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低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440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低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化低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化低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化低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化低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低保.docx

《文化低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低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低保.docx

文化低保

南安市金山村农家博物馆

  每当夜幕降临,福建省南安市美林社区的居民常常欢聚在武荣公园里,或弹唱南音,或引吭高歌,或翩翩起舞……像这样品位高雅、令人陶醉的文化场景在南安乡村比比皆是。

  2007年3月,南安在福建省率先实施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文化低保”工程。

今年,“文化低保”工程创建活动覆盖到全市416个行政村,南安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

  文化阵地形成网络

  走进南安乡村的思想文化室,时时都有群众在看报、下棋、学技术。

每天到村文化阵地参加活动已经成为南安群众生活中的“必修课”。

  经过三年创建,南安市416个村居都按照规范建成了“一站两室”,即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思想文化室和便民读书室。

各地许多老人活动中心、闲置旧校舍、祖厝、农家小店等场所被建设成“两室”文化阵地。

霞美镇金山村在思想文化室的基础上办起了“农家学堂”,设置村史教育馆、农家博物馆、乡村生态园和文化长廊;诗山镇山一村开设了国防教育室、乡情陈列室和创作展览室……

  该市还积极开辟文化宣传新阵地,迄今已新建400多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栏,55座公益电影放映点,10座公益文化戏台,成为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好去处。

一个融合互动、城乡一体化的文化阵地网络已在南安形成。

  文体活动转向常态化

  蓉中村与国家东方歌舞团进行共建,“经济先行、文化引领”的做法获中央领导批示;官桥镇塘上村“杖头木偶戏”走进校园;石井镇女子腰鼓队走向市场……“文化低保”工程,切实改变了南安人民的生活。

  每逢春节、元宵等节日,南安许多乡村都会举办猜灯谜、南音会唱等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南安还积极引导各个村居建立文体队伍,把文化“种子”植入乡村大地,让它发芽、开花、结果。

如今,腰鼓、钱鼓、车鼓、军乐、剑舞、门球、篮球、气排球等各种文体队伍已在各乡村相继组建起来,文体活动由节日化向常态化转变。

  此外,南安还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和发挥乡村文化能人、文化骨干的积极性和才能,挖掘发展乡村传统特色文化,英都“拔拔灯”、贵峰村“读诗班”、诗山镇的“纸扎工艺”等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在“文化低保”工程的带动下重获新生,“一地一色、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在南安焕发新彩。

  文化帮扶“实”字当头

  霞美镇金山村文化低保对象王莲花这几天很高兴。

不久前,南安市委宣传部到村里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农村基层文化调研活动,给他们村的低保对象送去了视听设备DVD、实用书籍和免费健康体检表等物品。

在南安,和王莲花一样的2271名文化低保对象都获得了实在的帮扶。

  为让文化低保对象享受到文化权益,南安结合实际,确定了“六个一”文化低保基本指标:

即通过帮扶和引导,确保让每一位文化低保对象拥有一份基本的常年性读物;拥有一件基本的视听设备;掌握一项基本的生存技术技能;每月参加一次文化娱乐活动;每月观看一次电影;每季度观看一场戏。

  南安为全市文化低保对象统一制作人手一张的“文化绿卡”。

凭着这张绿卡,文化低保对象不仅可以免费在市和本辖区的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场所借阅图书、参加文化活动,还可以享受到诸如免费安装有线电视及赠送文化读物、视听设备等各类文化权利和文化帮扶。

  据悉,“文化低保”工程推行以来,该市共为1099户符合安装条件的文化低保对象免费安装、开通有线(数字)电视;下乡放映公益电影7500多场,赠送图书5万多册,开展优惠售书活动达130多场次;各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共建、帮建资金累计达800多万元。

(刘扬宇)

为有效促进南安经济文化互动发展,最大限度满足大众尤其是农村文化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2007年3月,南安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文化低保”工程。

  三年来,南安市按照“示范先行—辐射拓展—覆盖全市”的原则,实施了“三步走” 创建步骤,用三年时间完成创建任务,取得显著成效,充分发挥了文化在服务南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引领作用。

  每当夜幕降临,武荣公园里的“文化小广场”又热闹起来了,人们或吹拉弹唱,或翩翩起舞。

环境幽雅的滨水公园和场面火热的文化活动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霞美镇金山村 “农家博物馆”,收藏了300多件反映早年农村农耕生活的器具。

这里既是往昔难忘岁月的见证,又是年轻一代忆苦思甜的良好场所;

  上月中旬举行的梅山镇蓉中村第三届文化节,共建单位中国东方歌舞团第二次来到蓉中,并带来一场《元首之夜--大型中外音乐舞蹈晚会》,为当地群众献上美仑美奂的视听盛宴……

  一个个品位高雅、令人陶醉的文化场景背后,是南安致力于构建和谐文化,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印证。

三年来,随着“文化低保”工程的深入实施,南安基层文化从沿海到山区,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到企业迸发出无穷的活力。

  把好脉,“文化赤贫”亟需帮扶

  南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泉州市委常委、南安市委书记骆国清,南安市市长陈荣法多次对文化工作提出要求,明确要立足实际,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切实增强文化服务功能,为经济文化互动发展构建良好平台。

南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夏丽清上任伊始,就把文化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带领调研组深入各地,通过进村入户的倾心交谈和实地了解,掌握了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

调研中,不少基层干部、群众反映,部分群众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缺少最基本的文化读物、视听设备,不能参加最基本的文化娱乐活动,出现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参加文化娱乐活动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五难”现象。

同时,也有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不愿或不善于追求高品位的文化生活,用农民朋友自己的话说,就是“有些农民钱袋穷,脑袋也穷;有些农民钱袋富,脑袋却没富”。

这些“文化赤贫户”,正成为当今农村的文化弱势群体。

  经过深刻分析,该市认为,只有整合资源,发挥部门优势,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才能不断夯实基层思想文化阵地。

并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把先进思想、文化信息、科普知识、政策法规带给农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有效地占领农村阵地。

从而有助于协调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用和谐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细谋划,示范辐射全面铺开

  基于这样的认识,经过反复论证和紧张筹备,南安市决定大力实施以构建和谐文化为中心,以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为重点的“文化低保”工程,通过“建”文化、“送”文化、“种”文化和“养”文化等举措,对有文化意愿而没有条件参加或有经济条件但无高品位文化生活追求的文化弱势群体进行有效帮扶和引导,使得当地农民既鼓“钱袋”,又富“脑袋”。

  在具体创建过程中,南安市立足实际、合理谋划,按照“示范先行—辐射拓展—覆盖全市”的原则,实施了“三步走” 创建步骤。

2007年是创建起步年,全市首期确定61个创建村、16个示范村加以重点培植创建;2008年为提升年,“文化低保”工程列入南安当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新增创建100个村居,其中示范村26个,进一步扩大覆盖面;2009年为普及年,全市又有239个村居采用个体创建和联片创建相结合的方式同步推进,全面铺开。

通过以点带面,示范辐射,在三年内把“文化低保”工程创建活动覆盖到全市各行政村,顺利完成创建任务。

  筑合力,部门联动帮扶引导

  计定而谋动。

为确保“文化低保”这项惠民工程顺利实施,南安市通过建机制、立制度、抓共建,在全市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该市不仅出台指导督查、自查互查、挂钩共建等六个制度,还深入实施市级帮建、部门共建和社会助建的“联动共建”模式,进一步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对市级示范村,南安市委宣传部牵头协调移动、文体等部门开展“五个一”扶持帮建,即帮建一座新农村思想文化宣传栏;扶持示范村创建启动资金1万元;帮建一个新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点;每月在放映点为群众放映一场电影;开展一次电脑赠送活动,确保每个示范村拥有2台电脑。

  在市级帮建的基础上,该市还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文化低保”工程的浓厚氛围,大力推行部门共建和社会认建。

该市29个市直成员单位、88个各级文明单位分别与50个“文化低保”创建示范村建立挂钩联系帮扶共建制度,开展送智力、送资金、送文化、送技术等帮扶活动。

如市移动公司帮建电影放映点;市科协帮助其挂钩的柳城街道金街社区创建“两室”;市文体局为各示范村赠送电脑;市电力公司帮助官桥塘上村建设灯光球场。

  同时,“文化低保”工程的实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社会认建帮扶一浪高过一浪。

如该市某知名实业家捐资100万元支持开展“爱心荧屏”活动;一些民营企业家慷慨解囊,为当地文化低保对象赠订《泉州晚报》等报刊读物。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仅成员单位及社会各界的共建、帮建资金累达800多万元。

  建阵地,夯实基层凸显特色

  阵地建设是“文化低保”工程得以深入实施的基础。

南安市通过“建、盘、延、辟”四重并举,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规范特色、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使得基层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成为有源之水。

  建,就是按标准规范建设“一站两室”。

即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思想文化室和便民读书室。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一栏一场四室”(宣传栏、排练场、阅览室、棋艺牌室、乒乓球室和健身活动室);村级思想文化室开设“一栏四室”(宣传栏、阅览室、棋艺牌室、乒乓球室和科普活动室);便民读书室则选择人群比较密集、群众方便读书看报娱乐的店、铺、场、所、厅等地设置。

  盘,就是盘活文化资源,积极引导各地充分利用老年人活动中心、撤并后闲置的旧校舍、祖厝等场所建设“两室”文化阵地。

  延,就是延伸文化服务领域。

霞美镇金山村等村居结合实际,创新性地开设了村史教育馆、农家博物馆、农家生态园和文化长廊,并把便民读书室拓展延伸到商贸点、服务点、旅游点等领域,创新了“宣传+服务”、“顾客+读者”的新模式。

  辟,就是开辟文化宣传新阵地。

三年来,南安共新建400多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栏,55座公益电影放映点,10座“文化低保”工程公益文化戏台,农民文化娱乐有了新舞台。

   正是按照这种既统一标准,又注重因地制宜,凸显特色的创建思路,经过三年建设,南安城乡文化阵地创建呈现各擅特色、异彩纷呈的生动局面,一个融合互动、城乡一体化的文化阵地网络在南安已开始显山露水。

  激活力,繁荣文化提升素质

  一花引来百花开,万木葱茏竞风流。

文化阵地的不断夯实和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大大激发了文化工作者和农村文化爱好者的积极性,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了良好平台,带来农村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南安大地处处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广场文化乐融融。

夜空共溪水一色,歌声与心情齐飞。

这是南安市民傅先生前来 “红歌大家唱” 武荣公园演唱点参加活动后的感受。

在南安,随着广场文化艺术节、欢乐泉州基层宣传文化活动及“红歌大家唱”广场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这样品位高雅的广场文化已开始融入百姓生活。

  节庆文化热乡村。

随着文化活动氛围日益浓厚,各村居或结合形势,组织开展抗震救灾、迎庆奥运、读书会、科普日等宣传活动,或利用春节、五一、端午、国庆等举办猜灯谜、球类、南音会唱、电影晚会等群众性节日文化娱乐活动,或将佛生日、普渡等民俗日改为“民俗文化节”。

如霞美镇金山村改“佛生日”为“乡村文化节”,邀请周边13个村落参加活动。

  文体队伍添活力。

南安把文化种子“种”入乡村大地,腰鼓、军乐、剑舞、门球、气排球等各种文体队伍在各乡村相继组建,文体活动由节日化向常态化转变。

目前,各村至少组建一支文体队伍并有经常性的活动,不少村居同时组建多支文艺队伍。

如石井镇石井社区就组建了5支文艺队伍,并有部分走向市场,文艺队伍自身造血功能不断增强。

  特色文化放异彩。

南安还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和发挥乡村文化能人、文化骨干的积极性和才能,挖掘发展乡村传统特色文化。

官桥镇塘上村不仅通过“杖头木偶戏”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把这一民间艺术瑰宝送进了校园;英都镇在“拔拔灯”传统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使之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沟通乡情、加强联谊的民俗游乐活动。

去年,“拔拔灯”入选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中华第一诗村”贵峰村的“读诗班”、“吟诗会”,诗山镇的“纸扎工艺”,洪濑镇的“民俗踩街”等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各具特色,“一地一色、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在南安焕发新彩。

  服务功能促提升。

南安把“文化低保”工程创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企业文化创建、乡土文化挖掘等五方面结合起来,努力拓展提升文化功能,丰富“文化低保”工程内涵。

如,康美镇兰田村把实施“文化低保”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在全省率先创建新农民素质培训基地,组织农民开展各种技能培训,该村自主研发的“世纪之村”村务管理软件在泉州市全面推广。

  重帮扶,多管齐下“实”字当头

  经过认真细致摸底调查,全市共有两类2271名农民列入文化低保对象,其中一类是有文化意愿而没有条件参加的文化弱势群体;另一类是有经济条件但无高品位文化追求者。

为确保文化低保对象实现“六个一”基本指标,即拥有一份基本的常年性读物、拥有一件基本的视听设备、掌握一项基本的生存技术技能、每月参加一次文化娱乐活动、每月观看一次电影、每季度观看一场戏,南安开展了多位一体,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

  “文化绿卡”享权益。

该市文化低保对象凭着一张“文化绿卡”,既可以免费在市区和本辖区的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场所借阅图书、参加文化活动,还能享受到各种文化权利和文化帮扶。

  “两腿走路”有侧重。

南安因地、因人而异,对不同文化低保对象实施不同的帮扶引导。

对有文化意愿而没有条件参加的文化弱势群体,以“帮扶”为主,为他们提供普遍、均等,又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帮扶引导;对于有经济条件但无高品位文化追求者,以“引导”为主,通过入户宣传、结队带动、鼓励参与等方式,激发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全市文化低保对象的活动参与率达到95%以上。

  46岁的陈青火是金街社区的文化低保对象,社区不仅为他赠送了彩电、报刊杂志,还安排他在普莲小区看管养护绿化。

不久前,他添置了草坪切割机,承接外出服务,增加了经济收入。

他逢人常说:

“当了‘文化低保户’,不仅文化权益实现了,家庭经济也变了样。

  64岁的妇女苏淑玲和43岁的杨碧芬,是官桥塘上村文化低保对象,2007年村里组建妇女军乐队,刚参加时她们还羞羞答答,怕人笑话。

可练了一段时间后,她们变得积极、主动起来,打鼓的技艺娴熟了,精神也焕发了。

苏淑玲乐滋滋地说:

“以前守着锅台转,一闲下来心里空落落,如今可充实了,每天都盼着演练时间快点到。

以后村里的文化活动,俺肯定要抢在前头啦。

  多位一体丰内涵。

南安还通过开展送戏下乡、流动图书下乡、优惠售书下乡、赠书下乡和公益电影下乡等文化“五下乡”系列活动,为群众送上了丰盛的“文化套餐”。

三年来,文艺服务小分队深入各地演出70多场次;流动图书服务15万册;优惠售书150多场次;赠送各类图书7万多册;放映公益电影7500多场。

2008年元月,南安又启动了“文化低保”工程“爱心荧屏进千家”活动,对1099户尚未安装有线电视及数字电视平移区域尚未平移且符合安装条件的文化低保对象免费安装、开通有线(数字)电视,免收三年维护收视费。

  作为“文化低保”工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南安广大群众感触良深。

“扶贫送暖民生事,低保工程绽异葩”,南安市武荣诗社社长王国钧如此抒胸达臆。

霞美镇金山村农民自编的闽南顺口溜也流露出这样心声:

“文化低保”来实施,农村文化有生机……   “文化低保”荡春风,“惠民工程”泽万家。

“文化低保”工程经过3年来的深入实施,不仅有效保障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更有力推动了基层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加快推进海西现代化工贸侨乡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让南安这一千年古郡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潘志卿  侯锦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