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复合判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1452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复合判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复合判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复合判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复合判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复合判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复合判据.docx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复合判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复合判据.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复合判据.docx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复合判据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

复合判据

一、单选题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H<0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B.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

C.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是熵增加的结果

D.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B.已知反应2NO2(g)

N2O4(g)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则△H>0

C.在0.1mol•L-1的NH4Cl溶液中:

c(NH4+)+c(NH3•H2O)=0.1mol•L-1

D.在Na2CO3溶液中:

c(Na+)=2c(CO32-)

3.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KClO3(s)===2KCl(s)+3O2(g) ΔH=-78.03kJ/mol ΔS=1110J/(mol·K)

B.CO(g)===C(石墨,s)+1/2O2(g) ΔH=+110.5kJ/mol ΔS=-89.36J/(mol·K)

C.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444.3kJ/mol ΔS=-280.1J/(mol·K)

D.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ΔH=+37.301kJ/mol ΔS=184.05J/(mol·K)

4.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锡结构坚固,可以制造器皿。

把白锡制成的器皿放在0℃(T=273K)和1.01×105Pa的室内保存,它能否变成灰锡(已知:

该条件下白锡转化为灰锡的焓变和熵变分别是△H=-2181J·mol-1,△S=-6.61J·mol-1·K-1;当△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

A.能B.不能C.不能确定D.升温后能

5.橡皮筋在拉伸和收缩状态时结构如图,在其拉伸过程中有放热现象。

25℃、101kPa时,下列过程的焓变、熵变和自发性与橡皮筋从拉伸状态到收缩状态一致的是()

A.CaCO3=CaO+CO2↑

B.NaOH的溶解

C.2H2+O2=2H2O

D.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6.己知反应2C(s)+O2(g)=2CO(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低温下才能自发进行B.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

C.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7.反应CH3OH(l)+NH3(g)===CH3NH2(g)+H2O(g)在某温度自发向右进行,若反应的|ΔH|=17kJ·mol-1,|ΔH-TΔS|=17kJ·mol-1,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ΔH>0,ΔH-TΔS<0B.ΔH<0,ΔH-TΔS>0

C.ΔH>0,ΔH-TΔS>0D.ΔH<0,ΔH-TΔS<0

8.下列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的是

A.放热反应B.熵增加的反应

C.熵增加的放热反应D.熵增加的吸热反应

9.某反应只有在高温下才具有自发性,则对该反应的△H和△S判断正确的是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二、多选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向稀氨水中缓慢通入CO2,溶液中

的值增大

B.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和正极的质量均增大

C.一定温度下,反应CO(g)+3H2(g)═CH4(g)+H2O(g)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H<0

D.反应NH4NO3

N2O↑+2H2O,生成11.2LN2O转移电子数为2×6.02×1023

三、综合题

11.

(1)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

CO(g)+H2O(g)

CO2(g)+H2(g)。

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min

H2O

CO

H2

CO

1

650

2

4

1.6

2.4

5

2

900

1

2

0.4

1.6

3

①实验1中以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

②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2)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2mol的CO和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CO(g)+2H2(g)

CH3OH(g)△H<0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平衡,而在t2、t8时都改变了条件,试从以下措施中选出适宜的改变条件:

t2___、t8___。

(此处两空均填下列选项字母序号)

a.增加CO的物质的量b.加催化剂c.升高温度d.压缩容器体积e.将CH3OH气体液化f.充入氦气

②若t4时降压,t5时达到平衡,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___。

(3)已知反应2NO(g)+2CO(g)

N2(g)+2CO2(g)在100kPa下△H=-113.0kJ/mol,△S=-145.3J·mol-1·K-1。

理论上,该反应在温度___(填“高于”或“低于”)___时均可自发进行。

12.一氯氨、二氯氨和三氯氨(NH2Cl、NHCl2和NCl3)是常用的饮用水二级消毒剂。

(1)用Cl2和NH3反应制备三氯胺的方程式为3Cl2(g)+NH3(g)⇌NCl3(l)+3HCl(g),向容积均为1L的甲、乙两个恒温(反应温度分别为400℃、T℃)容器中分别加入2molCl2和2molNH3,测得各容器中n(Cl2)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t/min

0

40

80

120

160

甲(400℃)n(Cl2)/mol

2.00

1.50

1.10

0.80

0.80

乙(T℃)n(Cl2)/mol

2.00

1.45

1.00

1.00

1.00

 

①T℃_____400℃(填“>”或“<”),该反应的ΔH____0(填“>”或“<”)。

②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填高温、低温、任何温度)。

③对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若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则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若容器内Cl2和NH3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反应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加入一定量的NCl3,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在原容器中按

继续充入一定量反应物,达新平衡后Cl2的转化率增大

(2)工业上可利用反应2Cl2(g)+NH3(g)⇌NHCl2(l)+2HCl(g)制备二氯胺。

①NHCl2在中性、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强烈水解,生成具有强杀菌作用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恒温条件下,将2molCl2和1molNH3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平衡时Cl2和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A、B、C三点中Cl2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__点(填“A”“B”或“C”);B点时反应物转化率:

α(Cl2)____α(NH3)(填“>”“=”或“<”),若B点平衡体积为2L,则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G<0反应自发进行,由△G=△H-T△S可知,△H<0时,若△S<0,则△G可能大于0,反应非自发,故A错误;

B.△G<0反应自发进行,能否发生还有反应速率问题,故B错误;

C.反应向熵值方向进行,同种物质熵值:

液体>固体,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是熵增的重要结果,故C正确;

D.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气体,混乱度增加,熵值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25℃下,溶液的pH=7,则溶液呈现中性,但是T℃不一定是25℃,A错误;

B.反应2NO2(g)

N2O4(g),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S<0,根据△G=△H-T△S<0,则△H<0,B错误;

C.在NH4Cl溶液中,NH4++H2O

NH3·H2O+H+,根据物料守恒,有c(NH4+)+c(NH3•H2O)=0.1mol•L-1,C正确;

D.Na2CO3溶液中,CO32-会发生水解,生成HCO3-和H2CO3,则有物料守恒,c(Na+)=2c(CO32-)+2c(HCO3-)+2c(H2CO3),D错误。

答案选C。

3.B

【解析】

A.ΔH<0,ΔS>0,△H–T△S<0,故A一定能自发进行;B.ΔH>0,ΔS<0,△H–T△S>0,故B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ΔH<0,ΔS<0,故C低温时,△H–T△S<0,能自发进行,高温时,△H–T△S>0,不能自发进行;D.ΔH>0,ΔS>0,故D低温时,△H–T△S>0,不能自发进行,高温时,△H–T△S<0,能自发进行。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需要明确:

△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4.A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T=273K时,

,所以该条件下白锡能转化为灰锡,故选A;

5.D

【解析】

【分析】

橡皮筋在拉伸过程中有放热现象,则橡皮筋从拉伸状态到收缩状态一致为吸热反应,混乱度增加,即熵增过程,且在25℃,101KPa时自发进行,据此分析。

【详解】

A.碳酸钙分解为吸热反应,熵变大于0,但碳酸钙在25℃,101KPa下不会自发分解,故A错误;

B.NaOH的溶解放热,且混乱度增加,熵增,故B错误;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且熵减,故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且熵变大于0,在25℃,101KPa时能自发发生,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

【详解】

该反应为熵增反应,△S>0,该反应为燃烧反应,△H<0,根据△G=△H-T△S可知,无论T为何值,△G均小于0,因此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故答案为:

D。

7.A

【解析】

【分析】

反应能自发进行,应满足△H-T△S<0,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能够自发的向右进行,这说明△H-T△S一定是小于0,根据方程式可以知道该反应的ΔS>0,所以如果ΔH<0,则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是自发进行的,而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能够自发的向右进行,因此该反应的反应热ΔH>0;

答案选A。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G=∆H-T∆S,∆G<0的反应能够自发进行。

若∆H<0,∆S<0,∆G一定小于0,所以熵增加的放热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故选C。

9.A

【解析】

【分析】

依据△G=△H-T

△S<0。

【详解】

依据△G=△H-T

△S<0,判断反应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自发进行:

A.△H>0、△S>0,在高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A符合题意;

B.△H<0、△S<0,在低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B不符合题意;

C.△H>0、△S<0,很难自发进行,C不符合题意;

D.△H<0、△S>0,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0.BC

【解析】

【分析】

氨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促进氨水的电离;反应自发进行需要ΔG=ΔH-TΔS<0;标准状况下可以计算N2O的物质的量,据此回答问题。

【详解】

A.若温度不变,氨水的Kb保持不变。

根据Kb=

可知,向稀氨水中缓慢通入CO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促进一水合氨的电离,导致铵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中

的值减小,A错误;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为PbO2+4H++SO42-+2e-=PbSO4+2H2O,负极反应为Pb+SO42--2e-=PbSO4。

可以看出放电时,负极和正极的质量均增大,产生硫酸铅沉淀,B正确;

C.由吉布斯自由能ΔG=ΔH-TΔS可知,若反应能自发进行,ΔG<0。

由题目反应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熵变下降,ΔS<0,即该反应的△H必须小于0,C正确;

D.题目未指明环境是否为标准大气压,故无法计算,D错误。

答案为B、C。

11.0.16mol/(L•min)放cb

低于777.7K

【解析】

【分析】

(1)①由表中数据可知,C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4mol-2.4mol=1.6mol,根据v=

计算v(CO),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CO2);

②第二组温度比第一组高,反应物物质的量比第一组减半,但是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比第一组的一半少,表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分析;①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

②减小压强,速率减慢,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3)依据△G=△H-T△S计算判断,若△G<0,反应自发进行,若△G>0,反应非自发进行。

【详解】

(1)①由表中数据可知,C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4mol-2.4mol=1.6mol,v(CO)=

=

=0.16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CO2)=v(CO)=0.16mol/(L•min);故答案为:

0.16mol/(L•min);

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中C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4mol-2.4mol=1.6mol,实验1中CO的转化率为

×100%=40%,实验2中C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2mol-1.6mol=0.4mol,实验2中CO的转化率为

×100%=20%,则实验1的转化率大于实验2,则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故答案为“放”;

(2)①根据图可知,t2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反应特点,改变的条件为:

升高温度,答案选:

c;t8时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未移动,故使用了催化剂,答案选:

b;

②t4时降压,速率减慢,t5时达到平衡,t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故t4~t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为:

;故答案为:

(3)已知:

在100kPa下该反应的△H=-113.0kJ•mol-1,△S=-145.3J•mol-1•K-1,反应自发进行,△G=△H-T△S=-113.0kJ•mol-1-T×(-145.3J•mol-1•K-1)×10-3<0,计算出T<777.7K,故答案为:

低于;777.7K。

【点睛】

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平衡常数概念计算应用,反应自发性的判断等知识,理解掌握平衡移动原理是解答关键,侧重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

12.><低温ADNHCl2+2H2O=2HClO+NH3C=4

【解析】

【分析】

(1)①根据温度对反应速率以及平衡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

②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

③A.NCl3(l)为液体,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变化,气体体积不变,则气体的密度会随反应进行而变化;

B.容器内Cl2和NH3物质的量之比为3:

1,不能证明浓度不变;

C.改变纯液体物质的用量,不影响平衡的移动;

D.起始量为2molCl2和2molNH3,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在原容器中按

继续充入一定量反应物,相当于增大压强;

(2)①NHCl2在中性、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强烈水解,生成具有强杀菌作用的物质为次氯酸,另一物质为氨气;

②根据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比较转化率的大小;由于Cl2和NH3是按照化学计量数之比充入,则任一点均有,转化率:

α(Cl2)=α(NH3);根据B点氯气和氯化氢物质的量相同,设参加反应氨气物质的量xmol,列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刻各气体物质的浓度,进而计算平衡常数。

【详解】

(1)①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其他条件相同时,由表格数据可知40min时,T℃时消耗氯气较多,且T℃时反应先达到平衡,则T℃时的反应速率比400℃时的反应速率快,则T℃>400℃;在400℃时,甲容器平衡后氯气为0.80mol,在T℃时,乙容器平衡后氯气为1.00mol,乙中剩余氯气较多,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向为吸热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H<0;故答案为:

>;<;

②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且正向为熵减小的反应,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则应为低温条件;故答案为:

低温;

③A.NCl3(l)为液体,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变化,气体体积不变,则气体的密度会随反应进行而变化,则若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则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容器内Cl2和NH3物质的量之比为3:

1,不能证明浓度不变,则不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NCl3为纯液体,改变其用量,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故D错误;

D.起始量为2molCl2和2molNH3,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在原容器中按

继续充入一定量反应物,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达新平衡后Cl2的转化率增大,D项正确;故答案为:

AD;

(2)①NHCl2在中性、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强烈水解,生成具有强杀菌作用的物质为次氯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Cl2+2H2O=2HClO+NH3;故答案为:

NHCl2+2H2O=2HClO+NH3;

②该反应2Cl2(g)+NH3(g)⇌NHCl2(l)+2HCl(g)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氯气转化率增大,则A、B、C三点中氯气转化率最高的是C点;由于Cl2和NH3是按照化学计量数之比充入,则任一点均有,转化率:

α(Cl2)=α(NH3);B点氯气和氯化氢物质的量相同,设参加反应氨气物质的量xmol,则可得三段式

,则2-2x=2x,解得x=0.5,则平衡是c(Cl2)=0.5mol/L,c(NH3)=0.25mol/L,c(HCl)=0.5mol/L,平衡常数

;故答案为:

C;=;4。

【点睛】

(2)问②在计算平衡常数时,一定注意NHCl2为液体,不能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同学们往往会忽视其为液体,当作气体进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