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链接题的答题技巧.docx
《材料链接题的答题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链接题的答题技巧.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链接题的答题技巧
材料链接题的答题技巧
【考点回顾】
链接是网络中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
我们所说的链接是指由文本知识所生发出来的已有和未有知识的指向。
具体的内容指:
文本同类知识链接,文本相关知识链接,学科之间相关知识链接。
如一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资料,由文章所涉及到的学生能接触到了的知识(字,词,句,段,篇,诗,词,曲,赋,剧本,小说,天文,地理,环境,卫生)。
【考题呈现】
1.《中考作业本》P101《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第5题
阅读课文《错过》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赏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不能错过预定的站台!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
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
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人生的历程,其意义不只是生命的流逝,还在于要从生命的长河中获得丰富的体验。
刘心武对“错过”的体悟告诉我们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抽打心中的樱桃花》一文的阅读感悟,谈谈你所受到的人生启迪。
讲解:
结合选文内容,有机地将课内课外打通、读书悟理与人生思考打通,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得”与“失”,进行生命的思考和人格的建构,充分体现了现代中考的价值取向。
虽然《抽打心中的樱桃花》讲的是“放弃”,《错过》谈的是“错过”,但它们所阐述的道理显然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
无论是“错过”还是“舍弃”,我们心中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主动“适当的放弃”。
2.《出访月宫的嫦娥》第4题
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探月专家选择长征三号甲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依据。
材料一 长征一号家族是我国最早研制的火箭。
它的运载能力较低,适宜发射低轨道小型卫星。
长征二号家族均为两级火箭,主要服务于发射高度在200千米——600千米的低轨道航天器。
长征三号家族均为三级火箭。
其中长征三号甲和长征三号乙是我国目前高轨道上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它们分别能将2600千克和5100千克的探测器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材料二 上世纪90年代,国家要求研制长征三号甲火箭,为当时国内具有最高水平的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提供运载工具。
长征三号甲火箭的研制,在充分借鉴原有长征火箭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能更灵活地满足不同卫星的发射需求。
至今,它与“东方红三号”卫星“联姻”过10多次,每次均有和谐而美好的结局。
材料三 到2007年10月,长征三号甲火箭共承担了15次发射任务,每次都获得了圆满成功,发射成功率达到100%。
讲解:
结合选文,对文本的知识进行适度的拓展,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让学生筛选文本中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的筛选和概括能力。
通过阅读链接材料,学生可以从每一材料中归纳出为什么专家选择“长征三号甲”作为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依据:
“长征三号甲”运载能力大(推力大);有多次成功发射类似卫星的经验;可靠性高。
【常见题型】
在阅读理解中,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和材料;分析、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写出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常见题型有:
1.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与链接材料,往往在主题上经过全面比较,比较挖掘出有意义的链接材料与文本内容相印证,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感悟。
2.要求学生通过文本内容的学习,抓住文本中某些有价值的知识点,利用这些知识点来解决链接材料中的相关问题。
例如《小品建筑》第3题:
阅读下面介绍“宁寿宫”的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出“宁寿宫”中哪一个建筑属于“小品建筑”,为什么?
(
3.要求学生利用在课内所学到的内容或写作手法,对文本进行简要赏析,从而达到巩固课内所学。
《中考总复习范式学案》P152考题呈现中第2题
4.要求学生解读文本内容,提取出相关信息,然后结合连接材料分析利弊得失,最大限度地发挥链接材料的作用,领悟文本的内蕴。
5.要求学生把背景、风格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本内容与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以“课内学一篇,课外带几篇”的方法,变单篇短文的练习为同类文章,同类文化现象的领悟,联想和欣赏。
【阅读讲座】
1.能力要求
①对文章、材料的把握和整合能力;
②寻找信息、筛选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
③归纳概括综合表述的能力;
④对文本材料中的事实、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质疑评价能力。
2.解题技巧
第一步,读清题。
把握题干中关键词或短语,理解题意。
第二步,析材料。
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把握材料的个性共性。
抓筛选点提炼点。
第三步,看原文,把握文章内容主旨。
第四步,精表述。
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中心写出探究结果,抓住材料与原文的个性与共性针对题目的要求展开表述。
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小结:
材料链接类阅读试题——审题干、明关系、善综合、精表述。
【真题演练】
1、《中考总复习范式学案》P190考题呈现中第2题
2、《中考总复习范式学案》P158考题呈现中第5题
3、《中考总复习范式学案》P167考题呈现中第5题
4、《中考总复习范式学案》P164考题呈现中第4题
5、《中考总复习范式学案》P167考题呈现中第5题
6、《中考总复习范式学案》P159考题呈现中第5题
7、《中考总复习范式学案》P145考题呈现中第4题
8、《中考总复习范式学案》P141考题呈现中第4题
9、《中考总复习范式学案》P118考题呈现中第4题
10、《中考总复习范式学案》P111考题呈现中第3题
【课堂总结】
材料链接题题目灵活多变,要根据文章和文体的不同采取灵活的方法,解题时需要强调几点注意事项:
1、答题时观点要兼顾链接的材料与原文,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2、回答时要避开引用文中现成的语言,不能原封不动照搬。
从文本或每则材料中提取关键词语或者重要的句子,然后把这些词、短语、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写答案的时候把它用到感悟的文字中,结合自己的观点,就是比较完美的答案了。
3、有时根据题目要求要结合原文进行阐述,并联系生活实际。
因此要认真审读题目的要求,按照要求答题。
【作业布置】
1、阅读下面介绍“宁寿宫”的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出“宁寿宫”中哪一个建筑属于“小品建筑”,为什么?
(见《小品建筑》)
【链接材料】
北京紫禁城内的宁寿宫,是清代乾隆皇帝准备退位后当太上皇时居住和使用的。
这是一组有相当规模的宫殿建筑群。
这些建筑的布置很注意显示皇家气魄。
主建筑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与皇极殿相接。
宁寿宫建筑群的入口是面向南的皇极门,皇极门气宇轩昂。
皇极门的南面,立着一座很长的影壁,影壁上有九条用琉璃烧制的巨龙,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壁”。
2、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聪系本文,谈谈你的感悟。
(3分(见《鹰志》)
链接材料:
链接一:
漫画《宠儿》。
链接二:
解除紧张的办法。
一个年轻人找到动物园的园长说:
“我想做一名驯虎师!
”
园长说:
“这可是一份相当危险的工作。
”
年轻人说:
“我神经总是很紧张。
医生告诉我惟一治疗的方法,就是去找一份需要高度紧张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忘记其他的恐惧!
”
后来,这个年轻人不仅成了著名的驯虎师.而且他的毛病也好了。
我的感悟:
3、【课文链接】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有两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个人倒了一小杯儿,说:
“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酒杯,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节选自贾平凹《月迹》)
(见《泉》)选文中的“小儿”和【课文链接】中的“奶奶”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人物,作者安排这两个人物的用意是相同的。
请问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请作具体分析。
(3分)
4、文中说“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但实际上很少有人希望自己陷入绝境。
可恰恰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敢于为自己创设绝境,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创造了辉煌。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
韩信的“背水一战”,项羽的“破釜沉舟”。
(参见[相关链接])对于这种自断后路故设绝境的做法,你是怎样看待的?
请谈谈你的理由。
(4分)[相关链接](见《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
(1)背水一战:
韩信攻赵,让士兵背水列阵,置己方于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绝境,结果士兵个个奋勇向前,大败赵军。
取胜后,有将士问背水列阵的缘故,韩信说:
大敌当前,只有后无退路,才能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
(据《史记。
淮阴侯列传》)
(2)破釜沉舟:
项羽与秦军作战,领兵过河后,下令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弄沉,使士兵们陷于缺粮、无船、没有退路的绝境,以示不胜利不再回来的决心,最终大败秦军。
(据《史记。
项羽本记》
5、探究与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体会。
不少于40字。
(4分)(见<<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材料一:
心理学认为,自卑这一种人格元素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人格中。
材料二:
自卑的最大敌人就是勇于面对自卑的人。
材料三: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和张越年少时也曾自卑,现今都有豁达自信的主持风格。
【文章材料】
小品建筑
①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凡属随笔、杂感、散文一类的小文章统称为小品。
“小品建筑”是借用文体“小品”之名,专指那些小而简的建筑。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
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
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
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③这些建筑群体除了有连成一体的殿堂、廊屋、门楼等,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立的小建筑与之相配。
例如,一座宫殿、一组寺院或者坛庙,甚至大型的住宅,人们都可以看到在建筑群的最外面往往竖立着牌楼;在建筑群大门的前面立有华表、石狮子;在建筑群的主要殿堂前面排列着香炉、日晷以及龟、鹤等兽像。
人们熟悉的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九开间的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
它的形体已经够宏伟的了,但是还不够,在天安门前金水河上有几座金水桥,在桥的左右两边又各安放了一尊石雕狮子和一根华表。
正是这威武的狮子、高耸的华表,装点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城大门。
可见,这些小品建筑在整个建筑群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自然,所谓小品建筑,只是相对大建筑而言,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例如,在重要建筑群中,作为标态的牌楼应属小品。
而一般建筑群的一些院门虽然形体并不大,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因为这类院门都附在院墙上,并非独立存在,所以不属于小品建筑。
中国古代众多的小品建筑都有着特殊的形态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也是相当有成就的。
(有删改)
鹰志
王族
①一只小鹰出生六七天后,母鹰为了防止它学会爬行,就会对它进行残酷的训练,让它生命的第一反应就是飞翔。
因为爬行对鹰来说是耻辱,而飞翔则是高贵和勇敢的象征。
等小鹰能飞起来了,母鹰就会把它们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折断,然后把它们从高处推下去。
小鹰虽然因折断了翅膀中的骨骼而浑身剧痛,但它必须挣扎着飞翔,否则就会摔死。
挣扎使它们的翅膀得到了供血,在短时间内便可痊愈,而痊愈后的翅膀将坚硬如铁,更具力量。
②有很多小鹰在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被折断后,没有挣扎着飞翔起来,便坠落到山谷中摔成了一朵朵血淋淋的骇人之花。
③有的小鹰长到了可以爬行的时候,母鹰就把它推到巢边,让它向悬崖下张望。
崖下的冷风和暗淡的光线使它浑身发抖,想缩回身子进入母鹰的怀抱。
这时候母鹰突然从巢中飞出,在崖边上下起伏,让身躯画出漂亮的弧线。
母鹰是为了让小鹰看看飞翔是怎样的。
作为一只鹰,是不应该恐惧悬崖和黑暗的。
④母鹰盘旋一会儿后,回到巢中,用身体将小鹰一点一点向巢外推去。
小鹰吓得缩紧了身子,岩壁布满荆棘,有棱角尖利的岩石,还有深不见底的河流和尖叫着跑来跑去的土拔鼠。
母鹰长鸣一声,用力将小鹰推了出去,小鹰哀叫着,身体在空中飘来飘去。
母鹰将小鹰推向崖谷的同时,振翅而起,飞向山谷后面去了。
小鹰在坠落中想攀住树枝和藤蔓,但都没有成功。
眼看就要落地了,它突然在挣扎中展开了双翅.盘旋出一条漂亮的弧线,向上飞起。
⑤它缓缓地向上飞行,最后落在山顶的一块石头上。
崖谷依然幽暗而无声,小鹰看着深崖,好像刚刚才认识它似的,久久没有转动一下头颅。
后来,小鹰发出一声鸣叫,从石头上向远方飞去。
天空高远,阳光炽烈,它慢慢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⑥鹰的生存中充满很多游戏规则。
鹰时常会对捕获的猎物抓而又放,放而又抓,一直到将它们折腾得筋疲力尽。
鹰有时会毫无惧色地扑向比它大数倍的动物,追逐和吓唬它们,以此验证自己的胆量;有时还会从巢中兴奋地飞到空中追逐飞行的昆虫,学习这些飞行小动物进攻和逃避进攻的方法,以增强自己的捕食技巧。
天气好的时候,鹰会在天空中翱翔、翻飞,速度疾如箭矢,令人惊叹。
大多数鸟儿都喜欢阳光、草地、鲜花和河流,喜欢从中寻找快乐,享受幸福。
鹰却不,它们总是待在光线昏暗的山林里,或隐身于洞穴中,不管外面怎样热闹,它们从来都不会张望。
⑦鹰不会等死,它感到自己快不行了的时候,就飞到悬崖中,在岩壁上把自己撞死。
悬崖深不见底,所以谁也不会见到鹰的尸骨。
⑧鹰的寿命与其他鸟类相比可谓最长.它可以活到七十岁。
而要维持如此长的寿命,它就必须在四十岁时为自己的生命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
这个决定是无比痛苦的,却可以让它的生命获得新生。
原来.在高空飞翔、在荒野中抓捕猎物的鹰到四十岁左右时,它那尖利的双爪便开始老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伸展自如地抓捕猎物;它的喙上也已经结土一层又长叉弯的茧,一动便可碰到胸膛,对进食阻碍很大;最让它痛心的是.双翅上的羽毛也厚厚地堆积在一起.使它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在天空中轻盈地飞翔。
⑨这时候,它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让生命获得新生。
⑩鹰都会选择让生命新生。
首先,它会在飞翔中突然撞向悬崖,把结茧的喙狠狠地磕在岩石上。
它会用很大的力气,一下子便把老化的喙和嘴巴连皮带肉磕掉。
它满嘴流着血飞回洞穴,忍着剧痛等待新喙长出。
⑨新喙终于长了出来.它立刻进行第一道工序,用新喙把双爪上的老趾甲一个个拔掉。
那同样又是一次血淋淋的更新。
不久,新的趾甲长出来了,它紧接着进行第三道工序,用新的趾甲把旧的羽毛扯掉,再等五个月,新的羽毛又长出来了。
只有经过这一系列残酷的更新,鹰才可以再次在蓝天上飞翔,并收获三十年的生命。
⑩它的这一系列生命更新充满了危险,极有可能使自己疼死或饿死,但它依旧勇于向自己挑战,勇于让自己在死亡的边缘获得再生。
(摘自《散文》2009年第10期,有删改)
泉
贾平凹
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了。
家里来信说:
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列开四块,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了。
”我听了,很是伤感。
②打我记事起,这棵老槐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
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
冬天,大地上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裸的,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
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一首歌。
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③我不能不去看它了。
一回到村口,就急切切地找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
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里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推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
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灭了呢?
!
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
!
我在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长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④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
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
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⑤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
“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
”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
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着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霎时消失了。
⑥小儿突然说:
“爸爸,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
”水一样的声音?
这是我曾听过的。
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
“爸爸,水还在呢!
”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
”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啊!
真是一口泉呢!
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
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
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⑦“泉!
生命的泉!
”我激动起来了,仅仅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
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吧!
⑧我有些不能自已了。
月光下,那嫩嫩的枝条上,绿绿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的鲜鲜的,深深的:
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坝柱吗?
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
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
”“能的。
”我肯定地说。
⑨说完了,我们就在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选自《贾平凹散文选集——喝酒》有删改)
绝境是人生的醒悟和升华
①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必然会遇到令人无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的绝境。
②如果你已经陷入绝境,那么就证明你已经得到了上帝的垂爱,将获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如果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你要由衷感谢的不应是你的顺境,而应是你的绝境。
③顺境中,你收获的仅仅是代表财富的东西,然而大部分时间里,你是在不断的丧失,丧失着生命中原始的豪迈与激情。
顺境是一种麻醉剂和腐蚀剂,让你完成从呼啸山林的兽中之王到懒猫的转化,让你经历从将军到囚徒的蜕变。
④绝境不仅仅是一场磨难,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
⑤置身人生绝境,你必然会饱受痛苦的煎熬,忍受非人的折磨。
他迫使你不得不躲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反观自身的内心和灵魂,扫清思想上的障碍,触摸心灵中最脆弱的部分,对生命进行深层的、近乎本质的思考,正视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绝境,把它当做一块磨练人的砺石,锤炼自己,激发生命活力。
⑥越王勾践面对亡国的人生大耻,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终成复国大业;音乐巨匠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辉煌的《命运》绝响;海涅面对手足瘫痪、视力微弱的人生绝境,信念不倒,笔耕不辍,吟唱出了誉满人间的不朽诗篇……由此可见,在绝境中成功者往往会突破思想上的藩篱,超越世俗常规,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
⑦巴尔扎克说:
“绝境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
⑧其实,要想取得成功,仅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要把想法变为现实,还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
失败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忍耐了一分钟,多思考了一个问题,多走了一步路……因而,在不断的努力中成功者就多了一分坚强,多了一条途径,多了一次机遇……而失败者在逆境中怨天尤人,在绝境中慨叹命运不济,最终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
⑨所以说,绝境是你错误想法的结束,也是你选择正确做法的开始。
走出人生绝境就会迎来人生佳境。
⑩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绝境,就多一次机遇,多一次超越。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
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只能感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
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
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
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
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
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
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
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
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
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
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树比人坚忍。
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
树回帮助人的,在饥谨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
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
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
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
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
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
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
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
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敬了吧?
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
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
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
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
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
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
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
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