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601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

《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

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理论化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

17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但它对资本主义持否定态度、批判性态度,认为资本主义可以被一种更进步、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代表人物:

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闵采尔的“千年太平天国”。

2.发展: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开始从思潮发展为理论。

代表人物:

摩莱里的“社会主义法典”;马布利的“理性社会主义”;巴贝夫的“平等共和国”。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形成很多流派。

代表人物: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欧文的“共产主义试验”。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

1.在政治与经济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阴暗面与缺陷做了比较全面、深刻的揭露与批判。

2.对未来更先进、更进步的社会形态做了很多天才的设计与猜想。

三、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1.理论基础是比较脆弱的:

主观唯心主义。

2.用理性检验理性,缺乏客观正确的检验标准,容易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3.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方面,妄想用宣传、教育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4.在靠谁去改造社会方面,没有意识到劳动人民与无产阶级的力量,妄想依靠政治家、思想家、企业家去改造社会。

总之,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以及实现社会主义应该依靠的社会力量。

四、空想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了科学的说明,从而证明了人类全部社会生活以及不同社会的更替都决定于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

2.马克思、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中彻底揭示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作出了最科学的说明,打开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所猜不透的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从此,空想社会主义便失去了任何存在理由。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空想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五、社会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八大学说)

1.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

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在阶级社会,社会的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并且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1)阶级斗争的形式问题:

阶级斗争既可以通过和平方式也可以通过暴力方式来解决。

采用何种形式取决于历史因素、文化因素、阶级力量的对比。

(2)不管是和平方式还是暴力斗争,在不同的国家因为具体国情的不同,没有统一的模式。

(3)阶级从根本上来说是经济范畴,阶级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

3.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工业无产阶级

(1)工业无产阶级应该团结、联合其他一切劳动阶级(有共同的经济基础、自食其力、不剥削他人)。

(2)工农联盟思想(恩格斯):

其他一切劳动阶级大部分是农民。

列宁明显提出工农联盟思想:

在比较落后的工业国家,工农联盟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3)怎样看待当代的无产阶级?

A.没有生产资料,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B.劳动的主要形态不再是体力劳动,而是脑力劳动(劳动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总和,既有体力劳动形式又有脑力劳动形式)。

C.资本社会化:

当一个社会的劳动者普遍、大量地开始持有股份时,社会开始走向社会主义(资本人民化)。

如:

持有股份。

4.任何社会阶级都是客观地存在,但都是分散地存在,如何使阶级凝聚起来

(1)资产阶级:

组建自己的政党。

政党政治始于资产阶级大革命(近代以来的政治通则)。

(2)民主集中制的总结者、提出者:

列宁。

民主是基础,集中式结果(民主集中制的中心是民主:

邓小平)。

5.公有制学说

(1)生产资料的私有和垄断是剥削的充要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能够最大程度地消灭剥削。

新型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2)传统的公有制形式:

生产资料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存在很大的弊端)。

国有国营模式效率低下;垄断经营缺乏竞争。

6.社会主义商品货币经济

(1)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与货币交换将不存在的思想是超前的。

(商品货币交换)

(2)生产力发展到这样一个程度——在交换过程中无需考虑价值。

目前,生产物资缺乏,存在生产分工。

7.计划经济思想

(1)社会化大生产内含各种复杂的比例关系,必须进行计划与协调(产生原因)。

(2)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恩格斯)。

(3)所谓计划,就是自觉地保持比例(列宁)。

8.按劳分配思想

(1)按照劳动者劳动的数量与质量分配劳动成果。

(2)按劳分配只是公有制的分配原则,不是非公有制的分配原则。

(3)按劳分配并非是所有劳动者都能得到分配,必须是有效的劳动,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能够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9.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保证就在于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10.过渡时期的学说

(1)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过渡时期,这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本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资本主义。

(3)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特别是消灭剥削阶级的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从经济基础上,消灭剥削阶级,阶级是经济的范畴)

(4)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

无产阶级国家机器的镇压职能,应付过渡时期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保证过渡顺利进行(专政的功能)。

问题:

过渡时期是什么?

为什么?

总任务?

本质与功能?

10.社会主义的国体和政体学说

(1)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

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国家(大多数人自我管理的国家,其主要任务是大多人的自我建设)。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

民主共和制(主要体现在民主选举制度)。

11.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

(1)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有比资本主义更发达、更先进的文化。

(2)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更先进的社会形态,它的先进性是全面的。

(3)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继续发展,文化是其重要条件:

A.继承前人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B.学习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C.发展与创造

(4)社会主义社会全社会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道德觉悟,思想政治道德觉悟是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5)思想政治工作要A.实事求是B.不能脱离具体的时代背景C.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专题二社会主义学说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1.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理所当然地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几乎应当同时发生在主要的发达国家(原因如下):

(1)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平衡性与稳定性,即:

实力排序的稳定性。

(2)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侵略弱小国家,为了开拓海外殖民地,常常采取联合行动,他们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

(3)由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形成,资本主义大国成了最大的利益既得者。

(4)地源政治原因:

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地理位置接近,一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常常能够很快地蔓延到其他国家,因此他们经常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采取联合的镇压行动。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帝国主义时代。

帝国主义时代,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反超前面的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极不平衡(原因如下):

(1)原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占有广阔的殖民地,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与市场,技术发展的竞争性动力削弱。

(2)原来走在前面的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的时间较早,很难跟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步伐,固定资产的负担重,更新慢;而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固定资产的负担较轻,能更迅速地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更新快。

(3)垄断的出现:

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资本所采用的一种崭新的组织形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解决了办大企业的困难A.先进的技术B.中小企业的联盟,提供了需的资本)。

(4)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根据新的实力对比重新分割世界殖民地(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A.世界主要的殖民地已经被分割完毕B.已经抢占殖民地的国家不可能同意重新分割世界殖民地。

4.帝国主义战争的本质:

争夺殖民地与半殖民地。

5.帝国主义的三大矛盾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2)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3)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

A.经济方面:

战争的物资消耗,导致物资匮乏与物价上涨B.政治方面:

以战争为借口实行的高压政治统治C.战争导致的人员伤亡。

6.列宁主义

(1)帝国主义的三大矛盾在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激化程度比较高,矛盾比较尖锐。

(2)帝国主义的三大矛盾最激化和最尖锐的地区,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最成熟,形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3)无产阶级的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

十月革命的实践检验了列宁主义。

(4)列宁主义就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以偏概全):

列宁主义的理论适合于比较落后的国家。

7.毛泽东思想

(1)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未取得胜利,其根本原因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

在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的国家,无产阶级可以领导本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首要目标是推翻封建地主阶级。

A.革命的主力是农民阶级B.无产阶级产生于农民阶级(刚刚从农民阶级中脱胎而出)。

(3)在领导农民阶级完成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任务之后,把革命推进到社会主义。

(4)新民主主义革命A.本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新”体现在领导阶级新——无产阶级;革命前途新——无产阶级运用领导权,把革命推进到社会主义。

(5)中国革命的实践检验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列宁主义的发展。

8.苏联与中国共同犯的错误:

把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当成了马恩所设想的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并以此作为大政方针的出发点。

9.列宁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1)新经济政策:

A.征收农业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租赁租让制(租赁:

对内、国有中小型企业,期限、目标、权力、责任、义务有明确规定;租让:

对外、大型企业)

C.大力发展个体经济,如个体手工业和商业

D.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行业仍归国有,实行国有国营

E.以自愿和经济利益为原则,建立农民消费合作社,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诞生,被称为伟大的创造(之所以说农村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伟大的创造,是崭新的公有制形式,是因为集体经济形式与苏联农村的实际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F.恢复货币发行,恢复工资发放,大力发展商品货币交换,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内源增长动力(价值规律、利益、竞争)

(2)新经济政策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比较好地解决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几个问题):

A.农业问题(二元置换思想):

放手让农民干,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城市工业发展所产生的资金源源不断地回流农村,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农业与工业置换资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传统模式的致命弱点就是农业问题,苏联解体的原因就是经济的停止与落后,其实就是农业的停止与落后。

新经济政策的农业发展模式:

放手让农民干,保护农民利益,农民自主分配剩余劳动产品,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B.所有制结构问题: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多样的所有制同时存在,共同发展。

首次尝试了公有制条件下的两权分离问题,即所有权与经营权。

(附带贡献)

C.充分肯定了落后国家要不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

D.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能光凭良好的愿望与革命热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与服从客观经济规律。

10.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苏联模式)

(1)总括:

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大规模发展公有制经济,推动国家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

(2)主要内容

A.强制性的农业集体化:

土地集中,即苏联不再承认个人拥有土地的合法性;人口集中,即个体农民进入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农庄)。

本质:

国家控制农业资源

原因:

使农业为工业化服务;农副产品是轻纺工业的原材料;农副产品的价格会影响工业化人口的工资水平;以农业资源作为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

B.规模的公有制:

在城市,停止新经济政策中的各种经济成分,统归国有国营;在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实行集体制。

本质:

国家集中掌握一切资源

C.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本质:

国家集中配置资源

D.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国防工业

E.把政府管理、计划管理的方式推广到一切领域,形成行政性社会,导致政治权利的高度集中。

F.从经济方面的管理权力集中开始,各方面的管理权力都很集中,经济方面管理权力的集中导致政治权利的高度集中。

11.传统模式的历史贡献

(1)传统模式运用国家权力集中资源,由国家权力配置资源,创造了比较快的工业化速度。

(2)为了配合与支持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从根本上改变了沙俄文化落后的面貌。

(3)苏联依靠工业化成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苏联援助了广大亚非拉人民寻求解放。

(5)苏联在人类历史上率先建立起了惠及全体劳动人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6)苏联模式第一次对人类经济进行宏观计划管理。

成功的经验:

用国家权力集中资源、配置资源,用在急需发展的方面,创造了比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政府的控制保证了经济发展的有序性,避免了混乱与危机。

教训:

动力与活力不足。

启示:

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以市场为主,国家的宏观调控为辅,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7)传统模式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把社会主义的很多理论变成了制度,把很多社会主义的原则变成了现实。

12.传统模式的内在缺陷(改革必然性的内在原因)

(1)理论认识方面的缺陷:

支持传统模式的理论一直把在帝国主义时代特殊条件下落后国家产生的社会主义等同于马恩所设想的在发达国家条件下所产生的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

(2)经济体制方面的缺陷:

A.大规模的公有制与落后国家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多层次性、不平衡性)B.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僵化,缺乏适应性,用计划取代市场,完全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规律(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科教文卫体制的缺陷:

用政府管理的手段,用行政管理的方式去管理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往往不符合精神创造性劳动的目标,违背了精神创造性劳动的规律。

(4)制度方面的缺陷: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给民主法制建设提出了严肃的难题。

专题三社会主义模式从单一的传统模式走向多元模式

一、社会主义多元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1.所有改革的特点:

从传统模式中走出来;走向各异,不再存在统一的模式,社会主义模式多元化。

2.理论依据:

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有之义:

国家不同,条件不同,道路不同。

3.实践依据

(1)不管搞革命还是搞建设,所有成功的经验都表明一定要立足于现实,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2)所有失败的教训都表明凡事不从实际出发,凡事不理论联系都会失败。

(3)不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也各不相同,如,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着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美国);干预性市场经济体制(日本);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瑞典),而社会主义模式多元化,是各国根据本国具体国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实践证明它符合客观实际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的原因

(1)落后带来的警示:

a.落后就要挨打b.经济体制存在严重问题

(2)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文化大革命,使得传统模式的缺陷暴露,特别是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

(3)陈云指出: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条件严重不足,即资金不足与技术不足,改革开放可以引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与技术。

2.改革开放的思想解放过程(起到巨大理论支持与推动作用的三次思想大解放)

(1)1978年5月,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的发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走上了实事求是的发展道路。

(2)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很多重要的讲话,澄清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混乱思想,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问题。

(3)1997年十五大召开,十五大报告强调国有制绝非是公有制的唯一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劳动联合制等都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3.改革开放的重要指导思想

(1)邓小平理论,其精髓是实事求是,基本内容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的建设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四项基本原则

(3)改革开放的性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4)改革开放的根本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

(5)检验标准: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科学发展观:

a.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b.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与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8)“十八大”五位一体的建设方针: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4.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

(1)从农村到城市

A.1979-1983年,5个1号文件都重点谈农村问题,深入农村的改革开放,把农村的问题解决好。

B.1982年,城市综合经济体制的改革试点,试点城市有重庆、武汉、沈阳。

C.1984年10月,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十二届三中全会)。

(2)从主体到分支

A.改革一开始就针对中国的基本经济体制:

从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灵活的、富于弹性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辅之以国家的宏观调控。

B.改革政府定价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传统的行政化的宏观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在此基础上改革其他方面的体制,逐步实现各方面的市场化。

C.存在问题:

纯粹公共物品不能市场化,非纯粹公共物品不能完全市场化,如医药行业与教育行业。

(3)从经济到政治:

1986年,在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之际,邓小平发表重要谈话:

不仅要改革经济体制,也要改革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5.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矛盾与困难

政治体制改革相对迟缓:

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快速发展,政治体制的传统成分与陈旧部分比较多,如

(1)分配制度改革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财政的公共性问题(4)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与支持。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社会基础:

它是19世纪中叶西欧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日趋成熟的政治经济关系的产物。

①社会经济条件:

18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社会经济领域发生着剧烈变革。

科学革命引发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带动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催生工厂制度和整个社会制度的改革。

②阶级基础:

工业无产阶级面临着经济的剥削、政治的压迫和精神的奴役,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出现一方面使得无产阶级的数量迅速增加,另一方面也使得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斗争性争强。

(二)理论来源:

19世纪中叶西欧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理论环境的必然产物。

1.任何文明的历史传承性,任何新理论的继承性。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促进科学文化的进步,创造了一系列先进文明和先进的文化理论。

2.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吸收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

马克思也正是在批判吸收这些优秀的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三)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材料。

空想社会主义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愿望和诉求,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也是自我扬弃,科学因素不断增加的过程,马克思在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取得最直接的思想材料。

(四)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和理论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精华,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五)《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形成标志)

(六)马恩的主观条件。

他们通过各自的艰苦探索,把科学研究与革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完成了聪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转变,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准备了主观条件。

二、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

(一)唯物史观形成的过程:

1839年完成对黑格尔主义哲学的批判,完成一系列著作《哲学的贫困》《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提出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的内容:

关于人的本质、私有制从何而来、人类未来的美好社会为何一定产生、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动力、社会的最基本的运动规律、人类的一切社会制度源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现实表现。

第一,唯物史观阐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第二,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直接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变革,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第四,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和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二)意义:

(从根本上解决以往社会理论的两个缺陷)1.以往社会理论只看到现象,而没有看到产生这种现象社会规律。

(唯物史观看到了掩盖在现象背后的本质,找到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的客观规律)2.没有回答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作用。

唯物史观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历史的创造者,看到人民群众在物质精神生产中的伟大的社会历史作用,根本上解决了人类科学认识的问题,人们科学认识的支撑。

剩余价值学说:

(一)形成过程:

1843年,马克思批判蒲鲁东主义对欧美造成的消极影响,对蒲鲁东的《劳动价值理论》马克思仔细研究分析之后对其加以批判。

1843年马克思开始写《劳动价值论》,1852年马克思发表《资本论》第一卷,基本完成剩余价值学说。

最后形成《资本论》(完成)

(二)内容:

1.资本主义同以往的剥削社会一样是私有制社会,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资本主义社会也不能例外。

2.揭示资产阶级进行剥削的秘密,提出无产阶级是变革的主体力量。

3.指出工业无产阶级争取解放剥夺者的正确却道路。

(三)意义:

根本上克服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三大缺陷(规律、力量和道路问题:

三大局限性:

没能说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和命运;没有认识到变革资本主义的主体力量;没有认清变革资本主义的正确道路)。

根本上解决了工业无产阶级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另一块基石。

从根部上否定了空想社会主义者鼓吹的通过教育、示范、和理性的作用等途径实现理想社会的空想。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理论,把社会主义置于客观的历史规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