,1994年和1998年智利和秘鲁又先后加入APEC,此外,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等国也正在申请加入该组织。

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拉美国家一直与美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

但另一方面,拉美国家也不愿意单纯或过度的依赖于美国,而是希望实现对外经济关系的多样化。

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之下,近年来拉美开始把目光转向亚太地区。

东亚经济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发展;它不仅拥有广阔的市场,而且还有较为丰富的资本以及先进的技术。

APEC的成立为拉美国家与东亚地区发展经济和合作关系打开了方便之门。

拉美国家虽然不是APEC的创始成员,但对APEC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墨西哥等国的先后加入标志着拉美国家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和合作关系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而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及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的发展,也将给拉美国家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为此,拉美国家纷纷制订对策,调整战略。

面对APEC提出的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对拉美国家的政治决策有着重要影响的拉美经委会认为,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含义是:

在开放、自由和全球化的前提下,以投资、市场力量和条约为动力,不断增强经济上的互相依存性。

并指出开放的地区主义应具备的九个条件:

在商品和服务部门提供规范的市场自由化,但这种自由化并不排除在某些部门中实施逐步的过渡性调整。

所有国家都应实现广泛的市场自由化,即鼓励新成员(尤其是重要的贸易伙伴)进入一体化组织。

采纳稳定而透明的规则,并使之与世界贸易组织和其他一些国际协定相吻合。

加入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应努力使其经济实现稳定化,并要强化区域性机制在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和避免宏观经济失衡方面的作用。

对第三方竞争者采取适度的保护,鼓励使用共同对外关税;如有必要,可分阶段实施。

为了将国与国之间的交换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应取消或统一体制性安排,加快货币的可兑换进程或制订完整的支付协议,并为此建立必要的基础设施。

制定并实施灵活而开放的部门协定,以加快国际型技术转移。

为使相对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整,应采取特殊的措施,其中包括逐渐降低保护水平以及为吸引区域内投资而提供刺激性财政优惠。

最后。

采取灵活的制度安排,鼓励不同的社会部门广泛参与一体化进程。

从拉美国家的“开放的地区主义”概念来看,其基本精神与APEC是相一致的。

因此,拉美国家的现行体制对于APEC的目标、原则和市场准入规则等基本上是适应的。

所以,拉美国家能够顺利融入APEC体系。

3、大洋洲

2000年墨西哥贸易方向统计(单位:

百万美元,%)

国家或地区

出口总额

%

进口总额

%

进出口总额

%

澳大利亚

63615

100.0

67721

100.0

131336

100.0

文莱

24

151

0.2

175

0.1

加拿大

827

1.3

1099

1.6

1626

1.5

智利

87

0.1

49

0.1

136

0.1

中国

3602

5.7

5283

7.8

8885

6.8

中国香港

1980

3.1

673

1.0

2653

2.0

印度尼西亚

1650

2.6

1658

2.4

3308

2.5

日本

12567

19.8

8897

13.1

21464

16.3

韩国

4742

7.5

2572

3.8

7314

5.6

马来西亚

1352

2.1

2448

3.6

3800

2.9

墨西哥

190

0.3

264

0.4

454

0.3

新西兰

3721

5.8

2599

3.8

6320

4.8

巴布亚新几内亚

553

0.9

843

1.2

1396

1.1

秘鲁

25

36

0.1

61

菲律宾

867

1.4

308

0.5

1175

0.9

俄罗斯

146

0.2

36

0.1

182

0.1

新加坡

3394

5.3

2149

3.2

5543

4.2

中国台北

3186

5.0

2044

3.0

5230

4.0

泰国

1126

1.8

1625

2.4

2751

2.1

美国

6249

9.8

13543

20.0

19792

15.1

越南

263

0.4

1255

1.9

1518

1.2

APEC总计

46551

73.2

47532

70.2

94083

71.6

资料来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方向统计》2001年。

澳大利亚是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由于其产业结构是农矿业发达、制造业相对落后,再加上国内市场狭小,对外贸易在其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始于1986年的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几经波折,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欧洲作出1992年建立统一大市场的安排,使澳大利亚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澳大利亚担心自身不是北美、欧洲和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的天然成员,就很可能被排除在这些集团的利益之外。

于是,20世纪70~8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逐渐将对外政策的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到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为面向亚洲,进而发展到把“融入东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并于1989年首倡APEC。

在APEC发展的初期澳大利亚起到主导作用,并积极推动后来的APEC进程。

澳大利亚主张APEC的目标是建立在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的开放型合作体制,且应与WTO的基本原则一致,以非歧视性、贸易自由化、透明度、协商与协商一致为基础,反对多边贸易自由化以外的任何体制,保证使APEC发展成为一个非歧视性组织,而不是一个封闭型一体化集团。

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澳大利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贸易政策上,奉行自由贸易,减少贸易壁垒,取消优惠税收,解除进口管制,修订贸易法规;清除非关税壁垒,开放服务业,简化海关手续,保护知识产权等;在投资金融政策上,放宽外资限制,实行浮动汇率,放松对利率的直接控制。

澳大利亚对经济技术合作也持积极的态度,认为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同样重要。

澳大利亚将APEC作为其进行地区外交的一个主要工具以利于他更易于融入亚洲;积极改善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意欲将澳新紧密经济区扩展至东盟,以小区域的合作推动更大地区直至世界范围的自由化。

在APEC进程中,澳大利亚与发达成员采取基本一致的立场,同时协调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之间的矛盾,力求将APEC的进程纳入其设想的框架之内。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推动APEC进程是其对外双边和多边贸易关系的重要补充,因此十分注意采取与其它发达成员基本一致的立场,尤其是与美国的战略保持密切协调,此外也协调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之间的矛盾,以促使APEC按照其设想的轨道发展。

还需指出的是,在APEC机制化问题上,澳大利亚与美国等发达成员立场一致,同样要把它建成具有立法和管理职能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4、俄罗斯

2000年墨西哥贸易方向统计(单位:

百万美元,%)

国家或地区

出口总额

%

进口总额

%

进出口总额

%

俄罗斯

102998

100.0

33853

100.0

136851

100.0

澳大利亚

6

172

0.5

178

0.1

加拿大

89

0.1

193

0.6

282

0.2

智利

18

12

30

中国

5233

5.1

948

2.8

6181

4.5

中国香港

136

0.1

3

139

0.1

印度尼西亚

37

71

0.2

108

0.1

日本

2766

2.7

572

1.7

3338

2.4

韩国

972

0.9

359

1.1

1331

1.0

马来西亚

301

0.3

87

0.3

388

0.3

墨西哥

114

0.1

43

0.1

157

0.1

新西兰

1

27

0.1

28

巴布亚新几内亚

1

1

秘鲁

28

7

35

菲律宾

50

8

58

新加坡

477

0.5

44

0.1

521

0.4

中国台北

404

0.4

89

0.3

493

0.4

泰国

80

0.1

90

0.3

170

0.1

美国

7972

7.7

2703

8.0

10675

7.8

越南

168

0.2

37

0.1

205

0.1

APEC总计

18853

18.3

5465

16.1

24318

17.8

资料来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方向统计》2001年。

俄罗斯是唯一一个地处亚太地区的欧洲国家。

它于1997年加入APEC,仍是一个年轻的APEC成员。

前苏联解体后,经济连年滑坡、常规军事力量日趋式微、政治上政局不稳、内阁更迭频繁始终困扰着俄罗斯。

解体之初,俄罗斯推行向西方靠拢的“大西洋主义政策”以获取西方的经济援助。

但西方国家出于各种考虑对此设置重重条件和障碍,北约东扩更使俄罗斯雪上加霜。

这一切都迫使俄罗斯不得不考虑“东西并重”或“东向”政策。

普里马科夫曾指出,“俄罗斯曾经是而且仍然是一个大国。

就像任何一个大国一样,其外交政策必然是多向的和多方面的。

”这种多向的和多方面的外交政策的中心即是加强独联体内的一体化,亚太战略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配合“多极化”的总体战略目标,积极地推动亚太地区新的安全机制的建立。

积极主张建立亚太多边安全机制;积极参与现有的双边与多边安全对话机制。

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亚太主要国家的关系。

积极与中国建立和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加强经济合作关系;积极致力于改善俄日关系。

概而言之,俄罗斯的亚太战略在经济上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和加强与亚太各国尤其是中、日等大国的双边经贸关系,并积极参与APEC这一亚太多边经济合作机制。

在对华关系上,俄罗斯尤其强调经贸关系的发展必须适应政治关系的发展水平;在对日关系上,俄罗斯则将重点放在利用日本的资金和技术上。

在安全方面,总的来说,鉴于亚太地区对俄罗斯安全利益的重要性,俄罗斯正力图与亚太主要国家建立相互信任甚至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借助亚太的力量来平衡西方。

第三节中国在APEC中的战略选择

1、中国与APEC的关系

中国是亚太地区的重要成员,同时,亚太地区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最重要的地区。

APEC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中国自1991年加入APEC后,一直以积极的、负责的和合作的态度参与APEC的活动。

它对中国的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现代化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1)、亚太地区是中国的主要利益所在。

从对外贸易的情况来看,大约80%是与APEC成员进行的,APEC地区是中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

从吸引外资的情况看,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

美国、日本、香港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对象,东盟、韩国是中国的近邻和日益增长的经贸伙伴。

因此,中国重视发展与亚太各国的关系,特别是与A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