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8407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设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组织设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组织设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组织设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组织设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织设计书.docx

《组织设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设计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织设计书.docx

组织设计书

1.编制说明

1.1编制说明

本次投标内容为XXx工程,建筑总面积55394平方米。

施工范围为:

土建工程。

工程相关目标:

确保“优质结构”获“XXx市文明工地”。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XXx的纲领性文件,编制时对工期、质量目标、项目管理机构设置与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技术方案、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季节性施工、总包管理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做了充分考虑,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

在工程实施前还要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措施及作业指导书,指导工程施工,确保在240天工期内完成主体工程的全部施工内容,并使该工程质量评定等级达到“合格”确保“优质结构”。

1.2编制依据

a)XXx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b)XXx工程施工图;

c)现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d)江苏省及苏州市有关政策和文件规定;

e)现场情况及公司施工类似建筑施工经验等。

2工程概况

2.1总述

2.2建筑设计概况

工程名称

XXx

建设地点

XXx

目标质量

“合格”确保“优质结构”

安全文明

XXx

工期

总工期:

240天(计划2010年5月6日开工)

建筑概况

本工程建筑总面积XXx平方米

XXx楼(16+2)层,地上16层,地下2层,地下二层层高均为3米,地上各层2.9米,室内外高差1.50米,建筑物檐高度46.4米

结构类型

框剪结构

±0.00标高

高层

黄4.60

室内外高差

1.5m

建筑工程等级

一级

地下防水等级

二级

框架抗震等级

二级

建筑耐火等级

一级

建筑场地类别

IV级

砌体结构等级

B级

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建筑抗震类别

丙类

抗震烈度

7度

结构概况

基础:

整体阀板型式板厚1000

主体:

框剪16层,

柱尺寸主要有:

1400×1400、1300×1300、1200×1200、1100×1100、1000×1000、600×600等;

剪力墙厚度主要有:

330、200;

结构梁尺寸主要有:

300×800、500×800、400×900、200×400、500×1000、600×1200

砼强度等级

垫层C15、墙柱:

地下室底板、墙C30,地面以上C30;

砌体工程

±0.000以上为MU7.5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Mb7.5专用砂浆砌筑;±0.000以下为MU1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M10水泥砂浆砌筑,并用Cb20灌芯混凝土灌芯密实。

钢筋

HPB235、HRB335、HRB400、Q235、Q345、焊条:

E43、E50

3工程项目实施概述

3.1工程重点及对策

3.1.1工程质量

a)目标要求:

“合格”确保“优质结构”。

对策:

明确目标,建立质量保证组织体系,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加强总承包商管理的力度,与分包商签订质量目标协议,分解质量目标,按照标书要求落实到每个专业、每个分包商,并实施有效管理。

按照过程控制、动态管理、目标考核、严格奖罚的质量管理格式,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

3.1.2安全文明

a)目标要求:

无伤亡事故,获得“苏州市文明工地”称号。

对策:

明确目标,建立安全文明保证组织体系,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加强总承包商管理的力度,与分包商签订安全文明目标协议,分解安全文明目标,落实到每个专业,并实施有效管理

3.1.3工程管理

我司将充分发挥公司综合能力与水平优势、管理与协调优势、策划与运作优势、资源调配优势、计算机管理优势等,采用适合、有效的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实现项目质量、工期等目标、指标,优质高效的完成雇主交付的任务。

总体措施:

3.2工程难点及对策

3.2.1工程测量与定位放线

本工程由地下2层、地上16层(最高层),建筑高度最高约52.4米,所以施工测量轴线垂直传递是本工程的一个重点。

a)在施工过程中需组建专门的测量放线小组进行专业的定位放线。

b)分阶段(基础施工阶段和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建立合理的场区首级测量控制网、控制点,定期复核。

c)根据项目结构特点,在上部结构施工阶段,设立垂直传递孔,快速准确的完成楼层轴线的测设工作。

d)利用图纸的CAD版本进行电脑翻样,得出坐标值,并编制测量内业手册,实测时,采用先进的全站仪进行测设。

3.2.2地下室施工

a)科学划分施工段落,合理制定浇灌线路与方式,配备足够的资源,保证段落内砼一次连续浇注,不产生裂缝等不良现象,从而保证砼质量。

b)对于砼底板,必须进行温度和收缩应力的验算,和养护材料厚度的计算,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实施信息化施工,随时了解施工状况。

c)对于地下室外墙可考虑增加墙板水平钢筋的密度或增加抗裂钢筋网片,并合理设计调整砼配合比,砼浇筑时确保其密实度,加强保湿养护力度,避免墙板出现竖向裂缝。

d)柱/梁/板不同标号砼的浇筑方法,采用钢丝网将两种不同标号的砼分隔。

4土建施工方案

4.1地下室结构施工

4.1.1底板施工

a)底板施工工序为:

测量放线→底板、承台、地梁沟槽土方开挖→沟槽底砼垫层→桩头处理→砖模→承台、地梁钢筋绑扎→底板筋底层钢筋绑扎→管线预埋→底板上层钢筋及竖向插筋固定→止水带安装→底板高低差处及止水带下墙模板安装加固→底板砼浇筑。

b)浇筑流向、主要浇筑方法和设备安排

c)根据底板尺寸和方量,现场布设一台混凝土输送泵,同时利用安装在中间的一台塔吊辅助浇筑。

浇筑沿纵向由北向南进行。

在施工每一小区域的时候,浇筑时应在遵循主浇筑方向的同时,将每块区域浇筑完毕,避免出现施工冷缝。

当砼浇灌距离砖侧模约为2m时,此时砼应靠砖侧模下料,以使砼与前面浇灌砼之间形成凹槽,由于砼泌水,从而在凹槽积水,及时用离心泵把水抽走。

输送泵的架设:

为了使泵送时的冲力不致扰动钢筋模板,输送管应单独设临时支支架应提前搭好,支架下垫设150×150×150混凝土垫块(可采用报废混凝土试块),沿浇筑次方向支架除提前搭好两排外,其余应随着底板的浇筑顺序随浇随搭。

所有支架都应在该部位输送泵投完料后马上拆除。

对于高低差部位的浇筑方法:

由于高低差部位混凝土浇筑时容易出现大量返浆并造成烂根,因此混凝土浇至此处时应控制好浇筑时间,上层混凝土应待下阶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下料进行浇筑。

(其余各区底板高低差部位浇筑方法与次相同)

混凝土采取全斜面分层方法进行施工,即“一个坡度,循序推进,一次到顶,薄层浇筑”方法。

d)底板砼浇筑施工工艺

清理基层的杂物,浇水湿润基层及砖侧模,但不允许存在积水现象。

砼浇灌分层时,每层砼必须在下一层砼初凝前覆盖。

为了保证不出现施工冷缝,混凝土内掺加缓凝型减水剂,砼初凝时间为约4小时。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各布置一道振动器。

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和防止混凝土离析。

由于底皮钢筋间距较密,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

随着混凝土的向前推进,振捣器也相应跟上,以确保整个高度混凝土质量。

振捣砼时,振动棒移动间距为0.4m,靠近侧模时不应小于0.2m,分层振捣时振动棒必须进入下一层砼5~10cm,以使上下两层充分结合密实,消除施工冷缝。

振动棒振动时间为20~30秒,但以砼表面出现泛浆为准。

砼表面出现大量泌水时,采取措施用离心泵及时把余水分排走。

砼浇灌过程中,要随时采取措施预防钢筋、模板、预埋件发生移位,并且及时拆除施工临时设施。

进行二次振捣,以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

底板泵送混凝土,其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混凝土结束后要认真处理。

首先用长刮杆找平,然后利用提浆机进行提浆,再用木槎子打磨压实收光,以闭合收水裂缝。

为了保证砼表面不出现裂缝,根据现场情况,必要是还应进行二次收浆。

砼在浇灌12小时后,就应开始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底板进行蓄水养护和保温14天,水的深度为20cm。

e)底板止水带侧墙细部施工方法:

在底板砼浇灌完毕而还没有初凝时,同时砼坍落度损失5~8cm时,及时利用吊车把砼浇灌到模板内。

待模板内的砼坍落度损失5cm时(大约1小时后),才能开始振捣侧墙砼。

振动棒必须插入侧墙下底板砼10cm振捣,以消除施工冷缝,振捣必须密实,同时注意防止振捣时间过长,避免砼中砂浆从根部溢出,造成烂根。

注意预防止水带在砼施工过程中偏位,如发生偏位,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f)底板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预先和气象部门取得联系,确保避免在施工期间下大雨,同时准备塑料帆布,作好下雨的预防措施。

当气温高于35℃时,不应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坚持浇灌申请制度,因工程量较大应提前将施工方案报甲方、监理审批,同意后还应在每次浇筑前申请浇灌令。

合理安排分班作业,严禁打疲劳战。

本工程拟每日安排两班。

混凝土施工期间,人员交接班必须有序进行,上一班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尤其是振捣手,必须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交接部位的施工情况,严禁因一哄而散而出现漏振、漏捣。

4.1.2地下室底板垫层、模板施工

a)底板垫层施工

砼垫层分区和施工顺序与土方开挖相同,包括砼底板、承台、地梁的砼垫层;承台、地梁的砼垫层先施工,然后在上面砌承台、地梁砖模,然后回填底板垫层下回填土,再施工底板垫层。

施工这部分,应注意保证基坑几何空间尺寸的准确,砼垫层施工前,用6Φ@2000钢筋头打入土中控制作为标高。

b)底板模板施工

本工程底板、承台部分模板均采用砖模形式,底板高低台阶分界处及外墙止水带处吊模采用木模。

砖模施工工序:

土方开挖成型→放承台、地梁线→按线砌筑砖模→砖模抹灰→防水→防水保护层→砖模加固

止水带吊模施工工序:

外墙钢筋绑扎加固→按放线位置焊接底部定位钢筋→支18厚模板→弹线穿螺杆→立竖楞方木→绑钢管,拧紧螺杆→绑钢丝绳,校准成型

砖模施工:

地下室底板外围,地梁、承台外模均采用MU7.5砖,M5砂浆砌筑成型。

砖模上需做防水层及其保护层,则会因角度不同而砌筑细节有所不同。

凡砖模净高小于1M时为120墙厚,大于1M小于1.5M时为240墙厚。

止水带吊模施工:

外墙水平施工缝留在距底板面150处,设一条3×400钢板止水带,支模方法:

底部定位钢筋安装:

定位钢筋需满足托住模板、防止胀模、防止模板内移的要求。

托住模板、防止胀模采用Φ14钢筋弯成扁U形焊在剪力墙竖向钢筋上,两边各伸出175mm,间距@1000,两侧摆设方木,并用木楔楔紧。

顶部定位钢筋用止水螺杆替代,确保剪力墙截面尺寸。

为了防止模板向内陷,特别是板与板的交接处无法穿螺杆,则当用铁钉连接竖楞和模板时,会因为由外向内用力而使搭接处模板内陷而出现错台,所以模板与竖楞的连接必须用铁钉由内向外钉牢。

竖楞排列间距@300。

横檩采用Φ48钢管,钢管搭接使用一字扣件,搭接头设在两方木竖楞间隔内,上下排钢管搭接位置要错开,同时,用钢丝绳将上下排钢管绑扎在一起。

绑钢丝绳校准模板垂直度时,必须吊铅锤进行。

底板高低差处吊模:

底板高低差处吊模采用木模,其下支架采用Ф25钢筋,间距500,为了防止根部涨模,模板与支架钢筋伸出部分用木楔楔紧,上部采用Ф14拉杆固定三道,顶部拉杆焊接在底板面钢筋上,中部和底部拉杆则和低底板伸过来的面筋扣接,其余支模方法同止水带吊模。

4.1.3地下室底板、承台钢筋施工

a)底板钢筋焊接施工

钢筋接头按50%错开,钢筋采取直螺纹连接技术和闪光对焊加电弧焊接长,电弧焊接头采用同轴线搭接单面焊10d。

底板钢筋接头电弧焊焊条采用结—422型。

对焊及电弧焊接头应按规范要求提前抽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底板钢筋绑扎。

b)底板钢筋绑扎施工

底板钢筋绑扎:

底板钢筋工程量大,穿插复杂,必须注意施工顺序:

施工前弹出钢筋位置线,以确保钢筋绑扎后位置的正确性。

先绑扎承台、地梁钢筋,承台、地梁箍筋驳头需四个方向错开。

承台、地梁钢筋绑扎完成后,按弹出的底板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确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的钢筋在下面。

原则上应首先满足受力主筋保护层位置。

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可梅花型绑扎,双向受力钢筋应满绑。

底排筋用C35砼垫块垫起,间距800,梅花状布置。

绑扎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底部与下层筋点焊固定,在马凳上纵向或横向固定定位钢筋Φ20@1000,然后再绑扎上层钢筋,由于基础底板及地梁的受力的特点,上、下层的钢筋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c)柱插筋:

柱四角的主筋落到底板底层钢筋网上,其他钢筋入底板内45d,上部采用50%接头错开,短筋应超出底板面500。

为了保证墙、柱钢筋的正确位置,在防水保护层上放出轴线及墙柱位置线,经工程技术组仔细验线确认无误后,再绑钢筋。

4.1.4地下室竖向结构施工难点及措施

a)外挡土墙钢筋定位

为提高钢筋绑扎质量,节约工期,本工程地下室外挡土墙钢筋采用分层一次到位的方法,即底板插筋伸至地下一层楼板以上,地下一层插筋或搭接钢筋在室外地坪处一次收口。

为了保证墙体钢筋的正确位置,对钢筋采取定位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根据标高搭设钢管架,并弹线确定墙竖筋位置,根据承台墨线竖插筋,其收口位置由钢管架顶部水平杆确定,墙筋位置确定后,墙筋与承台底部点焊。

4.1.5后浇带施工

地下室后浇带位置同底板,由于后浇带处的砼可能在主体封顶后方可施工,期间后浇带所处的跨间模板和支撑必须保留,后浇带模板支撑不得随意拆除。

4.2±0.000以上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4.2.1综述

主体结构施工目标:

钢筋工程绑扎正确,尺寸位置准确,间距均匀,观感良好,保证一次验收通过,达到优良。

工程满足一般性清水砼的要求,即:

墙面平整、线条流畅通顺、无蜂窝麻面、外形准确,装修时仅作表面的局面处理,直接做面层,达到室外及室内六面减少抹灰的要求,以消除抹灰通病带来的影响,同时提高质量,缩短工期。

4.2.2区段划分及施工工序安排

主体结构施工工序安排:

楼面放线→施工缝的处理→绑扎墙柱钢筋(专业工种预留预埋)→墙柱钢筋验收→支墙柱模→支梁板模→梁板钢筋(专业预留预埋)→梁板钢筋验收→浇砼。

4.2.3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是施工技术中的中心环节和关键技术,根据我公司的有关技术积累和施工经验,我们将重点解决梁柱节点的方正问题以及层间接缝的平整过渡问题。

a)模板的选择及配置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为保证砼表面的施工质量,达到一般清水砼的要求,模板面板均选用全新18厚砼用胶合板,该胶合板表面以高分子材料(酚醛树脂)覆膜,能有效地阻止砼中水分渗入而脱胶,又能使表面光滑,减少与砼的吸附力,在拆模时减少撬动造成的损坏。

模板内楞采用50×100木枋(松木),外楞采用Φ48×3.5钢管。

按各层施工要求,为保证连续施工,柱模板均配足二层,梁、板模均配足三层,以备周转。

b)柱\梁\楼板模的施工方案:

为保证砼柱的施工质量,所有柱模板及内筒选用18厚高级进口覆盖膜砼用胶合板制成大模板施工,同时从大模板的设计入手,解决角模变形,墙、顶结合部位错台,外墙及楼梯间错台、外窗移位及内墙门洞变形等问题。

内模考虑到施工工序的安排,采用散拼散拆的方法施工,要求在楼面上拼成大模安装,拆模时拆成散件运输。

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大模板的拼装设计,严格挑选面板及木枋,选用质量优良的板材,板材锯切使用圆锯,以便划线后一次锯切成型,保证安装时拼缝严密,拼缝的处理同柱模。

c)楼梯模板

楼梯段上部墙体模板做成梯状,整装整拆,楼梯段下部三角形模板散装散拆,同梯段底模一起支。

4.2.4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a)概述

本工程钢筋采用现场加工制作,手工绑扎,钢筋的运输采用现场配备的塔吊,辅以人工搬抬到位。

本工程直径大于或等于18的梁板筋采用等强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工艺,直径大于或等于18的竖向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其余采用绑扎搭接。

机械的平面布置参见施工平面布置图,原材及半成品的堆放均位于塔吊的回旋半径之内。

b)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整齐有序。

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钢筋调直,采用机械调直。

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c)钢筋的安装与绑扎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

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采用20#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d)柱

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应小于15°。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

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

柱筋搭接处的箍筋及柱立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拉,并与上层梁板筋焊接如下图,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e)梁与板

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飘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

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

f)重点部位施工措施:

普通梁钢筋的绑扎重点在梁柱核心区,梁柱核心区钢筋绑扎质量将直接影响结构的抗震能力,在此区段梁和梁、梁和柱交错穿插、钢筋重叠,也是绑扎中的一个难点。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遵循先梁底筋,后梁面筋的顺序。

板内预埋管须敷设于板内上下两层钢筋网之间,当埋管处无板面时,则沿管长方向加附钢筋。

如右图:

同层构件先绑扎墙、柱,后绑扎梁板,当墙柱主筋与梁板筋发生冲突时,一置之不理要保证墙、柱筋的位置,梁筋按1:

6弯折绕于墙、柱筋内侧通过。

板负筋采用通长马凳来控制间距。

如右图:

钢筋的保护层控制措施:

在传统施工上往往使用混凝土垫块来控制保护层的厚度,都存在易移位、破损等不稳定因素。

本工程我司决定采用塑料垫块克服这些缺点,通过以往我们的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质量。

胶圈主要用于墙、柱上,一般夹在紧靠竖筋的柱箍上或墙的水平筋上,胶圈中距宜为800mm。

胶垫主要用于楼板和梁上,楼板胶垫主要用来垫起底筋,每个楼板胶垫承受力为1.8KN,胶垫中距宜为800mm。

梁胶垫用于梁底和梁旁交角处,可确保梁底及梁侧保护层厚度,每个梁垫的承受力为2.8KN,中距宜为600mm砼浇筑前应在板筋上垫九夹板作为施工马道以防止施工时人员的荷载重压使上层钢筋塌陷。

4.2.5混凝土施工方案

本方案主要考虑一般的浇筑施工方案,本工程主体砼强度等级C30,全部采用商品砼,砼的运输采用泵送为主,塔吊为辅。

a)作业条件

下达任务单时,必须包括工程名称、地点、部位、数量,对混凝土的各项技术要求(强度等级、抗渗等级、缓凝及特种要求)、现场施工方法、生产效率(或工期)、交接班搭接要求,以及供需双方协调内容,连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下起下达。

设备试运转正常,混凝土运输车辆数量满足要求。

材料供应充足,特别是指定的水泥品种有足够的储备量或后续供应有保证。

全部材料应经检验合格,符合使用要求。

搅拌站、浇捣现场和运输车辆之间有可靠的通讯联系手段。

b)对商品砼的质量检查要求:

泵送混凝土,每工作班供应超过100m3的工程,应派出质量检查员驻场。

现场取样时,应以搅拌车卸料1/4后至3/4前的混凝土为代表。

混凝土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均应由供需双方共同签证认可。

搅拌车卸料前不得出现离析和初凝现象。

c)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在现场运输工具有手推车、吊斗、滑槽、泵送等。

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延续时间,不能超过初凝时间。

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

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二次拌合。

d)砼的泵送方案

本工程采用一次泵送到位的方法施工。

混凝土泵的选择:

在结构施工中采用泵送砼工艺时,砼泵型号的选择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今后施工进度的第一步。

根据类似工程的以及本司的机械情况,决定选用1台HBT-60型砼泵,功率60KW,该品牌的机具有高压力、大流量的特点,有着多次成功泵送高层砼的经验,完全满足本工程的要求。

泵机及管路的布置:

其平面布置考虑以下原则:

泵机受料口与砼车出料高差的匹配。

考虑备用泵的位置。

泵管的干线应平直且能覆盖整个工程,以保证楼层砼全部泵送。

泵管在出料口处保持一平直段,平在段用钢筋砼支墩找平,间距3m,转角处设墙墩,以加强转角处抗震、抗推能力。

进入楼层后砼管与楼板连结,以免由于管道的脉冲振动,导致密封圈受损从而产生泌水、漏浆造成堵塞。

砼泵送结束时,竖管内残余砼利用自重从进料口排出,随后封住出口向管内灌满水,开启出口利用水的自重清洗输送管,一般两次即可。

e)砼的浇筑方案

砼浇筑的一般要求:

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措施。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生口)。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

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

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墙、柱砼浇筑方案:

柱、墙浇筑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柱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

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

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

砼振捣要均匀密实,特别是墙厚较小,门窗洞口结构加筋与连接交错钢筋较密的部位,应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