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771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合氯化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聚合氯化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聚合氯化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聚合氯化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聚合氯化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聚合氯化铁.docx

《聚合氯化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合氯化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聚合氯化铁.docx

聚合氯化铁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

聚合氯化铁按照GB/T16483、GB/T17519编制

修订日期:

2017年05月01日SDS编号:

XXX

最初编制日期:

2017年05月01日版本:

A/0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聚合氯化铁

化学品英文名:

PFC

企业名称:

xx

企业地址:

xx

邮编:

xx

传真:

xx

联系电话:

xx

电子邮件地址:

xx

企业应急电话:

xx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本产品选用铝矾土、盐酸或含铝酸盐、铝酸钙粉以先进工艺制成,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价格低,其净水效果优于传统的硫酸铝和铁盐等普通无机盐类混凝剂,固体产品采用喷雾干燥技术,产品为淡黄色、黄色或褐色粉末。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本品属弱碱性物质,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眼接触有刺激性。

GHS危险性类别:

急毒性物质类别1(经口类别5)

腐蚀性物质类别2

腐蚀/刺激皮肤物质类别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性说明:

吞咽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和眼睛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若与眼睛接触,应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30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取出,应将其取出,继续清洗。

就医。

——衣服一经污染,立即脱掉。

——穿戴适当的防护衣物、手套眼罩/护面罩。

——保持容器密闭。

——宜在通风良好处操作。

——妊娠、哺乳期间避免接触。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应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物理和化学危险:

与酸会发生中和放热反应。

健康危害:

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吞咽有害。

环境危害:

N/A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组分:

聚合氯化铁

组成及活性成分信息:

成分

含量%

CASNO.

聚合氯化铁

95%

--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先用植物油或矿物油清洗。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食入:

1.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或已失去意识或痉挛,勿经口喂食任何东西,将患者侧向左边并将头低下,向医院询问是否催吐,勿令患者独处。

2.如患者清醒时,保持呼吸道畅通并持续提供大量温水饮用(如有牛奶,则提供数杯给予患者),不可进行催吐。

3.立即送医治疗。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应穿着C级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域内实施急救。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如果患者呼吸停止了,通过使用氧气或合适的医用装置(面具,袋子)给予氧气,千万不要采用口对口的给氧方式。

患者吞食时,考虑使用食道镜检查,避免洗胃。

第5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

二氧化碳,干燥的化学品或水。

特殊危害:

本品不可燃,高温时分解出氯之气体.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本品不燃。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者必须装配上足够的保护装置和正压式的空气呼吸器。

不可使用火和易爆危险品:

此物质虽然是不可燃烧的,但是加热后,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和分解产物。

水可以用来冷却容器。

第6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隔离危害区域,并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戴C级防护服、手套眼罩和护面罩。

人员应急处理时需在上风处并远离低窟地区。

环境保护措施:

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

防止泄漏物进人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避免热、火焰、火星和其他引火源,移除引火源。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发现险情人员及时按上报流程汇报,当班班长迅速组织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出入口设置警戒带进行隔离。

现场应急处理人员必须正确穿戴C级防化服、防化手套、防化靴。

停止泄漏,谨慎做事。

(1)少量泄漏:

用干净的铁铲将物品放入干净、干燥的容器中,并加盖盖好。

(2)大量泄漏:

装入到一定的容器内,用水冲洗残留物,勿要将冲洗物冲入下水道。

第7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8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未建立接触的职业限度。

生物限值:

未指定标准,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导致死亡。

监测方法:

环境监测可通过水样pH检测初步判定。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个体防护装备:

呼吸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手防护:

戴化学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防溅安全护目镜,面罩,提供紧急眼睛淋洗装置或是快速淋浴装置等。

皮肤和身体防护:

操作者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衣服避免任何接触此物品的可能。

第9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红褐色粉末状固体

主要用途:

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溶解性:

易溶于水、醇、氯仿、四氯化碳,微溶于苯

pH值:

N/A分子式:

PFC

分子量:

N/A熔点(℃):

N/A

沸点(℃):

N/A

相对液体密度(水=1):

2.44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N/A

辛醇/水分配系数:

N/A闪点(℃):

N/A

引燃温度(℃):

N/A燃烧热(kJ/mol):

N/A

爆炸上限[%(V/V)]:

N/A爆炸下限[%(V/V)]:

N/A

临界温度(℃):

N/A临界压力(MPa):

N/A

第10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

稳定

危险反应:

无资料

避免接触的条件:

潮湿空气

禁配物:

易燃或可燃物、碱类、水、醇类

危险的分解产物:

氯化物

第11部分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N/A

皮肤刺激或腐蚀:

N/A

眼睛刺激或腐蚀:

N/A

呼吸或皮肤过敏:

N/A

生殖细胞突变性:

N/A

致癌性:

N/A

生殖毒性:

N/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此产品的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的相关证据及实验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此产品的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的相关证据及实验资料。

吸入危害:

N/A

第12部分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对水体的pH值有一定影响,可通过水处理消除。

持久性和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

无资料

生物积累性:

N/A

土壤中的迁移性:

N/A

第13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化学品:

依据资源保护回收法规,在处理前,若没有进行中和的高pH值的产品被认为是有危险性的废物。

不得采用排放到下水道的方式废弃处置本品。

污染包装物:

将容器返还生产商或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本产品衍生的废弃物的管理及排放标准须遵守法规的规定。

废弃处置方法需遵守所有环保法规的规定。

第14部分运输信息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

N/A

联合国运输名称:

聚合氯化铁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

无资料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标志:

无资料

包装方法:

编织袋

海洋污染物(是/否):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15部分法规信息

下列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该化学品的管理作了相应的规定:

1、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

2、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

3、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4、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将该物质划为第2.2类皮肤腐蚀/刺激。

第16部分其他信息

编写和修订信息:

最新修订版日期:

2017年5月1日

修改说明:

本SDS按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标准编制;本SDS中化学品的GHS分类是企业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系列规范系列标准(GB30000.2~GB30000.29)自行进行的分类。

缩略语说明:

MAC:

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PC-TWA: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PC-STEL:

指在遵守PC-TWA前提允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TLV-C:

瞬时亦不得超过的限值。

是专门对某些物质如刺激性气体或以急性作用为主的物质规定的。

TLV-TWA:

是指每日工作8小时或每周工作40小时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在此浓度下终身工作时间反复接触对几乎全部工人都不致产生不良效应。

TLV-STEL:

是在保证遵守TLV-TWA的情况下,容许工人连续接触15min的最大浓度。

此浓度在每个工作日中不得超过4次,且两次接触间隔至少60min。

它是TLV-TWA的一个补充。

IARC:

是指国际癌症研究所

RTECS:

是指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的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

HSDB:

是指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危险物质数据库

ACGIH:

是指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

免责声明:

本企业在本SDS中全面真实地提供了所有相关资料,但我们并不能保证其绝对的广泛性和精确性。

本SDS只为那些受过适当专业训练并使用该产品的有关人员提供对该产品的安全预防资料。

获取该SDS的个人使用者,在特殊的使用条件下,必须对本SDS的适用性作出独立的判断。

在特殊的使用场合下,由于使用本SDS所导致的伤害,本企业将不负任何责任。

制表单位:

生产部

审核单位:

安环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