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药资源及种植概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4009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药资源及种植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国中药资源及种植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国中药资源及种植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国中药资源及种植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国中药资源及种植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药资源及种植概述.docx

《全国中药资源及种植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药资源及种植概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中药资源及种植概述.docx

全国中药资源及种植概述

全国中药资源及种植概述

本文根据自然区划,将我国的中药资源划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华东区、西南区、华南区、内蒙古区、西北区、青藏区以及海洋区等九个中药区,对全国范围内的中药材资源分布以及各地区种植情况进行简略叙述,旨在对基地建设、中药材种植以及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开发的相关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前言

中药资源的分布从东北向西南,药用种类逐渐由少增多。

其中东北、华北各省区在1500种左右,西南各省区在3000~5000种左右。

药用资源蕴藏量最大的是北方的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常用植物药材野生蕴藏量均在109kg以上,占全国的1/3。

位于东南沿海的江苏、江西、山东、河北南部、广东、广西药用资源蕴藏量相对减少。

二、分述

1、东北区

本区包括黑龙江省大部分、吉林省和辽宁省的东半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

地貌上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以及三江平原。

本区是我国最寒冷地区,热量资源不够充足,大部分地区属于寒温带和中温带的湿润与半湿润地区。

本区森林植被以针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其中以针叶林为主的森林覆被率达30%。

本区中药资源的特点是种类丰富,地道品种和珍贵、稀有种类多,蕴藏量和产量大。

全区的中药资源有2000余种,其中植物类1700种左右,动物类300多种,矿物类50余种。

黑龙江省有中药资源约1500种,其中药用植物约1200种、药用动物约300种、药用矿物及其他约40种;吉林省有中药资源1781种,其中药用植物1412种、药用动物324种,药用矿物63种。

其中野生的关黄柏,刺五加、五味子、关升麻、牛蒡子、桔梗、地榆、朝鲜淫羊藿,辽细辛、槲寄生、赤芍、草乌、关木通、平贝母、关龙胆以及熊胆、蛤蟆油等一批“关药”,蕴藏量分别占全国同品种蕴藏量的50%以上。

本区还是我国野山参及种植人参的最主要产地,产量占全国人参总产量95%以上。

鹿的饲养及鹿茸的生产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

本区对中药资源的发展,一方面应注意对大面积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如五味子、黄柏、刺五加、赤芍、桔梗、牛蒡子、关龙胆等,以利它们的再生。

另一方面也应对一些特产中药,如人参、熊胆、鹿茸、蛤蟆油等建立种植及家养基地,加强繁衍和管理。

此外,对一些有开发前景的野生资源,如越橘、满山红、辽东楤木、东北土当归、东北雷公藤等应加强研究及保护。

1.1黑龙江

黑龙江是我国中药材生产大省,也是销售大省,产销量占到全国总量的15%左右,其产销形势对全国的药材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包括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东部山区、牡丹江及其东部地区、佳木斯地区、伊春地区、庆安铁力地区等七大产区。

2011年种植面积19.44-19.8万亩。

当地农户通过咨询专家种植技术,保证种植科学化;通过掌握药材种籽的供应状况、质量、价格、供货单位等资质,保证药材质量;通过调研避免盲目种植。

所选品种都是与市场对接的黑龙江道地药材,主要有:

人参、党参、甘草、黄芪、黄芩、桔梗、柴胡、紫菀、紫草、防风、旱半夏、北龙胆草、苍术、知母、升麻、薤白、穿山龙价格、关白附价格、天南星价格、锦灯笼价格、菟丝子价格、韭菜子价格、苏子、红花、金莲花、黄柏、白鲜皮、梅花鹿、马鹿、林蛙油、熊等。

哈尔滨三棵树中药材专业市场是经国家批准的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东北三省一区唯一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已成为我国北方中药材经营的集散地。

占地10万平方米,市场建筑面积23000多平方米,业户近千户,内设中草药种植科研中心,电子商务网络中心、质检中心、仓储中心及商服、银行等配套机构和设施,已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市场,规模、设施均达到国内同类市场一流水平。

1.2吉林省

吉林省是中医药资源大省,是我国的北药基地,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雄厚的中医药研发力量,国内著名的老中医,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和完善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中医药强省有比较优势和工作基础。

长白山区是中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拥有药用动植物1800多种,占全国品种总量1/3左右,其中蕴藏量占全国1/2以上的品种有40多个,人参、鹿茸、林蛙等十种道地中药材,产量居全国之首,其中人参的产量占到全国的80%与世界的60%以上。

通化市地处长白山铺展地带,药物资源得天独厚,是著名的“关东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产区,也是中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

目前通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5万亩,其中人参、西洋参、灵芝、红景天、贝母、龙胆草、甘草、桔梗、五味子、党参、淫洋霍、黄芪、柴胡、月见草等的总产量超过5万吨。

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65万亩。

针对育种、栽培、加工和饮片标准等环节制定了中药材生产的技术操作规范(SOP),进而建立了包括人参、五味子、林蛙、防风等22个品种的36个道地中药材GAP基地,形成了吉林省主要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支撑体系。

85%的承担主体是中药生产企业,包括修正药业、敖东药业、林海药业、东丰药业和东北虎药业等一批大中型中成药生产企业完成直接从事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和生产开发。

1.3辽宁省

辽宁省中药材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局中药资源普查结果统计,全省有药用动植物1680种,植物类药材189科1237种,家种药材主要产自东部山区,野生药材较多的有抚顺市(21%)、本溪市(13%)、锦州市(13%)、铁岭市(12%)、朝阳市(11%)。

其中适应辽宁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生长的道地药材有人参、辽五味、辽细辛、辽贝母、党参、关黄柏、辽藁本、黄芩、远志、龙胆草、薏苡等二十几种。

全省耕地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

并且辽宁拥有中药、天然药、新药研制开发的人才优势和基地优势,并且有连接关内与关外的经济中枢和运输中枢。

辽宁省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的方式实施了多个GAP基地。

2、华北区

华北区包括辽宁南部、河北中部及南部、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中部及南部、山东省、陕西省北部和中部,以及宁夏自治区中南部、甘肃省东南部、青海省、河南省、安徽省及江苏省的小部分。

地貌上西北高,东南低,夏季较热,冬季寒冷,大部分地区属于暖温带。

植物种类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森林植被是以松、柏为主的针叶林和以栎树为主的阔叶林。

全区的中药资源有1800余种,其中植物类1500种左右,动物类约250种,矿物类约30种。

野生资源中较丰富的有酸枣仁、北苍术、远志、北柴胡、黄芥、知母、连翘、葛根、柏子仁、银柴胡、玉竹等。

栽培药材产量较大者有地黄、杏仁、金银花、黄芪、党参、山药、怀牛膝、板蓝根、山楂、紫菀、菊花、栝楼、北沙参,以及近年得到飞速发展的栽培西洋参。

动物类药物主要有全蝎。

矿物类中药主要有龙骨、赫石、磁石、炉甘石及阳起石等。

本区中药资源,除继续发展好一批传统产品如地黄、黄芪、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潞党参、毫白芍、毫菊花、莱阳沙参、杏仁、山楂以及西洋参外,还可进一步将野生的远志、柴胡、黄芩、丹参等转为人工栽培。

对有开发前途的沙棘、全蝎、杜仲等应进一步开展家种或家养。

2.1河北省

河北省野生药材以北部山区和西部山区较多,野生资源较多的有承德地区,约占全省的32%,其次是张家口地区占24%,秦皇岛占13%,保定地区占12%。

种植药材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丘陵平原地区,其中保定地区所占最多,有40%,保定地区的安国市场是全国的药材市场之一,也是药材的中药集散地。

家种毛知母,射干、紫菀、芥穗、菊花、山药、瓜篓、牛膝、板蓝根、南星都位居全国同品名药材数一流,真正的道地,其中毛知母、紫菀、荆芥、射干和北沙参这五个品种可以称为该品种的主产区,毛知母产量能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紫菀占90%,荆芥占70%,北沙参占50%,这些品种决定性地影响着全国市价。

而大宗和优质地道品种约40个,平均年药材产量2500万公斤。

主要种植经营方式是本地农户自营和家庭作坊,集中在低档品种,品质较低,价值不高,主要通过本地市场零售。

安国拥有一座功能齐全,设备完备,独具特色的现代化药业经济文化中心-东方药城,市场面积60万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市品种2000多种,年成交额超过50亿元,年药材吞吐量10万吨,日交易客商超过1万人。

主要销售地区遍布全国以及日本,南韩,台湾和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家认定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

2.2北京市

野生药材较多,种植药材较少。

野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的燕山山脉各县,蕴藏量较大的怀柔县、密云县、昌平县等。

种植药材以怀柔、密云、延庆三县较多,2009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3万亩。

种植模式以林药间作为主,占总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

中药材种植品种以黄芩、西洋参、玫瑰花、板蓝根为代表的道地中药材为主,其余的大宗品种包含柴胡、苍术、枣仁、槐米、远志、益母草、知母等。

北京市将发展种植道地品牌中药材外和发展药食同源中药材及观光生态中药材相结合,拓宽中药材的生活功能。

除了促成以金银花种植为主的怀柔区宝山镇、以种植丹参为主的房山区大安山镇等一批中药材种植的专业镇的形成,还开展了观光生态中药材的研究与示范,利用观光生态中药材品种的引进与示范推广,使得观光生态作物金银花、菊花和牡丹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

2.3天津市

中药产业是天津市的优势产业之一,现有中药生产企业43家,中成药品种897个。

天津野生药材80%分布在燕山山脉的蓟县。

种植药材主要以平原为主,其中静海县所占比例最大,占全市38%,以下依次为蓟县、宁河各占18%,武清占12%,宝坻占11%。

大宗药材有黄芩、柴胡、枣仁、枸杞、槐米等。

同时,天津也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有800多个中药准字号产品,能够生产滴丸、片剂、注射剂等26种中药剂型,有中药保护品种50个,有218个品种在海外注册销售,其中118个以药品注册。

近年来天津通过启动“30个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在全国首先提出“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战略,建设了50个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完成了20个现代中药品种的开发和二次开发,2个现代中药品种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推动形成了两个百亿集团,建成集现代中药物流、现代中药生产与技术交流、现代中药出口、中药信息交流、中药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现代中药港,还建成了天士力、中新药业两个现代中药产业园,先后实施了20个中药大品种系统开发,按照现代化、国际化要求,加大重点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单品种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产品增加到5个。

2.4山西省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有山区和盆地,是“北药”的主产区,独特的生态地理环境和“四荒地”(荒山、荒坡、荒丘、荒滩)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

种植药材主要分为南北两大区域,中药材资源有1116种,蕴藏量达1.88亿公斤,主要道地药材品种有30个,大宗种植品种有近20个,其药材活性成分含量高、有害污染物(农药残留、重金属等)低。

国家60个战略性重点中药材品种中,山西省就占有7个,如黄芪、连翘、党参、远志、柴胡、山药、地黄等品种质优量丰,是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的重要原料基地。

目前,陵川同仁堂党参公司的党参种植和浑源县黄芪种植等两家单位已经通过国家GAP认证。

2.5山东省

山东省有中药材资源1470种,其中植物类药材达1299种,约占全国中药资源种类的10%以上。

大量收购的中药材有390多种,地产药材200多种。

目前全省种植中药材已达70余种,大规模栽培的也有近20种。

中药材在地面积已达18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药材总面积的10%,其中山东已成为全国金银花、山楂、丹参、桔梗、黄芩、西洋参等的主要栽培产区。

此外的优势地产药材有西洋参、芍药、栝篓、北沙参、徐长卿等。

鄄城舜王城中药材市场通过国家二部三局的检查验收正式获准开办,成为全国仅有的十七家大型中药材市场之一和山东省唯一的药材专业市场。

市场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固定推位2000多个,日上市中药材1000多个品种,20余万公斤,日均成交额130多万,年经销各类中药材5千万公斤,年成交额3亿多元,全国20多个省市及韩国、越南、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经常来此交易。

2.6陕西省

陕西省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中草药蕴藏量仅次于四川,共计4700多种,占全国药材种类的30%以上,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药材重点品种占到全国的77.6%,优质地产药材32种,大宗药材400余种,广泛分布于秦巴山区、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

同时陕西省在陕南建设了现代化中药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杜仲和天麻基地,黄芩栽培居全国首位。

大宗药材有杜仲、天麻、党参、附子、沙菀子、黄芪、甘草、连翘、志远、猪苓、麝香、全虫、元胡、枳壳、木瓜、柴胡、地骨皮、丹参、板蓝根、苦参、龙骨、冬花、五味子、淫羊藿、鱼腥草、桫椤果、枳椇子、山茱萸、大黄、麻黄草、黄芩、秦艽、桃仁、杏仁等,中药材年产销量近20万吨,产值达20亿元。

2.7宁夏自治区

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半湿润、半干旱与干旱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天然植物过渡性特征十分明显,药用动植物种类繁多,蕴藏量大,境内共有中药材资源1104种,蕴藏量在3亿公斤以上。

除驰名中外的枸杞、银柴胡、甘草、麻黄、锁阳及沙生植物外,尚有珍稀濒危动植物多种,如黄芪、林麝。

目前,人工栽培的药材有58种,种植面积超过14万亩,每年可提供商品药材230多万公斤,在宁夏药材适生地区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药材种植园区,建成枸杞、甘草、胡芦巴、麻黄和苦豆草等5个重点品种和银柴胡、小茴香、大黄、红花、款冬花、柴胡等25个大宗道地药材品种生产基地。

2.8甘肃省

甘肃是全国中药材优势主产区之一,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已位居全国之首,占全国药材种植面积的1/3以上,目全省有70多个县种植中药材,其中有3个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他们是“中国当归之乡”岷县、“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和“中国党参之乡”渭源县。

甘肃有110个品种的家种药材,常见品种有20多种,其中道地中药材当归、党参、黄芪、红芪、甘草、大黄等传统地道品种,历史悠久,量大质优,是骨干品种,在供应全国市场和出口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柴胡、板蓝根等也为优势地产品种。

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品种如款冬花、牛蒡子、羌活、黄芩、独活、红花、丹参、银杏等正在迅速发展,并初步形成了规模生产优势。

中药材产业是陇西县“九五”期间开发实施的十大科技工程之一,也是全县四大支柱产业第一大产业。

主栽品种有党参、红黄芪、防风、板兰根、柴胡、大黄、生地、当归等,全县药材种植面积达8.64万亩,中药材总产量30240吨;以甘肃参参保健饮品有限公司、龙飞药材加工厂、穆斯林中药材加工厂为代表的药材加工厂(点)1440个,药材贩运大户680户;建成文峰、首阳两大中药材市场,全国十大药市之一的文峰中药材市场集批发、仓储、运销于一身,连通了国内国际市场;首阳中药材市场成了西北地区中药材价格的晴雨表,两大药市年吞吐各类中药材14万吨以上,交易额达8.4亿元。

陇西文峰中药材市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药材集散市场,被誉为“西北药都”,年吞吐各类药材600多个品种10万吨,成交额4.5亿元,大宗品种全国销量75%的当归,50%的党参,30%的黄芪,60%的大黄以及质优量大的板兰根、柴胡、小茴香、木香、红芪、银柴胡、杏仁、丹参、黄苓、赤芍、甘草、李仁、龙骨、地骨皮、大芸、猪苓、淫羊霍、鹿含草、蒲公英、茵陈、羌活、秦艽、升麻等48个品种,出口或转口销往港澳台、东南亚国家及世界各地。

甘肃首阳中药材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党参集散地,种植的中药材有党参、黄芪、红芪等10余种,种植面积3万亩,总产值400多万元。

投资1500万元建成的首阳中药材市场,占地68亩,总建筑面积19700平方米,是西北较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年交易量3.5万吨,年成交额3.5亿元。

市场内常驻来自四川、湖北、广东等8省市的客商1000多人,药材销往国内东南沿海各省市及香港、台湾、韩国、加拿大、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甘肃黄河中药材专业市场一头抓贸易,一头紧抓种植基地,拥有20多个省市的药商180多家,上市中药材达1100多个品种。

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西部药品药材交易会”,参展单位涉及全国21个省市和200多家国内企业,签订了200多个合作项目,签约总金额达12亿元。

2.9青海省

青海省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药用植物资源1461种、药用动物资源154种。

目前,药材人工种植面积约在30万亩左右,但还未形成产业规模,处在野生资源采集阶段,药材资源种植与大规模开发的要求还很不适应。

青海栽种的重点植物药有10个品种,即川贝母、荆芥、枸杞、大黄、当归、党参、川芎、人参等,其中特色植物品种包括沙棘、白刺、枸杞等,有青海特色的绿色药材种植基地正在建设,以枸杞、沙棘资源利用为主的沙产业和生态旅游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同时藏茵陈、大黄、红景天等地道药材GAP生产基地也正在逐步规划与实施,以实现中藏药材的规模化种植。

同时,珍稀中藏药动植物资源的种植(养殖)和替代品研究,为中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2.10河南省

河南省是传统中药材生产大省,野生资源数量和种植面积都处于全国前列。

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金银花、山茱萸、辛夷、连翘、丹参、白芷、桔梗、红花、柴胡、猫爪草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河南省主产品种,其他的大宗品种主要有:

款冬花、半夏、猪苓、白附子、栝楼、香附、白芍、天南星、葛根、杜仲、山楂、茵陈、酸枣、木瓜、丹皮、首乌、车前、土茯苓、荆芥、薄荷、杏仁、夏枯草、板蓝根等。

建设的24.2万亩的四大怀药规范化种植基地,促使怀药鲜货产量达44.1万吨,怀药种植总收入达到10亿元。

其余的中药材基地包括西峡山茱萸种植基地、济源市冬凌草种植基地、方城县裕丹参种植基地、禹州禹南星、杭白菊生产基地、封丘县金银花种植基地、卢氏连翘种植基地、南召辛夷种植基地、汝阳杜仲种植基地、嵩县柴胡种植基地等。

河南禹州中华药城是一个占地20公顷、投资超亿元、可容纳商户5000多家的多功能现代化中药材大型专业市场。

禹州市中药材专业市场为全国一部三局许可、河南省争得了唯一的国家定点药材市场,成为全国17家定点药市之一,为便于管理,禹州市还成立了中药材市场管理委员会,对药市进行统筹管理。

全市已有药商300余户,从业人员达到2000人以上,上市品种600余种,年成交额2~3亿元,年最高上交税费120万元。

3、华东区

本区包括浙江省、江西省、上海市、江苏省中部和南部、安徽省中部和南部、湖北省中部和东部、湖南省中部和东部、福建省中部和北部,以及河南省及广东省的小部分。

 

全区丘陵山地占3/4,平原占1/4,雨量较充沛,属于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前者的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后者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全区有中药资源约3000种,其中植物类2500余种,动物类300余种,矿物类约50种。

著名的道地药材有种植的浙八味:

浙贝母、麦冬、玄参、白术,白芍、杭菊花、延胡索和温郁金。

尚有产于安徽的霍山石斛、宣州木瓜、铜陵牡丹皮;江苏的茅苍术;江西的清江枳壳;湖南的平江白术;福建的建泽泻和建莲子。

其他较著名的中药还有:

山茱萸、茯苓、薄荷、太子参、粉防己、海风藤、女贞子、栀子、夏枯草、动物药则有鳖甲、龟甲、蜈蚣等。

本区中药资源的发展,除了继续巩固原有的一批著名道地药材外,还应扩大栽培从国外引种的西红花,扩大霍山石斛、茯苓等的栽培。

并可扩大鳖甲、蜈蚣、金钱白花蛇等的养殖。

3.1浙江省

浙江省中药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层次性及坡度朝向性,不少品种为广布种,不仅综合分布广,而且同一品种水平分布垂直跨度大。

这样导致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药用植物品种良多,产地较广,并大量出口,构成了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地之一。

浙江省的道地药材很多,但其中以“浙八味”最为出名,包括浙贝母、麦冬、玄参、白术、白芍、菊花、延胡索、温郁金这八味中药材,其质量好、应用范围广及疗效佳,为历代医家所推崇。

3.2江西省

江西省中药资源比较丰富,该省中药资源达2061种,其中药用植物1901种,药用动物146种,药用矿物14种。

全省药用植物有1500余种,常用的有300余种。

盛产栀子、泽泻、石韦、香芋、南山楂、枳壳、枳实、钩藤、蔓荆子、土茯苓、薄荷、荆芥等。

但是江西中药材生产的现状与省内丰富的资源不相适应。

到目前为止,该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不到30万亩,产值仅3亿元。

主要药材生产基地为:

①杜仲、厚朴、黄柏基地:

“三木”药材达11万亩,主要分布在井冈山、万栽、新干、武宁、分宜、遂川、靖安、宁冈等地,已具备一定规模。

②黄栀子、枳壳基地:

栀子为江西大宗药材品种之一,素有“小红栀”的美称,

目前面积已达3.45万亩。

年购量(包括收购野生栀子)3000~5000t,

基地主要分布在吉安、宜春、赣州、抚州等地。

江西枳壳是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樟树、新干等地。

③蔓荆子基地。

主产于南昌、九江,抚州、宜春等地也有少量栽培,种植面积已

达2万余亩,产量100余吨。

④茯苓基地。

目前多数山区县、丘陵县均有小规模的栽培基地。

⑤绞股蓝基地:

乐安、婺源、德兴等地已建设绞股蓝生产基地。

⑥黄姜基地:

已建立1万亩的黄姜生产基地,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

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国家首批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已初具规模。

市场占地4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90平方米,有中药材店面560间,仓储面积7880平方米,可容纳1.2万人同时交易,辐射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年成交额超过1亿元。

3.3上海市

野生药材产量较大的有奉贤县,产量占28%,崇明县产量占18%,金山县占24%。

种植药材主要集中于崇明县,占70%,大宗药材又贝母、元胡、地龙。

丹参、干蟾、蟾酥、红花等。

3.4江苏省

野生资源蕴藏量较大有南京市的22%,南通市14%,淮阴市11%,镇江市11%。

种植药材苏北较多,其次是徐州市、扬州市和盐城市。

大宗药材有薄荷、艾叶、白果、银杏叶、蛇床子、明党参、太子参、夏枯球、灯芯草、蟾酥、乌梢蛇、龟甲、鳖甲、珍珠、水蛭、丹参、鸡内金、杜仲等。

3.5安徽省

有常用道地药材300余种。

如亳州的白芍药,铜陵的牡丹皮,宣城的木瓜,歙县的贡菊花,岳西的茯苓和霍山的石斛。

产量较大的品种有板蓝根、桔梗、白芍、牡丹皮、丹参、葛根、白术、半夏、前胡、太子参、山茱萸、柴胡、南沙参、明党参、苍术、栀子、茵陈、百部、白鲜皮、金钱草、夏枯草、益母草、柏子仁、断血流等。

目前已形成了以亳州(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板蓝根、桔梗)、阜阳(桔梗、板蓝根)为重点的皖北家种中药材种植生产区域,以六安、安庆为重点的皖西大别山特色中药材生产区域,以黄山(贡菊)、宣城(太子参)、池州(山茱萸、丹皮)、芜湖、铜陵(凤丹)等地为重点的皖南山区中药材生产区域,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一批药材种植(养殖)基地。

其中亳州市白芷、牡丹皮、菊花、夏枯球、板蓝根、丹参、玄参、天花粉、白术、桔梗、白芍、知母等计有1.4万亩基地通过有机产品认证或成为标准示范基地;阜阳市太和县阮桥镇板兰根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AP基地认证;黄山贡菊、铜陵牡丹、霍山石斛等获得原产地理标识产品证书。

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占地26.7公顷,已拥有1000家中药材经营铺面房,6000多个摊位进行经营,中药材日上市量高大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成交额100亿元,日客流量约5~6万人,已成为亳州市的骨干企业。

3.6湖北省

作为全国重要的中药产区,湖北目前已建成41个中药材示范基地,包括利川黄连、恩施紫油厚朴、板桥党参、襄麦冬4种地道药材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同时,还完成了资丘独活、荆半夏等5种地道药材商标注册,茯苓、黄连、玄参等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现场。

湖北蕲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是湖北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是从事药材交易的理想场所,占地达6.8公顷,总建筑面积2500米,共有大小营业厅310间,可容纳万人交易。

场内实现了水电路和绿化配套达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