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出师表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336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8出师表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8出师表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8出师表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8出师表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8出师表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8出师表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28出师表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8出师表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8出师表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28出师表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28.出师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诸葛亮和《出师表》的写作背景,初步感受诸葛亮的耿耿忠心。

2.反复朗读课文,背诵全文,积累名句。

3.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中《出师表》片段。

诸葛亮的《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

陆游在《书愤》中写道: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出师表》,感受诸葛亮的耿耿忠心。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

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人。

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

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的辅佐。

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

刘备死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后卒于军中。

《出师表》是他表文的代表作。

2.背景资料。

1写作背景:

刘备夷陵大败后不久,在白帝城病死,将刘禅和蜀国托付给诸葛亮。

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这篇表写于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夷陵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

诸葛亮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

2关于刘备托孤: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章武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即公元223年春。

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

终定大事。

若嗣子指刘禅,即阿斗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先主又为诏勒后主曰: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

3.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读节奏。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读准字音。

崩殂cú 费祎ī 性行ínɡ 行阵hánɡ

攘除rǎnɡ猥wěi    庶竭驽钝hùnú

咨诹ōu斟酌hēnhuó陟罚臧否hìǐ

三、合作探究

一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失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2.朗读课文,解释下面一词多义的词。

3.朗读课文,解释下面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

时候;今义:

指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

2诚宜开张圣听古义:

开扩,扩张;今义:

指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3然后施行古义:

这以后;今义:

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

痛心遗憾;今义:

极端憎恨

5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

低微鄙陋;今义: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6由是感激古义:

感动,激动;今义:

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7临表涕零古义:

眼泪;今义:

鼻涕

8臣本布衣古义:

平民;今义:

布做的衣服

4.加点词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解释。

1攘除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诈凶恶的小人

优劣得所形容词作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人

2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作动词。

亲近;疏远

有所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

3北定中原名词作状语,向北

4以光先帝遗德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二疏通文义。

同桌之间合作,老师指导,疏通文章大意。

注意以下重点句的翻译。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确: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明确:

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明确:

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不恰当的话,从而堵塞了忠臣进谏的道路。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明确:

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有所不同。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明确: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明确: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大官。

7.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明确:

先帝不因为我的卑贱,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8.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明确:

后来正遇军事失利,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从那时到现在已有二十一年了。

9.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明确: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

10.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明确:

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只恐怕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

1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明确: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诸葛亮提出的三项建议,明白“亲贤远佞”的重要性。

重点

2.学习本文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揣摩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

难点

3.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

“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体味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蕴含的耿耿忠心。

二、自主预习

1.用课文原句默写。

1成语“三顾茅庐”的故事,《出师表》中是这样表述的: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是感激。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一致。

3写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认为先汉兴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明诸葛亮无意于功名利禄,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 2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3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4亲贤臣 远小人 5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2.诸葛亮分析当前形势,认为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各是什么

明确:

不利条件: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有利条件: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3.诸葛亮出师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三、合作探究

一结构层次。

关于本文的结构,要着眼于“出师”二字。

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

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出来。

明确:

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

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

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9:

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二内容理解。

1.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为什么

明确:

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

1开张圣听:

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

2赏罚公平:

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一个标准。

3亲贤远佞: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其中“亲贤远佞”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文章为了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历史事实为前车之鉴,以先帝叹惜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并以“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2.陆游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

联系全文来看,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

开张圣听、赏罚公平、亲贤远佞。

并且将先汉的兴隆与后汉的倾颓进行对比,反复强调了亲贤远佞的重要性。

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

③平定南方: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使后方稳定,奠定岀师北伐的基础。

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3.诸葛亮在文中回顾的对自己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分别是什么他回顾这些往事有何用意明确:

三件往事:

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

表明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充分表达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以及自己鞠躬尽瘁、兴复汉室的心迹;也希望后主珍惜来之不易的江山,能像先帝一样知人善任。

4.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明确:

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

三小组讨论,赏析写作特色。

1.“表以陈情”,意思是表的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抒情的色彩。

这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

第一部分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方针、政策和历史经验教训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能继承先帝的遗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

第二部分寓情于叙,字字句句都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激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尽心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最后,诸葛亮以“讨贼兴复之效”自许,并且说“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更是情词恳切,催人泪下,集中表现了他感恩图报的心情。

2.《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情真意切。

请以“遂许先帝以驱驰”为例,结合课文做简要分析。

明确:

“许”是答应、许诺的意思。

诸葛亮为报答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遂许先帝以驱驰”,而一“许”便是二十一年。

在历经了无数“危难”后,如今又要“出师”,继续为刘备的遗志“北定中原”而“驱驰”,这仍然是对“许”的践行。

一个简单的“许”字,让我们读出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一份真情、一片忠心,也使我们感受到了他信守承诺、一诺千金的高尚人格。

四、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设计特色着重体现在能够多重铺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和表达的愿望。

在理清文章情与理两条主线之后,对文章内容及写作特色的分析回避直接的发问,而是通过两次假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品析文章。

先站在后主刘禅的角度以君主的身份读文,畅谈诸葛丞相言辞触动自己的地方和原因;然后化身诸葛亮,体会他出师之前复杂的心境和情感,用第一人称的口吻陈情抒情。

这样的情境教学,让学生有了自主阅读感受的余地,不同于以往对经典篇目逐段讲解,问题摞问题,方向明确答案唯一的解读方法。

既巧妙地指明了方向,又兼顾了学生的兴趣和表达的个性,可以将文本读得更丰富,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